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汇总docx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1. 文言文基本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包括:古代汉语的语法形式、词汇的古老和繁琐、以轻重音节和平仄等等。

2. 文言文的常见句式: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包括:定语前置、动宾结构、并列句等。

通过学习这些句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 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循环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4. 文言文中的典故和成语: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典故和成语,这些典故和成语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这些典故和成语的含义,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5. 文言文中的句读和词读:文言文中的句读和词读是指文言文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和词语的读音。

学习文言文的句读和词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掌握文言文的语音语调。

6.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如: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推测词义、理解上下文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总之,通过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提高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汇总docx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汇总docx版

一、《伤仲永》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版)。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伙儿”之一。

3.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宦新义》残卷、《老子》假设干条。

4.内容明白得:告知咱们学习和教育关于人材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

【伤】忧伤,叹惜。

【金溪】地名,此刻江西金溪。

【世隶耕】世代种田伟业。

隶,属于【尝】曾经。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异焉】对此(感到)惊讶【旁近】周围。

那个地址指邻居【自为其名】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弄好关系。

收,聚、团结【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文理】文采和道理【邑人】同县的人【稍稍】渐渐【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

宾客,那个地址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利其然】以此为有利可图。

【扳】通“攀”,牵,引。

【环谒】四处造访【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那个地址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称】相当【泯然世人矣】完全犹如常人了。

泯然,消失。

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

世人,常人。

矣,语气词。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取得的。

受,经受。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天、人对举,一指先天的禀赋,一指后天的教育。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彼其】他。

【得为世人罢了耶】能够成为一般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一般人还不如。

⑴.通假字: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何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定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六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一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人教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伤仲永一、重点字词ﻪﻭ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zhòng 谒yè称c hèn前时之闻泯mǐn然ﻪﻭ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ﻭ(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奇:认为……(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6)或以是奇才。

ﻪﻭ钱币乞之乞:求取。

ﻭ(7)环谒于邑人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ﻪ(9)贤于材人远矣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解释为:牵,引。

ﻪﻭ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ﻪﻭ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ﻪ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2.自是指物自己题写了名字。

ﻭ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ﻪﻭ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ﻭ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ﻪﻭ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ﻪ3.泯然众人矣。

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ﻭ点拨:重点理解4.其诗以养父母、“泯然”的意思,“泯”,消失。

然,……的样子。

ﻪﻭ收族为意。

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ﻪ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ﻪﻭ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ﻪﻭ◇词语解释:P37注释1、3、4、6、7、9、10、11;P38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ﻪﻭ◇通假字:“扳”通“攀”,牵,引1.仲永变化的三ﻪ◇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 六至八ﻪﻭ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ﻭ(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ﻭ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归纳
(最新完整版)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对这一学期古文知识点的梳理:
单元一:启航篇
古文知识点1: 研究古文的重要性和目的
古文知识点2: 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单元二:情景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情景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寓言和象征意义
单元三:书香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名句和典故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
单元四:物竞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物象描写和意象隐喻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感官描写和意境表达
单元五:龙跃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夸张和戏谑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对仗和反问
单元六:山水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山水描写和意境构造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比喻和拟人表达
本文档所列知识点为七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古文的核心内容,希望对学生的古文研究和理解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归纳整理自部编人教版教材,内容来自公开可查证的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知识点汇总2

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知识点汇总2

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知识点汇总2一、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二、词的积累①重点词语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者,...的人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宴,宴请,用作动词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众宾团坐围绕而坐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妇抚儿乳喂奶众妙毕备全、都宾客意少舒意,心情。

少,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虽人有百手即使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以为妙绝以为,认为。

妙绝,极点变色离席色,脸色。

席,座位奋袖出臂扬起、举起两股战战股,大腿。

战战,打哆嗦,打战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

走,跑曳屋许许声拉②词类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③古今异义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

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细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

今义:里面。

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④一词多义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是1.当是时介词,这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2.众宾团坐动词,坐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⑤古今异义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少。

三、句式积累省略句“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

【初中课内阅读】人教版七级下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初中课内阅读】人教版七级下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初中课内阅读】人教版七级下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 1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 :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一.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字君实。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的史事。

