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
大豆皂苷

简介
• 皂苷又名皂甙或皂素,是固醇类或三萜类 化合物的低聚配糖体 泛存在于植物和海洋动物体内。大豆皂苷 是一种常见的皂苷,它主要存在于豆科植 物中。豆类植物种子中大豆皂苷的含量一 般在0.62%-6.16%之间。人们对大豆的认 识和利用有很久远的历史,但 对大豆皂苷 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DDMP大豆皂苷的发现,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豆皂苷的应用前景
• 油脂氧化是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 由 于它导致高脂肪食物产生酸败 , 从而影响 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贮存期 。防止油脂氧化 酸败最常用的方法是添加抗氧化剂 。近年 来常用的抗氧化剂多为人工合成 , 虽然作 用效果显著 , 但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 令消费者心存疑虑 。
大豆皂苷 mx66633 分享于 2012-05-22 08:40:8.0 大豆皂苷大豆皂苷,◆ 文档格式: .ppt 文档页数: 12页 文档大小: 45.5k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论文 -- 毕业论文 文档标签: 大豆皂苷 系统标签: 大豆 提取 大孔树脂吸附 豆渣 微波 溶剂
大豆皂苷的提取工艺
• 大孔树脂吸附法 称取 36 目的大豆豆渣 10 g, 用 40% 乙醇浸泡 , 在 70 ℃ 条件下回馏 6 h, 将混合物过滤 , 取上清 液以 24 mL/min 的流速用 50% 乙醇上柱洗脱 , 得 提取物。 • 有机溶剂提取法 称取 36 目的大豆豆渣 10g, 按 1:20 料液比加入 75% 乙醇溶剂 , 在 80℃ 条件下提取 2 次 , 每次 时间 3 h, 合并提取液并真空抽滤 , 测定固形物质 量。
1、 四种大豆皂苷提取方法液料比 对比 四种方法中除大孔树脂吸附法液料比为 1:10 外 , 其余三种均为 1 :20 。 2、 四种大豆皂苷提取方法提取温度对比 四种大豆皂苷提取方法提取时所需温度分别为 : 大孔树脂吸附法 70 e 、有机溶剂提取法 80 ℃ 、 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均为 60 ℃ 。 3、 四种大豆皂苷提取方法提取时间对比 四种大豆皂苷提取方法提取时所需时间依次为 : 大孔树脂吸附法最长 , 为 6 h; 其次是有机溶剂提 取法为 3 h; 再次为超声波提取法 , 需 25 min; 微 波提取法最短 , 仅为 90s 。
大豆皂苷的提取纯化和测定

大豆皂苷的提取测定1、大豆简介1.1 大豆的组成成分:大豆主要成分为蛋白质35%、脂肪16%~21%、碳水化合物23%~ 27%、水分和粗纤维15%左右、皂苷和异黄酮等糖苷占2%左右, 其中, 皂苷约占0. 5%。
1.2 大豆皂苷的化学组成:大豆皂苷,又称大豆皂甙(Soyasapon ins)属于三萜类齐墩果酸型皂苷, 是三萜类同系物的羟基和糖分子环状半缩醛羟基失水缩合而成, 它可以水解生成多种糖类和配糖体, 目前已确认的大豆皂苷约18种, 是由5种皂苷元( SoyasapogenoⅠ、Ⅱ、Ⅲ、Ⅳ、Ⅴ )和糖基中的β-D-半乳糖、β-D-木糖、α-L-鼠李糖、α-L-阿拉伯糖、β-D-葡萄糖醛酸等6种单糖以及乙酰基大豆皂苷(A cety1- soyasaponin ) 所组成。
大豆皂苷根据其苷元不同分为A 类、B 类、E 类和DDMP 类, A 类皂苷是以soyasapogeno lA 为配基的双糖皂苷, B 类和E类是以soyasapogeno lB和soyasa- po geno lE为配基的单糖皂苷, DDMP皂苷是以soyas- apogenoB 作配基在C-22 位上结合有2,3-dihydro- 2, 5- dinydroxy- 6-methy-l 4h-py ran-4- one的单糖链皂[ 4- 5 ] 。
因为所有DDMP大豆皂苷对热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生成A 类和E 类皂苷, 所以, 有些人认为DDMP皂苷是大豆中存在的真正皂苷。
由低聚糖及齐墩果烯三萜缩合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具有抗癌、调节免疫功能、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菌、抗病毒、护肝等多重生理功效。
除用作药物外, 皂苷还可以作为高级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 如作为杀菌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等, 在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大豆加工制品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传统的大豆制品和新兴大豆制品。
传统豆制品分为非发酵制品如豆腐、干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芽和发酵的豆制品如腐乳、豆豉、豆酱、酱油、天培、纳豆等;新兴的豆制品有大豆油脂、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纤维、大豆皂苷等。
大豆皂苷的商用含量

大豆皂苷的商用含量大豆皂苷的含量在0.62%\~6.16%之间,具体含量会因大豆的品种、种植环境、采摘时间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大豆皂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大豆皂苷的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大豆皂苷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其中,溶剂提取法是大豆皂苷提取的主要方法,而超声波和微波提取法可以用于实验室研究或小规模生产。
