中央银行学(1)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学习重点

《中央银行学》学习重点

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1.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 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 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 关于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 关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5. 关于政府融资问题最早中央银行(名称、产生的时间和地点)一、英格兰银行(1694年)佩特森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一是欧美国家中央银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改组和加强;◆二是亚洲、非洲等新独立的国家普遍设立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具体表现1、集中存款准备金2、充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3、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的票据交换和清算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的具体表现⏹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了解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以及我国中央银行属于哪种类型(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我国》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三)准中央银行制度(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了解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以及我国中央银行属于哪种类型(一)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中国人行的民银资本组成属于国家所有的类型(二)国家拥有部分股份与民间股份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三)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四)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五)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1.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中央银行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央银行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一、解释并比较下列每组概念:1.一元式中央银行与二元式中央银行:答:(1)一元式中央银行是指一国由独家中央银行及其众多的分支机构来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二元式中央银行是指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

(2)两者均属于单一型中央银行制度,但前者具有权力集中、职能齐全、分支机构众多的特点,而后者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和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受其监督管理,但在各自的辖区内,其操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2.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答:(1)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变化,以达到充分就业或经济增长等目的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影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变化,以达到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

(2)两者均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影响总需求,从而实现各政策目标;但在前一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容易,利率水平低,其适用于生产要素利用不足、潜在市场很大、货币容纳量弹性较大等情况,而后者则反之。

3.贴现业务与再贴现业务:答:(1)贴现业务是指商业票据的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转让该银行,银行扣除贴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2)两者均为经济主体之间的票据转让行为,但前者是持票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转让行为,而后者则发生在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

贴现业务是再贴现业务的基础,贴现业务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和影响再贴现业务的规模和结构。

再贴现业务融出的资金是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

4.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某一比例转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是在中央银行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中央银行学试卷1

中央银行学试卷1

填空:1构成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四大账户是:国民收入与产品帐户、国际收支帐户、(财政帐户)和(货币帐户)。

2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之一,而这主要是通过影响(货币供求)来实现的。

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变化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负)相关关系,同时,菲利普斯曲线也可表示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4、若以经济增长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则选择中介目标时,从效果来看,(利率)更佳;从传导途径看,(货币供应量)更直接。

5、在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式只采用(回购)一种方式。

6、保持金融稳定是避免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前提。

单选:1、国民账户的统计方法中,(D)着重于研究总需求的形成及及不同部门之间的需求结构。

A收入法;B生产法;C增值法;D支出法。

2、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合并后为(A)A货币概览;B银行概览;C金融概览;D货币银行概览。

3、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以下对二者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C)A.货币供给决定货币需求;B.社会总供给影响社会总需求;C.货币供给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D.社会总需求决定了真实货币供给。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A)A.针对总量进行调节B.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的调节C.针对特殊经济领域采用的信贷调节D.以行政命令对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5、许多国家都把充分就业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这里的充分就业目标是指(B)A.追求零失业率B.自然失业率水平C.允许摩擦性失业存在的失业率D.以自然失业率水平为中心的可变区间6、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形成的储备是(D)A.法定准备B.超额准备C.借入储备D.非借入储备7、研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就是要以(B)为中心。

A.目标变量B.中介变量C.操作变量D.货币变量8、收入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主要体现在(A)两方面。

中央银行学第一部分

中央银行学第一部分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一国经济、金融的主体; 2、都在一个经济、金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许多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的;
4、许多中央银行的早期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不同点
中 央 银 行
调控者、监管者 货币信用与金融业的核心 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对其存款不支付利息 资产应具有最大清偿性 金融业的主体 以盈利为目的 对其存款要支付利息 资产应是“三性”的最佳均衡
第一 阶段
1694年 到 1913年
第二 阶段
第一次 世界大 战以后 近十年
一战后,国际性经济、金融恐慌严重; 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性经济、金融会 议要求; 国际金融势力的推动。
第三 阶段
第二次 世界大 战以后
1947年多数尼加中央银行; 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的要求; 1948 年新中国、巴基斯坦中央银行;经济、金融独立的要求; 1949年伊拉克中央银行。 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 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之模式。
商业银行 1 资本实力雄厚; 2 社会信誉卓著; 3 与政府有特殊关系(股份 关系、人事关系等);
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及基本特征
1656年瑞典银行——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1656年,瑞典银行——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 是北欧及波罗的海地区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 1661年开始发行银行券,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中央银行的性质与基本职能。在理解中 央银行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把握中央银行的宗旨, 基本职能,分析我国中央银行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的 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中央银行究竟是国家机关还是一种特殊企业?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及其表现

