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引流袋更换时间临床研究2

合集下载

胃癌术后引流袋更换频率的研究

胃癌术后引流袋更换频率的研究

胃癌术后引流袋更换频率的研究作者:潘文婷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4期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索胃癌术后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袋的最换频率,从而减少胃癌术后的逆行感染。

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更换引流袋1/d 次,B组更换1次/w,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采用最大值、最小值、百分比、x±s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且排除术前已发生腹腔感染。

结果置管3d后引流袋内的引流液细菌培养,A组有3例阳性,B组有1例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置管5d 后引流袋内的引流液细菌培养,A组有6例阳性,B组有3例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05);置管1w后引流袋内的引流液细菌培养,A组有8例阳性,B组有4例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

结论每天与每周换袋方法都可以使用。

相比之下,我们提倡每周更换。

关键词:更换引流袋;频率;污染率;腹腔引流腹腔引流是普外科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合理有效的更换引流袋可以较低腹腔引流液的污染率,从而防止逆行感染,但是具体更换的时间尚无定论。

为此,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索胃癌术后置腹腔引流管引流袋更换的最佳频率,从而减少胃癌术后的逆行感染显得很重要,笔者对60例在我院行胃癌手术,并且行腹腔引流的患者进行了引流液的检测,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住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并且行腹腔引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更换引流袋1次/d;B组更换1次/w,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采用最大值、最小值、百分比、 x±s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且排除术前已发生腹腔感染。

1.2 方法1.2.1 引流袋采用江苏华东医疗器械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引流袋。

1.2.2 标本采集采集标本均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分别在术后24h、术后3d及术后1w取样。

ICU患者保留导尿更换抗反流集尿袋时间的探讨

ICU患者保留导尿更换抗反流集尿袋时间的探讨

ICU患者保留导尿更换抗反流集尿袋时间的探讨目的探讨ICU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一次性抗反流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

方法将150例ICU留置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

A组每天更换一次性抗反流集尿袋;B组3 d更换一次性抗反流集尿袋;C组7 d更换一次性抗反流集尿袋。

对3组1周及两周的尿培养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感染率明显小于A、B组。

结论ICU留置导尿患者更换一次性抗反流集尿袋的最佳时间为7 d。

标签:抗反流集尿袋;尿路感染;更换时间据当前统计,医院内发生的感染,约40%与留置导尿后发生的尿路感染有关,导尿管与尿袋连接端反复分开、尿液反流、连接不紧密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临床中应尽量减少尿液反流,掌握更换集尿袋的间隔时间以及减少反复打开连接端的次数是预防发生尿路感染的关键步骤[1]。

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制定统一的留置尿管更换集尿袋的标准间隔时间,每家医院留置尿管更换集尿袋时间也不一样。

为了探讨ICU留置导尿患者更换一次性抗反流集尿袋的最佳时间间隔,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住笔者所在科后行留置导尿的150例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09年2月收住笔者所在科后行留置导尿患者(排除尿道损伤和泌尿系统疾病)150例。

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

A组50例患者男25例,女25例,年龄56~78岁,平均62.4岁,留置尿管时间为10~14 d,平均10.6 d。

采用每天更换抗反流集尿袋1次。

B组5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3~83岁,平均63岁,留置尿管时间11~14 d,平均10.8 d。

采用每3 d更换抗反流集尿袋1次。

C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0~85岁,平均65.6岁,留置导尿时间10~14 d,平均11.2 d。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常规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常规

更换引流袋的操作规范
一、目的1.防止患者发生逆行感染2.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
3.观察引流的量、颜色、性状
二、评估病人
1、询问、了解患者病情 2.评估患者管道引流情况及其周围皮肤情况
3、评估患者合作程度
三、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着装正规、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取适当体位
3、
用物:治疗车、三瓶架、棉签盒(内放一张纱布)、手套、引流袋、治疗巾、环钳、量
杯(或量筒)、标签、医嘱本、弯盘4、环境准备:清洁安静舒适
四、操作步骤:
五、简要步骤:
查对→解释→体位→观察→连接引流管→铺治疗巾→夹闭引流管→分离引流管→取消毒棉签及纱布→消毒管道→查对→消毒→待干→连接引流袋→松开环钳→观察通畅度→体位→整理用物→记录
六、整理用物:1、医用废弃物应分类放置;2、重复使用物品按要求处置。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普外一科
操作目的
1、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量 2、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回流,预防感染
物品准备
• 治疗盘、止血钳1 把、标贴2个、抗反流 引流袋2个(一次性引 流袋)、污物桶、洗 手液、别针、量杯、 注射器
操作流程