此外,大豆皂苷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除了传统的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外,大豆皂苷还被应用于食品、农业等领域。
例如,在大豆制品中添加大豆皂苷可以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和质地。
总之,大豆皂苷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大豆皂苷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除了上述提到的应用领域,大豆皂苷还有可能在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由于其抗炎和抗氧化活性,大豆皂苷有可能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和肠道炎症等。
此外,大豆皂苷还可能用于预防或治疗一些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另外,大豆皂苷的提取和制备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一些新的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和酶法水解等,可以更高效地提取大豆皂苷,提高其纯度和产量。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皂苷的商业价值。
然而,尽管大豆皂苷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其研究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大豆皂苷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正在探索通过改变大豆皂苷的结构或通过与其他物质的联合应用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此外,大豆皂苷的产量和纯度也受到原料质量和提取技术的限制。
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大豆皂苷,需要优化种植和加工过程,并改进提取技术。
同时,还需要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大豆皂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高含量大豆皂苷的制备工艺研究

高含量大豆皂苷的制备工艺研究苏宝根;马杰;吴彩娟;杨亦文;任其龙【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年(卷),期】2007(023)010【摘要】为了得到高含量大豆皂苷,该文对6种大孔吸附树脂即AB-8,XAD-2,HPD-100,ADS-7,HPD-300,HPD-600进行优选,以上样量、洗脱率和产品纯度为指标,用柱层析法对低含量的大豆皂苷提取液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大豆皂苷粗品.然后通过结晶进一步提高其纯度.考察并优化了结晶时的溶剂、大豆皂苷的初始浓度、降温速率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DS-7树脂为合适的吸附剂;优化的柱层析条件为:上样和洗脱温度60℃,上样原料浓度6 mg/mL,上样和洗脱流量均为1.0 BV/h;优化的结晶工艺条件为:结晶溶剂30%~40%乙醇,大豆皂苷初始浓度165 mg/mL,降温速率3.2℃/h.在上述条件下,用柱层析法可使大豆皂苷的含量从原料中的3.0%提高至45%以上,大豆皂苷收率大于90%.再通过结晶可得含量大于96.0%的大豆皂苷,大豆皂苷收率大于50%.说明该文研究的制备工艺明显优于现有的萃取工艺,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总页数】5页(P241-245)【作者】苏宝根;马杰;吴彩娟;杨亦文;任其龙【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杭州,31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14.1【相关文献】1.高橙皮苷含量橙汁饮料制备工艺研究 [J], 陈剑兵;郑美瑜;陆胜民;夏其乐2.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大豆皂苷单体 [J], 黄玉艾;严明霞;赵大云3.树脂法制备高含量茶多酚工艺研究 [J], 牛志平;高伟;王红霞;彭静维;王艳芳;田洪4.高导电高透明性ZnO:Al透明导电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J], 张凡;郝万军;赵冉;张振华;孙昌萌;陈东卫5.高纯高均匀锡靶材的制备工艺研究 [J], 李同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皂苷的分离纯化

大豆皂苷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纯大豆皂苷为白色粉末, 具有辛辣味和微苦味, 对人体各部位的粘 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大豆皂苷是两亲性化合物, 具有亲水和亲油两 种性质。大豆皂苷还可溶于水, 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 中, 而且在含水丁醇或戊醇中的溶解度较好, 但它不溶或难溶于乙醚 、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大豆皂苷具有热稳定性, 熔点很高, 一般 在熔融前就分解, 无明显的熔点。
大豆皂苷的分离纯化
葡聚糖凝胶色谱也称为分子排阻色谱,
凝胶柱系由均匀装
填的多孔凝胶微粒组成, 小分子可以进入孔隙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 孔内,只能随流动相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流动,最先被淋洗出来,因此
