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和二测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三测试题3月月考卷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三测试题3月月考卷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三测试题3月月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B. 生物技术仅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C. 生物技术的研究对象仅为微生物D. 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无关2. 下列关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错误的是()A. 制作酸奶需要用到乳酸菌发酵B. 制作酱油需要用到酵母菌发酵C. 制作白酒需要用到醋酸菌发酵D. 制作面包需要用到酵母菌发酵A. 愈伤组织培养B. 营养繁殖C. 克隆D. 受精4.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组织培养只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B.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需要经过消毒处理C.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植物激素的添加是可有可无的D.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能用于繁殖植物5.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定向改造蛋白质的技术B. 蛋白质工程的目标是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C. 蛋白质工程不需要了解蛋白质的三维结构D. 蛋白质工程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6. 下列关于酶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工程是研究酶的生产、改造和应用的技术B. 酶工程中,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和pH影响C. 酶工程中,固定化酶技术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D. 酶工程只能应用于生物体内7.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态工程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B. 生态工程的核心是物种多样性C. 生态工程强调系统整体性D. 生态工程不涉及社会经济因素8.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正确的是()A. 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不存在伦理问题B. 基因歧视是生物技术伦理问题之一C. 生物技术可以完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D. 生物技术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9. 下列关于生物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生物技术带来的风险B. 生物安全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主义C. 生物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D. 生物安全仅涉及生物技术领域10. 下列关于生物信息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物信息学是研究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学科B. 生物信息学主要应用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C. 生物信息学不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D. 生物信息学与生物技术无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生物技术的四大工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郡县制度B.官僚制度C. 皇帝制度D.朝议制度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专题一 第2课 汉代儒学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一第2课汉代儒学一、单选题1.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

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2.董仲舒认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这反映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是( )A.德主刑辅B.独尊儒术C.“天人感应”D.重视伦理3.“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

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4.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 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5.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6.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

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 A.外儒内法,大一统 B.无为而无不为C.仁为本,为政以德D.礼法并施7.西汉儒家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

2017年广东公需课四门考试答案(全)专题一工匠精神解读与培育的思考专题二精益专题三创新精神专题四让技能

2017年广东公需课四门考试答案(全)专题一工匠精神解读与培育的思考专题二精益专题三创新精神专题四让技能

1、()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最真实的考察。

(单选题)A.坚持B.细节C.创新D.规范回答正确2、被称之为“商界铁娘子”的董明珠是哪家公司的负责人?()(单选题)A.格力B.华为C.中兴D.腾讯回答正确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于哪一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单选题)A.2014年B.2015年C. 2016年D.2017年回答正确4、以下被称为“职业长青的基石”的是()(单选题)A.严谨B.坚韧C.专注D.敬业回答正确5、从信仰层面看,工匠精神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单选题)A.自我价值的实现B.尊重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回答正确6、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广东制造业的典型特点是()。

(单选题)A.三来一补B. 外向型C. 电子信息D.轻型回答正确7、要构建全面质量管理的运营体系,应以什么为导向?()(单选题)A.专注B. 品质C. 极致D.细节回答正确8、中国最早在哪个年代设立了“百工制度”?()(单选题)A.周朝B.汉朝C.唐朝D.宋朝回答正确9、以下品牌被称为“中国的可口可乐”的是()?(单选题)A.白云山制药B.珠江啤酒C.黄振龙凉茶D.王老吉回答正确10、英国生物学家格拉德维尔研究总结出“一万小时定律”。

该定律体现在工匠精神中,最贴合的一个特质是(A.严谨B.坚韧C.专注D.敬业回答正确11、“佛山陶瓷”体现工匠精神的典型特征是()。

(多选题)A.精益求精B.品牌意识C.不断创新D.注重细节回答正确12、在古代,日本的“职人气质”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哪些国家技术人员的引进?()(多选题)A. 中国B.印度C.越南D.朝鲜回答正确13、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的措施有()(多选题)A.健全职称体系,拓展职业发展空间B.完善评价标准,坚持以德为先C.创新职称评审机制,实现多元评价D.加强外语及计算机水平要求回答正确14、创新职业培训途径,传承工匠技艺,主要的措施有()(多选题)A.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时代潮流B.重视在职培训,不断提高技艺C.突破传统家族传承的弊端,倡导现代师徒关系D.传承传统学徒制回答正确15、广东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有()。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2)专项测试(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2)专项测试(含解析)

