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数据统计中的误差分析与处理

数据统计中的误差分析与处理数据统计在科学研究、商业决策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进行数据统计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误差,这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因此,了解误差的来源、分析和处理方法对于获得可靠的统计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统计中的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一、误差来源1. 观察误差:观察误差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例如测量仪器的不准确性、操作者的主观误差等。
2. 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选择的随机性和偏见导致的误差。
若抽取样本的方法具有偏向性,可能导致样本不具有代表性,进而影响统计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性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限制、测量环境的条件等引起的。
4. 数据采集误差:数据采集误差是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数据录入的错误、丢失数据等原因导致的。
二、误差分析方法1. 统计指标分析:通常,我们可以使用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等统计指标来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统计指标的差异,我们可以判断误差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2. 图表分析:绘制直方图、散点图、折线图等图表可以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异常值和偏差,从而进行误差分析。
3. 假设检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假设检验,我们可以确定某一假设的真实性。
例如,使用 t 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来比较样本和总体之间的差异,以检验误差是否显著。
三、误差处理方法1. 数据清洗:在数据统计中,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我们应该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异常值、填充缺失值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 方法改进:在数据统计中,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发现某种方法在误差较大或不适用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3. 模型修正:如果误差的来源可以被建模和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修正模型的参数或结构来降低误差的影响。
这可能涉及到重新拟合模型、调整参数等操作。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定量分析的任务是准确测定试样中组分的含量。
但是,即使是技术很熟练的分析工作者,用最完善的分析方法和最精密的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其结果也不会完全一样。
这说明客观上存在着难以避免的误差。
因此,我们在进行定量测量时,不仅要得到被测组分的含量,而且还应对分析结果作出评价,判断其准确性(可靠程度),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误差。
一、误差的表示:从理论上说,样品中某一组分的含量必有一个客观存在的真实数据,称之为“真值”。
测定值(x)与真实值(T)之差称为误差(绝对误差)。
误差 E = X - T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也即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测定值> 真实值误差为正测定值< 真实值误差为负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也常用相对误差表示。
相对误差E r = E / T×100%= (X-T) / T×100%用相对误差表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更为确切。
二、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的性质与产生原因,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
(一)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称可定误差、可测误差或恒定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固定原因引起的误差。
1、产生的原因(1)方法误差:是由于某一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造成的。
如滴定分析中所选用的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又如分析中干扰离子的影响未消除等,都系统的影响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
(2)仪器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本身不准确而造成的。
如滴定管刻度不准(1ml刻度内只有9个分度值),天平两臂不等长等。
(3)试剂误差:是由于实验时所使用的试剂或蒸馏水不纯造成的。
例如配制标准溶液所用试剂的纯度要求在99.9%;再如:测定水的硬度时,若所用的蒸馏水含Ca2+、Mg2+等离子,将使测定结果系统偏高。
(4)操作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一些主观上的原因而造成的。
比如,某些指示剂的颜色由黄色变到橙色即应停止滴定,而有的人由于视觉原因总是滴到偏红色才停止,从而造成误差。
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1-2)

解:平均值
x
1 n
n i 1
xi
0.21 0.23
0.24 4
0.25
0.23
(%)
各次测定的偏差分别为
d1 0.21 0.23 0.02
d2 0.23 0.23 0 d3 0.24 0.23 0.01
d4 0.25 0.23 0.02
y=f(x)= 1 e-(x2-2)2 y为概率密度 x为测量值
2
21
正态分布曲线规律:
1. x=μ时,y值最大,体现 了测量值的集中趋势。大 多数测量值集中在算术平 均值的附近,算术平均值 是最可信赖值,能很好反映 测量值的集中趋势。μ反映 测量值分布集中趋势。
y
1
21
2
μ
0
可疑数值的取舍
1.格鲁布斯(Grubbs)法
检验过程: x1, x2, x3,, xn1, xn x和s
判断:
x异常 x
G计算
s
一定P下,若G计算 G0.95,n,则异常值舍弃;否则 保留
32
练习
例:测定某药物中钴的含量,得结果如下: 1.25,1.27,1.31,1.40μg/g,试问1.40这个数据是否 应该保留?
