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试试题研究与设计

合集下载

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调研考试 地理 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调研考试 地理 含解析

2024届高三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l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综合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且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12月22日,北京时间11:27: 09,我们迎来冬至时刻。

图l为“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图"。

据此回答1~3题。

2了26.2·2千26'20'.螂·z', .... 22 .r8z 之以女氯2)•26'... 2千26,o4.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一赃叩作交角一一于均黄在交沁勾..凇$,.,,.六152<120 图11此时匹半球与北京同屈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A.I S% B.20% C.25%D.30%2黄赤交角实际并非是固定值,影响其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A火山地策B 陨石撞击C月球引力D太阳黑子3根据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2000年至2030年,冬至日A 泰州昼长变长B北京日落位置更偏南C极夜范围变大D悉尼的太阳高度变大河流阶地的形成是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的综合体现,图2为"某河流阶地分布及剖面图”,图中阶地未被明显侵蚀。

据此回答4~6题。

X25`no2270 26025022 E笨涴T,(2272m ) `七年岭IKal'.'”“.l - -_勹叩264m) "C霓价/心8P : l2戏\ -心心卢·...., __�..`` \"·T ,(2 257 m) "C年岭IK.un : 6.“ 卢立\河漫灌o •o •O •O •O 七--0 20m ',公优立,回黏上m砂砾石E 工]阶地级序E区]从岩,上:心9r.加1如.IInnlWm叩山伯cP"沁m (龙今).十牟(靡今,.,之)尔.图24.与阶地相比,影响河漫滩植被疏密状况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 .水分5.利用气元素可以测定地质年龄,据图可知CDT2-兀阶段河流下切速率较快@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河流下切速率先慢后快@T 3-飞阶段河流下切速率较快@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河流下切速率先快后慢A @迄)B.CD©c .®@D .@©6.不同气候条件会影响河流的下切速率,由此可以判断@暖湿条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大@干冷条件下河流的下切速率更大@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气候由暖转冷@三级阶地形成期间,气候由冷转暖A.CD@ B. CD © c. ®© D. ®@D.土壤青龙县城处千燕山山脉一侧的山谷中,青龙县气象站距谷底中心约500m,可以较好地观测风向的变化特征。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考试命题研究与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考试命题研究与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考试命题研究与分析一、初中地理考试命题的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地理学科往往被视为副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研究地理考试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地理考试命题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命题内容应符合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2.基础性原则:命题内容应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当涉及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综合性原则:命题应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涉及多个知识点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4.地域性原则:命题应关注地域性差异,涉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5.开放性原则:命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初中地理考试命题的类型及特点1.选择题:选择题是一种常见的客观题型,具有答案唯一、评分客观公正等特点。

在地理考试中,选择题通常涉及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

2.填空题:填空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理解的题型,通常要求学生填写一个或多个空格,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读图分析题:读图分析题是地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通过提供地图或图表,要求学生根据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和解答。

这类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4.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活性的题型,通常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类题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初中地理考试命题的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通过实践应用,我们发现合理的地理考试命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通过合理的考试命题,学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重视地理学习。

2024版福建万唯中考试题研究地理

2024版福建万唯中考试题研究地理

2024版福建万唯中考试题研究地理
地理是中考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2024年的福建万唯中考试题中,地理部分的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备战考试。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在研究地理考试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历年的考试题,找出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地理知识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题型和新知识点。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

地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地图绘制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地理知识的跨学科融合。

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历史、政治、经济等。

因此,在研究地理知识时,我们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研究地理知识对于备战2024年福建万唯中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实际运用以及跨学科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考试成绩,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考生们能够认真对待地理知识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地理万唯中考试题研究

地理万唯中考试题研究

地理万唯中考试题研究
地理万唯中考试题研究
一、引言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占据了中考中的重要位置。

万唯中
考的地理考试题目也一直备受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本文将对万唯中考
地理试题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二、试卷整体分析
在万唯中考地理试卷中,整体难度比较适中,考查范围涉及了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城市与乡村、地图等多个方面。

其中,城市与乡村部
分内容相对较多,考查方式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三、细节分析
1.人文地理方面,考察重点为人口、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多考查各国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数据。

2.自然地理方面,主要考察地理环境、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内容。

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对地理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

3.城市与乡村部分,多以图片和地图的形式出现,包括城市形态、城市
规划、城市建设等内容。

需要考生对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发展状况有
一定的了解。

四、解题技巧
1.对于选择题,可以多从题干、选项中寻找关键词,分析题意,排除干扰项,选择正确选项。

2.对于填空题,考生需要掌握地理术语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原理有一定的理解,注意填写单位和小数点等。

