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2011年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1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及答案

2011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5、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4分)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复习资料,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复习资料,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复习资料,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高考复习。

越是高考冲刺阶段越是高三学生查漏补缺的黄金时机,别人不学了,你还在努力的学习,那么你的成绩肯定比别人要好。

高考宝典特地精编了历年一些高考复习资料。

这些高三复习资料都是一些经典高考试题,这些题经典,特别适合冲刺阶段使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语文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匪来贸丝,。

(《诗经氓》)(2),风雨兴焉。

(《荀子劝学》)(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4)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6)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解析】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涉及了诗、词、文、赋四种文体。

今年新要求的背诵篇目在考试中有一定的体现。

《诗经》《劝学》《滕王阁序》《赤壁怀古》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答案】(1)来即我谋(2)积土成山(3)飞鸟相与还(4)彩彻区明(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惊涛拍岸(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匪来贸丝,。

(《诗经氓》)(2),风雨兴焉。

(《荀子劝学》)(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4)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6)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解析】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涉及了诗、词、文、赋四种文体。

今年新要求的背诵篇目在考试中有一定的体现。

《诗经》《劝学》《滕王阁序》《赤壁怀古》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答案】(1)来即我谋(2)积土成山(3)飞鸟相与还(4)彩彻区明(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惊涛拍岸(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 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

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

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

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

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

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

”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

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

双十2011最后一卷

双十2011最后一卷

厦门双十中学2011年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2)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3),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孙权,字仲谋。

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

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

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

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

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

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

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

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②。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

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三国志〃吴主传》) 【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真题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真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1、名句默写(6分)解析:今年新增的5篇文章中选入1篇,从先秦到宋,包含了诗、词、赋、歌等各种形式且都是名句,难度不大,全部复习到位,学生该题可以全部拿分。

2、文言文阅读(15分)(1)实词解析:着重考察实词在具体环境的运用,对该词性的各种用法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词类活用是该题考查最多的内容之一。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并能总结归类字、词的具体翻译,在考试中融会贯通、厚积薄发。

(2)信息筛选解析:该题难度适中,主要对文章具体翻译的考查,然后结合主人公的具体事例,对其性格特征做简要的归纳。

只要文章内容能大体看懂,分析则道题的难度就不会大了。

今年稍有变化,是对某个事件是否是"直接关系"进行筛选,那不仅要对该描述内容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判断是"直接"还是"间接"关系,难度略有增大。

(3)概括分析解析:考查的对象还是主要在翻译上,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的某些逻辑关系是否和原文相符。

今年和往年一样,难度不大。

(4)句子翻译解析:今年的句子翻译较为简单,没有较难的字、词用法的使用,但今年考了一个通假字"少",应翻译成"稍",大略、稍微的意思,其他的较为平常,也比往年简单些。

3、古诗词阅读(6分)(1)情感分析解析:往年的该题一般都是对某一联、某个句子、某个字词作为切入点,对诗歌的情感(也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而今年与往常不同,题目要求比较简单易懂--就是分析感情。

其实这道题也是"换汤不换药"的,可以从某个字词、某个句子、某一联等入手,其实,这就是本类型题目的答题套路。

(2)表达技巧分析鉴赏解析:这种题已经给学生重申多遍,而且也做过N次,这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目。

很多同学首先连"表达技巧"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比较难了。

"表达技巧"包含"修辞手法"(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托物言志、赋比兴、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虽然还有其他,但我们就从这其中的某一个点入手进行赏析就已经可以拿全分了。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答案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答案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卷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答案】(1)来即我谋(2)积土成山(3)飞鸟相与还(4)彩彻区明(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惊涛拍岸(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A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答案】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B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答案】(1)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3分)(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分)。

【答案】(1)答题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帐:“安得”。

(意思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二、文学名著。

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答案】CE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故事。

(2)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

【答案】(1)要点:①孙皓即位后,凶暴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一中2011年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4),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6),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穷鬼传戴名世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

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

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者韩退之以于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

子往矣,无累我。

无已,请从他人。

‛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

凡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

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

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刺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

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

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

然余之罪顾有矜者,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

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

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住独来而游于无穷。

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固?见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

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届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

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

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

‛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被:穿B.子往矣,无累我累:劳累C.无可属者属:依附D.徒以余故也徒:只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被褐先生”拒绝“穷鬼”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②昔者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③其《送穷文》可复视也④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⑤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⑥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4.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A.穷鬼原来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生活了很久,后来韩愈无法忍受就写了一篇文章赶他走,结果反遭穷鬼辱骂,因之而死。

B.江淮之间的被褐先生,品行高尚,是韩愈之类的人物,所以虽然再三被拒,穷鬼还是坚持托身在他的门下。

C.被褐先生历数穷鬼附己的多种弊端,充分表现了正直敢言、磊落孤愤的贫寒之士在当时社会遭人排斥、寸步难行的窘境。

D.文章作者借“穷鬼”之口褒“穷鬼”之功,表明“穷”不但无害于人,反而有助于锻炼倔傲的性格,激发慷慨激烈之气,成就愤世嫉俗之文。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

(3分)(2)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2)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4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就在此刻,蹲在石板上的母亲一下子瞪大眼睛,神色骇人,不喊不叫,陡然一跃而起,如同猛兽扑食,向刽子手猛冲过去,狠狠咬住他的一只手。

真是快如闪电。

副主教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多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修女看管。

