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6课 西欧封建国家 中华书局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6课西欧的社会生活基础练习冀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6课西欧的社会生活基础练习冀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6课西欧的社会生活基础练习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6课西欧的社会生活基础练习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6课西欧的社会生活基础练习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日本的大化改新一、单项选择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倭人”指的是()A.日本B.拜占庭C.阿拉伯D.朝鲜2.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的大和政权兴起于()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3.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A.希腊共和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D.罗马元首制度4.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5.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6.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

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政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7.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A.将军B.农民C.农奴D.武士8.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9.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 ) A.主公B.天皇C.将军D.国家二、辨析改错10.日本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古代世界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轨迹.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1-2世纪,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教案

一、作业检查完成情况:优良中差自评:教师评价:背诵5分钟,提问上节课相关知识点二、知识回顾1.氏族社会、国家的产生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关系、国家的产生2.金字塔汉漠拉比法典希伯来国家重印度种姓制度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兴衰汉漠拉比法典的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3.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罗马霸权的建立。

斯巴达和雅典的区别;罗马和平。

三、知识整理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大化改新日本历史:日本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思考:奴隶制之后的历史形态是什么?6-7世纪,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增强,政局混乱7世纪中期,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实施改革改革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

改革核心人物——中臣镰足(1)646年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社会过渡。

(2)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原因就国内而言;从国际来看是先进制度的影响。

(3)孝德天皇效法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进行的改革,打击了的势力,形成了以为首的国家。

这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土地所有制上,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后的日本,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但在日本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又形成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阶层,这就是武士阶层。

知识拓展:武士,10—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一般指通晓、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除了受到汉语语系影响的少数国家以外,绝大多数种语言以日语的“侍”(罗马字:以Samurai来显示,或者Bushi。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6课中古欧洲和中古西欧庄园课件(32张PPT)

北师大版(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6课中古欧洲和中古西欧庄园课件(32张PPT)

三、中古西欧基督教会的发展
狄奥多西一世会见圣安布罗斯
公元392年 皇帝:狄奥多西
正式宣布 基督教 罗马帝国国教
2、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诸多王 国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接受基督教为国教。
800年查理被教皇加冕为皇帝
• 教皇制赋予教皇超越国家管理教会的权力, 必然与各民族国家和地方教会的主权和利益 发生冲突。
二、查理大帝
拜占廷帝国 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476年亡 日耳曼人 时间:481年 法兰克王国 建立者:克洛维 蛮族入侵 (395-1453)
查理大帝
768年,查理成为法兰克的国王,800年他被 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 或查理曼。
帝国分裂
《凡尔登条约》
西:法兰西 中:意大利 东:德意志
材料一: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一切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领主及其家 属的生活消费。 ——谢丰斋:《世界中古史:公元5—15世纪的古代世界》 材料二:每年,管家都应该汇报一次我们的收入,内容包括…有多少磨坊、
土地、自由人…有多少人为我们酿酒;有多少干草、薪材、火炬、厚板和其
他木材…有多少果树、坚果树,大还是小;有多少花园…… (管家)还必须仔细地提供手工制作或准备所有东西:猪油、熏肉、腊
材料二、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 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 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 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 令。……下列诸人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 在牧场内放牧,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 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 用牧场,违者还要罚款……某人不按规定价 格卖酒,也要罚款。 根据材料二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 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规模: 普遍较小 数千居民 2万人算作大城 最初居民来源: 逃亡农奴 住满1年零1天,就可以取得自由 市民阶级: 源于城市兴起发展 城市上层:富商和富有手工者 贫民阶层:帮工、学徒及破产 手工业者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6课 西欧封建国家课件 中华书局版

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6课 西欧封建国家课件 中华书局版

3、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
查理曼帝国版图,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 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 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查加理冕曼帝国”。
查理大帝

查理曼
轻松一刻 找不同
没有胡子的国王
查理曼
Tips: 相传最早在木版上
2、发展历程
①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②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③12、13世纪,教皇和罗马教廷的权力达到顶峰。
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④14世纪以后,罗马教廷逐渐衰落。
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
丕平献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构建体系 1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 王国
2 封君与封臣
基督教的发 展历程
3 查理曼帝国
共同点
不同点
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纽带:血缘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等级森严
纽带:土地 不可越级统领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男爵
走进骑士的世界
骑士宣言
我发誓善待弱者
中世纪的我我德发发国誓誓勇 抗城敢击堡地一对切抗错强误暴
我发誓为手无寸铁的人战斗 我发誓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发誓不伤害任何妇人 我发誓帮助我的兄弟骑士 我发誓真诚地对待我的朋友 我发誓将对所爱至死不渝
• 改革前
• 改革后
层层分封
封君与封臣
封君与封臣分别有怎样的义务?
封君 封臣
义务
给予土地,提供保护等 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为 世袭领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古时期的西欧庄园制度以及城市的兴起。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使学生能够了解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以及庄园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城市的兴起,以及城市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庄园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庄园制度的细节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城市的兴起可能相对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来了解城市的兴起以及城市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情况。

