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人称系列谈之90·妻子的古今360种称谓之11

合集下载

古代对妻子的雅称

古代对妻子的雅称

古代对妻子的雅称
古代对妻子的雅称,是中华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尊重、崇敬女性,古人们用各种雅称来称呼妻子,这些雅称不仅表达出对妻子的尊重,也传递出对家庭和社会的愿望。

首先,最常见的“妻子”一词,在一般社会中用于普通夫妻之间的称呼,但在古代,“妻子”却有着更加尊贵的称谓,比如说春秋时期,晋国的嬴政就把妻子称为“大室”,这表明他高度重视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而在唐宋时期,“妻子”这一词更加精致,变成了“太夫人”、“婉妃”、“绮妃”等称谓。

太夫人,是对丈夫权威的尊称,婉妃、绮妃则是对妻子婉约、优雅的形容,表达出丈夫对妻子的崇敬。

此外,明清时期,“妻子”被称作“安氏”、“安姑”等,这些称谓表达了家庭的平静和安定。

安氏,表示丈夫对妻子的信赖,而安姑则表示妻子在家庭中起到了安抚作用,使得家庭生活充满平和。

再者,如果丈夫对妻子特别宠爱,则可以用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称谓,如“离仙”、“绝色”等,这些称谓表达出丈夫对妻子的深情,是对妻子的无限崇敬。

另外,有些古代雅称用来称呼优秀的妻子,比如说“慈母”、“慈家”、“慈姑”、“孝母”等,主要用来表达对妻子的尊敬,并赞美她刻苦勤劳、教育子女的能力。

总之,古代对妻子的雅称,是古代文化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表达出对妻子的尊重,也传递出对家庭和社会的愿望。

中国古今对妻子的称呼

中国古今对妻子的称呼

中国古今对妻子的称呼中国古今对妻子的称呼大全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今对妻子的称呼,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

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

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太太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女。

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老伴儿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娘儿们、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媳妇儿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老婆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老爱因称老婆太俗,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办法叫老爱继室续弦妻死后又另娶的家里做饭的、屋里人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女人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爱人男女互称右客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伙计、搭档现代都市对妻子的俗称另外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妇君”扩展资料:外国人如何称呼喜欢的人在英语中,昵称或爱称可以用英文nickname,pet name来表示。