4 1
相对标准偏差
Sr
S x
100%
0.017 0.23
100%
7.4%
12
误差的分类及减免误差的方法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分: • 系统误差(可测误差):
由某种固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课堂互动 下面是三位学生练习射击后的射击靶 图,请您用精密度或准确度的概念来评 价这三位学生的射击成绩。
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误差(error):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系统误 差和偶然误差。
1 系统误差 (systematic error) 又称可测误差,由某
§3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小问题:1与1.0和1.00相等吗? 答:在分析化学中1≠1.0≠1.00 一、有效数字(significant figure) 概念: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一 位为可疑数字,其余的数字都是确定的
如:分析天平称量:1.21 23 (g) 滴定管读数:23.20 (ml)
=0.17
S 0.17 RSD 100 % 100 % 1.1% 15.82 X
用标准偏差比用平均偏差更科学更准确。
例: 两组数据
(1) 0.11, -0.73, 0.24, 0.51, -0.14, 0.00, 0.30, -0.21,
n=8 n=8 d1=0.28 d2=0.28 s1>s2 s1=0.38 s2=0.29 (2) 0.18, 0.26, -0.25, -0.37, 0.32, -0.28, 0.31,-0.27
(1)绝对误差 (δ) : δ= x-μ (2) 相对误差(RE): R E= δ / μ× 100%
注:
注1:两种误差都有正、负值之分。
小问题1:
买猪肉1000斤少0.5斤和买1斤少0.5斤哪个误差大?
小问题2: 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个样品,一个是0.0021克,另一 个是0.5432克,两个测量值的绝对误差都是0.0001 克,试通过计算相对误差来说明哪种表示法更好。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概述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误差。
误差是指观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由各种不确定性引起的。
正确地处理误差并分析数据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误差的分类以及分析数据时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误差分类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以下几类: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仪器、测量方法或操作者的偏差引起的误差。
例如,仪器的不准确性、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都可能导致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是相对固定的,可以通过校正或调整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和提高操作技巧来减小。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各种无法预测和无法避免的因素引起的误差。
例如,环境条件的变化、仪器的漂移以及实验中的偶然因素都可能导致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是随机出现的,并且不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
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包括增加样本量、重复实验以及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常常需要采用一些方法来处理误差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巧:1.平均值:平均值是最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通过将多个观测值相加并除以观测值的个数,可以得到平均值。
平均值可以反映数据的总体趋势,但在存在较大偏差或异常值的情况下不具有代表性。
2.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是衡量数据分散度的指标。
方差是观测值与平均值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较大的方差和标准差表示数据较为分散,较小的方差和标准差表示数据较为集中。
3.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对数据的估计范围。
通过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可以得到数据的置信区间。
较大的置信区间表示数据的估计范围较大,较小的置信区间表示数据的估计范围较小。
4.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是一种用于量化数据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将数据拟合到一条直线上,可以得到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和相关性。
线性回归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预测数据。
数据分析技巧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还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处理误差和解释数据。
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分析化学》第二章
随机误差
1. 随机误差 由于某些难以控制和无法避免的原因所造成的
误差。如温度、湿度、电流强度等的偶然波动,给试验结果 带来的影响。
2. 随机误差的特点
①分布对称可抵偿: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机会相等, 它们的总代数和等于0; ②单峰且有界: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大,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小, 极大误差出现的机会趋于零。
《分析化学》第二章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分析化学》第二章
第二章 误差与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分析化学》第二章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2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内容
2-3 误差的传递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5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
吸光度A
0 0.032
0.02 0.135
0.04 0.187
0.06 0.268
0.08 0.359
0.10 0.435
试列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并计算未知试样中Mn的含量。
0.5 0.4 0.3 0.2 0.1 0 0 0.05 0.1 0.15 y = 3.9543x + 0.0383 R 2 = 0.9953
《分析化学》第二章
第二章
小
结
2.1 误差的基本概念: 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 偏差、系统误 差与随机误差;
2.2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异常值的检验(Q检验法,G检验法);