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理解庄园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同时,学生能够了解城市在不同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情况,以及城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制度的基本情况,庄园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城市在不同国家的兴起和发展情况,城市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庄园制度的细节,如庄园的构成、庄园主的职责等;城市兴起的原因,以及城市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情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同时,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庄园制度和城市的兴起。

六. 教学准备教材、PPT、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询问学生对中古时期西欧的了解。

然后,提问本课的主要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5分钟)使用PPT呈现庄园制度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庄园制度的构成和庄园主的职责。

同时,呈现城市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操练(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庄园制度和城市的兴起。

如,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庄园,使学生了解庄园的构成和庄园主的职责。

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城市,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课件1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课件1

自治特许状
城市的繁荣,刺激了封建
主的贪欲,开始盘剥城市的
财富,为了争取自治的权力,
城市城 市 自同封赎买建主金钱展由换取开自 了斗110争8年。法国琅城市民

用钱购买自治权,但
斗 争
武装 斗争
反抗换取自 由
不久主教出尔反尔。 1112年,琅城人民处
琅城起
死主教,打败国王军

队,最终取得胜利,
赢得自治权。
2、封君与封土臣关地系的纽带
是什么?
3特、点务契等概。交约级括织意森封, 义严君带 。,、有权封一力臣定和关的义系的
这段场景体现了哪西一 欧的封建制度
项制度?
11世纪时,在西欧已经 普遍封存臣(在解下武器,脱帽,下跪,
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
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封臣(作发誓状):从现在起,
材料一: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一切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领
主及其家属的生活消费。
——谢丰斋:《世界中古史:公元5—15世纪的古代世界》 材料二:每年,管家都应该汇报一次我们的收入,内容包括…有多 少磨坊、土地、自由人…有多少人为我们酿酒;有多少干草、薪材、 火炬、厚板和其他木材…有多少果树、坚果树,大还是小;有多少 花园……
(管家)还必须仔细地提供手工制作或准备所有东西:猪油、熏 肉、腊肉……黄油、麦芽酒、啤酒、蜂蜜酒、蜂蜡、面粉,所有这 些都应该清楚地提交给我们……
(管家还必须保证)在每一庄园,卧室里一年四季都有床罩、靠 垫、
枕根 的头据 性、上质床述。单材、桌料布,;结用合铜、课铅本、,铁分和析木头西制欧成庄的园器器皿……
②在政治上,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 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并与国王结盟,共同对 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课件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课件华东师大版
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 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 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 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
马赛
威尼斯
原属东罗马帝国
10世纪末建佛为马罗独立赛伦的萨城市共和国
地方割据
教会扩张
丕平献土
“丕平献土”
丕平加冕
丕平(714~768年),又称丕平三世、矮子丕平,法兰克国 王(751~768),查理曼大帝的父亲,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他 原为宫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 平将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 罗马教皇国的基础得以奠定。
罗马天主教廷 西欧城市的复兴
随则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最后,
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
候了三天,方得进见。
政治上: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有权
材料三: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
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
“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
2、天主教会的影响(地位)
居于西欧封建国家的中心地位
东正教(东方) 基督教
天主教(西方)
材料一: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当局
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
之用,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 有财
材料二: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
西欧等级金字塔
查理·马特任宫相期间,积极推行封君封臣 制度(又称“采邑制”)。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二单元)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5课,中古欧洲知识点一,千年帝国拜占庭1.东罗马帝国的建立(1)东罗马帝国的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因首都君士坦丁堡,旧名为拜占庭,因此被后人称为拜占庭帝国。

2.《查士丁尼法典》(1)颁布时间:529年(2)在位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3)影响:对当时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历法,都有深远影响。

对比记忆,汉谟拉比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3.拜占庭帝国对欧亚文化的影响(24页最后一段)(1)拜占庭帝国作为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者,保存了他们的文化遗产。

(2)拜占庭帝国兼容并包了基督教和古代东方的许多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

(3)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明,斯拉夫文明和西欧的文艺复兴都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二,查理大帝1.法兰克王国(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其故地上建立了许多的蛮族国家。

(2)建立:481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查理大帝:768年,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通过战争他控制了西欧大部分地区,800年,他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由此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2.《凡尔登条约》(1)目的:分割查理帝国(2)时间:843年(3)内容:查理的三个孙子分别获得帝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4)影响:奠定了日后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知识点三,中古西欧基督教会的发展1.基督教会势力的增强(1)国教地位的确立: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2)教会势力的增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诸多王国,都开始接受基督教为国教,西欧教会以罗马主教为核心,逐渐形成教皇体制。

2.教权与王权的冲突(1)原因:教皇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2)教权的衰落:14世纪后,教权与王权紧张对峙的局面,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第6课,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知识点一,领主与庄园1.庄园经济——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1)庄园出现的原因:中古时期西欧国家的生产力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在建立庄园,庄园是中古西欧农业生产中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