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专项之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加强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启示类题型梳理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启示类题型梳理总结一、关于战争类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注重经济的发展,使国家不断富强。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
(2)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1)(经验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3)(社会责任)树立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对于日本人今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对于日本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侵略罪行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6.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7.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
8.(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
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9.怎样才能制止战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中考历史启示、评价类问题集锦

中考历史启示、评价类问题集锦启示、评价类型试题作为中考历史主观开放类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师生的普遍关注。
这里我将全国各地中考历史中有关启示、评价类型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以求对一线教师和毕业班学生中考复习与迎考提供必要的帮助。
中国古代史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你学习了商鞅变法后,有何感想?①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
②改革能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
③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
商鞅变法失败还是成功?商鞅精神是什么?从中得到的启示。
(1)成功了。
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一场社会变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是否生还是死。
(2)商鞅精神:他为使国家及时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不畏艰辛和强权,敢于向落后的旧势力挑战,甚至是不畏流血牺牲,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实在值得我们敬佩。
(3)启示:在今天的改革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阻力,我们也应该向先人们一样,坚定改革的信念并推进改革的进程。
2、汉武帝大一统和评价汉武帝有人说:“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
”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答:有道理。
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所以研究中国政治史要研究他;汉武帝北击匈奴,又两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又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拓宽了西汉的疆域,所以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要研究他。
3。
(1)在战国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对历史起到推动作用的改革,是哪两次改革?答: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也是成功的。
(判断一场改革或者变法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得到的启示。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总复习 六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印度独立
时间:1947年领导人:尼赫鲁
纳米比亚独立
时间:1991年3月
标志: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
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收回时间:1999年底
控制国:美国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巴以冲突
冲突双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中东问题的关键)
法西斯主义;②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20世纪50—60年代
特点:持续发展,全面繁荣。
原因:占据广阔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改进传统工业;发展新兴
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改善人民生活。
起源地:非洲;发展地:美国南部流行时间:20世纪
好莱坞
(Hollywood)
所属国家:美国
艺术门类: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总复习六
人教新课标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时间:1917年11月7日
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结果:取得了胜利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2001年议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
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

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一)关于战争类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答: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学生就要认真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答: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中国经济政治落后,国力衰弱。
(2)(客观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当时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答:(1)(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3)(社会责任)树立为挽救民族危亡的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答:(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6.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答: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
(例子:如: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以坦克为前导,向庄内猛冲。
中国军队既无坦克又无对付坦克的平射炮,仅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搏斗。
后来当全庄要被敌人攻陷时,中国军队组织敢死队,多次在夜间展开反击,又奇迹般地夺回大部分街市。
)(注:百团大战说明抗日战争在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力量。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资料10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资料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思想界关于真理评价标准的讨论,使人民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内容:1,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转折)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2和3是党的政治和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4,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的转移。
)意义: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2,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本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率先尝试)形式:“包产到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特点: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方向:促使农业经济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三、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重点。
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了企业责任制,将企业推向市场,朝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目标迈进。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对外开放内容:(1)1979 年,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2)1980 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3)1984 年,开放了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4)1985 年,进一步开辟经济开放区;(5) 1990 年,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中考历史“启示、感想”类试题归类

