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水系

合集下载

我国七大水系

我国七大水系

1997年,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许多城市严重缺水。

水资源缺乏和水域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这一年,废水排放总量416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7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189亿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188亿吨(见图1),乡镇工业39亿吨。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757万吨,其中,工业废水COD排放量1073万吨,生活污水COD排放量684万吨。

工业废水COD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666万吨(见图2),乡镇工业407万吨。

状况七大水系长江干流污染较轻,水质基本良好。

监测的67.7%的河段为III类和优于III 类水质,无超V类水质的河段。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其次为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

长江三峡一期工程完工后,未发现对长江干流施工区上、下游水质产生明显影响。

黄河面临污染和断流的双重压力。

监测的66.7%的河段为I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

70年代黄河断流的年份最长历时21天,1996年为133天,1997年长达226天。

珠江干流水质尚可。

监测的62.5%的河段为III类和优于III类水质,29.2%的河段为IV类水质,其余河段为V类和超V 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汞。

淮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尤其是往年高污染河段的状况改善明显。

干流水质以III、IV类为主。

支流污染仍然严重,一级支流有52%的河段为超V类水质,二、三级支流有71%的河段为超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非离子氨和高锰酸盐指数。

海滦河水系污染严重,总体水质较差。

监测的50%的河段为V类和超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生化需氧量。

大辽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污染严重。

监测的50%的河段为超V类水质。

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汞、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水系的国家,其中一些水系的水质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为您介绍全国十大水系的水质情况。

1. 长江水系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水系涵盖了中国的南方地区。

长江沿岸有许多大城市和农田,因此水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重大。

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治理,长江水质不断改善。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治理。

2. 黄河水系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河水系。

黄河流经的地区多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水资源非常宝贵。

随着水资源管理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加强,黄河水质有所改善,但仍有污染问题需要解决。

3. 长白山水系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山脉,其水系包括松花江和图们江。

这两条江河贯穿东北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长白山地区环境相对较为原始,水质状况良好。

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质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4. 长江三角洲水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苏州河、黄浦江等。

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和人口密度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水质问题,但仍需要长期的努力。

5. 珠江水系珠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河流,其水系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区。

近年来,珠江水系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管理有了重要进展。

但由于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质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治理。

6.西南水系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其水系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的水质因为地理和人口分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些地区的水质较好,但也有一些地区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而出现污染问题。

西南地区的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改善水质,但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7.华北水系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城市,是中国人口密集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海河和黄河。

中国水系

中国水系

中国河流,按照水系分,主要有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七大水系;所列均为一级支流。

1 珠江水系2 长江水系3 黄河水系4 淮河水系5 海河水系6 松辽水系珠江水系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

珠江水系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

主干和主要支流如下:东江寻乌水(江西)定南水(江西)北江浈水(江西)南盘江(珠江)红水河(珠江)黔江(珠江)浔江(珠江)西江(珠江)北盘江(珠江水系)柳江(珠江水系)郁江(珠江水系)桂江(珠江水系)贺江(珠江水系)参见:珠江、珠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编辑]长江水系长江水系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的支流为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和赣江;年均径流量超过500亿立方米的有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赣江、雅砻江、汉江和乌江。

以下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

参见: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清江漳河洞庭湖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水鄱阳湖水系修河(又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巢湖流域水系青戈江水阳江滁河长江三角洲水系黄浦江太湖水系[编辑]黄河水系参见:渤海湾、黄河流域[编辑]淮河水系淮河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二水系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和徐洪河贯通[1]。

参见淮河流域淮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漴潼河新汴河奎濉河沂沭泗水系沂河沭河泗河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编辑]海河水系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三水系。

海河水系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滦河水系滦河冀东沿海诸河徒骇马颊河水系[编辑]松辽水系包括辽河和松花江二大水系。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图们江辽河鸭绿江珠江的源头离曲靖市47公里,珠江源地处马雄山,从山顶下至半山腰,突然有一陡峭之壁,上下两洞两个出水口的泉水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完整版)中国七大水系

(完整版)中国七大水系

中国七大水系流域内全部河流、湖泊等各样水体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

中国大陆地区因为地区的宽广,天气和地形差别极大,境内河流主要流向太平洋,其次为印度洋,少许流入北冰洋。

中国境内“七大水系”均为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均属太平洋水系。

分别是: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

1.长江水系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 6380 公里,在世界大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起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 1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 8 省、自治区,流域面积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

长江水系宏大,浩大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 700 余条支流,纵贯南北,聚集成一片流经180 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

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均匀流量都在1000 立方米∕秒以上(均超出黄河水量),此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 16 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 1577 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 877 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大多数处于亚热带季民风候区,暖和润湿,多年均匀降水量 1100 毫米,多年均匀入海水量近 1 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量 36%左右,等于 20 条黄河。

