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云南省2018届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图。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
各参与国是平等贡献者、受益者,甘苦与共、命运相连,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语文试题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语文参考答案1.(3分)A 【解析】B项,原文是“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完全融成一气”,去掉“完全”就改变了轻重程度。
另外,原文是“美感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选项变成“物的情态”,偷换概念。
C项,原文是“我们对于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它,愈不觉得它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倒着推导就不成立,不符合逻辑。
D项,随意缩小、扩大范围,不合文意,“艺术品”扩大范围,原文只说是“把造型艺术分剖为”;“造型艺术美在整体、和谐,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缩小范围,原文分别说的是“艺术品”和“一种颜色线形或音调”。
2.(3分)C 【解析】“美感经验主动与被动互相转化”不是作者的观点,原文是说“美感经验同时是主动的和被动的”。
3.(3分)B 【解析】无中生有,“美感包含快感”错误,原文阐述的是“美感与快感的区别”,说明美感与快感不是一回事。
4.(3分)B 【解析】A项,“表明作者不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环境太差的缘故”,分析错误,无中生有,作者只是想表明故乡的落后。
C项,“并且看家严密,不放过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分析概括不合文意,只能表明老柯做贼心虛,被人一问就主动承认,原文中阿三并不是因为怀疑他偷东西才盘问的,阿三也不是专门看守院子的。
D项,“‘我’破口大骂老柯是贼”后,文中没有表述被母亲斥责过。
5.(5分)相同点:她们生活的社会背景相同,都是二十世纪初的旧中国;家境都较好,是大户人家的太太,有仆人可供驱使。
(2分)不同点:二人的性格完全不同。
本文中的母亲善良、宽容、有同情心。
她不歧视底层百姓,即使老柯两次偷窃也没有怪罪,反而赠送食物,还以此教导“我”。
鲁四婶自私、冷漠、无情。
她始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主人姿态对待祥林嫂。
从两次收留到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看出鲁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工具使用,对她并无真正的同情。
(3分,言之成理即可)6.(6分)主要内容:小说讲述了旧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窘迫,在饥饿的折磨下,无奈选择偷窃,最终获得主人谅解的故事。
高考语文-云南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毕业统一检测(语文) 最新

2018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l~4页,第1I卷5~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请直接在答题卡上答题。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本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羁绊(pǎn) 毁家纾难(shǔ) 撮弄(cuō) 一鳞半爪(zhǎo) .B.数说(shǔ) 啼饥号寒(háo) ,狙击(zǔ) 造谣中伤(zhòng)·c.信笺(jiān) 生拉硬拽(zhuài) 书蠹(dù) 面面相觑(qù)D.稽首(qǐ) 日薄西山(báo) 清癯(qú) 如椽大笔(chuá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软件的开发和制作,是计算机领域的重要工程。
小到一个课件,大到一个数据库,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B.主场观众打起了大鼓,高声呼喊着主队每一个球员的名字,给自己球队助威的声音响遏行云,现场气氛紧张、热烈。
c.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我们第一次参加了分队的对抗性捕俘游戏,游戏精彩、刺激,很有吸引力,大家见猎心喜,很快就投入到了游戏中。
D.2018年贺岁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后,人们对该片的评价莫衷一是,认为它缺乏文化内涵,作一个简单概括,就是:男红女绿+二人转+笑话=闹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平时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为顾客服务的公交司机张师傅,最近因勇斗偷窃歹徒而被人们广为流传。
2018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译的初义,原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现在也常用来指称同种文字之间的古文今译。
只是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种文字的古文今译,主要用来克服古今异言的文字障碍,只含古今的时间因素;不同语种之间的对译,则是兼含地域因素。
《周礼·司寇》有这么一段文字:‚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亲和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象胥是负责与周边蛮夷、闽貘、狄戎之类藩国交往事务的官。
他们要负责传达王所说的话使周边藩国明白,以此密切王和藩国的关系。
如果有使者来到王国,就要做好有关礼仪的协调和语言的翻译工作。
《礼记·王制》说:‚无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寄‛‚象‛‚狄鞮‛‚译‛就是周时负责翻译东南西北四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官名,也可作翻译术语使用。
四者合称的‘象寄译鞮‛也是用来指翻译的,或者称为‚象寄‛‚象鞮‛‚象译‛‚译象‛‚译鞮‛。
其中,以‚象‛和‚译‛的使用面最广,为周时通称翻译意思的主要术语。
既特指对南方和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也常用来通称翻译。
和‚象胥‛一详,翻译官也有称‚译胥‛的,后未多称‚译官‛。
‚译‛原是‚易‛之音训,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周礼·秋官》说:‚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粗解也。
‛ 所以‚译‛就是指语言转挽变易的活动。
然就文献记载而言,目前所见最早的‚翻译‛用例,出自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复习质量监测卷(五)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复习质量监测卷(五)24.从元代开始,地方行政区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以中央军事控制为主要目的B.以削弱地方经济、文化为主要目的C.以中央政治控制为主要目的D.以促进民族融合为主要目的25.公元前五世纪,阿里斯托芬提道:“雅典的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材料说明①雅典将参与政治事务规定为公民的基本义务②雅典公民参与政治事务带有一定强制色彩③雅典绝大多数公民不愿意参与政治事务④雅典公民参与政治事务带有一定神权色彩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26.1702年,英国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绝大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于托利党人。
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一项是A。
说明当时英国女王的权力很大 B。
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还未形成C.说明当时英国的权利中心尚未形成D.说明当时英园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27。
1875年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次修宪的重大作用是A.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仍然在议会B.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C.使政府有相对的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D。
为法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28.“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与上述材料相符合的史观是A.文明史观 B。
现代史观 C。
社会史观 D.全球史观29。
洪秀全的《天父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曲靖一中2018届高三12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理科数学(2017.12)(含解析)

第 1 页 共 11 页
第 2 页 共 11 页
第 3 页 共 11 页
第 4 页 共 11 页
曲靖一中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题号 答案 1 B 2 A 3 D 4 D 5 A 6 C 7 C 8 B 9 B 10 C 11 A 12 D
代入得 zmax 2 ,故选 C.
