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摘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跨学科专业,其课程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和措施,旨在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这一跨学科专业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包括影视制作、平面设计、动画制作、互联网应用等内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1. 课程设置不足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方面,忽视了数字媒体应用等新兴领域的培养。
另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冗杂,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效果不佳。
2. 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性教学,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实践能力。
3. 师资力量不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但在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缺乏相关专业的资深教师,导致课程内容和教学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1. 优化课程设置针对现有的问题,应当优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可以引入数字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新兴领域的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符合行业需求。
2. 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重点,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包括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项目的开展、实习实践的安排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强化师资建设应当加大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引入一批有经验丰富、业内知名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传媒学院
业表现
为《字体与版式设计》、《数字图形语言》等。
本课程全面介绍 WEB 站点设计涉及的网页设计技术和动态网站编程技
术。 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网站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
64
第 4 学期 计中网页设计技术以及网站编程管理技术。使学生能独立设计小型 WEB
传媒学院
业表现
站点。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字体与版式设计》、《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32
第 1 学期
16
第 6 学期
32
第 2 学期
16
第 2 学期
16
第 3,7 学期
16
第 2 学期
24
第 2 学期
64
第 1,2 学期
设课目的(阐述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品德、知识、能力、体育或美育的作 用。在课程体系中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伟大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 智慧的结晶。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先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基础知识,使其成为道高德重、懂法 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树立坚定的 政治立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 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军事素养、国防观念和爱国情操,提高其人文素养 培养正确的择业观、求职的方法与技巧,增强择业意识,提高主动适应 社会需要的能力。 培养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体育与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 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基础教学:
1. 数字媒体基础概论:介绍数字媒体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的基本认知和理解。
2.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包括图像处理技术、动画技术、音频处理技术等,让学生熟悉数字媒体的基本技术和工具。
3. 创意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创意实训,引导学生培养创意思维方式。
二、核心能力培养:
1. 数字艺术创作:让学生掌握数字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2.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元素进行创作,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培养学生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探索,让学生学会设计并实现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和用户体验。
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介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创作和设计的能力。
5. 数字媒体艺术史与批评: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史的学习和研究,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并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和分析能力。
以上即是一个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艺术创作能力、设计能力、技术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使其能够在数字媒体领域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融合了艺术、设计和科技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创作和设计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公共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学生将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后续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大学物理课程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及与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科学原理。
3.人文社科选修课:通过学习人文社科选修课程,学生将增强对社会和人文的理解,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二、专业核心课程1.数字媒体艺术基础:本课程将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整体认识。
2.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通过学习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学生将了解如何设计易用、符合用户需求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
3.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本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在数字媒体创作方面的能力。
4.数字媒体艺术制作:学生将学习数字媒体制作的相关技术和工具,通过实践项目,掌握数字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5.三维建模与动画:通过学习三维建模和动画技术,学生将掌握数字媒体中三维模型的创建和动画效果的制作方法。
6.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本课程将介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7.数字媒体与文化研究:通过学习数字媒体与文化研究,学生将了解数字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深入探讨数字媒体艺术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三、选修课程1.数字影像处理与特效:通过学习数字影像处理和特效技术,学生将掌握数字图像处理和特效效果的设计和应用。
2.数字音乐与音效设计:本课程将介绍数字音乐和音效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在数字音乐和声音效果方面的创造力和能力。
3.数字绘画与数码插画:学生将学习数字绘画和数码插画的技巧和工具,通过实践项目,提高自己的绘画和插画能力。
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综合性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技能和广泛的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美学基础:数字媒体艺术产生于美学,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基本美学概念和理论。
这包括色彩、构图、平面设计、图像处理、模式、风格以及设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等。
2.技术基础:数字媒体艺术的另一个核心是技术基础。
学生必须学会使用数字工具来创造和发展数字媒体作品,包括图像处理软件、3D建模软件、动画软件、编程语言和游戏引擎等等。
3.创意和想象力: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创意艺术,学生必须具备创意和想象力,拥有独特的个人视角、敏锐的观察力和有力的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掌握故事讲述和人物塑造等基本技能,能够真正地传达情感和信息。
4.跨学科能力:数字媒体艺术涉及多个学科,如数字艺术、游戏开发、计算机科学等等。
学生应该具备跨学科的能力,能够理解和应用各种技术和知识,同时发现和挖掘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5.团队合作和管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完成,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参与和管理团队。
这包括协调工作分配、处理人际关系、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技能。
6.市场和商业意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通常需要商业模式和市场推广来支持,因此学生需要理解商业市场的基本概念、如何评估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了解相关的营销和推广技巧等等。
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学科,它既包含了艺术创作的理念和方法,也需要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来表达和展示。
为了培养学生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具备核心能力,我们可以构建以下的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基础课程1. 视听语言基础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视觉和听觉语言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学习不同视听元素的构成和表达方式,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2. 数字艺术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数字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数字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同时学习数字艺术创作的基本工具和技术。
3.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掌握图像处理、渲染和建模的基本技术,为学生后续的数字媒体创作提供支持。
第二阶段:核心技术课程1. 三维建模与动画学习使用专业的三维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和动画的制作,培养学生对于三维空间和动态场景的表达能力。
2. 数字影像处理学习数字影像处理的基本技术和工具,包括图像修饰、特效添加和合成等,培养学生对于影像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交互设计与体验学习交互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设计交互界面和用户体验的能力。