支流以下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清江、漳河;洞庭湖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水;鄱阳湖水系:修河(别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巢湖流域水系:青弋江(别名“青衣江”)、水阳江、滁河;长江三角洲水系:黄浦江;太湖水系2.黄河水系黄河全长 5464 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 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 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 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七大水系污染成因和现状

七大水系污染成因和现状

七大水系污染成因和现状水是我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污染问题。

七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流系统之一,包括尼罗河、阿马佐纳斯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喜马拉雅山山脉以及朝鲜半岛的鸭绿江和大宁江。

本文将探讨这七大水系的污染成因和现状。

首先,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整个非洲大陆。

然而,尼罗河废水排放、农药和化肥使用、沿岸居民的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等因素都导致了水系的污染。

这种污染对于依赖于尼罗河水源的国家,如埃及和苏丹,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

接下来,阿马佐纳斯河和亚马逊河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水系,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能源生产和人类生活。

然而,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造成的农药和污水排放,这两个水系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污染对于亚马逊雨林的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水系之一,流经多个州,并最终注入墨西哥湾。

该河也面临着多种污染问题,包括农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沿岸地区的水土流失等。

这些因素使得该水系的水质受到严重影响,对沿岸生态系统和供水来源产生了负面影响。

喜马拉雅山脉的水系在亚洲地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水系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污染源包括农业和工业活动、城市污水排放以及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垃圾和废料。

这些威胁影响到了水系沿岸地区的生态系统、人们的健康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鸭绿江和大宁江位于朝鲜半岛,是该半岛两个主要的河流系统。

随着朝鲜半岛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这两个水系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以及沿岸地区的垃圾和污染物。

这些因素对于朝鲜半岛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总结而言,七大水系的污染问题是复杂且严峻的。

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化学品和农药的使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破坏。

七大水系

七大水系

1.珠江流域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间,东南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2.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位置东经94度35分54秒,北纬32度43分54秒,海拔5042米算起。

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60.8公里、沱沱河357.6公里、通天河787.7公里、金沙江2322.2公里、宜宾以下2740.6公里,我们一般称6300公里或6370千米。

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

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长江的北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有的河流。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中国七大水系

中国七大水系

采用ⅠⅡ类水质作为关键字,对七大水系进行降序排列为:珠江水系,长江水系,辽河水
七大水系所占的平均比率:
假设一类水质权重为6,二类水质权重为5,三类水质权重为4,四类水质权重为3,五类平均水质=∑(断面数*权重)/总的断面数
平均比率=∑水质类型断面数/7*100%
水系名称 平均水质
珠江 5.1
长江 5.04
辽河 4.44
黄河 4.16
海河 2.81松花江 3.04淮河 3.66
七大水系平均水质
1 2 3 4 5 6 珠江
长江
辽河
黄河 海河 松花江 淮河
平均水质
平均水质
4.39
水系水质状况
水系,长江水系,辽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淮河水系四类水质权重为3,五类水质权重为2,劣五类权重为1
平均水质
珠江
长江
辽河
黄河
海河
松花江
淮河
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

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

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

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

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

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

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

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

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长江流域水系图黄河流域:一、自然地理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

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

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二、气象水文、泥沙黄河流域东临海洋,西居内陆,气候、降水、蒸发、光热资源及无霜期等差异明显。

流域内气候大致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西部干旱,东部湿润。

全流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66mm,多年年平均蒸发量700—1800mm。

流域内平均气温上游1℃—8℃,中游8℃—14℃,下游12℃—14℃。

下游无霜期为200—220天,中游150—180天,上游循化以上为50—100天。

流域水文特征明显,上游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形成的洪水径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径流峰高量小、陡涨陡落,为暴雨洪水,危害较大。

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面积45.4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吨/立方米的面积约15.6lEm2。

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

三、河流水系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

全河多年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s,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

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

黄河水、沙的来源地区不同,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黄河上游,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k平方米以上)有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60%。

龙羊峡至宁夏下河沿的干流河段是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也是全国重点开发建设的水电基地之一。

下河沿至河口镇的黄河两岸为宁蒙灌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基地。

由于该地区降水少、蒸发大,加上灌溉引水和河道渗漏损失,致使黄河水量沿程减少。

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灾害。

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为黄河中游,是黄河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汇入的较大支流有30条。

河口镇至禹门口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内支流绝大部分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堑区,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全河多年年平均输沙量16亿t,其中9亿t来源于此区间;该河段水力资源也很丰富,是黄河上第二大水电基地,峡谷下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

禹门口至三门峡区间,黄河流经汾渭地堑,河谷展宽,其中禹门口至渣关(简称小北干流),河长132.5km,河道宽浅散乱,冲淤变化剧烈;河段内有汾河、渭河两大支流相继汇入,是黄河下游泥沙主要来源区之一,多年年平均来沙量5.5亿t。