图1
7.第一次循环 i 4 , S 100 4 96 ,不满足 i 30 ;第二次循环 i 8 , S 96 8 88 , 不满足 i 30 ;第三次循环 i 16 , S 88 16 72 ,不满足 i 30 ;第四次循环 i 32 ,
S 72 32 40 ,满足 i 30 ,输出 S 40 ,故选 C.
8.∵ a4 a6 0 ,∴ a5 0 , a5 a1 4d ,∴ 4d 16 , d 4 , S10 10a1
10 16 90 ( 4) 20 ,故选 B. 2
T2 (1)1 C1 5 5 ,故选 D.
4 .根据题意是求一个等比数列 {an } 的通项,第五天准备分割时线的长度为第四项,即
a4 1 1 1 ,故盒子外面线的长度为 米,故选 D. 4 2 16 16 2 cos 2 2sin cos 2 2 tan 1 1 1 , 2 2 2 sin cos tan 1 5
图2
m m ,故直线 x 经过双曲线 x 2 y 2 1 的左 4 4
m 故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p 2 2 , 2, m4 2, 2p 4 2 , 4
云南省2018届高三语文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题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单一国家已经难以独自面对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应对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图。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表明,这一伟大创举是对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超越与创新。
它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它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帮助各参与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
云南省曲靖一中2018届高三12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文科综合试卷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解析】1.由材料中条件到题目中强调要实现“规模化种植”,已经隐含了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故选A。
2.“海水稻”是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该基地所产“海水稻”矿物质含量更高,降水会影响当地的盐碱度,所以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品质,故选D。
3.“海水稻”在盐碱地上种植,可减少淡水资源的用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但对土地的总面积没有改变;对现有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没有任何影响;盐碱地得到利用和改良,下垫面得以改善,改变了局部生态环境。
故选A。
4.7月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暖晴少雨,故选A。
5.材料中强调今夏黑色遮阳棚抗旱保茶,故黑色遮阳棚的作用是减阳光、保水分,故选B。
6.使用遮阳网可显著降低进入网内的光照强度,夏季可有效的降低热辐射,从而降低气温和地温;遮阳网的机械强度高,能有效地缓解暴雨冲刷;由“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茶树芽叶嫩绿,绿叶中的有效成份可显著增加”可推知,茶叶对光照强度要求低,适当采用遮阳技术,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故选D。
7.由题目中的信息“西门子公司的发电与天然气部门一度因为提供大型燃气发电轮机而繁荣兴旺,而今发电与天然气部门业绩受冲击”可知答案为A。
8.题目中重点关注的是能源领域,没有涉及到我国,裁员也不意味着不发展。
故选B。
9.观星的条件主要依赖大气状况,沙漠干燥,水汽少,大气能见度高,又没有灯光干扰,气温低是不利条件,视野的开阔与距海的远近关系不大。
故选B。
10.低纬度滑雪场的关键是要有雪,还要有较长时间的积雪时间,坡度要适合,该地下雪是冬季受西风的影响,而不是常年,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故选C。
11.科尔科瓦多湾地处南半球中纬度,地质历史上曾经受冰川作用,板块交界处附近会形成岛弧或深海沟或海岸山脉。
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图中河流入海口反而退缩,故选D。
12.逆回购是央行接受债券质押,向市场借出资金的一种市场金融行为,目的在于快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这是在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感与快感如果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和寻常快感的分别就不难寻出了。
美感是不沾实用的,寻常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例如喝美酒所得的快感,由于味感得到所需要的刺激,和饱食暖衣的感觉同为实用的,与观赏形象无关。
有时喝酒自然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但是艺术的滋味不在饮酒所得的口腹方面的快感,而在饮酒使人忘去现实而另辟一片天地,陶潜、刘伶、李白之流都是用酒来把实际人生的距离推远,酒对于他们只是造成美感经验的工具。
至于看美人所生的快感,可以为美感,也可以不为美感。
如果你觉得她是一个不可希求的配偶,你所谓“美”就只是满足欲望的条件。