分散系(2)1、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是否能通过滤纸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2、当光线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NaCl溶液④墨水⑤稀豆浆⑥Fe(OH)3胶体。

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A.②③B.④⑤C.①②⑤D.①④⑤⑥3、向含有Fe3+、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碱溶液,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经查阅资料后得知,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过滤的方法将分散剂与分散质分离开B.该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现象C.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Fe2++H2O=FeO+H2↑D.通直流电时,阴极附近黑色变深,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4、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B.直径为20 nm的碳酸钙属于胶体C.蔗糖溶液、蛋白质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5、500mL 2 mol·L-1 FeCl3溶液和500mL 2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

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A.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6、纳米材料是一类微粒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材料。

将ZnO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能形成外观均匀的分散系。

下列对该分散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丁达尔效应B.加入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C.在静置状态下很快就会形成沉淀D.加入ZnSO 4浓溶液会形成沉淀7、某同学拟用重结晶的方法除去某产品中的杂质,为此需要选用合适的溶剂。

【会考练习】2019-2020高二历史会考必修3专题一二练习及答案

【会考练习】2019-2020高二历史会考必修3专题一二练习及答案

2019-2020高二历史会考必修3专题一测试1.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2.“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这是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写的一副对联,高度练达,既提出做人的要求,又道出人生的境界。

那时读书主要是学习( )。

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耕作技术3.“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4.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台词中最合适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6.儒学在中国古代被确立为正统思想,这开始于( )。

A.周朝 B.秦朝C.汉朝 D.宋朝7.孔子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根基。

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仁者爱人”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学派是( )。

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9.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0.确切地说,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 )。

A.文化革命运动 B.社会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学术交流活动1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说这段话的最有可能是( )。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荀子12.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

苏教版(2019)化学选修1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2019)化学选修1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某温度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Z(g)+W(s) △H >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W ,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D .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2.某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s)+3B(g)2C(g),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B 的质量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 .气体密度不再变化D .A 、B 、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 2(g)+N 2(g),平衡时c (NO)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H >0B .若该反应在T 1℃、T 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C .在T 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 ,则此时υ正>υ逆D .若状态B 、C 、D 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p(C)=p(D)>p(B)4.对于反应:N 2+O 2⇌2NO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 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 .体积不变,减少N 2的量 C .体积不变,充入He 使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H 2使体积增大5.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不仅与焓变(ΔH)有关,也与温度(T)、熵变(ΔS)有关,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ΔH−TΔS确定,若ΔH−TΔS<0,则自发进行,否则不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B.温度、压强一定时,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D.固体的溶解过程只与焓变有关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N2(g)+3H2(g)2NH3(g)采用高温条件是为了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加快反应速率B.一定温度下,反应2NO2(g)N2O4(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恒压充入He,则化学反应速率变小C.对于A(s)+B(g)C(g)+D(g)的反应,加入少量A,反应速率不变D.锌与10 mL 2 mol/L稀盐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7.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是:①HUr(aq)+H2O(1)⇌Ur-(aq)+H3O+(aq) ② Ur-(aq)+Na+(aq)⇌NaUr(s)∆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B.反应②正方向是吸热反应C.降低关节滑液中HUr及Na+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平衡②逆向移动8.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其中容器Ⅰ中5min时到达平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二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二测试卷