1.Darling:亲爱的。

出自《简爱》之中,是偏成熟的称谓,一般夫妻之间相互称呼,长辈也会用来称呼晚辈。

2.Dear:亲爱的,书信开头的常用称呼,也是相对成熟和老派的爱称。

3.Honey(简称hun):有“蜂蜜”,“宝贝”的意思。

“妻子”的?40种?叫法儿

“妻子”的?40种?叫法儿

“妻子”的?40种?叫法儿展开全文“妻子”的 40种叫法儿1. 通用称谓01媳妇儿。

男子配偶。

“毕业之后三件大事:找工作,娶媳妇,买房子。

”02太太。

旧时称官吏的妻子,社会中上层人士亦多称妻子为“太太”。

与“先生”对应。

03妻子。

原指妻子和儿女。

后称“妻子”,不包括儿女。

与“丈夫”对应。

04妻室。

背称,“你也是有妻室的人了。

”05妻。

书面语。

在书信中常称“吾妻”“贤妻”“爱妻”。

与“夫”对应。

06夫人。

古代称诸侯之妻。

后用作妻子的通称。

多用于尊称,“大使夫人”“部长夫人”。

07娘子。

旧时对妻子的通称。

与“官人”对应。

2. 男女互称08爱人。

背称。

夫妻互称。

“您爱人在哪儿工作?”09配偶。

背称。

夫妻互称。

“请把配偶情况一栏填好。

”10伴侣。

指双方。

“祝贺你们结为终身伴侣。

”3.女主内称谓“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观念。

11内人。

背称。

旧时,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12内子。

背称。

旧时,文人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与“外子”对应。

13内助。

指妻子,意谓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物。

现赞扬别人能干的妻子为贤内助。

“多亏老兄有贤内助啊!”14内掌柜的。

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的”。

15内当家。

“老王在家里不主事,得听内当家的!”16家里的。

旧时口语俗称。

“我常年在外,老人孩子都靠家里的一人照顾。

”17屋里的。

旧时口语俗称。

“全部收入由屋里的执掌,发薪当天交柜。

”4.俚俗称谓18老婆。

“婆”读轻声。

俗称,多用于口语。

近年受港台影响,“婆”不读轻声。

与“老公”相对应。

19老爱。

嫌称“老婆”太俗,称“爱人”又怯于出口,于是折衷一下,称为“老爱”。

天津话读为“老nai”。

20老伴儿。

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老伴老伴,老来作伴。

”21娘儿们。

北方方言。

曾听农村生产队广播:“王拴柱:你家猫要下崽儿了,你娘们儿让你马上回家!”与“爷们儿”对应。

22女人。

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

与“男人”对应。

23那口子。

背称。

民间口语称谓。

古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古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

古时丈夫对妻子的称谓古代的中国人常以太太、拙荆、糟糠之妻称呼妻子。

这些称谓的背后,带有深厚的含意,如果仔细溯源,会发现其实古人对妻子是相当尊敬的。

中国人称呼妻子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时下常听见的“老婆”外,还有较为正式的“太太”、较文雅的“内子(人)”,以及鲜少听到的“拙荆”等。

古代的中国人是个文雅又懂得礼节的民族,对相同的人用不同的称呼,可见其人之教养高低。

而这些称谓的背后,也带有深厚的含意,如果仔细溯源会发现,其实古人对妻子是相当尊敬的。

太太:为纪念太姜、太妊、太姒“太太”算是时常听到的称谓,这看似简单的二字,背后可是具有相当重大的含意。

周朝有三位伟大的女性:太姜、太妊、太姒,合称“三太”,是周朝三代的国母;她们的道德与贤慧,乃是母仪天下的典范。

周朝之所以会成为儒家眼中的理想朝代,这三位女性功不可没。

太姜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品德。

太姜的儿媳太妊,端正严谨、庄重诚敬,是历史上第一位实行胎教的女性,在怀孕时即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行,她的孩子就是历史有名的明君──周文王姬昌。

文王之妻太姒则继承了前两代婆家的完美贤德,孩子在她的教育下都有着刚正不阿的性格,也成就之后的周武王以及圣贤的周公。

“太太”这个称谓,就是纪念这三位伟大的女性,希望妻子能成为如三太一般贤德的女子。

拙荆:意指在下拙者我的妻子“拙荆”一词在现代人的对话中已经很少听到,因为“拙”这个字的缘故,常让人以为含有贬义,其实不然。

荆是一种植物,柔韧的枝条时常用来编织篮筐,也曾作为刑杖用于鞭打罪人──有名的“负荆请罪”,就是廉颇羞耻于自己的狭隘心胸,半裸上身搬着以荆条制成的刑杖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

古代妇女为了美观与方便,都会将头发梳起并以发钗固定,像小说中常见的金钗、玉钗等;但是一般人家的女性没有钱买这样的贵重品,她们就将柔韧的荆枝制成发钗,又称为“荆钗”,是贫家妇女常用的发钗。

因此,荆钗就成为妇女的代名词。

“荆钗”一词常见于古代的文学作品,通常会与“布裙”合用,如明末清初冯梦龙编撰的白话小说集《喻世明言.单符郎全州佳偶》中有一段话:“夫家宦族,即使无恙,妾亦不作团圆之望。

“妻子”的叫法竟如此千奇百怪

“妻子”的叫法竟如此千奇百怪

“妻子”的叫法竟如此千奇百怪作者:来源:《新传奇》2016年第45期古人有妻有妾、有大少奶奶有二少奶奶、有夫人有姨太,家中女子的称呼各不相同。

即使是现代,对于妻子的称呼也是千奇百怪。

而各种称呼中,透露出的是社会观念、伦理纲常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同。

古语文艺式呼唤“妻子”吴孟复先生曾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音有移转,字有孳乳,于是同实异名者多,而人称尤为繁复。