如果你能超脱,只把她当作线纹匀称的形象看,丝毫不动欲望,那就和欣赏雕像或画像一样了。
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有占有欲。
许多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为夸口的事,这种人大半只满足占有欲所生的快感而不能有美感。
美感是性格的返照,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寻常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支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完全融成一气,所以只能说是被动的。
美感经验同时是主动的和被动的。
兰格斐尔德有一个很好的比喻:“美感的态度好比顺水行舟,随流曲折。
就随着水流移动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说,我们是被动的。
如果我们要逆流行驶,或是故意要转一个弯,那就失其为美感态度了。
”我们在享受寻常快感时,意识中很明显地觉到自己是在享受快感。
在美感经验的意识中,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如果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由意象本身转到意象所生的影响,心中便有两件事:一是所欣赏的意象,一是它使我愉快一件事实,所欣赏的意象便不复孤立绝缘。
我们对于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它,愈不觉得它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
当自己觉得有快感,就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消失了。
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
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如鱼得水,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这种分别本来浅而易见,但是现代有两派从心理学观点研究美学的人,却因为不明白这种浅显的分别而走入迷途。
第一就是弗洛伊德派学者,他们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
它的错误在把欲望满足的快感看成美感,或是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艺中没有见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
另一个是德国和美国近来有许多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也犯着同样的毛病。
他们把造型艺术分剖为零碎的颜色及线形,把音乐分剖为零碎的音调,然后拿来测验观者或听者,问他们欢喜哪一种,讨厌哪一种。
统计后说某种颜色对于某种人、某种年龄是最美的,某种线形对于某种人、某种年龄是最丑的。
他们忘记艺术品美在全体的整一与和谐,这种全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
其次,他们忘记一种颜色线形或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大半由于生理作用。
对于生理最愉快的东西虽然容易引起起美感,而它本身不一定就是美的。
他们的错误在把快感混为美感。
(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饱食暖衣、喝美酒所得的快感同为实用,与观赏形象无关,李白、刘伶、陶潜一类人喝酒,忘去现实而另辟一片天地,酒对于他们仅是形成美感经验的载体。
B. 寻常快感一律受外来的刺激支配,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相融,只能说是被动的;而美感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态往复回流,既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
C. 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你愈不觉得它产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就愈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它,欣赏的浓度就愈大。
D. 德、美研究“实验美学”的心理学家,把艺术品分剖为零碎的东西,这就忘记了造型艺术美在整体与和谐,忘记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多半由于生理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收藏书画古董的人往往把占有某人的墨迹或某朝的铜器为夸口的事,他们大半只满足快感。
这一事例从反面论证了美感不沾实用、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这一观点。
B. 文章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C. 作者引用兰格斐尔德的比喻,论证了美感经验主动与被动互相转化的观点,如顺水行舟,如果就随着水流移动来说,我们是主动的,就对于移舟的水力不加抵抗这一点来说,我们又是被动的。
D. 本文先简洁地摆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深入论证美感与快感的区别,最后列举了走入迷途的两派学者的观点。
全文思路清晰,层次感强,有概括有分析,论证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获得美感时只有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只要同时想到“我现在觉得愉快”,注意力就开始转移,心中产生两件事,那么欣赏的意象就不再孤立绝缘。