不料修女和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悲喜交加。

修女竭力抢救女儿,却被副主教推下钟楼摔死了,相见于是成为永别!B.《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消息,介绍新思想,批判旧思想。

觉慧热心地参加了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

他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趣愈来愈浓,跟他的家庭离得愈来愈远,即便是与觉民,也有了距离。

(《家》)C.张鲁欲兴兵取川,益州别驾张松亲往许都说曹操兴兵取汉中,以图张鲁。

曹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心有怠慢,后经杨修举荐,得知张松有口似悬河之辩才、过目不忘之奇能,于是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携手共入,先拜于地,张松便把暗藏的西川地理图本献给了曹操。

(《三国演义》)D.玛丝洛娃被判罚西伯利亚服苦役4年。

听到这个判罚,玛丝洛娃放声大哭并大声喊冤。

此时已认出她的聂赫留朵夫也觉得判罚不公而去找庭长。

可是州长要赶去赴约会,没时间加以纠正。

(《复活》)E.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

她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堂弟作盘缠,查理贺给她母亲留给他的梳妆匣。

欧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来,查理表示了同样的决心。

(《欧也妮·葛朗台》)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他知道自己从前套在朱吟秋头上的圈子现在被赵伯韬拿去放大了来套那益中公司了”,这里具体指什么事情?请简述之。

(《子夜》)(2)春秋时期,周幽王为了博爱姬褒姒一笑,悬赏千金,烽火戏诸侯。

请简述“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主要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尽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第一个“老”字和“幼”字是动词,分别是“赡养、孝敬”和“抚育、爱护”之意;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B.孟子在说明“推恩”的重要性时运用了引用论证,进而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推恩”与否的不同结果,规劝齐宣王要广施恩德。

C.孟子拿古代贤君与齐宣王作对比,赞扬前者善于推广自己的仁爱之心,严厉批评齐宣王把恩德旅行在禽兽身上却不用在百姓身上的做法。

D.“保民”思想是贯穿《孟子》全书的一条主线,孟子在本篇提倡推恩四海、泽被苍生的政治思想,认为这是王道的重要内涵,让齐宣王权衡利弊,不要崇尚霸道。

(2)结合孔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谈谈你对本文段的理解。

(3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扁平时代的写作韩少功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L.Friedman)几年前推出《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因特网的廉价推广,促成了技术、资本、信息三个‚民主化‛同时到来,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格局。

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但谈得不够多和不够深的是文化,其中包括文学。

‚民主化‛的文学是否可能?如果说‚民主化‛意味着一个有核心、有级差、有组织的塔状结构,让位于一个无核心、无级差、无组织的面状结构,那么这一前景是否值得万众欢呼?或者是否仅仅值得欢呼?这当然是更为复杂的一个问题。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众声喧沸。

从原则上说,由编辑、审查、批准一类关卡所组成的文化权力体系几近瓦解,每一个IP地址自由发声,都可能成为强大的文化媒体。

英才惨遭埋没的可能,伪学与赝品一手遮天的可能,在传统意义上都会减少。

全民批评权的运用,也是一种有益的破坏性检验。

不过问题的另一面,是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者至少没有数量上的优势。

一旦优劣平权成了优劣俱放,文化产量中庸质与恶质的占比肯定大大攀升,低端文化产能不仅无法淘汰,还可能日益滚大和坐大。

一些优秀作品即使生产出来,也可能在过量的文化淹没中,在受众们暴饮暴食式的阅读之后,在食欲不振的这些快餐者们那里,出现影响力的严重折扣。

一旦肠胃已经吃坏了,再多的良药也都无济于事。

一个‚扁平‛的世界里多数为王。

在一般的情况下,有些潮流可以修复民众良知,是真理的脱颖而出;有些潮流泯灭民众良知,是泡沫和垃圾的霸道横行。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多数人的理解力构成潮流的边界,那么大众型和通俗化的真理尚有机会,而冷门的、偏僻的、艰险的、高难的——又常常是重要的文化探索,则可能缺氧。

进一步说,市场总是嗅觉灵敏地跟踪多数,跟踪购买力的所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它们必然就低不就高,随众不随寡,视高深、高难、高雅为营销毒药,并有足够的本领使舆论、奖项、教育、权力等资源向低端集中,打造出泡沫霸权和垃圾霸权。

一种品质趋下的文化诱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难以避免。

一个‚扁平‛的世界还有易破难立的特点。

特别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敬畏感随着上帝一同消失。

叛逆比服从更流行,权利比责任更动心,无论左右翼都造反成癖,在获得解构主义一番学术装备后更是见立必破打倒一切。

这一过程削弱了上帝与王权,清算了教条与伪善,其功绩不可低估;但无政府式的激进狂飚若无解药,其结局必是相对性等同虚无性,民主化等同民粹化,任何共识难以达成,真理永远缺位。

真理也许还是有的,但在很多时候只剩下每个人那里‚我‛的真理,即自恋、自闭、自利的各种强辞,甚至是专职扒粪的哄客四起——这不过是社会沦入一片‚原子化‛散沙的文化表征。

圣人、先知、导师一类从此不再,文化成了一地碎片和自由落体。

一个个公权政府在这样的逐利时代也更像个总务处,无心也无力充当精神旗帜,无心也无力实施有效的社会调控。

避骂自保的公关活动已够他们忙的了,讨好票源和收买民意已够他们累的了,他们哪还有建构民族与人类精神的远大抱负和坚定行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旦失去文化的约束和引导机制,一个扁平的世界就是没有方向的世界,是无深度和无高度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