第一章中央银行学

第一章中央银行学
19
2003年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 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 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中国银行业监 督管理委员会。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 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 行法(修正案)》。
20
人民银行新的职能正式表述为“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 融服务。” 这种职能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一个强化、 一个转换和两个增加”。
调节信用规模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31
充当商行等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 最后贷款人是指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困难而无
法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时,向中央银行融资 是最后办法。(见《伦巴街》,巴奈霍特, 1837) •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商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融通资金时,主要是通过再抵押、再贴 现 ,也采取直接提供贷款等方式。
中央银行制度普遍成为世界各国的一 项基本经济制度
9
四、中国中央银行制度 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户部银行 (1904) 大清银行 (1908)
10
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 银行 中国银行 (1912) 交通银行 (1908)
11
孙中山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 (广州,1924) 中央银行(武汉,1926)
45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联邦储备 理事会
美国联邦 储备体系
联邦公开 市场委员会
12家联邦储备 银行及分支机构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复合型的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在一国内不单独设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 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行和商 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央行职能的中 央银行制度,即“一身两任” 。
西非货币联盟 (West African Monetary Union)

中央银行学(全套课件620P)

中央银行学(全套课件620P)

新中国从1984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新中国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央银行的专门著作是 1986年出版的《中央银行概论》(孔祥毅、慕福 明)。 新中国第一本权威的、里程碑式的中央银行学教 材是1989年由盛慕杰主编的《中央银行学》。 新中国第二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央银行学教材 是中央财经大学王广谦于1999年主编的《中央银 行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表了当代中国中央 银行学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
从理论上讲,自从有了中央银行,人类就开始了 对中央银行的研究。中外学术界公认1694年成立、 1844年银行券发行权的英格兰银行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家真正的中央银行,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 史。人类对中央银行的认识随着中央银行的演进、 发展而逐步深化。 1837年英国经济学家巴吉特(Walter Bagehot) 的《伦巴街》(Lombard street)可能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部研究中央银行的著作。
银行学说
金融市场 学说
国际金融 学说
货币流通管 理学
银行信贷管 理学
中央银行学
商业银行经 营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融市场学
国际金融学
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与任务
1、系统的掌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 业务管理以及调节宏观经济的基本方法。 2、培养从事中央银行工作的实际业务能 力。 3、培养分析和解决我国中央宏观调控和 监督管理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中华苏维埃政府的中央银行
1932年2月1日,在江西瑞金苏维埃国家银行正 式成立,隶属于财政部。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 由政府授予发行钞票的特权;代理国库;代理发 行公债及还本事项;设立银行管理委员会,对私 人银行和钱庄进行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史领导下 的最早的中央银行。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延安,与原在陕北的陕甘 晋银行合并,改名为国家银行西北分行。 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国家银行西北分 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中央银行学练习题.

中央银行学练习题.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1984年以后,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A )A.单一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单一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C.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2.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D )A.阿姆斯特丹银行B.威尼斯银行C.米兰银行D.英格兰银行3.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B )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代理国库4.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 )A.1905年满清政府的户部银行B.1912年成立的中国银行C.1928年南京政府的中央银行D.1948年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5.什么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 C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B.代理国库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D.依法金融监管二、多项选择题1.集中存款准备金的目的( ABC )A.保证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支付和清偿能力B.调节信用规模C.控制货币供应量D.为政府融资E.盈利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ABCDE;)A.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B.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C.准中央银行制度D.跨国式中央银行制度E.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3.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 ABE )A.权力分配结构B.内部机构设置C.结算机构D.监管机构E.分支机构设置4.中央银行的资本组织类型包括( ABCDE )A.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B.股份为国家与民间混合所有的中央银行C.全部股份非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D.无资本金的中央银行E.资本为多国共有的中央银行5.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具体体现为( ABCDE )A.代理国库B.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C.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特定信贷支持D.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E.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于( C )通过并开始实施。

中央银行学

中央银行学

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热那亚的圣乔治银行(Bank of St. George)建立于1407年,被称为第一个国家存款银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1668年-1913年)(1)由信誉好、实力强大的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2)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中央银行瑞典银行成立于1656年,是最早发行银行券和办理证券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之一,1668 年为中央银行的开端。

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

真正全面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于1913年建立,也是这一阶段最后形成的中央银行制度,同时也标志着中央银行初建阶段的基本结束。

2.、中央银行的性质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既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又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

3.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4.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一)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1、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是权力集中统一、职能完善、有较多的分支机构。

2、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组成美国和德国实行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二)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由一家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三)准中央银行制度(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5.、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一)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中央银行的权力分配结构主要是指最高权力分配状况,这通过权力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体现出来。

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大致可归并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三个方面。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1、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