作为分子筛使用,分离大小不同的分子。
这一技术为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提供了非常温和的分离方法。本 试验中采用甲醇为洗脱溶剂,利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分离得到高纯度 的总大豆皂苷,为后续大豆皂苷单体制备提供很好的原料。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大豆皂苷单体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以获得大量的单成分为目的,具有分
离条件比较温和,分离检测过程中一般没有样品被破坏,装置简单有
效等优点,在天然药物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优化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该杂志的高级副主编,“均为医学界翘楚”。
进样量,以总大豆皂苷为原料,进行大豆皂苷单体制备。根据谱图手
大豆皂苷的分离纯化
大豆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脂质和糖质, 还含有固醇配糖体 、异黄酮糖体, 其中大豆皂苷的含量只有0.6 %,而且大豆 皂苷是强极性酸性皂苷, 有复杂的化学成分, 所以大豆皂苷 的分离提取比较困难。 大豆皂苷和异黄酮在大豆中共存,在用乙醇浸提和大 孔吸附树脂提取大豆皂苷时, 往往会与大豆异黄酮一并被 提取出来,它们分子极性有重叠,结构类似,皆是由苷元 与配糖体组成的糖苷类组分, 这对大豆皂苷单体的制备造 成了很大的干扰,因此需要除去大豆异黄酮,利用高纯度 总大豆皂苷来制备单体。
大豆胚芽中异黄酮和皂甙的提取工艺

大 豆胚 芽是大 豆加 工过 程 中 的副 产 品之 一 , 其
为吸 光度 , x为含 量 g 。
富含大 豆异 黄酮和 大 豆 皂 甙等 活 性 成 分 , 这些 活性
2 12 大 豆皂甙 的测 定方法 以齐墩 果 酸 为标样 , .. 扫描 以确定最 大 吸 收 波长 , 豆皂 甙 在 50 m处 有 大 6n
维普资讯
粮油食品科技 第1卷 2 6 第2 4 0年 0 期
油脂开发
大豆胚芽中异黄酮和皂甙的提取工艺
许牡 丹 , 杨伟 东
( 陕西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陕西 咸阳 728) 1 1 0
摘 要 : 大豆异 黄 酮 和 大 豆皂 甙 是 大豆 中的 活性 成 分。从 大 豆 中提 取 这 两种 物 质 的 工 艺条
关 键词 : 同步提取 ; 大豆异黄 酮 ; 大豆 皂甙
中圈分类 号 :S24 8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7 5120 )2— 5— 2 T 2 . A 10 —76 (060 2 0
Re e r h so h e h l g o x r c i g smu t ne u l o b a s fa o n o a a o is s a c e n t e t c noo y f re ta tn i la o sy s y e n io v ne a d s y s p n n l
提取 工艺参 数 。
标 准液 在 试 验 范 围 内 标样 质 量 与 吸 光 度 呈 线 性 相
关 , 准 曲线 的 回 归方 程 为 : 标 A=0 07 X一0 0 8 , .0 3 .23
式 中 A为吸光 度 , X为 含量 g
1 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 与 设 备
黄豆皂甙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初探

黄豆皂甙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初探南方航空(集团)公司航空卫生中心(广州510406) 梁朝晖提 要 用正已烷去除黄豆中的脂质后,用甲醇将皂甙提取出来,蒸去甲醇,用水饱和正丁醇溶解皂甙,并用正丁醇饱和水溶液洗脱糖类及色素等杂质。
蒸去正丁醇后,用甲醇溶解,加入乙醚析出皂甙。
用泡沫试验和Liebermann反应作定性鉴定。
关键词 黄豆 皂甙 提取和分离方法皂甙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如蔷薇科、无患子科、云参科、豆科等属植物中。
皂甙分为甾体皂甙和三萜皂甙两类〔1〕。
从中药中提取的皂甙有祛痰、止咳、镇静、止痛、解热、消炎等重要作用;皂甙亦能减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水中振荡具有产生泡沫的性质和乳化剂的作用,可用作清洁剂,特别是用作头发和皮肤的护理用品。
皂甙是人参中的主要药用成分,成本价值较高,现探索从黄豆中提取和分离出皂甙,在营养与食品卫生、中医中药、经济价值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1 试剂及仪器①黄豆粉末 市售。
②正己烷、甲醇、正丁醇、乙醚等 均为分析纯。
③水饱和正丁醇溶液 在15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21ml的水和100ml的正丁醇,振摇3分钟后,静置分层,去下层后,上层则为水饱和正丁醇。
④正丁醇饱和水溶液 在15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14ml的正丁醇和100ml的水,振摇3分钟后,静置分层,去上层后,则下层为正丁醇饱和水溶液。
⑤仪器 索氏抽提器、搅拌器、减压蒸馏装置、比色管等。
2 实验方法211 黄豆中皂甙提取与分离 称取90.5g黄豆粉末,用快速滤纸包好,装于索氏抽提器中,在球瓶中加入300ml的正己烷, 70℃水浴,回流提取脂肪24小时〔1〕;然后改用甲醇,75℃水浴,回流提取皂甙18小时;然后将甲醇提取液在搅拌下,60℃水浴减压蒸去甲醇,残余物用500ml水饱和正丁醇搅拌下溶解,弃去不溶于正丁醇的物质后,将正丁醇层装于分液漏斗中,用正丁醇饱和水溶液150ml分3次萃取洗去色素及糖类等杂质,弃水相;然后在80℃以下蒸去正丁醇,并干燥,称得残渣重量为1.74g:再加入50ml甲醇溶解,搅拌下加入1000ml乙醚,静置24小时,得白色絮状沉淀物,过滤后得黄豆皂甙0.21g。