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小浪底以上是黄河的最后一段峡谷,出峡谷后逐步进入平原地区。

黄河干流自桃花峪以下为黄河下游。

下游河道为地上悬河,支流很少。

目前黄河下游河床已高出大堤背河地面3—5m,比两岸平原高出更多。

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区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

历史上决口泛滥频繁,给中华民族来了沉重的灾难。

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不断延伸、摆动,近40年间,黄河年平均输送到河口地区的泥沙约10亿t,年平均净造陆面积25km2一30km2。

四、社会经济1.流域社会经济概况据1990年资料统计,黄河流域人口978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6%。

耕地面积1.79亿亩,占全国的12.5%。

黄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国农业经济开发地区。

上游的宁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以及下游引黄灌区都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黄河上中游地区仍比较贫困,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重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上黄河流域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一批能源工业、基础工业基地和新兴城市,为进一步发展流域经济奠定了基础。

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目前,原煤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数以上,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l/4,已成为区内最大的工业部门。

铅、锌、铝、铜、铂、钨、金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以及稀土工业有较大优势。

全国八个规模巨大的炼铝厂,黄河流域就占个。

2.防洪保护区概况据1990年资料统计,12万km’的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共有人口780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

耕地面积10699万亩,占全国的7.5%。

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之一,粮食和棉花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7%和34.2%,农业产值占全国的8%。

区内还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物产资源黄河流域土地、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潜力很大。

流域内现状有耕地1.79亿亩,林地1.53亿亩,牧草地4.19亿亩。

宜于开垦的荒地约3000万亩。

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

例如,位于河口的胜利油田,为我国的第二大油田。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1990年探明的矿产有114种,在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37种。

其中具有全国性优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硅质原料、锐、煤、铝土矿、铝、耐火粘土等8种。

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系图珠江流域: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组成,分布于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个省(自治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

珠江的主流是西江,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的马雄山,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注入南海,全长2214km。

全流域面积45.37万km ,其中中国境内面积44.21万km 。

流域概况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第二位。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mm。

汛期降水强度大,汇流速度快,容易形成峰高量大历时长的流域性洪水,对经济发达的珠江下游及三角洲造成严重威胁。

枯水期也会连续三个月无雨或少雨,造成春旱或秋旱。

珠江自云贵高原至南海之滨,干流总落差m,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万kW,主要集中在西江南盘江下游和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万kW,是中国水电开发建设基地之一。

珠江属少沙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仅约.25kg/m3。

河道水量丰沛,比较稳定,有良好的通航条件。

西江干流贯通滇、黔、桂、粤四省、自治区,是流域东西方向的水上运输大动脉。

已沟通的南宁至广州航道是流域水运的主要干线。

珠江三角洲航道纵横交错,可通过八个口门出海。

珠江水运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广州、南宁、柳州、梧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港口均沿主要水运干线分布,有利于发展航运。

珠江流域在中国境内有耕地万亩,年人口约万人,平均每人只有耕地约.9亩,人多地少。

但水量、日照、积温等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重要的水稻、食糖产区,亚热带和热带作物栽培区。

沿海有大量的滩涂资源。

各地矿产资源品类多,储量大。

著名的有:云南个旧锡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广西平果铝矿、广东云浮硫铁矿等。

珠江口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广州、南宁等大中城市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工业也有较好基础。

治理成就珠江流域水利建设已有多年的历史(见珠江水利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截至年已建成水库8817座,总库容亿m3,其中大型水库座,库容亿m3;培修堤防km;建成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治理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浔江沿岸涝区万亩;建成大化、新丰江、西津等水电站,总计装机万kW;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万km2;改善通航河道条。

这些工程,减轻了一般年份的水旱灾害,开发了水电,发展了航运,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流域各省的经济建设。

存在问题目前西江和北江还没有控制洪水的骨干水库,中下游堤防防洪标准尚低,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等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仍受大洪水的严重威胁,若重现1915年特大洪水(相当西江和北江同时发生年一遇洪水),将造成巨大损失。

流域内水电开发程度低,许多水库电站调节库容小,保证出力低,枯水期供电紧张,华南地区,尤其广东省严重缺电。

珠江水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多数航道未经整治,尤其云、贵通往两广的水运尚未沟通,束缚着经济的发展。

流域内农田灌溉、治涝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的标准也偏低,不少河流水质污染日趋严重。

城乡与工业用水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珠江河口日益淤积,不断延伸,影响泄洪排涝,有待加速整治,口外连片滩涂也需合理开发利用。

规划从年起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各省(区)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在以往多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研究了防洪治涝、水力发电、发展航运、河口整治、灌溉供水等问题,并于年提出了《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