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和产后抑郁症状的对比研究
高危妊娠孕产妇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高危妊娠孕产妇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影响高危妊娠孕产妇抑郁情况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
方法选择200例孕32~36周孕产妇为研究对象。
100名诊断为高危妊娠,为高危妊娠组,100名妊娠期无异常,为对照组。
分别在入组时、产前1周、产后1周,产后42d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孕产妇抑郁症状发生率,在产后1周和产后42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并分析高危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结果产前1周高危妊娠组存在抑郁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高危妊娠组产前1周SDS评分与产后42d的EPDS具有相关性,对照组产前1周SDS评分与产后1周EPD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
待产准备、担心分娩安全为影响高危妊娠孕产妇抑郁的相关因素(P<0.05)。
结论产前1周高危妊娠组存在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待产准备、担心分娩安全为影响高危妊娠孕产妇抑郁的相关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200 cases with 32 to 36 weeks gestational maternal were selected for studying. 100 cases were diagnosed high-risk pregnancy as high-risk pregnancy group,and 100 cases without exceptio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s of maternal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t enrolled in study,the prenatal one week,one week postpartum,and postpartum 42 days. The incidence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in one week postpartum and postnatal 42 days,and related factors of high-risk pregnancy maternal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Depression of high-risk pregnancy group incidence at prenatal one week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1). High-risk pregnancy group prenatal one week SDS sco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postpartum 42 days of EPDS,and control group prenatal one week SDS scores were correlated with one week postpartum of EPDS(P<0.05). Ready to be produced,fearing childbirth safety were related factors of maternal depression in high-risk pregnancy (P<0.05). Conclusion High risk pregnancy shows a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at prenatal one week,and ready to be produced,fearing childbirth safety were related factors.[Key words]High-risk pregnancy;Maternal;Related factors;Depression孕期因生理发生的变化,孕产妇容易发生抑郁症,尤其是产后抑郁,严重危害产妇的健康甚至生命,大约45%~65%抑郁症在产后第1年发生。
孕产妇产后抑郁的调研报告

孕产妇产后抑郁的调研报告孕产妇产后抑郁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无力、易激动、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为了了解孕产妇产后抑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次调研以以下方式进行:一、调研目标1. 了解孕产妇产后抑郁的患病率。
2. 分析孕产妇产后抑郁的症状表现及影响。
3. 探讨孕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4. 提出相关建议,减少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孕产妇的产后抑郁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症状表现、影响因素等。
2. 访谈调查:选择10位有产后抑郁症状的孕产妇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症状及相关影响。
三、调研结果1. 患病率: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孕产妇产后抑郁患病率为25%。
2. 症状表现:调查结果显示,产后抑郁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改变等。
3. 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孕产期压力、婴儿健康问题、社会支持等是导致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
4. 建议:提高社会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宣传教育,提供全面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四、讨论与结论1. 产后抑郁在孕产妇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2. 产后抑郁的症状表现多样,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3. 孕产期压力、婴儿健康问题、社会支持等是导致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
