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GMP------与GMP有关的常识和术语

合集下载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

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0010808,表示2001年8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

)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等一个或一套文件。

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

14、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

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

室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GMP基础知识

GMP基础知识
混淆 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原材料或成品与已标明品名等的原料或成 品相混,俗称混药
第二章 认识GMP
差错 主要是指错误或意外的变化。质量事故中人为差错占15%左右;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人员心理、生理疲劳、精神不够集中等引起 ----------工作责任心不够 ----------工作能力不够 ----------培训不到位
洁净室GMP规范基本指标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洁净度级别
静态
动态(3)
≥0.5μm
≥5.0μm(2)
≥0.5μm
≥5.0μm
A级
3520
20
3520
20
B级
3520
29
352000
2900
C级
352000
2900
3520000
29000
D级
3520000
29000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应当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 洁净度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控制18-26℃,相对湿度45%-65%
第二章 认识药品
•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 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 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 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第二章 认识药品
•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第二章 认识药品
• 设施的维护保养 • 设备的维护保养
一、小修
日常保养是设备维护的
基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积 极措施。使用部门操作人员 应在每天上班后、下班前1530分钟进行设备的日常保养, 通过对设备的检查、清扫和 擦试,使设备处于整齐、清 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

GMP基础知识、药品管理法

GMP基础知识、药品管理法
作过程中,原辅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 受到化学或微生物特性的杂质或异物的不利影响。
交叉污染: 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人为差错: 人为差错是指人未能实现规定的任务,从而可能导
致中断计划运行或引起设备或者财产的损坏行为。
14
GMP核心思想
将“安全、有效、质量”的药品监管原则系统地融入到规范中 重点突出
第一节 原则。
共14条
第二节 质量标准。 共4条
第三节 工艺规程。 共3条
第四节 批生产记录。 共5条
第五节 批包装记录。 共5条
第六节 操作规程和记录。 共3条
24
第九章 生产管理 (共33条)
第一节 原则
共13条
第二节 防止生产过程的污染 共2条
与交叉污染
第三节 生产操作
共3条
第四节 包装操作
11
实施GMP的目标(第一章总则,第三条)
质量管理体系一部分,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 制的基本要求, 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 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 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 求的药品。
12
实施GMP的目的 污染、混淆和人为差错
13
污染: 在生产、取样、包装或重新包装、贮存或运输等操
• 活性成 分研发
• 处方研 发

• 研发用 品生产
品 • 释药系
研 统研发
发 • 生产工
艺研发
和放大
• 分析方 法的开

新药 从研 发向 生产 转移;
技 已上

市产 品在
转 生产
移 和检
验地
点内
部或
之间
的转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

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0100508,表示2010年5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

)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等一个或一套文件。

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

14、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

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

室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GMP术语的名词解释

GMP术语的名词解释

GMP术语和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20010808,表示2001年8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

)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成品在整个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完整地记录了该批产品的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各种技术参数、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项目等一个或一套文件。

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

14、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生产和滞留的功能。

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

GMP术语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3、物料:用于生产药品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4、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表示2010年5月第8批生产的药品;5、待验:物料在进厂入库前或成品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6、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7、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8、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9、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等一个或一套文件;10、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11、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12、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13、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供人饮用的水;14、洁净室区: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房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室内其它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15、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16、批: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17、洁净厂房:生产工艺有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厂房;18、污染:作为处理对象的物体或物质,由于粘附、混入或产生某种物质,其性能和机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过程或使其不良影响的状态,称为污染;19、气闸门:设置在洁净室出入口,阻隔室外或邻室污染气流和压差控制的缓冲间;20、技术夹层:主要以水平物件分隔构成的供安装管线等设施使用的建筑夹道;21、层流单向流:具有平等线,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横折面上风速一致的气流;22、乱流非单向流:凡不符合单向流定义的气流;23、无菌室:指环境空气中悬浮微生物量按无菌要求管理,满足无菌生产要求的洁净室;24、空气净化:通过初效、中效、高效滤器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空气洁净的行为;25、净化:指为了达到必要的洁净度,而去除污染物质的过程;26、非无菌制剂:允许该种制剂内可含有一定量的活的微生物细菌,但其含量不超过卫生标准的规定;27、无菌制剂:不存在活的生物的制剂产品;28、无菌:完全不存在活的生物;29、灭菌:使达到无菌的状态;30、控制点:为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31、有效期:药品生产企业或研究机构,根据稳定性考察的实测,或通过化学动力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稳定性和反应速度问题,制定的药品可使用的常温贮存期限为有效期;32、质量:反映实体产品、过程、组织的组合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33、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34、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35、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智能的所有活动;36、质量保证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37、F O值:湿热灭菌过程赋予产品121℃下的等效灭菌时间;38、洁净服:在洁净区使用的专用工作服,具有防静电、不吸尘的特点;39、静态测试: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状态,并按业主及供应商同意的状态运行,但无生产人员,在此情况下进行的测试;40、动态测试:设施以规定的状态运行,有规定的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况下进行工作的测试;41、文件:一切涉及药品生产、管理的局面标准和实施中的实录结果;42、状态标志:用于指明物料、中间产品、半成品、产品、容器、设备、设施、生产场地的标志;四、常用的英文缩写☆SOP 标准操作程序操作标准☆POP 生产操作程序☆QOP 质量操作程序☆EOP 设备计量操作程序☆MOP 物料处理操作程序☆HOP 卫生操作程序☆CLP 清洁规程☆SMP 标准管理程序☆QMP 质量管理程序☆DMP 文件管理程序☆MMP 物料管理程序☆PMP 生产管理程序☆EMP 设备计量管理程序☆VMP 验证管理程序☆OMP 行政管理程序☆HMP 卫生管理程序☆TMP 培训管理程序☆FMP 厂房与设施管理程序☆QA 质量保证☆QC 质量控制检验☆F O灭菌保证值☆HVAC 空气净化系统☆FDA 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WTO 世界贸易组织☆WHO 世界卫生组织☆pH 酸碱度☆CFU 细菌菌落数☆ppm 百万分之一克☆小时☆min 分☆RH 相对湿度☆dB 分贝☆m3立方米☆m2平方米。