”古人对妻子的称呼一般有“弦”、“后”、“内人”、“发妻”、“良人”等等,这些称呼已经家喻户晓。

各种古装戏、宫廷戏不停地曝光在荧前,自然也变得耳熟能详。

但是,古人称呼自己“妻子”的方式可不止这么几个。

“君”这个字一般来说称呼男子较多,“君临天下”、“谦谦君子”之类。

但,周代称呼诸侯之妻也用“君”字,称“少君”。

《仪礼·丧服》有云:“妾之事女君,与妇之事舅姑等。

”郑玄注:“女君,君适妻也。

”所以,“女君”也是指“妻子”。

古人对语言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文艺范”扑面而来。

这个“卿”字,出自南朝宋時期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实际上,第一个“卿”是动词,第二个“卿”是代词,指你,也就是亲爱的你。

“卿卿”当时表夫妻之间亲密的昵称,后来就慢慢演化为称呼亲近的人。

目前工具书中收录的古代汉语“妻子”称呼共有263个。

拥有如此丰富繁多的词语,与当时的婚姻制度有关。

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婚姻制度是族外群婚,即男子嫁入妻家,随妻子生活。

之后,由于男子成为劳作主体,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从男入妻家转为妻入夫家。

到了西周,一夫多妻制初步确立,汉代以后盛行,这种婚姻制度直接孕育了“妻子”不同称呼的演变。

现代汉语直白喊“妻子”万能青年旅馆的歌《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中唱到:“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生活不如电影那般风风雨雨,更多的是平平静静,一餐一饭、一颦一笑中透露出爱意。

不过中国人比较含蓄,爱不轻易说出口,那就融在每一个称呼里。

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在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1. 糟糠:原意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后被引申为贫穷、寒微的处境。

因此,古人称妻子为糟糠,表示自己与妻子共患难、同甘苦。

2. 内人:古代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表示在家内主持家务之意。

3. 掌柜:古代称妻子为掌柜,表示她在家中掌握经济大权。

4. 贱内:古代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表示谦虚和自谦。

5. 婆娘:古代称妻子为婆娘,表示对妻子的俗称。

6. 夫人:古代称诸侯的妻子为夫人,表示尊贵之意。

7. 荆妻:古代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妻,表示自谦之意。

8. 孩儿妈:古代称自己的妻子为孩儿妈,表示孩子之母的意思。

9. 亲爱:古代称妻子为亲爱,表示亲密、亲切之意。

10. 老婆:古代称妻子为老婆,表示通俗、常见的称呼。

除了以上这些称呼,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称呼还有很多种,但这些称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古代对妻子的雅称

古代对妻子的雅称

古代对妻子的雅称古代中国的习俗和传统一直在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而其中的妻子也有着很多不同的称谓。

古代中国的称呼妻子的词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称谓凝固了古人对妇女的观念,也折射出他们对妻子的尊重之情。

其中最常用的称谓就是夫人(fū ré)。

古代中国社会以男尊女卑为主,夫人既是夫婿的称谓,也是妻子的尊称。

它象征着夫妻双方彼此尊重,婚姻双方能够和睦相处。

在古代中国,夫人是家庭的领导者,大多数家庭中,女强人贵族有着丰富的权利和礼遇。

其次是贤妻(xiá qī)这个称谓。

这个词语有着古代人对妻子的高度尊敬之意,表达了丈夫尊重妻子的爱意,也强调了妻子应该担负家庭责任,忠心耿耿,节俭朴实,深得丈夫的赞许。

此外,还有“贤母”(xiá mǔ)一词,它更多地描绘出妻子作为母亲的角色,表达了古人对子女的爱护和对家庭的尊重之意。

贤母们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她们以自身模范,指导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子女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能谨言慎行,树立良好的品行。