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微生物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A.液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2.下表是某同学培养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C.表中各成分的含量按照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确定D.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大肠杆菌3.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4.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碳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B.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在微生物接种的实验中,用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5.在三个培养皿中各加入等量但不同种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培养36小时后,统计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如表)。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对照培养皿Ⅰ、Ⅱ和Ⅲ,表明琼脂是培养基中必需的营养成分B.对照培养皿Ⅰ和Ⅱ,说明维生素是大肠杆菌需要的生长因子C.对照培养皿Ⅱ和Ⅲ,说明糖类是大肠杆菌需要的碳源D.本实验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6.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琼脂B.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一般不同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时也可形成菌落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8.含C、H、O、N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C.自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D.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9.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基因工程一. 选择题1、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转移到烟草DNA 分子上,从而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

这项技术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 )A .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B .中心法则C .基因分离定律D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下图示一项重要生物技术的关键步骤,字母X 可能代表 ( )A .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B .能合成抗体的人类细胞C .不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D .不能合成抗生素的人类细胞3、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A .染色体变异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 不可遗传的变异4、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 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 .540个B .8100个C .17280个D .7560个5、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A .单倍体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多倍体育种6、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③②④①B .②④①③C .④①②③D .③④①②7、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有( )①大肠杆菌 ②枯草杆菌 ③支原体 ④动植物细胞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A .重组DNA 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 .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9、1976年,美国的H ·Boyer 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

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A .能进行DNA 复制B .能传递给细菌后代C .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D .能合成人的生长素1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B .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 分子杂交C .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D .原核生物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11、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胰岛素基因 切开的质粒 酶 插入细菌细胞 细胞分裂A.抗虫基因的提取和运输都需要专用的工具和运载体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到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12、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13、基因治疗是指()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4、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C.质粒上有细菌生活所必需的基因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15、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D.重组DNA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的胰岛素16、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保上的重要意义是()A.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减少氮肥的使用量,节约能源C.避免过多使用氮肥引起环境污染 D.改良土壤结构17、当前医学上,蛋白质工程药物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则基因工程药物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区别是()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C.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D.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18.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A.定向提取生物体DNA分子B.定向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19.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中用来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A.细菌质粒B.噬菌体C、动植物病毒 D.细菌核区的DNA20.基因工程中,常用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繁殖速度快C.遗传物质含量少D.性状稳定,变异少21.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 B.②④⑥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22.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A.限制酶和连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C.限制酶和运载体 D.连接酶和运载体23.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

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A.非编码区B.内含子C.外显子D.编码区专题二细胞工程1、对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正确的是A.离体的植物细胞均能够表现出全能性 B.动物细胞融合标志着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C.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是细胞全能性的表现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2、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③制备人工种子④单倍体育种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A.①④③⑤②⑥B.①④③②⑤⑥C.①⑤④③②⑥D.⑥①④③⑤②4、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5、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B.参与杂种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和核糖体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植株D.杂种植株表现出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6、下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错误的是A.A和B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从A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Array导剂C.A和B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7、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下列处理不恰当的是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要进行无菌处理B.提供种类齐全的营养物质C.提供纯氧以保证细胞的呼吸作用 D.保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9、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不能获得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叫细胞株10、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比较,特殊性表现在A.融合的原因B.融合的优点 C.融合的诱导手段D.融合的过程11、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A.受精卵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C.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D.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12、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13、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为“复生”野驴的方法是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再经胚胎移植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14、下列关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效应B细胞B.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融合细胞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15、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B.用纤维素酶处理效应B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效应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16、通过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时,要涉及到以下三个筛选过程:①在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②选出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③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并能大量增殖的细胞群。

这三个过程的先后次序是A.②③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①③②17、下列不属于单克隆抗体在实践上应用的实例是A.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小鼠细胞内B.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等疾病C.利用免疫毒素清除异体骨髓移植中的供体骨髓T细胞D.制成“生物导弹”,将药物定向地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1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1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效应B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20、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都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全能性B.病毒既可用于细胞工程技术,也可用于基因工程技术C.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可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导入酵母菌制成“工程菌”D.人工诱变、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都可以定向改造微生物菌种21、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