4. 应提高社会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重视,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并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
总结:孕产妇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对孕产妇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明确了孕产妇产后抑郁的患病率、症状表现和影响因素,并对其预防和治疗提出了相应建议。
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加强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关注,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以减少孕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摘要:目的对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给产妇产后的分娩以及心理状态带来的影响展开探讨。
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
对于观察组的产妇,使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而对照组的产妇,则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
在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之下,对产妇分娩后的分娩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
结果产妇分娩之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5.4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4.54%,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并且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前心理干预;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影响前言在妇产科临床上,心理问题是产妇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
临床妇产科心理问题多发人群是初产妇,因在此之前初产妇缺少分娩经验,再加上自身在医院这种陌生的环境中,由于出血、害怕疼痛等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最终会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
这种负面情绪的出现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新生儿。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妇生产之后的心理状态,相关研究表明,产前开展心理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并且对产妇分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给初产妇产后分娩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10例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4.10±1.35)岁,年龄范围在20~33岁之间;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4.10±1.35)岁,年龄范围在21~32岁之间;所有的产妇都是单胎,并且胎位正常。
两种护理模式对改善孕妇抑郁症疗效的比较

究结果表明 ,与常规护理模 式相比,采用新型护理模 式进行 产前、产后相关 护理,可 以有效减低术 前、术后妇抑郁 症
的发生率 ,笔者认 为这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 : 1与常规护理 ( ) 模式相 比,新型护理模 式不仅进行 常规护理工作 ,还 对孕妇
症 患者 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 ,每组各 5 例 ,对照组 进行 常规治疗 和护理 ,治疗组 采用 I U急症抢救 护理 l 5 C 临床路径 进行治疗 和护理 。 结果 : 治疗组开展专科有效抢救 时间及 医嘱执行 时间明显缩短,两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 ) 结论 : U护理临床 路径在 急症患者抢 P O0 。 5 I C 救 中具有实效、简便、快捷 的特点,使抢救工作更具 有条理性 和程 序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
( ) 复合伤 1 7例, 自发性颅 内出血 2 4例。将患者随 机分为观察 突变到实施正规专科有效抢救 治疗为止 ;2 执行 医嘱到位 时 间,即从 医生下达 医嘱到药物进 入患者体 内为止 。 组和对照组 ,每组 5 例 ,对照组 进行 常规 治疗 和护理 ,治疗 5 组采取再造 的 IU护理临床路径进 行治疗 和护理 。观察两组 C
负责 观察生命体征及 瞳孔 意识等, 保证气管插管、 类 护理 人员潜能 ,减 少不必要 的重复动作,为患者争取宝 贵 患者床头, 胸 腔闭式引流管及其他引流管 的安 全及妥善 固定 ,采 取紧急 时间, 提高抢救效率。为此 , 笔者所在医院 2 0 0 9年 1 一0 0 月 2 1
年 1 月引入了迈克尔 ・ 2 哈默提 出的作业流程重组概念 对现 有 救 护 措施 ,并 指 导护 士 B、c的工作 ; 士 B站 在 护 士 A 护
产后抑郁的发展现状

产后抑郁的发展现状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疲倦、自卑、对婴儿缺乏兴趣等。
这种疾病对产妇和家庭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对产后抑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根据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产后抑郁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约有10%至20%的产妇出现抑郁症状。
