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硕真题(回忆版)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
2. 电视台:是制作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教育、娱乐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3. 广播电台:是制作和播放广播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音乐、故事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4. 电视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电视图像和声音信息。
5. 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广播声音信息。
二、填空题1. 广播电视是利用____和____两种技术手段,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网络向广大地区或特定受众传送声音和图像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无线电技术;电视技术2. 我国第一家电视台——____于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案: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3.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能够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引导舆论。
答案: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4. 数字音频广播(DAB)与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相比,具有____、____、____等优点。
答案: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频道资源利用率高5.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广播电视必须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答案:党性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特点?A. 广泛性B. 即时性C. 选择性D. 互动性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信号的类型?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音频信号D. 视频信号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音乐C. 电影D. 体育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电视剧C. 广告D. 体育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广播电视的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2.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包括哪些?()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E. 无线电波答案:ABCDE3.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前期策划B. 拍摄录制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4. 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选题策划B. 录音制作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5.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只有地面波。
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教育史考博真题大全

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教育史考博真题大全第一篇: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教育史考博真题大全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外国教育史考博真题外国古代教育史1.昆体良对教师的主要要求2.中世纪的骑士教育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4.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外国近现代教育史1.杜威的实验学校2.斯宾塞课程论思想对英国早期课程的影响3.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张及其历史作用4.以近代英法德为例,说明中小学制度对来自不同阶级学生有何不同安排第二篇: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07年马哲原理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40分)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30分)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
(30分)原著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 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分)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
(区别和联系)(20分)08年马哲原理:1.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
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
3.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马哲史: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3.“考察的客观性。
”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试卷学科专业:教育学一级学科考试科目编码:618考试科目: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日期:2014年1月5日上午考生请注意:本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须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90分,45小题,每小题2分)1、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法国的布迪厄属于下列哪个教育学派别。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实验教育学C.批评教育学D.文化教育学3、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多少时,标志着该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A.15%以下B.15%以上C.15%—50%D.50%以上4、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A.身心健康B.心理素质C.思想道德D.政治素养5、研究旨在揭示德育活动内在的客观规律,而德育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过程,其规律属于社会规律范畴。
A.德育过程理论B.德育实践C.德育活动D.德育课程6、德育过程造就,包括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两个方面。
A.完善的人B.完善的社会C.道德主体D.完善的教育7、在汉语中,我们用“德性”一词作为的同义词,它是个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的个体素质的一个方面。
A.道德品质B.德育品质C.道德素质D.思想品德8、严格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传统的认知性德育课程是不同的。
早在20世纪初,杜威曾就指出和“道德观念”不同。
前者是对道德行为不起作用,后者是品性的一部分,是指导行为的动机。
A.“道德品质观念”B.“道德素质观念”C.“道德教育观念”D.“关于道德观念”9、德育过程结构的三要素说是:教育者、受教育者、。
A.德育过程B.德育效果C.德育内容和方法D.德育课程10、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一切机会,去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的课程,属于德育课程的。
2014年各大高校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题(经典13套)