皂苷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进展-陈明

青海大学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综述**: **日期: 2016年4月5日皂苷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进展[摘要] 皂苷的提取和纯化对皂苷的理论研究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分析了影响皂苷提取、纯化过程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国内外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皂苷;提取;纯化;综述Development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nTotal SaponinsAbstract: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is a crucial process for the Saponin production. Recent development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extraction process in the field of the Total Saponins were reviewed in the paper.Keywords: saponins;extraction;purification;review皂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因其水溶液振摇后可生成胶体溶液,并有持久性似肥皂溶液的泡沫而得名。
其中,三萜皂苷在豆科、五加科、葫芦科、毛茛科、石竹科、伞形科、鼠李科、报春花科等植物分布较多。
而甾体皂苷主要分布在薯蓣科、百合科、玄参科、菝葜科、龙舌兰科植物中。
经临床及药理证明,皂苷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降低胆固醇、降血糖和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1-4]。
由于其提取物往往被认为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用药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难以与现代医学接轨。
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并优化皂苷的提取与纯化工艺十分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在人们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含有的大豆皂苷和大豆异黄酮等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行业。
大豆皂苷(Soyasaponins)是大豆中的一种生理活性成分,属于三萜系结构,主要由非极性的三萜苷元(aglycones或sapogenol)和低聚糖链(glycones)两部分组成,大豆皂苷在大豆中的含量大约在0.62%~6.16%之间[1-3]。
大豆皂苷在医药方面主要收稿日期:2013-11-25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0522082JH)作者简介:李向群(1981-),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通讯作者:周紫阳,男,博士,研究员,E-mail:ziyang_z@163.com有以下几方面的功效:(1)降低胆固醇;(2)保护肝脏;(3)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以及分解;(4)抗癌;(5)溶血作用;(6)抗艾滋病病毒;(7)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等[4]。
大豆皂苷在食品工业中也有较广应用,主要作为:发泡剂、乳化剂、稳定剂和风味改良剂等[5]。
大豆皂苷的药品及其他相关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相关企业面临的就是如何高效、优质、低廉和无毒副作用的提取大豆皂苷。
由于大豆皂苷的含量较低,且成分复杂,分离提取存在一定的困难。
目前提取溶剂上主要是采用正丁醇、乙醇、乙酸乙酯、甲醇、弱碱水溶液等[6]。
但甲醇、正丁醇等化学试剂都有一定的毒性,作为食品、药品行业需文章编号:1003-8701(2014)02-0093-04大豆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李向群1,宋冰2,王丕武3,付永平3,周紫阳4*(1.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四平136001;2.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吉林132101;3.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4.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130033)摘要:大豆皂苷是大豆中的一种生理活性成分,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中。
传统的方法往往采取甲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其具有毒性。
本研究使用无毒的食用乙醇和水作为大豆皂苷的提取剂,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显示食用乙醇的提取率要高于水提取;食用乙醇提取大豆皂苷的最适条件为:食用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控制在80℃,提取4h,固液比是1/18(W/W),收集2次提取后的滤液。