各国的研究发现,这一
疾病的发生率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普遍较高。
研究还表明,低收入、受教育程度低、单身、孕期焦虑、产前抑郁等因素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我国,随着对产后抑郁重视程度的提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据报道,中国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大约在15%
至20%之间。
研究还发现,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有所升高,
可能与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收入水平较低等因素有关。
产后抑郁不仅会对产妇本人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对婴儿的早期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母亲更容易对婴儿缺乏关注、不适当地应对婴儿需求,从而影响到婴儿的情绪发展、认知能力以及社交行为。
针对产后抑郁的发展现状,各国纷纷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包括加强对孕产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咨询与支持,建立起相应的心理援助体系。
同时,强调家庭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家人积极参与产后抑郁的治疗和照顾工作。
总之,产后抑郁的发展现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妇女在生育后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并不容忽视。
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加强社会支持和家庭关怀,是应对产后抑郁的关键。
产前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妇 的身心健 康和顺 利康复 ,还会给 新生儿 的护理和 哺育带
来不 稳定因素 , 重者还会有 自杀倾 向和行为_。该症的产 严 1 ] 生 与多种 因素有 : 廷,虽然可 以在产 后经过心 理疏导 和药物
主动 为孕妇讲 解分娩相 关 的知 识 ,使其 充分 了解 整个分娩
过程 ,并教授分娩过程 中的放松技术 , 早让 孕妇学 会喂哺 提
分娩后数 日或数用 )发生的抑郁症。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
胎心监 护 的方 法 ,如 自数 胎动 、听胎心音 等 ;嘱 孕妇每 日 用清水擦洗乳头 , 坚持每天数十次用十字法按压乳头 ,乳头 有 凹陷的可每 日数 次作乳头牵 拉动作 , 顺利分 娩后 哺乳 为
尽早做好准备 ,以减轻产后通乳的焦虑心理[ 3 1 。②分娩教育 :
4 8例 。 4
1 3 干预方 法 . 1 3 1 对 照组 .. 包括常 规 的健 康指 导和 哺育方法 等 ,以
的产妇 应进行 及早干 预 ,有针对 不 同因素进 行个性 化 的干 预。危险因素通 常指有情绪异常史 、剖宫产史及产 后曾受到
关怀帮助少 、居住条件差 、 孕产期保健 服务不满、有 某些 对
郁抑症病史 。 B超检查显示胎儿发育正常 。孕周 3 ~3 4 8周 ,
年龄 2 2~ 3 5岁 。
1 2 分组方法 自 2 0 . 0 8年 7月开始 , 临床确 定为观察对
象之 后,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 分别按规 定要求
进行追 踪观察 。至 2 0 0 9年 7月止 , 组累计观察病例均为 两
1 4 观 察方法 及评定 标准 . 对 比两 组产妇 经不 同产前 护
树立健 康生活方 式 ;嘱孕 妇加强胎 教 , 告知 良好情绪可促 进胎儿的身心发育 , 而减轻孕妇产前 的焦虑情绪 , 从 促使孕
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彭敏;陈燕桢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2(007)002
【摘要】目的探讨孕期抑郁症与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的关系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78例孕妇进行自评量表(SDS)的评定.抑郁症筛查阳性者此后每周进行1次SDS的评定,直至分娩前.然后总结及归纳抑郁症筛查阳性者的相关因素.并于产后6周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定,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孕期抑郁症筛查的阳性率为19.9%,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抑郁症筛查的阴性者的4.460倍,产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多方面.结论孕期抑郁症发病率较高,同时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及时纠正及重视其发生的相关因素.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彭敏;陈燕桢
【作者单位】521000,潮州巿湘桥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521000,潮州巿湘桥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孕期与产后抑郁症状的对比分析 [J], 刘黎明;韩蓁;李芬;于学文
2.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预防效果的Meta分析 [J], 刘双喜
3.全程人性化服务对孕期抑郁症状及产后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分析 [J], 郭建军
4.陕西地区孕期产后抑郁症现况调查分析 [J], 马莉;葛文利;杜云
5.产妇心理状况、孕期营养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探讨 [J], 马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前、产时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症发病影响的探讨