另外,古人还把妻子叫做“梅花”(méi huā),因为梅花本身是十分坚韧的,能在严冬中依然绽放,代表着妻子的忠贞坚韧,也象征着古人对妻子的倚重之情。

还有许多古人称谓妻子的词语,比如“玉帛”(yù bó)、“芳草”(fāng cǎo)、“春叶”(chūn yè)等,它们蕴含着古人对妻子的美好刻画,也凝聚着古人对妻子的赞誉。

诚如古人所说:“百室生活宜尔家,妻贤夫睿智能扬名”,只有在家庭中共同携手,才能够应对外界错综复杂的变化,才能够更加强大,实现自身的理想。

在古代中国,妻子的地位是很重要的,由于她们的存在,家庭得以繁衍昌盛。

如今,让我们继续怀着爱心和敬意,珍惜妻子,给予她们当之无愧的尊重。

妻子的古今异义意思

妻子的古今异义意思

1.妻子的古今异义意思?
答:“妻子”的古义是妻子和孩子,今义是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中国古时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多以拙荆或内人来称呼,指的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

古今异义指的是一个词或字在古代与现代生活中所代表的意识不同。

妻子与丈夫相对应。

中国古时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多以拙荆或内人来称呼,进入现代后,则出现了书面与口语两种说法。

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

口语最常见的有老婆,因人而异,有多种变化,可随场合与心情随意使用。

书面用语则仍然保留“内子”、“内人”等对他人称自己妻子的名称。

“妻"是从古至今对妻子最主要的称呼,前面加上附加词,有爱妻、贤妻、娇妻、发妻等。

扩展资料:除了以“妻”为核心的系列,还有如下称谓。

1、拙荆是丈夫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为“拙荆”由来。

2、执帚本义为拿笤帚(扫地),旧时雅士称妻子为执帚。

3、娘子宋代以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

也就意味着唐宋时期,和女子打招呼,称“娘子”或“小娘子”,是没有问题的。

到了元代,社会上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

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4、太太过去上层社会官员或有权势者,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天这样称呼,表达了对人之妻的尊敬。

5、夫人对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

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如今,有些男性会给老婆冠上自己的姓氏,称其为某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今人称系列谈之90·妻子的古今360种称谓之11
66、小妇:《汉语大词典》(第3117页第2卷 1373),《汉语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1,第341页)〕,均称,正妻为大妇,妾为小妇。

〔南朝·梁〕王筠《三妇艳》诗:“大妇留芳褥,中妇对华烛,小妇独无事,当轩理清曲。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爱姑﹞终复归窦,而大妇甚妒,虐遇之。


67、新媳妇:众人皆知,从略。

68、小星:指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

《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4,第2352页),《汉语大词典》(第3355页第2卷 1611),《汉语辞海》,《重編國語辭典》均解释曰:“'妾’的代称”。

《诗·召南·小星序》:“小星,惠及下也。

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

”后因以“小星”为妾的代称。

明吴炳《疗妒羹·贤风》:“夫人时常宽慰,许备小星。

”清钮琇《觚剩·云娘》:“公子治吉席,将为小星催妆。

云忽易戎服,掣所佩刀,出立堂上,责公子。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十):“真的八爷要纳小星?”
69、内舍:(1)古代妇女居于内室,因借指妻子、女眷。

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唐李贺《秦宫》诗序:“汉人秦宫,将军梁冀之嬖奴也。

秦宫得宠内舍,故以骄名。

”(2)同“内室”。

(3)宋代太学三舍之一。

参见“内室”。

70、内室:同“内舍”,借指妻子;相对于“外室”,即男人在家里有着同居的婚外关系的女人。

71、室内:参见“内室”。

72、房内:参见“室内”。

(1)妻子。

《四游记·华光在萧家庄投胎》:“房内有孕怀胎,二十个月,今日分娩。

”(2)道家的房中术。

三国·魏曹植《辨道论》:“ 左慈善修房内之术,差可终命。

”参见“房中术”(3)房子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