2.4 有效数字:定义、修约规则、运算规则 。 2.5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
《分析化学》第二章
本章作业
P27---P28
习题2、6、10、11
G计算 x x1 s
数据分析中常见误差和偏差的处理方法

数据分析中常见误差和偏差的处理方法数据分析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处理和解释数据,以揭示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关系和趋势,从而支持决策和行动。
然而,由于数据本身的特点和数据收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出现误差和偏差,影响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分析中常见的误差和偏差,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它们,以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一、抽样误差的处理方法在数据分析中,常常需要从整体数据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的子集进行分析,这个过程称为抽样。
然而,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和有限性,可能导致抽样误差。
为了减小抽样误差,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 增加样本容量:增加样本容量可以减小抽样误差。
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抽样误差趋于零。
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样本容量。
2. 使用层次抽样:层次抽样是指将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随机选取样本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保证各个层次的代表性,减小抽样误差。
二、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测量误差是指由于测量设备或测量方法的限制而引入的误差。
为了处理测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校准测量设备:经常对使用的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校准的目的是调整测量设备的偏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对同一指标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由于测量误差是随机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三、样本选择偏差的处理方法样本选择偏差是指在样本选择过程中,样本与总体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而引入的偏差。
为了处理样本选择偏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随机抽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可以减小样本选择偏差。
随机抽样可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并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
2. 控制变量法:在样本选择过程中,控制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其他变量,以减小样本选择偏差。
通过控制变量,可以消除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样本选择更加准确。
四、分析偏差的处理方法分析偏差是指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分析方法、模型选择或统计技术的不合理而引入的偏差。
第2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统计处理

相对标准偏差为: RSD
s 0.13% 100% 0.35% x 37.34%
16
2014-5-11
精密度(precision)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平行测定多次,
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表示。 精密度的高低还常用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表示。 重复性(r):同一操作者,在相同条件下,获得一系列结果之间 的一致程度。 再现性(R):不同操作者,在不同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获得 单个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有较大偏离的数据(离群值或极值)?这些值是否该舍去?处理
的方法有: Q值检验法(Q-test)、Grubbs检验法和四倍法。 这些方法是建立在随机误差服从一定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2014-5-11
20
(一) Q 检验法 于1951年由迪安(Dean)和犾克逊(Dixon)提出。 步骤: (1) 数据排列 X1 X2 …… Xn
Ea xi
Er Ea
(1)
相对误差Er (relative error)
100% 100% (2)
xi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正值表示分析结果偏高,反之负值 偏低。实际工作中,真值并不知道,常把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或标准 物质的理论值看作真值。
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程 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误差小,准确度高。
2014-5-11
17
五、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如图:
真值37.40
甲 乙 丙
丁
36.00 36.50 37.00 37.50 38.00
准确度好的结果要 求精密度好,精密度 好的结果准确度不一 定好。所以,有好的 精密度才可能有好的 准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 12/7/2020
2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一、误差与准确度
1. 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衡量
真值T (True value)
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值。真值是未知的、
客观存在的量。在特定情况下认为是已知的:
2-2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一、可疑值的取舍
❖ 由于存在随机误差,多次平行测定结果有一定分散度是 正常现象,但有时个别测定值偏离其它值较远,怀疑是 过失造成的,称为可疑值。
❖ 保留过失数值会造成新的过失,严重影响分析结果的精 密度和准确度;舍弃由随机误差造成的离群值不仅造成 浪费,而且同样会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衡量
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
分析化学 12/7/2020
5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 偏差的表示
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d :单次测定值(x)与平均值( x )之差
d=x-x
❖相对偏差dr :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分数
dr (%) = d/x
13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二) 随机误差