3.对于图片和地图,需要仔细观察,逐个细节分析,注意标注、符号等意义。

五、总结
地理在中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考生需要对整个考试内容进行全面了
解和掌握。

除了掌握地理知识外,对于解题技巧的掌握同样重要。


望考生们可以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总结,更好地应对万唯中考地理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答案在最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4.9.6本试题卷共6页,18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是我国著名的冬枣产区。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该地冬枣花期年际差异大。

下表为2022年和2023年临猗县不同栽培模式下冬枣花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栽培模式花期(始花期~终花期)花期日数(天)2022地坑棚3月2日~3月16日15棉被棚3月12日~3月26日15露地5月16日~6月2日182023地坑棚3月5日~3月28日24棉被棚3月22日~4月16日26露地5月20日~6月16日281.在自然状态下,该地冬枣的花期集中在()A.3~4月B.4~5月C.5~6月D.6~7月2.与2022年相比,2023年冬枣开花期间()A.低温寡照B.大风肆虐C.髙温晴热D.和风细雨3.棚内冬枣开花时应注重通风换气,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湿度B.光照C.气压D.气温【答案】1.C 2.A 3.A【解析】【1题详解】由表格中“露地”可知,2022年和2023年冬枣花期分别在“5月16日~6月2日”和“5月20日~6月16日”,故自然状态下,该地冬枣的花期集中在5~6月,C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长期的长短会影响樱花开花早晚,当积温达到一定温度即可开花。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考试命题设计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考试命题设计

指向核心素养的地理考试命题设计1. 地理考试命题设计概述地理考试命题设计是指在地理学科考试中,通过对知识点、能力要求和考试形式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考生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实用性和公平性的试题体系。

地理考试命题设计的目的是检验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从而选拔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

科学性:试题内容应符合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体现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针对性:试题应针对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突出对学生地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实用性:试题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反映地理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公平性:试题难度和分值分布应合理,保证所有考生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

明确考试目标:根据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地理考试的目标要求。

分析考试内容:对地理学科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和考试形式进行全面分析,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

制定命题策略:根据考试目标和内容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命题策略,包括试题类型、数量、难度和分值分布等。

试题评价与反馈:对试题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地理考试命题设计。

1.1 核心素养的定义和意义在21世纪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创新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地理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地球表象特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资源、人口与城市等。

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如定位、导航、区域分析等。

实践与探究能力:地理学科强调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等方式,积极参与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对于2023年的高考地理全国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析。

从评析结果来看,本年度的高考地理试题展现出了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试题的情境设计真实,设问新颖。

这不仅增强了试题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其次,试题重点考查了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

这表明,高考地理试题已经从单纯的知识记忆转向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种转变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今年的地理试题还特别关注现实问题,强调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试题通过紧密联系现实世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例如,试题中涉及到的全球变化研究、区域环境问题等,都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具体来说,新课标卷的第9~11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道题引导学生认识草毡层对维系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价值。

这不仅是对地理知识的考查,更是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总的来说,2023年的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了地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试题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湖北随州市中考地理真题评析和解析-夺冠中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前押题卷2023版+

2022年湖北随州市中考地理真题评析和解析-夺冠中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前押题卷2023版+
第1题,本题考查的是对就读中职的认识,中职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是 可以参加高考的。所以③不能参加高考错误。故选C。
第三部分:智慧谷团队老师试做解析
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随州某校学生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来演示地球运动。读图完成第2小题。
2.下列关于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
说法正确的是( B )考点: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2022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地理试题简述
3.突出地图的工具作用,培养学生用图习惯,形成地理思维 该中考试卷延续中考地理“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全卷题量不大,共 使用了9幅地图,涵盖了地球运动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气温曲线图 和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区域图、中国区域图、景观图等,充分体现了地 理学科特色,考查学生运用地图工具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 能够通过认真阅读图文资料中的有关信息,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 学生用图习惯,形成地理思维。
第一部分:2022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地理试题简述
1.基于学科命题要求,覆盖面广泛 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测试内容以基础知识、 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为大方向,覆盖面广泛,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 例如,选择题的第1题考查中高职人才培养相关知识;第2题考查地球 公转的相关知识;第3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4-5题考查土地利 用类型及我国主要地形区;第4-7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自然环境 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综合题第34题考查巴西的地理位置、水文特征及气候的影响因素、热 带雨林地区的地形类型及破坏热带雨林造成的影响;第35题考查黄河的 地理知识、气候对太阳能资源的影响、发展农业遵循的原则、“地上河” 的形成、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措施。
第三部分:智慧谷团队老师试做解析
1.湖北省教育厅根据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决定从2014年起开展中 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下列关于就读中职的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试题研究与设计(1)固化基础活化思维优化表达——原创基础性选择题的设计例举邵英(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063000)在地理课程学业考核与高考综合能力考核的纸笔测试中,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其设计都十分重视地理学科基础理论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凸显学科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倡导学以致用。