产 前 检 查 及 阴道 分 娩 的初 产 妇 共 20例 ,无 精 神 病 史 、无 妊 6
娠 合 并 症 及 胎 儿 畸 形 ,近 期 无 重 大 生 活 事 件 ,具 有 初 中 以 上 文 化 程 度 ,能 理 解 讲 解 内 容 并 愿 意 配 合 本 研 究 者 。研 究 组
ED P S总分 <1 2分 为 阴性 ,> 1 3分 为 阳性 ,阳性者 可确 诊
为产后抑郁症L 。 3 ] 1 3 统 计 学 分 析 :采 用 S S 0 0软 件 进 行 分 析 。计 数 资 . P S1 .
家 庭 和 社 会 。本 文 旨在 探 讨 产 前 、产 时 心 理 疏 导 对 产 后 抑 ] 郁症发病的影响 。
1 8 5
福 建 医 药 杂 志 20 0 9年 2月 第 3 l卷 第 1期 F a e F bur 0 9 Vo 1 No 1  ̄i M d n e ray2 0 , l . . 3
3 结 语
掌 握 医 嘱 处 理 的技 能 ,严 格 查 对 制 度 ,从 细 微 处 做 起 ,做 到
1 4例 ,在 接 受 常 规 护 理 的 同 时 ,予 以 产 前 、 产 时 心 理 疏 3 导 ;对 照 组 1 6例 ,接 受 常 规 护 理 。两 组 产 妇 在 年 龄 、 孕 2 周 、孕 次 、新 生 儿 性 别 、体 质 等 方 面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具 有 可 比性 。
3 讨 论
产 后 抑 郁 症 是 指 发 生 于 产 褥 期 : 郁 ,是品 准 备 、母 乳 喂 养 知 识 、育 儿 小 贴 士 以及 孕 期 、分 娩 、产 后 的 相 关 知 识 等 ,让 孕 妇 建 立 认 识 系 统 ,使 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 02年 1 月第 1 卷第 1 1
9 b堕
垦。: l』 坚:
, : ! : !
・
临床经验交 流 ・
产 前 和 产 后 抑 郁 症 状 的 对 比研 究
刘黎 明 , 韩 蓁, 李 莽, 王 懿
( 西安 交通 大学 第一 医院妇 幼保健 中 , 西安
没 有或 几 乎 { ; 有 ; 有 和 几 乎 一 直 有 为 了 避 免 删 查 殳 少 常 对 象对 反 向评 分 理 船 , 越 袁 中 的 4条 反 向 评分 题 改 为正 将 向评 分 题 , 动 虹下 :4 我 觉得 找 比不 ~ 般 的人 ;8 驶 觉 改 () () 得我 的 前 选 没 有 希 望 ; 1) 感 到 高 兴 赵 来 ; 1) 觉 得 (2 我 (6 我
更 多的 帮 助 支 持 和鼓 励 (/ D是 用 来 评 定 一 般 人 群 抑 郁 症 状 的 自评 量 表 , 避 YS 2 - 免 r 往 的抑 郁 量 表 中包 含过 多 的 躯 体 症 状 . 尽 量 把 问 题 “ 而
O 8. .3O 7 4 0 ' ..O和 0 6 ; 好 ¨ “ , 7 { _ ;立 』 食镀碱 退 “ 烦恼 、睡 眠 “ 障碍” 哭泣’ 和“ ’ 为最 常 见 , 均评 分分 别为 0 7 , 4 0 4 平 1 0 6 , 8
和 0 4 。 多 数 症 状 孕 妇 平 均 评 分 高 于 产 妇 , 食 欲 溅退 评 分 6 仅 差 异无 显 著 性 (P (0 0 ) 孕 妇 、 妇 与 正 常 人 群 卜较 5 产 匕 分 别有 6 项 4 症 状 -分 低 于正 常人 群 fP < . )其 中均 包 l项 平 O岱 , 括 4 匣 向评 分题 ; 别有 9 、 项 分 项 4项症 状 高 于 正 常人 群 (P <
00 )余 5 、 5 ; 项 2 i 正常人群差异无显著性(P > 5 一 0 0) 22 2 0项 评 定 的 分 比较 孕 妇 中 C %D总 分 范 围 为 0~ E
2 结
果
经 过 筛 选 , 脒 丁 撼 项 和 同 项 重 复 坪 定 者 , 妇 有 36 别 孕 9 份 , 妇 有 18舒 资 料 可供 分析 一 孕妇 平 均 2 8 .8岁 , 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0 ±5 2 产妇 平 均 2 . 1 7岁 , 异 无 妊 著 列r, >D 0 ) 其 职 7 2 ±60 差 - 5 业、 文化 程 度 差 异 帕无 显著 肚(P >00 ) 、 5。 2 1 2 项 问 题 的 项 弹 定 结 果 孕 妇 “ 硒 ” 敬 碱 0 顾 、食 进 ” “ 眠 障碍 ” 、睡 和 害 怕 感 ” 为 常 见 最 平 均 评 分 分 别 为
生活没有意思 、
抑郁 这些继发 于生理功 能改 变的心理 障碍 , 不仅影 响 孕 、 产妇 自身 的健 康 , 也延及 其婚姻 , 家庭 和后 代 产科 抑 郁对
婴 幼 儿 情 绪 、 力 发 育 、 为 发展 都 会 产 生 不 良影 响 , 与 母 智 行 并
婴 关 系 呈 负 关性 。
2 1∞, 产后 9d为 1 .0 到 产后 2年 , 险度仍 在较 高水 平 1 ) 27, 危 ( 0 35) 但本 次研 究 表踢 。 孕期抑 郁症 状的 发生 率并 不 比产后低 , 产前 和产后 抑郁 症 状 的发生 率分 别 为 1 % ~ 05 1 O 3 4 一45 5 %. % %一孕期抑 郁分高 者, 产后抑 郁分 也高 , 提示 临床声科 医师 不仅 要重 视 产后抑 郁 更要 重视 产 前抑 郁 前检查应简要了解孕妇的人 格情 况 , 精神 病家族史 和 { 郁症 表现等 , 珥 『 要埘存在发生抑郁因素 的孕 妇给 予足够 的重 视 埘妊娠期 间已发 生担 都 者 , 帮助她 们学 会处理 一 问 l 蓦 膊绪 题的技巧 , 保健工 作者要 给她们 进行健康 教育 , 她仃 提 f 为 1 ± t
省 宝鸡 市 5家 综 台 医 院 产 科 门 诊 19 9 8年 5月 进 行 产 前 检 查 的孕 妇 40倒 , 时抽 取 同期 产科 病 房住 院 分 娩 的 产 妇 及 产 4 同 科 门 跨 产后 4d棉 蠢 的 10例 进 行 对 比研 究 2 7 12 方 法 用 抑 部 自评 虽 击 ( F: 埘 孕 妇 及 产 妇 进 行 CL- "D) . 3 讨
H前 的 研 究 , 为产 后 抑 郁 舶研 究 , 步 研 究 产前 抑 郁 . 多 较 产后 I 月 内是 妇 女 发 生 精 神 痪 患 的 高 危 期 。 非 孕 期 比 2十 与 较 , 女 患 精 神 疾 患 白 危 险 度 孕 期 为0 8 产 后3 d 妇 勺 8, 0 力
【 美键词 】 妊娠 ; 症 ; 抑郁 情感障碍 ; 产褥期
706 ) 101
中围分 类号 :74 6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14—77 ( R 1 l B 10 0 39 ̄ 产科抑郁直 接关系到个 人 、 家庭 , 了预 防产科抑郁 . 为 我们对分 娩前 后的抑郁症状进行 丁对照研究 1 资料 与方 法 1I 临床 资料 孚用分层整 群随 机抽样 的方 法 , 抽取 趺西
) 1 0 1 0 0 —07 — " 2 表 1 抑郁症状的发 生率 比较
论
抑 郁 症 状 的 筛检 由 洋 定射 象 自行 填 写 , 过 去 1 内 出 现 按 周
产 科 抑 郁 主要 包 括 孕 期 出 现 的抑 郁 ( 前 抑 郁 ) 产 后 产 和
相应情况或感觉 的频 度评定 , 评定按 频度 0~3分分 为 4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