报告:我是XX科护士XX,我操作项目是更换引流袋,现物品准备
留置引流管患者卧位及活动时注意事项?
• 半坐卧位或留置有引流管一侧卧位,有利 于引流液引出。变换体位的时候要注意保 护引流管,防止牵拉、打折,避免脱出, 平卧的时候引流管要低于床栏,站立的时 候要注意低于腹部切口平面,活动的时候 把引流袋固定于衣服上,以防引流液逆流。
T管引流观察要点?
• 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透明液体,如有异 常及时与医生联系;T管引流时间12-14天, 拔管前应先根据医嘱夹毕T管1-2天,夹管 期间观察有无腹痛、发热、黄疸;注意观 察及保护T管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 氧化锌软膏保护;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及腹 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腹痛,提示有 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因及时报告医生。
SUCCESS
THANK YOU
2019/10/28
更换引流袋的注意事项?
• (1)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因翻身、起床 等活动时牵拉脱出。(2)更换引流袋时, 常规消毒接口,严格无菌操作。(3)引流 袋位置低于切口平面。(4)定时挤捏引流 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打折、扭 曲、受压。(5)定时更换引流袋,一次性 引流袋每日更换,负压吸引器每日更换, 抗返流引流袋一周更换一次。(6)准确记 录24小时引流量
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洗手戴口罩(六部洗手法)→检查引流袋
有效期→推车入病房→查看床头卡,“您好,您是XX吗,我现在要为

临床常用引流器更换时间

临床常用引流器更换时间

临床常用引流器更换时间
1、普通一次性引流袋应每日更换一次;
2、普通一次性尿袋应每周更换两次,接尿器每周更换一次;
3、普通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应每日更换一次;
4、抗反流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及时倾倒,避免污染,每周更换一次;
5、胸腔闭式引流瓶应每日更换水封瓶底液,每周更换水封瓶一次,用于脓胸引流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应每日更换引流瓶一次。

注:以上引流器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严密观察其颜色、量、性质变化;使用过程中如有污染或损坏,应随时更换;特殊引流,遵医嘱更换。

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探讨

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探讨

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探讨发表时间:2019-05-28T10:32:05.97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2月作者:郭彩霞[导读] 探讨腹部损伤患者通过密闭式负压封闭治疗,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不同的临床效果。

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郭彩霞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损伤患者通过密闭式负压封闭治疗,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不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腹部损伤的患者共200例,根据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差异分为A(n=50),B(n=50),C(n=50),D(n=50)四组;A组患者引流袋及水封瓶更换频率为1次/d, B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3d, C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周,D组患者至拔管前不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

比较4组患者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和水封瓶瓶内细菌阳性率。

结果 D组患者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C组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每周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 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机率,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部损伤,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水封瓶引流袋更换时间[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外科常用针对腹部损伤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之一,随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不断进步,该项技术挽救了无数的腹部损伤患者的生命[1]。

但是据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提示,不恰当的引流会提升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

虽然引流在临床上无法代替手术,但正确的引流,会提升患者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降低患者抗生素的运用,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2]。

本次研究为探析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是否会加重患者感染机率,以下是通过不同时间更换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感染情况观察。