使测试不仅为量化应试者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真实地展示应试者地理思维过程与水平搭建良好的平台。

纸笔测试由于受纸质材料所限,命题者在尽可能地提供具有真实性、动态性、过程性的信息材料来设计问题,而应试者要应答这些问题,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支持、灵活的思维方法运用和思维结论的有效表达。

可见,对于应试者来说“固化基础、活化思维、优化表达”至关重要。

其实,对于备考指导者和试题设计者这“三化”也同等重要。

下面笔者举例说明几道原创的基础性选择题,供同行们参考并指教。

图1示意的是某种自然资源(阴影部分)的全球分布。

依图完成1-3题。

1.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A.盆地和湖泊周围B.沿海与大陆架上C.大陆边缘与岛屿D.高纬和高山地区2.该自然资源是指A.湿地B.油田C.冰川D.煤田3.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B.大气臭氧层变薄C.人们的需求量加大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答案:1.D 2.C 3.A图1图2示意为南极大陆与和边缘海区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其中图中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

据此并读图完成4-7题。

图24.图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A.①⑤B.②③C.④②D.⑤③5.图中⑥与⑦示意的是洋流运动,形成此海水大规模运动的首要因素为A.盐度差异B.热量差异C.密度差异D.风力差异6.对图中序号⑨表示的内容,解释最合理的是A.太阳光使地表积雪大量融化B.洋流使大陆冰盖发生位置移动C.海平面上升使冰体产生裂痕D.烈风使陆面的积雪产生再分配7.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几乎见不到冰山漂移现象的时期是A.1- 2月B.4-5月C.7-8月D.10-11月答案:4.A 5.B 6.D 7.C地理试题研究与设计(2)试题设问有梯度答案评分设档次——对英国GCE-A考试一道地理试题的赏析邵英辛志涛英国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的考试成绩是学生升入大学的主要依据。

下面对2006年1月英国资格评估与认证联合会举办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补充水平考试(GCE AS-Level)中A类试卷的一道地理试题,进行介绍与简要分析。

氮氧化物(NO X)是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一种大气污染物。

下图是2004年夏天英国南部定点测算的24小时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a) (i) 描述图中氮氧化物污染的分布特点。

......................................................................................................................................(2 分)(ii)试述影响上述氮氧化物分布的自然因素。

.................................................................................................................................... (3 分)(b)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述某个或多个城市所采用的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

.................................................................................................................................... (5 分)(c)解释说明城市景观对你所居住城市气候的影响(不包括城市空气质量)。

.............................................................................................................................................................. ................................................................................................................................................(10 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a)(i) 氮氧化物含量低,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均靠近海岸。

或氮氧化物的最高值出现在内陆。

如果能够引用图中的数据更好,比如:普利茅斯和卡迪夫小于25ppb,牛津大于100ppb。

(2 分)(ii)●夏季受反气旋控制的内陆地区气温比沿海地区高。

烟气更容易在炎热的天气下形成,因为太阳光会与烟雾发生反应。

(满分3分)●内陆地区的风可能比沿海地区小,只形成微风。

风可能与气压状况有关。

风有助于驱散污染物。

(满分3分)●牛津和巴斯可能位于盆地中,在反气旋控制下,气流下沉,而且可能发生逆温,因此烟雾不容易向大气中扩散。

(满分3分)●考虑降水因素。

(满分3分)(简答上述3点或详答1点均可得3分)(b) 措施包括:交通管理、运输政策、能源政策(或价格调控)、制定法规、宣传鼓励等。

要结合具体城市进行说明,如:伦敦,征收交通拥挤费;设置行人专用区(如考文特花园)、公交专用道;50年代的《空气净化法》等。

设菲尔德或曼彻斯特,增加公共交通的火车运输;墨西哥城,使用液化石油气;雅典,按照车牌号轮流进城;洛杉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选择哪个国家的城市都可以。