2014年各大高校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题目录2014年北京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2)2014年东北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3)2014年福建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4)2014年湖南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5)2014年华东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6)2014年华南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7)2014年华中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8)2014年南京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9)2014年陕西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0)2014年上海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1)2014年西南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2)2014年苏州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3)2014年四川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4)2014年北京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2、苏湖教法3、进步主义教育4、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5、最近发展区6、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二、简答题1、德育的基本途径2、活动课程的主要特征3、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4、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三、论述题1、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2、夸美纽斯关于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观点3、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4、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美育2因材施教二、简答:教育的基本职能有哪些三、论述:针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及其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2最近发展区二、论述: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国教育史一、简答1《学记》对教学论的贡献2简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外国教育史1简答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2论述杜威的主要教学方法一、名词解释1、三纲领八条目2、苏湖教法3、骑士教育4、巴尔福法案5、自我效能感6、移情二、简答题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广播电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广播电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季是每一位研究生候选人的重要关卡,在准备阶段对于真题的研究和答案的解析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广播电视考研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些历年真题中的典型问题,并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以帮助考生提升备考水平和应对能力。
一、理论篇1. "媒体传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请分析媒体传播的特点和作用。
"媒体传播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广泛性:媒体传播可以覆盖到全球范围,使信息能够快速地传递给各个角落的人们。
(2)多样性:媒体传播形式多样,如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信息的需求。
(3)及时性:媒体传播能够实时更新信息,使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事件和新闻。
(4)可靠性:媒体传播的内容多经过严格的审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媒体传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递信息:媒体传播使大量的信息能够快速传递给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平台。
(2)培养观念:媒体传播可以通过宣传和报道塑造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向大众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
(3)促进交流:媒体传播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4)推动社会发展:媒体传播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2. "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是怎样的?"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型阶段。
目前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覆盖范围扩大:数字电视信号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人们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接收到更多的频道和更高质量的信号。
(2)高清播放普及:数字电视播放支持高清显示,给观众提供了更细腻、逼真的视听体验。
(3)互动性增强:数字电视提供了互联网接入功能,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实现在线购物、搜索等功能。
(4)业务创新发展:数字电视除了传统的电视节目外,还新增了点播、回放等业务,满足了人们对于个性化观看的需求。
新版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
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
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639)影视批评与写作(848)影视历史与理论参考书目为:(1)颜纯钧.《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2)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杨远婴、徐建生.《外国电影批评文选》.后浪出版社,2014年;(4)(美)罗伯特·艾伦编、牟岭译.《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其他版本亦可);(5)(英)戴维·莫利著、史安斌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6)(美)拉约什·埃格里著、高远译.《编剧的艺术》.后浪出版社,2013年。
2014福建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现代与语言学理论(A)
一.普通话中/e/的三种音位变体
二.发表对“乌尔曼认为义素的区别特征可以与音位区别特征功能相似”的看法?
三.语言的语法结构关系
四.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女汉子”现象的分析
五.义素分析(军事)入侵,(文化)入侵,(生物)入侵(漏了一个)
六.一篇“民以食为天”文章,从逻辑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写一篇议论文。
古汉语(A)
一.解释四个成语带点的词
1.倾国倾城(倾)
2.轻车简从(简)
3.时不我待(我)
二,辨析一组词
赤,朱,丹,绛,红
二.指出下列字的本字
三.1.秉2.举3.向4.叔
四.分析下面句子中指“之”的意义和用法。
1.姜氏何厌之有?
2.先君之好是继3······,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五,翻译《寡人之于国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然有不王者,未之有也。
”
六.写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作品,主要的修辞手法
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七,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格律及标出韵脚。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影视艺术概论考试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保过保录限)考研第一品牌
考试专业:戏剧与影视、广播电视
专业代码:869
一、名词解释
1、数字电影
2、动作支点
3、客观镜头
4、电影造型
二、简答题
1、场景空间与角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
2、分解式的剪辑与累积式的剪辑有何区别。
3、简述封闭性构图和开放性构图的不同之处。
4、简述人声的出现对于电影的发展的意义
5、简述影视艺术的本体批评模式。
三、综合论述题
1、近年来,以《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为代表的“烂片”屡屡取得高票房,你对此有何看法?
2、如何理解“后设影片”的重新建构过程。
3、结合影视创作现状和具体作品,试述影视技术的进步对影视发展的影响。
4、结合具体作品,试述同期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
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外广播电视史专业: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专业代码:660一:名词解释1、通俗剧2、频道专业化3、民生新闻4、纪实类节目二、简答题1、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与变化。
2、简述麦克卢汉的冷媒介和热媒介理论。
3、简述施拉姆关于电视与儿童的研究理论4、简述电视艺术片的特征5、简述中国广播与电视法制的发展三、综合论述
题1、综合春节联欢晚会,论述戴维·莫利关于“想象共同体”的电视理论。
2、试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应如何进行创新。
3、结合具体的电视相亲节目,谈谈你对当下“引进外国节
目形态热”这一现象的看法。
4、你是如何看待草根阶层在电视传播平台上所获得成功这一现象?请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影视艺术概论考试
考试专业:戏剧与影视、广播电视
专业代码:869
一、名词解释
1、数字电影
2、动作支点
3、客观镜头
4、电影造型
二、简答题
1、场景空间与角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
2、分解式的剪辑与累积式的剪辑有何区别。
3、简述封闭性构图和开放性构图的不同之处。
4、简述人声的出现对于电影的发展的意义
5、简述影视艺术的本体批评模式。
三、综合论述题
1、近年来,以《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为代表的“烂片”屡屡取得高票房,你对此有何看法?
2、如何理解“后设影片”的重新建构过程。
3、结合影视创作现状和具体作品,试述影视技术的进步对影视发展的影响。
4、结合具体作品,试述同期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