乳腺癌术后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更换时间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术后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更换时间的临床研究
[4 ] 夏根玉 .手术刀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 [J] .中国乡 村医药杂志 ,2010 ,17 (6 ) :31‐32 .
[5 ] 移华芳 ,时华 ,朱顺华 ,等 .乳腺癌术后 负压 引流球更 换时间的 研究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5 (1 ) :5 .
(收稿日期 :2014‐11‐29)
中图分类号 :R473 .6 ,R737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75(2015)08‐0702‐0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是最常见的并 发症[1‐2] 。 文献[3] 报 道 :皮 下 积 液 发 生 率 为 6 % ~ 42% ,且引流不畅是造成术后皮下积液 、影响切口愈 合的最主要原因 。 因此 ,乳腺癌术中常规在胸骨旁 及腋下分别放置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球 ,以保证皮下 持续负压吸引状态 ,促进引流液及时排出 ,皮瓣贴 合 。 定期更换则引流球是引流管护理的重要内容 , 在引流管的护理中如何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预防引 流管被污染而导致逆行感染尤为重要[4] 。 在无菌操 作下置入的皮下负压引流系统是一个相对的密闭系 统 ,分离引流管与引流球的操作破坏了引流系统的 密闭性 ,频繁更换引流球有可能增加病人的感染机 会[5] ,而长期不更换则有可能成为细菌的滋生地 。 笔者为探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更换时间与病人发生 创口感染的相关性 ,为确定一次性负压引流球的最 佳更换时间提供依据 ,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困扰 , 对 200 例乳腺癌术后不同时间更换引流球 ,引流液 被污染状况作了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
表 2 引流球不同部位引流液的污染情况 例
部位
细菌培养结果
污染
无污染 污染率 /%
χ2

球管连接处

引流袋更换

引流袋更换

引流管更换目的: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量,防止患者发生管道逆行感染。

评估:1.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发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留置T管的患者,查看全身皮肤巩膜情况,询问饮食情况2、核对标识,观察患者引流管刻度、固定情况3、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受压或牵拽,引流是否有效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5.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渗液,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6、患者和家属对管道知识的知晓度和合作程度准备:护士: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患者:仰卧位环境:清洁,温度适宜用物:卷尺、血管钳、弯盘、引流袋、无菌纱布、治疗巾、碘伏棉签、量杯、手消液告知引流目的、更换引流袋的目的、必要的护理配合及自我观察技巧维护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操作1.备齐用物到床边。

2.核对患者,解释目的,拉隔帘。

3.洗手。

4.铺治疗巾,打开新的引流袋,检查其完好性,放在治疗巾上。

5.取弯盘放在治疗巾旁。

6.血管钳夹闭引流管。

7.用无菌纱布捏住引流管连接处,脱开接口。

8.消毒引流管连接处,由接口为中心,螺旋形由上向下消毒引流管两遍,接上新的引流袋,保证连接紧密。

9.松开血管钳,挤压引流管(由近端向远端),确保引流通畅。

10.固定引流管道,保证足够的活动长度。

11.洗手,书写更换日期。

12.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撤隔帘。

13.向病人进行管道知识宣教,防止管道滑脱。

14.终末处理。

注意事项1、操作中注意保护病人隐私2、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管道引流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引流袋需每周六统一更换。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引流管高度低于引流切口,防止逆行感染。