2010版GMP名词解释讲义

2010版GMP名词解释讲义

第十四章



(四十)验证 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 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98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
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 活动。
第十四章



(四十一)中间产品 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 可成为待包装产品。 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 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
第十四章



例如:口服或外用的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 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所生产 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口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以 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 产品为一批。
第十四章




(三十)批号 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 合。 98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 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 (三十一)批记录 用于记述每批药品生产、质量检验和放行审核的所有文件和 记录,可追溯所有与成品质量有关的历史信息 。 98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 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第十四章



(十七)放行 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 或投放市场或其他决定的操作。 对一批物料/产品进行质量评价 批准使用/投放市场/其他决定的操作
第十四章



(十八)高层管理人员 在企业内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企业、具有调动资 源的权力和职责的人员。
第十四章



(十九)工艺规程 为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而制定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 处方、生产操作要求和包装操作要求,规定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 数量、工艺参数和条件、加工说明(包括中间控制)、注意事项 等内容。 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而制定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生产处方+生产操作要求+包装操作要求 规定【原辅料和包材的数量+工艺参数和条件+加工说明(包括中 控)+注意事项等】 98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 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 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GMP相关基础名词解释

GMP相关基础名词解释

GMP相关基础名词解释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GMP: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础准则。

3、处方药:是指需凭医师处方,才能到药房或药店购买,并在医师或者其他医务人员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

4、中成药:是以中药为原料所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

5、非处方药:亦称柜台药物(OVerTheCoUnter),简称OTCo是指不需医师处方,消费者按药品说明书可自行判断和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品。

即消费者可依据自我掌握的医药知识,不需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的指导,直接从药房或药店柜台甚至超市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专用,标识图案分为红色和绿色,红色专用标识用于甲类非处方药,绿色专用标识用于乙类非处方药药品。

其中乙类非处方药可以在超市零售。

6、假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⑴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⑵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⑴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⑵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检验即销售的;⑶变质的;⑷被污染的;⑸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⑹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过规定范围的。

(摘自药品法)7、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⑴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⑵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⑶超过有效期的;⑷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⑸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⑹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GMP基本概念
验证包括: 分析方法验证: 清洁验证: 工艺验证: 生产用水验证: 通风和空调系统验证:HVAC IT系统验证:
五. GMP基本概念
分析方法验证:新版GMP236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的检验 方法;
学品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各个环节,即严格控制可能影响实
验结实性。本规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四.GxP简介

2.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英文名称“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药
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是规范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 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 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在我国引入、推动和实施 GCP已 经过了近十年的时间。1998年3月2日卫生部颁布了《药品临床试
三. 劣药
劣药(Drug of Inferior Quality)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为劣药:①药品成 分的含量与国家药品标准或省、自治区、 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②超过有 效期的;③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四.GxP简介
药品生命周期

pharmaceutical product life cycle

法规规定的其它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分析方法验证
验证内容: 系统适用性测试system suitability testing 准确度accuracy 精密度precision: --重复性repeatability --中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 检测线 detection limit 定量限 quantation limit 线性 linearity 范围 range 耐受性 robustness 专属性 specificity
验管理规范(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对该规范
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改, 于 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 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 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四. GxP简介