第三阶段:专业应用课程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学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虚拟环境的建立和交互方式,培养学生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领域的创新能力。
2. 游戏设计与开发学习游戏设计的原理和流程,掌握游戏开发的基本技术和工具,培养学生在游戏创作和开发领域的综合能力。
3. 艺术与科技融合这门课程探讨艺术与科技的相互作用和融合方式,借助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科技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在艺术创新和跨界合作方面的能力。
第四阶段:创作实践课程1.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学生进行自主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结合前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2. 创新项目实践学生参与实际的创新项目,与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拓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随着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构建完善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系统学习美术基础、设计基础、摄影基础等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这些课程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技能。
2. 专业核心课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主要包括数字媒体设计、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内容,这些课程需要与行业需求相结合,采用最新的技术、工具和软件进行教学。
还需要注重与实际项目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专业拓展课随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行业的不断拓展,学校还需要设置一些专业拓展课程,如虚拟现实技术、游戏设计、移动应用设计等,以满足学生对于不同领域的学习需求。
这些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
二、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可以设置各类实践课程或者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技能。
2. 项目驱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领域是一个与实际项目联系紧密的领域,教学中可以使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并成长。
可以与行业合作,开展一些真实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很多,因此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三、实践环节1. 实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实习来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的运作方式和需求。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能力计划书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能力计划书
1. 专业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创意、技术应用和商业营销的跨学科专业。
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各行业提供数字媒体内容和解决方案。
2. 核心能力
2.1 艺术创意能力
- 发展创新思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 掌握视觉设计原理和美学理论
- 熟练运用各种艺术媒体进行创作表达
2.2 技术应用能力
- 熟练掌握数字媒体设计软件工具
- 理解编程语言及相关技术原理
- 能够将艺术创意与技术有机结合
2.3 沟通与协作能力
- 培养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 发展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技能
- 了解市场需求并提供有效的设计解决方案
3. 课程设置
3.1 基础课程
- 美术基础、设计原理、数字媒体概论
3.2 核心课程
- 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制作
- 3建模与渲染、交互式媒体设计
- 编程语言、数字图像处理
3.3 实践课程
- 设计工作室、行业实习、毕业设计
4. 教学方式
-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 案例分析与项目驱动教学
- 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专家指导
- 鼓励参加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
5. 职业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多媒体设计师、动画师、游戏界面设计师、/设计师等相关职业,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
以上是一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能力计划书的基本框架,旨在为学生制定全面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习路径,使其在毕业时具备扎实的艺术创意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作者:周世明杜佳霖
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我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和有效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系统。
本文简要概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核心能力,并说明如何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在最后总结了相关的评价措施。
关键词:核心能力;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建设
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数量的扩散并没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人才市场提供的信息,由于缺乏基本的专业技能,使从事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专业的工作人员受到限制,这是由于高等教育单位长期以来对知识的传递、积累、系统化和完整性的关注过多,对学生能力建设的关注不足导致的。
因此,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除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外,特别需要的是建立一个课程制度,以便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
1数字媒体艺术内涵与专业核心能力
以创新的数字媒体设计为基础,以数字技术、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图像等为支撑,主要研究数字媒体的捕获、处理、存储、传播、操作管理等所有环节相关的技术就是数字媒体艺术。
它允许抽象的信息或思想转化为可感知的、可管理的、交互式的、可测量的数字作品。
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是指计算机和相关技术,它们将抽象的信息(如创造力)转化为可感知和可识别的媒体对象。
基于上述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定义和理解,数字媒体艺术是针对媒体的,其中包括提高对媒体的认识和创造力、媒体相关软件的开发和管理等系统技术。
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核心能力可分为三类:媒体认知能力、媒体创作能力和媒体处理能力。
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1整合重组课程
重组课程体系整合的基本目标是有效实现课程体系的价值。
重组过程基于两个基本原则:首先,要注意课程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系统性可以理解为完整的知识结构,逻辑性则是学科知
识特定的具体结构和逻辑关系。
其次是注重课程的整合和相关性,即将独立的、互不相关的课程重组为基于知识体系的新课程,减少不必要的学习时间,使课程更符合知识体系的客观要求。
最后的课程必须是具体的,并与职业指导和技能发展指导密切结合,并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
2.2“三环式”体系的构建
“三环式”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数字媒体的技术知识体系和相关核心能力来进行学科设置的。
一方面,课程兼顾了数字媒体艺术知识系统的技术、人文和创新思维的三个要素,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单独的课程,以确保课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另一方面,这三个因素不是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相互关联和渗透的。
因此在要素的交叉融合上也应提供反映课程逻辑和相关性的集成课程。
特别强调学生的技术、艺术和创新同步发展。
2.3建立有效的能力评价措施
为了有效地进行能力培养,除了整合课程外,还需要加强对课程教学中相关能力的评估。
应更加重视对数字媒体艺术职业学生能力的评估,这些专业具有高度的操作性,需要高水平的实践经验,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和科学的能力评估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一是深化能力培养理念。
为实现能力培养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改变对教学和评估的误区,这种误区通常是教师侧重于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在评估考试和实践课程时,应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上,为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提供导向。
二是确保评估目标与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兼容性。
评估目标与课程的能力发展目标越一致,能力发展的有效性就越高。
三是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动态化。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形式的评价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自我评价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优点和缺点,同行评价鼓励学生之间可能的竞争,教师评价保证了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同时进行已成为高校教育的共識。
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时应优先培养其能力,并将其最终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
建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应整合和重组课程,同时还要考虑到高等学校的资源以及每个专业的具体职业方向和核心能力,强调将课程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结合起来,并努力使其与能力培养相关联,既要反映出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还应该满足专业技能的基本需求,以实现知识、技能和质量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蒲卫国,李爱民,李冀,赵志明.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标准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07):46-48.
[2]雷鸣.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228+230.
[3]杨杰,金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6):92-93.
[4]李望秀,李华新.基于核心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6(02):130-133.
课题: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度高教科研一般规划课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三环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GJX2018D17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世明(1985-),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杜佳霖(1998-),女,山东烟台人,本科,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