1.产生原因:(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 由不确定原因引起
2. 性质 1)不确定性(大小、正负不定) 2)不可消除(原因不定) 但可减小(测定次数↑) 3) 分布服从统计学规律(正态分布)
分析化学 12/7/2020
22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例2-4
如何理解 47.50% 0.10%置信度P 95%
解: 理解为在47.50% 0.10%的区间内 包括总体均值 在内的概率为95%
分析化学 12/7/2020
23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 对可疑值应仔细检查分析测定的每一个环节,查明是失 误造成时必须舍弃,这个过程称为技术剔出;否则就要 根据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作统计检验来决定取舍。常用 的统计检验法有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Q检验法。
分析化学 12/7/2020
26
2020/12/7
9
10
0.70
1.83
2.26
3.25
20
0.70
1.81
2.23
3.17
21
0.69
1.73
2.09
2.85
0.67
1.65
1.96
2.58
6次测量,随机误差落在±2.57 范
s 围内的概率为95%。
x
无限次测量,随机误差落在±1.96 范围内的概率为95%。
返回例题2-7
返回例题2-5
分析化学 12/7/2020
测量点
平均值
真值
分析化学 12/7/2020
精密度低,表观准确度高 (不可靠)
精密度高,准确度高 精密度高,准确度低 精密度低,准确度低
10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结论:
•续前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就高。
分析化学 12/7/2020
❖误差为测定值(x)与真值(T)的差值 ❖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误差可分为
➢绝对误差 E = x-T ➢相对误差 Er(%)= E / T 。
分析化学 12/7/2020
4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二 、偏差与精密度
1.精密度定义:精密度表示同一测量中,各次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接近程度。
分析化学 12/7/2020
f n 1
注:f t u
20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续前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分析化学 12/7/2020
t分布曲线
21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t 分布值表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测定次数
置信度P
校准仪器——校正仪器系统误差
空白试验:校正试剂系统误差
空白试验:除了不加试样外,其它试验步骤与试样试验
步 骤完全一样的实验,所得结果称为空白值。
回收实验:是在测定试样某组分含量的(x1)的基础 上,加入已知量的该组分(x2),再次测定其组分 含量(x3)。
回收率=
分析化学 12/7/2020
x3 x1 100% x2
1、理论真值(如化合物的理论组成) 2、计量学约定真值(如国际计量大会确定的长度、质量、物
质的量单位等 等) 3、相对真值(如高一级精度的测量值相对于低一级精度的测
量值) 例如,标准样品的标准值
分析化学 12/7/2020
3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 误差
0.50
0.90
0.95
0.99
2
1.00
6.31
12.71
63.66
3
0.82
2.92
4.30
9.93
4
0.76
2.35
3.18
5.84
5
0.74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
2.78
4.60
6
0.73
2.02
2.57
4.03
7
0.72
1.94
2.45
3.71
8
0.71
1.90
2.37
3.50
0.71
1.86
2.31
3.36
n
(xi )2
i 1
n
μ已知
❖相对标准偏差
CV(%) = s
相差和相对相差
x
❖相差=| x1- x2|
❖相对相差(%)=| x1- x2| / x
n
(xi x)2
Sx
i 1
n 1
μ未知
分析化学 12/7/2020
7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例2-1
14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项目 产生原因
分类
系统误差
固定的因素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 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随机误差 不定的因素
性质 影响
重现性、单向性(或周期性)、恒定性
不确定性、不可消除、服从概率统 计规律
准确度
精密度
消除或减小的方法 校正
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钢铁中Ni的百分含量, 结果 为10.48%,10.37%,10.47%,10.43%,10.40%;计 算单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 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用解丁:
x 10.43%
d di 0.18% 0.036%
n
5
d 100% 0.036% 100% 0.35%
x-0.14, 0.00, 0.30, -0.21,
n=8 d1=0.28 s1=0.38 (2) X- :0.18,0.26,-0.25,-0.37,
0.32 , -0.28, 0.31, -0.27
x n=8 d2=0.28 s2=0.29 d1=d2, s1>s2
分析化学 12/7/2020
9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分析化学 12/7/2020
1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一、误差与准确度 二、 偏差与精密度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四、误差的分类及减免误差的方法 五、随机误差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六、有限次测定中随机误差服从t分布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例2-5
对某未知试样中Cl-的百分含量进行测定,4次结果
为47.64%,47.69%,47.52%,47.55%,计算置信度为
90%,95%和99%时的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解:
x 47.64% 47.69% 47.52% 47.55% 47.60% 4
x x2
2.性质: 重复性: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单向性:(大小、正负一定 ) 恒定性:(原因固定)
分析化学 12/7/2020
12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3.校正方法
对照试验:校正方法系统误差
对照试验: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 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作对照试验
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 :各单次测定结果的偏差绝对值的平均
值
∑n
di
d = i=1
n
❖相对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占平均值的分数
分析化学 12/7/2020
dr (%)=d/x
6
2020/12/7
2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续前
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 标准偏差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