1档(1-3分):只简单的说出一个措施,而且不够具体,甚至适用于所用城市,最后也没有指出采用地。

2档(4-5分):重点描述措施,或所述措施很适合采用地的实际情况。

突出宽度而非深度。

(c)气温:城市热岛效应。

玻璃和柏油路在白天容易吸收热量并储存起来,然后释放热量使周围的气温升高。

在反气旋控制的时候,黎明前这一影响最显著。

降水:会增加。

烟尘充当凝结核,空气对流上升成云。

湿度:城市内部由于气温高和缺少水汽,湿度降低。

日照水平:因云多而降低。

风速:在高大的建筑物之间风速会增加。

另外一种情况是,建筑物充当防风体,降低近地面风速。

霜和雪:少见,因为受热岛效应影响。

1档(1-4分):只粗略地答出城市对某一个气候要素的影响。

2档(5-7分):准确地答出对某一气候要素的影响,或粗略地描述对多个气候要素的影响。

3档(8-10分):至少答出两个气候要素的变化,理由充分具体。

该试题的命题视角十分关注学生面对与面临的实际问题,既考查了有关地理核心概念知识的理解运用,又突出了城市环境保护内容。

试题的呈现形式与我国的高考试题相似,要求考生能够读图、分析图,运用所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正确的判断、描述和阐释。

但试题的设问梯度变化明显,由单一性问题过渡到综合性问题,随着问题思考力的加强,其题目所赋分值加大。

另外,该试题的答案与评分标准与我国目前的高考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有较大差异。

首先,在考试前制定的答案和评分标准,在考试结束之后要经过讨论修订后方能使用。

参与评分标准制定的人员要对一定数量考生的答卷进行分析,评分标准中没有的答案要在评分标准制定会上提交讨论,然后可以对评分标准进行补充和修正。

如果在评卷过程中再次遇到评分标准中没有的特殊答案,必须提交给主考官审议。

其次,要兼顾所有考生在知识、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制定出评分档次。

其中文字表达水平要根据表述的精确度、清晰度等分成三个等级,具体会涉及到是否使用地理术语,拼写、语法和标点是否正确等。

地理试题研究与设计(3)重视绘图技能着眼GIS使用——美国NAEP考试中的地理试题例举辛志涛(河北唐山玉田一中 064100)美国全国教育发展评估(NAEP)考试,是由美国教育部委托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实施的一个全国范围的评价考试。

主要目的是通过测评向美国公众报告全国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状况。

美国基础教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幼儿园-4年级、5-8年级、9-12年级,所以参加NAEP考试的分别是4年、8年级和12年级的学生。

本文摘选的第1题是1994年4年级的NAEP考试地理试题,第2题是2001年4年级和8年级同时使用的NAEP试题,第3题是1994年8年级和12年级同时使用的试题。

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具备将文字描述转化为地理图表的能力,解题的过程即是判断方向和确定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的过程,这种地理空间方位感的建立和表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绘图制图能力,还从根本上提高学了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这一系列能力的培养也是GIS教育教学的需要,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GIS就是将地图转化成分层的信息“蛋糕”。

美国作为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GIS几乎在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广泛的应用,美国在中学阶段也非常重视GIS教育,而现代地理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例题1】在下面的网格中画一幅岛屿的地图,将以下内容画在岛中:∙沿西海岸分布的山脉∙位于北部的一个湖泊∙沿东海岸分布的房屋∙分布在南部的森林注意一定要使用图例中的符号。

用你的彩色铅笔画图。

【例题2】在下面的网格中为小镇画一幅地图,其中每一个方格的长和宽都代表1英里。

先在下面的网格中画出小镇的边界,然后再根据所给图例画出上面所列的地理事物。

小镇∙宽度:由东到西4英里∙长度:从南到北3英里∙主街道由东向西穿过小镇∙学校在小镇的东北边∙公园在小镇的西南边∙一条河流由北向南流经小镇【例题3】在大海中停船上岸后,我们开始西行探险。

由于森林太茂密了,在前两天我们只行进了3英里,之后进入山地并爬上了山顶,看见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向西流出了山地。

我们继续向西行进两英里离开了山地,再走两英里我们来到了海边。

很显然,我们探索的地区是个地峡。

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上文所描述的地区的地图,一定要包括上文中提到的所有地理要素,还要有比例尺。

地理试题研究与设计(4)浅析英国地理教学结合“热点”的问题设计辛志涛(河北唐山玉田一中 064100)地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十分宽广,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区域、国家发展到全球性问题,都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通过关注社会问题,联系热点,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我们的地理教学关注社会热点一样,英国的地理教学也十分注重联系社会热点。

有关2008年5月智利的柴滕火山爆发、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缅甸和中国汶川大地震的课件及教学素材当月就出现在了英国的地理教学网站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