B. 现代从心理学观点研究的弗洛伊德派学者和“实验美学”派心理学家因为他们不明白美感包含快感这种浅显的分别,所以走入了迷途。
C. 倘若把美感经验看成形象的直觉,它与寻常快感的区别就容易找出来,其中,美感是不沾实用,而寻常快感则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
D. 把文艺看作欲望的化装的满足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他们把欲望满足的快感当成美感,于这种快感以外,在文学艺术中没有见出所谓“美感”是怎么一回事。
【答案】1. A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B项,原文是“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并不能完全融成一气”,去掉“完全”就改变了轻重程度。
另外,原文是“美感是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选项变成“物的情态”,偷换概念。
C项,原文是“我们对于一件艺术品或是一幅自然风景,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在欣赏它,愈不觉得它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倒着推导就不成立,不符合逻辑。
D项,随意缩小、扩大范围,不合文意,“艺术品”扩大范围,原文只说是“把造型艺术分剖为”;“造型艺术美在整体、和谐,音调使人愉快或不愉快”缩小范围,原文分别说的是“艺术品”和“一种颜色线形或音调”。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分析。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美感经验主动与被动互相转化”不是作者的观点,原文是说“美感经验同时是主动的和被动的”。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B项,无中生有,“美感包含快感”错误,原文阐述的是“美感与快感的区别”,说明美感与快感不是一回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饥饿燃烧的人们台静农故乡在我的眼中,一点也没有变化,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人民依旧是那样的诚朴。
回到家,母亲说我头发留得太长了,蓬松着,显着满脸的风尘。
母亲向门口仆人说:“将理发的找来!”当时我想这一定是找旧日的理发匠老柯了。
因而回忆到老柯在我幼小时的情形了,他不是本乡的人,是外省讨饭来的,在荒年的时候。
他现在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因为我十来岁的光景,他已有短短的胡子。
他的胡子非常的浓厚,乌黑。
上面常常挂着鼻涕,我们家里的仆人总是笑话他。
理发匠来了,不是老柯,是一个二十上下的少年。
少年告诉我,先是老柯的女人眼瞎了,不久他自己眼也瞎了,他平常生意不好,没有钱剩的,只得要饭去,要饭也要不着什么,夫妇俩整天饿着,没有法子,只得回到家乡去。
他有三十年没有回去了,又没有盘费,只得彼此牵着讨饭回去。
老柯的命运,实在太凄苦了。
于是老柯的过去,居然历历地出现在我的心中了。
在我的一生中,所经过的大灾难,要算十三年前的荒年了。
那时候田里被野火烧了似的,没有一个谷实,仅仅有的是一田枯黄的、瘦短的荒草。
农民们眼看着虚幻的收入,全家饥饿着,不得不卖掉帮助他们终年辛勤的耕牛,来维系着当下全家的生活。
所以牛肉是非常的便宜,三枚铜子一斤。
至于米和麦子,就是三十倍一斤牛肉的价值,也买不到一升。
一天老柯来到我家,和仆人们说笑了一回。
于是他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进仓库,用了一张大报纸,包了一些米,塞在怀里,躬着腰走出。
刚走到院中,遇见仆人阿三。
老柯不免有些张惶,脸红了,腰越弯了下去。
阿三怀疑地问:“老柯怎么弯着腰走路?”“我……我……”他半晌说不出话来,终于跪了下去。
“三哥,我一时糊涂,做了丢人的事了!”从此以后,我家再不让老柯来,他也不敢来了。
第二年春一天下午,我同母亲站在门口,老柯远远地走来,我看见他便叫着向母亲说:“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
”“不要胡说,小孩子不懂事!”母亲斥责着。
老柯走近跟前,恭谨地站在一旁,向母亲问安,脸涨红着,带着惭愧似的。
“好久没见老柯了,”母亲说,“你的日子还得过么?”“哪能说得过,不过弄一顿,吃一顿罢了。
”“你没有事做,可以到我家里来作活!”“是,是。
”他小心地走开。
老柯又常常到我家里来了。
他见人比往常还客气,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特别的卑微。
有人同他开玩笑,他红着脸笑着能躲开便躲开了。
即或他偶然说错了一句话,人家当面骂他,讽刺他,他也红着脸忍受着。
仆人们故意欺负他,遇着吃力的事,便叫他做,他总是不说话恭谨地替他们做,每次累得头上汗气直冒。
一次,不知为什么事,恼了我,我破口大骂他:“你这贼,偷我家的米!”我看他没有动静,故意连声地叫。
于是他恳求着说:“少爷,谁不做错事呢?况且……那时候饿得慌。
”他低声申辩着,低下头脸红得猪肝似的狼狈地走开了。
这年冬,家家都忙着预备年事。
后园的花早已收拾起来,仅有几枝寒梅,孤独地开着。
这空旷的花园中,家人挂了一些腊肉,大小不一,一串串地在太阳底下晒。
园门闭着,几乎终日无人过问。
一天,母亲无意地走过去,适逢老柯正在园中,他见母亲来了,非常的惊慌。
平常是多么恭谨和气,这时候完全改变了。
母亲走到了他的跟前,他扑地跪下,倒将母亲惊住了。
“老太太,本来我是到园子里替他们扫地,忽然想到过年了,心一动……又做了丢脸的事。
”“起来罢,作活去!”母亲说后,他站起来,我这时正到园中,看到老柯红着脸颓丧的神情。
除夕的前一天,母亲叫人送二斤肉三升米几棵白菜给老柯。
他立刻跑来见了母亲,大家看他那样子,都不禁地笑起来。
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他在园中所做的事。
而今,多年在四方漂泊的我,人世的艰辛,不幸者的凄楚,我是深深地认识了,于是对母亲当初的待人充满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