关键词:大豆皂苷;水提取;食用乙醇提取;工艺优化中图分类号:TQ914.1文献标识码:AOptimization of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SoyasaponinsLIXiang-qun1,SONGBing2,WANGPi-wu3,FUYong-ping3,ZHOUZi-yang4*(1.Jil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University,Siping136001;2.Jilin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lin City132101;3.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118;4.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angchun130033,China)Abstract:Soyasaponinsaremainactivesubstanceswhichhavebeenwidelyappliedonmedicalindus-try.Thetraditionalwayofextractsoyasaponinsusuallyusethemethanolwhichisnoxious.Inthisexperimen-tation,theedibleethanolandwaterwereusedtoextractthesoyasaponins.Theorthogonalexperimentwasusedtooptimizetheextracttechnique.Theresultshowedthatextractrateofedibleethanolwasbetterthanthatofwater.Sothemoresuitableextractconditionwas:70%edibleethanolconcentration,80℃extractingtemperature,1:18theradioofdefattedsoybeanmealtosolvent,4hoursextractingtimeforeachoftwoex-tractingprocesses.Keywords:Soyasaponins;Extract by water;Extract by edible ethanol;Optimization 吉林农业科学2014,39(2):93-96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要企业进行相关的后续处理和脱毒处理。
超声波和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高新技术都需要昂贵的仪器,且主要应用于实验室操作,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本试验采用无毒的食用乙醇和水进行提取,采用软件对试验进行正交设计,统计分析后得到两个提取方法的最适条件,在分析和比较二者提取效果后,确定大豆皂苷最佳的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为以后大豆皂苷的分离提取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为大豆综合产业化发展和精深加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剂与仪器试验材料与试剂:大豆(吉农18)由吉林农业大学提供,齐墩果酸(Oleanicacid,德国sigma公司),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盐酸、冰醋酸、浓硫酸(以上试剂均分析纯,华北试剂),95%食用乙醇(沱牌酒业)。
主要仪器:冷却回流装置(蜀玻)、旋转蒸发器(RES-55,上海亚荣)、索式提取器(蜀牛)、植物样品粉碎机(FW-246,上海安亭)、紫外分光光度计(BECKMEN-DU670,美国)、真空抽滤装置、真空干燥箱(7020C,上海博讯)、分析天平(AUW120D,岛津)、恒温水浴锅(HS05,华北试验仪器),pH计(PHS-3G,上海雷磁)。
1.2试验方法1.2.1大豆脱脂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100g吉农18大豆种子,用植物样品粉碎机粉碎后,收集后用吸水纸包好,用石油醚脱脂12~24h,将脱脂后的豆粉放置在通风处,待其中剩余的石油醚挥发后称量备用[7]。
1.2.2配制大豆皂苷标准品溶液根据以往的研究,齐墩果酸与大豆皂苷的主要成分大豆苷元的结构相似,吸光度相近,且有换算系数,就利用齐墩果酸作为大豆皂苷的标准品替代物,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齐墩果酸标准品20.00mg,放入l00m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的95%乙醇溶解,并用其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取标准品溶液0.3mL于l0mL带塞的试管中,置于65℃水浴锅中蒸干溶液,再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新配制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3mL、高氯酸0.7mL,混匀后在55℃水浴锅中加热20min,之后用自来水流水进行冲洗冷却,再加入5mL冰醋酸,塞好上下颠倒摇匀,以不加标样的平行样为空白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00~600nm下进行吸收峰扫描,确定标准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
对提取液的处理方法同上。
用移液器分别精密吸取0.05、0.10、0.15、0.20、0.25、0.30mL配制好的标准品溶液,放于l0mL带塞试管中,具体处理方法同上,将其在分光光度计5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A),以测得的吸光度与纯品量得出标准曲线方程[8]。