3.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 是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而定。从生态环境、 种质到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一个环节都
五. GMP基本概念

物料平衡


新GMP(征求意见稿)
第209条 每批产品应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 平衡符合设定标准。 如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 、确认无潜在质量风险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 。

五. GMP基本概念
返工reprocessing:
将某一生产工序生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批 中间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返回到之前的工序 ,采用先前的生产工艺进行再加工,以符合预定的 质量标准。这种情况下,返工的方法必须经过验证 ,并作为产品上市许可的一部分预先经过批准,属 于正常工艺。

非活性成分:inactive ingredient 指除“活性成分”以外的其它任何成分。
五. GMP基本概念



组分:component
指药品生产中所用到的所有原料、包括那 些可能在药品中不会出现的原料。

例:调pH值所用的酸或碱。
五. GMP基本概念


物料平衡:(conciliation) (theoretical vs. actual yield) 产品或物料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 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 差。 物料平衡计算方法 本工序产出量+收集的废品量+取样量/理论 量*100% 收率(percentage of theoretical yield): 指(生产加工或包装某种药品的适当阶段的 )实际产量与(在相同阶段的)理论产量的比率 ,以百分数表示。
1.新药研发new drug development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规范 GCP药品临床研究质量规范
2.药品生产production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PP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3. 药品贮存、销售、使用 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与GMP有关的常识和术语
一.药品
药品(Drug)药品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消
费品,是“药物”和“药材”两个概念的统称。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 的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 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
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品管理法》第九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 实施GMP的目的: 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


四. GxP简介

5.GSP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是“Good supply practice”英文翻译的缩写,它是一个国际 通用概念,也是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一种法定的监督管理形式 。按照GSP的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围绕保证药品质量的宗旨 ,从药品管理和人员、设备、采购、入库、储存、出库、销售 等环节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GSP实施细则对药店的各 个经营环节、经营条件都有详细的规定,对药品经营企业硬件 、软件系统包括质管制度、文件制度、原始纪录、人员培训等 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比如企业硬件设施要齐全、科学,尤 其是要配备养护室,而仓库则严格要求实行色标管理等等。通 过层层把关,有效地杜绝假劣药品的进入和质量事故的发生, 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验证 validation:
能够高度确保某个工艺、方法或系统能够持续地产
生符合规定标准的结果的有记录的活动。

“验证”的词义有时可以扩展,使之包括“确认”
的概念。
五. GMP基本概念

确认包括:设备确认、原料确认
设备确认
设计确认(DQ):为确认厂房、配套辅助设施、设备、仪器的设 计方案符合期望目标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质量控制:QC(Quality Control)
为满足质量标准而作的检查或测试。
质量部门:Quality Unit (s) 独立于生产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职责的组织机构。
五. GMP基本概念

确认qualification :

证明任何厂房、设备及其配套系统正确安装之后,
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得到预期结果的有记录的活动。


出厂验收测试(FAT): Factory Acceptance Test
现场验收测试(SAT) Site Acceptance Test 安装确认(IQ):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符合 已批准的设计及制造商建议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 运行确认(OQ):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在 预期的范围内正常运行而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性能确认(PQ):为确认已安装好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 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 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校准:calibration

在适当的量程范围内,与一参照标准或可溯源标准得到的
结果比较证实一个特定仪器或装置得到的结果符合规定限度。

需要给出准确数据的仪器设备要校准。
量值溯源: 检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 理办法》规定,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 门所属或者 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
二. 假药

假药(Bogus Drug)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 的为假药:(1)药品所含成分的名称与国 家标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 定不符合的;(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 以它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药品按假药处置:①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未取得批准文 号生产的;③变质不能药用的;④被污染 不能药用的。
五. GMP基本概念
清洁验证: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程序 肯定使 设备符合药品生产要求的试 验及相关活动。(需要监测清洁效 果,1年1-2次) 注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 残留量 淋洗 擦拭

生物负荷(bioburden):某一材料或产品,在灭菌 前存活微生物的数量。
五. GMP基本概念
工艺验证:为证明工艺在设定参数范围内能有效 稳定地运行并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 准和质量特性药品的验证活动。
四. GxP简介

6.GP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试行)已于2001年3月颁布实施。

它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医疗机构
制剂配制和质量管理而制定的一部重要的质量管
理法规,适用于制剂配制的全过程。
五. GMP基本概念

物料: (material)
指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 就药品制剂而言,原料指原料药。 就原料药而言,原料指原料药生产的


五. GMP基本概念
验证:validation

按照GMP的主要原则证明任何规程、工艺、设备 、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导致预期结果的活动。 回顾性验证:retrospective-validation

根据产品批的生产、检验和控制的积累数据资料 ,对一个也投放市场的产品工艺所作的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