并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每日评估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样本尿培养结果采用标准是菌 落计数>105 cfu/ml为阳性。
• 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护理:
由专门做基础护理的护士负责,戴 无菌手套每日两次0.5%碘伏棉球擦洗 尿道口及尿管。
4组不同时间累计尿培养阳性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A
30
B
30
C
30
D
30
3天
7天
10天
阳性例数 阳性率 阳性例数 阳性率 阳性例数 阳性率
尿路感染途径
• 引起尿路感染的途径可分为管腔内感染和管腔外感染 。当插入导尿管时,聚集在尿道口或尿道前段的微生 物可直接进入膀胱而感染,而且当患者长期放置存留 导尿管,微生物就更容易经由尿管外移行潜入膀胱或 由工作人员引起交叉感染,由此可见导尿管的放置破 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削弱了泌尿系中性白细胞 的抗菌能力,破坏膀胱对细菌的机械性防御造成炎症 反应,在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中,腔内途径 的逆行感染是主要因素之一,其逆行感染的病原菌多来 自于集尿袋系统、引流袋及引流袋放尿口污染引起的 感染 。
• 两种不同引流袋对尿路感染的相关性
1.留置尿管后,引流袋中的尿液作为一种培养 基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引流管 腔内的液体又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移行途径。
2.本研究显示抗返流引流袋内置的抗返流阀对 预防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逆行感染有明显的作 用。
• 有资料表明开放式留置尿管> 5 d,感染率100. 0 % 。改开放式引流袋为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后,可 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但感染的发生率仍较高,在26. 5 %~60. 0 %之间。
时间
例数
阳性例数 阳性率
3天
30
0
0%
7天
30
3
10.00%
10天
30
8
36.67%
结果
抗返流引流袋组与普通引流袋组7天尿培养对比
X2=11.368,P=0.001.(P<0.01) 有统计学意义。
普通引流袋3天更换组与每天更换组7天尿培养对比 X2=4.800,P=0.028.(P<0.05)有统计学意义。 抗返流引流袋7天更换组与10天更换组10天尿培养 对比
1.本研究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引流方式,普通引流袋与 抗返流引流袋比较 , 应用抗返流引流袋组尿路累计感染 率为8.33%, 明显低于普通引流袋组的33.33%, X2=11.368 P=0.001(P<0.01)有统计学意义。
2.抗返流引流袋的特点是内置抗返流阀。此装置可以有 效的防止尿液返流入膀胱。本研究支持病原菌经尿道进 入膀胱,其中尿液引流方式是引起逆行尿路感染的原因 之一。
• 一次性普通引流袋
• 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在我国普遍使用。本组资料 显示,普通引流袋3天更换与每天更换第7天尿 培养对比X2=4.800,P=0.028(P<0.0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支持临床上在留置导尿 时,使用一次性普通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以1 次/ 3天较适宜。
• 不同的引流方式其预防感染的效果不同
0
0%
2
0
0%
3
2
6.67% 4
4 13.33% 10
6.67% 2 10.00% 8 20.00% 46.67%
13.33% 36.67%
• 两种引流袋7天尿培养阳性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7天
阳性例数
抗返流引流袋 60
5
普通引流袋
60
20
阳性率 8.33% 33.33%
抗返流引流袋10天更换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
尿袋的临床应用现状
抗返流引流袋 • 返流:内置抗返流阀装置 • 容量:1500ml
尿袋的临床应用现状
• 普通引流袋: 返流:无抗返流装置 容量:1000ML
现状
• 现阶段,国内外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存在很大差异, 教科书中更换标准亦 不统一,究竟间隔多长时间更换引 流袋尚存争议。
• 针对引流袋的更换时间及使用不同 的引流袋进行了临床研究。
• 本组普通引流袋组的资料同样显示高感染发生, 但通过采用抗返流引流袋的后,能有效地降低留 置尿管腔内途径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因此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及逆行感染是预防腔内 途径感染的关键。
从本研究可看出:
普通引流袋:选用扬州双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产的一次性引流袋,容量1000ml,管长 100cm。
• 标本采集:
由每日负责基础护理的护士上 午9:00-9:30标本采集。
• 采集尿液方法:
1. 采集标本护士均戴无菌手套,应用2%碘酒, 75%酒精常规消毒硅胶双气囊导尿管引流尿液 侧。
2.用10ml注射器针刺采集中段尿液约3-5ml注入 无菌尿杯,采集后立即送检。
两种引流袋更换时间临床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桑琳霞
背景
1.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之一,有资料显示 :医院获得性感染40% 为尿路感染,70%以上与尿管使用有关。 病原菌侵入尿路的方式多为逆行感染。其 中导尿腔内逆行感染约占20% 。
2.多项研究资料显示: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 染的病原菌多来自尿液引流袋和引流系统。 因此减少由引流袋内尿液逆流引起的尿路 感染尤为重要。
X2=4.356,P=0.037.(P<0.05)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抗返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抗返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7 天 与10 天 比较, X2=4.356,P=0.037 ( P < 0.0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抗返流引流使用 > 1 周 时可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本研究支持留置 导尿患者,使用抗返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以1 次/ 周较适宜。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例数 引流袋种类 更换时间
30 抗返流引流袋 7 天
30 抗返流引流袋 10天
30 普通引流袋
3天
30 普通引流袋
1天
材料:
• 尿管:均为浙江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硅 胶双气囊导尿管。
• 抗返流引流袋:选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维 引流袋,容量 为1500ml,管长120cm。
•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2008.10——2009.3月,在神经 外科住院的120例留置尿管患者,均为尿常规 正常者。
• 2.其中脑外伤患者5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 例,脊髓术后患者6例,脑肿瘤术后患者11例, 其中男62例,女58例,随机分为4组。并对患 者的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程度进行组间均衡 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组间具 有可比性。共计进行尿培养3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