齐墩果酸的回归方程是:Y=56.12A+10.539,(R2=0.9995)。
其中Y为齐墩果酸的浓度(μg/mL),A为样品的吸光度值。
1.2.3大豆皂苷的提取工艺食用乙醇提取法:取脱脂后的豆粉,放入冷却回流装置内,加入一定体积、设定浓度的食用乙醇,在设计的提取温度下提取若干小时,提取2~4次,合并这几次的滤液。
水提取法:取脱脂后的豆粉,放入冷却回流装置内,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在设计的提取温度下提取若干小时,提取2~4次,合并各次的滤液。
1.2.4大豆皂苷含量的测定精密吸取1.0mL提取液于l0mL具塞试管中,测定方法同1.2.2,将提取样置分光光度计5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齐墩果酸与大豆皂苷的换算系数为2.2,即大豆皂苷量=2.2×齐墩果酸量。
大豆皂苷提取率(%)=提取液中皂苷总量/所用脱脂豆粉量×100%1.2.5盐析等电点法去除水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由于水提取液中溶出了大量的大豆蛋白质,我们采用最简单的盐析等电点法去除蛋白质,以便后续分离提取操作。
将提取液的pH调到4.5±0.1,之后加入0.3%的ZnCl2(W/V)静置过夜,12000r/min离心8min,将上清液分离保存备用[9]。
1.2.6大豆皂苷提取试验的正交设计食用乙醇提取和水提取均采用L164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试验和分析结果均采用SPSS13.0软件,将得到的试验数据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最佳的大豆皂苷提取条件。
2结果与分析2.1食用乙醇提取大豆皂苷的正交分析食用乙醇提取大豆皂苷的正交试验(L1644)通9439卷吉林农业科学过软件SPSS13.0设计,用以分析食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这几个因素与大豆皂苷提取率的具体关系,具体结果见表1、表2、表3。
由正交试验分析和方差分析,可以得出大豆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是:采用浓度为70%的食用乙醇,提取温度控制在80℃,提取4h,固液比为1/18(W/W),提取2次后合并滤液,大豆皂苷的提取率达到了0.911%。
其中乙醇浓度、固液比对提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
2.2水提取大豆皂苷的正交分析水提取大豆皂苷的正交试验(L1643)通过软件SPSS13.0设计,用以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这几个因素与大豆皂苷提取率的具体关系,具体试验结果见表4、表5、表6。
表1利用食用乙醇提取大豆皂苷的因素表水平数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W/W)150%60℃1h1/10260%70℃2h1/12370%80℃3h1/15480%90℃4h1/18表2利用食用乙醇提取大豆皂苷的正交试验所在列1234大豆皂苷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物料比提取率(%)111110.206212220.502313330.660414440.723521230.709622140.734723410.700824320.540931340.9111032430.8851133120.6871234210.5601341420.6901442310.6061543240.8511644130.731均值10.5230.6290.5900.518均值20.6710.6820.6550.605均值30.7610.7240.6790.746均值40.7190.6380.7490.805极差0.2380.0950.1590.287表3利用食用乙醇提取大豆皂苷的试验方差分析因素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显著性大乙醇浓度0.129430.04317.4749*豆提取温度0.023130.00771.3333皂提取时间0.052330.01743.0230苷固液比0.205330.068411.8556**误差0.017330.0058表4利用水提取大豆皂苷的因素表水平数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W/W)160℃1h1/10270℃2h1/12380℃3h1/15490℃4h1/18表5利用水提取大豆皂苷的正交试验所在列123大豆皂苷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率(%)11110.32121220.34731330.39341440.44152120.40662210.39972340.50382430.44993130.539103240.623113310.359123420.470134140.558144230.506154320.493164410.425均值10.3750.4550.376均值20.4400.4700.430均值30.4990.4400.473均值40.4970.4460.530极差0.1250.0320.157表6利用水提取大豆皂苷的方差分析因素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显著性大提取温度0.041130.013711.7667**豆提取时间0.002230.00070.6289皂固液比0.052830.017615.1068**苷误差0.007060.00122期95李向群等:大豆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经过正交试验分析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水作为提取剂,其中提取温度和固液比对大豆皂苷的提取都有显著性影响,经过分析得到水提取的最佳条件是:采用的提取温度是80℃,提取时间为2h,固液比是1/18(W/W),分别提取2次,并合并滤液,大豆皂苷的提取率为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