中考历史“启示、感想”类试题归类作者:祝孟林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08年第07期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中招历史“双开”考试模式的普及,中考历史日益侧重试题的时代性和致用性,“启示、感想”类试题的份量不断加大,就是一个明证。
“启示、感想”类试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落实历史教育“以史为鉴”的终极目标,都具有典型意义。
但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许多学生普遍认为这类题不好答,他们往往因为找不准思维的“突破口”,出现“启而不发”、“感不对题”的情况。
其实,要正确解答这类试题,关键是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认真分析材料和问题,弄清其主旨,即该材料和问题所体现的主要观点或隐含在材料和问题背后的主要结论。
这是找准“突破口”的关键一步。
第二步:在明确材料和问题主旨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这个主旨,联系现实,对接历史,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从中应吸取的历史经验或教训。
只要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口,观点鲜明,高度概括,一语中的即可。
下面,笔者将近年来中考中经常出现的一些要求谈感想、启示的知识归纳出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关于中国近代的耻辱和抗争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惨败、香港的离散与回归等问题对我们的启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国家强大了,才能真正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2.对中国近代化探索与抗争的感想:近代先辈们不畏强暴、勇于探索与抗争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改良主义、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关于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1.《开罗宣言》发表的现实意义:它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反击“台独”和“两个中国”言论的强大武器。
2.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得干涉中国内政;任何企图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的言行都是不得人心的,也必将面临失败的下场。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专项之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加强版)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专项之中考历史启示类题型分类归纳(加强版)(一)关于战争类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注重经济的发展,使国家不断富强。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
(2)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1)(经验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3)(社会责任)树立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对于日本人今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对于日本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侵略罪行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6.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7.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
如: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日军以坦克为前导,向庄内猛冲。
中国军队既无坦克又无对付坦克的平射炮,仅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搏斗。
后来当全庄要被敌人攻陷时,中国军队组织敢死队,多次在夜间展开反击,又奇迹般地夺回大部分街市。
中考历史启示、评价类问题集锦.

中考历史启示、评价类问题集锦启示、评价类型试题作为中考历史主观开放类试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师生的普遍关注。
这里我将全国各地中考历史中有关启示、评价类型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以求对一线教师和毕业班学生中考复习与迎考提供必要的帮助。
中国古代史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你学习了商鞅变法后,有何感想?①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
②改革能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
③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
商鞅变法失败还是成功?商鞅精神是什么?从中得到的启示。
(1)成功了。
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一场社会变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是否生还是死。
(2)商鞅精神:他为使国家及时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不畏艰辛和强权,敢于向落后的旧势力挑战,甚至是不畏流血牺牲,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实在值得我们敬佩。
(3)启示:在今天的改革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阻力,我们也应该向先人们一样,坚定改革的信念并推进改革的进程。
2、汉武帝大一统和评价汉武帝有人说:“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
”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答:有道理。
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所以研究中国政治史要研究他;汉武帝北击匈奴,又两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又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拓宽了西汉的疆域,所以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要研究他。
3。
(1)在战国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对历史起到推动作用的改革,是哪两次改革?答: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也是成功的。
(判断一场改革或者变法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得到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战争类
1.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落后就要挨打。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5.对于日本人今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6.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
我们要勿忘国耻,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7.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
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神。
8.(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
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9.怎样才能制止战争?
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启迪?
(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维护它,热爱和平,不让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胜利。
(3)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可以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11.二战结束至今61年间,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国际合作组织的作用。
(2)二战的惨痛的教训。
(3)世界经济全球化
(4)和平力量的增长。
(5)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特点,由此地区冲突加剧,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前南联盟使馆事件,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据理力争,维护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声张正义,参与国际合作。
13、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答: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等。
(意思相近即可)
14、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
答:努力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15、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6、欧盟成立的启示:
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17、工业革命的启示: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18.美国名人榜启示?
答:杰出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19.国家间关系:
答: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应该加强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二)近现代探索史的感想
1.你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我们要学习长征中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
3.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崇尚民主、科学,爱国主义精神等
4.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问题的规定反映(说明)了什么?
反映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这一实质,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5.学习完中国近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认识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6、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7、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8.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的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①制定经济政策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9、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要依据各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警惕西方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0、从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国家应如何去应对这个结论?
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措施:①重视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②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
11.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有什么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2.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你有什么认识?
新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通过这场战争说明美国不是不可战胜的,西方侵略者为所欲为的时代结束了;同时再一次证明不义的战争必败。
13.针对我国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我们应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5.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改革开放的实行。
16、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
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