全书长于描写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

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顺治间进士。

代表作有《铁崖文集》《秋声诗》《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5.《夸父逐日》节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共工怒触不周山》节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7.《狼》选自《聊斋志异》。

人教版语文七下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全册)

人教版语文七下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全册)

人教版语文七下文言文知识点整理(全册)《孙权劝学》1.文学常识(1)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共294卷,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2.文章中心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之后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努力学习,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

3.写作特点(1)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

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从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

这样写既节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鲁肃正是一个庐山之外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②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2)古今异义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王侯自称今义:孤独(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②但.当涉猎古义:只,仅仅③见往事...耳(见)古义:了解(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④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义:很今义:大小⑤蒙乃始就.学古义:从事今义:连词⑤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过)古义:到今义:经过⑤即更.刮目相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词,更加(3)一词多义①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掌管)②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②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4)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原意为借口,文中指推辞(5)重要句子翻译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背基础知识1、《伤仲永》作者: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版)。

【伤】哀伤,叹惜。

【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世隶耕】世代耕田伟业。

隶,属于【尝】曾经。

【书具】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等。

【异焉】对此(感到)诧异【旁近】附近。

这里指邻居【自为其名】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聚、团结【自是】从此【立就】立刻完成【文理】文采和道理【邑人】同县的人【稍稍】渐渐【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利其然】以此为有利可图。

【扳】通“攀”,牵,引。

【环谒】四处拜访【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称】相当【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消失。

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

众人,常人。

矣,语气词。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受之于天”的省略,意思是先天得到的。

受,承受。

【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胜过、超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

天、人对举,一指先天的禀赋,一指后天的教育。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彼其】他。

【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不如。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书》本)卷二五。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唧唧】织布机的声音。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惟】只【何所思】想什么。

【忆】思念【军贴】军中的文告【可汗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

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为此。

市,买。

鞍马,指马和马具【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旦】早晨【溅溅】水流声【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的山名【胡骑】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名族的称呼【啾啾】马叫的声音【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过【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代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天子】指上文的“可汗”【名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

策勋,记功。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强。

有余【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不愿做【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郭】外城【扶将】扶持【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霍霍】模拟磨刀的声音【著】穿【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贴花黄】帖,通“贴”。

花黄,古代妇女一种面部装饰物。

【火伴】同伙的士兵。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那个是雄兔,那个是雌兔呢?傍地走,并排跑。

3、《口技》作者:林嗣环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题目为后人所拟。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会】适逢,正赶上。

【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遮挡视线的东西【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目”【团座】围绕而坐【少顷】一会儿【但闻】只听见,但,只【满座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欠伸】打哈欠,伸懒腰【呓语】说梦话【即而】不久,紧接着【抚】抚摸,安慰【乳】喂奶【呜】指轻声唱着哄小孩入睡【絮絮】连续不断的说话【是】这【一时】同时【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的极像。

毕全、都【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默叹】默默的赞叹【未几】不久【齁】打鼾【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倾侧】翻到倾斜【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中间】其中夹杂着【力拉崩倒】劈里啪啦,翻屋倒塌。

力拉,拟声词【曳屋呼呼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曳,拉。

许许,拟声词【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

形容声音之杂【虽】即使【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识。

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名】说出【奋袖出臂】扬起袖子,露出手臂。

奋,扬起、举起【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几】几乎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故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河南光山)。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卿】古代君对臣或好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辞】推托【务】事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语气词【涉猎】粗略的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乃】于是,就【及】到了......的时候【过】到【寻阳】县明,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大兄】长兄,这里对同辈长者的尊称【见事】认清事物5、《夸父逐日》《山海经》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四部丛书》本)。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

逐日,追赶太阳【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河、渭】即黄河、渭水【大泽】大湖。

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邓林】地名,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邓林即“桃林”6、《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触,碰、撞。

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和,名曰不周。

”【昔者】从前【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园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住。

维。

绳子。

绝,断【水潦】泛指江湖流水。

潦,积水【尘埃】尘土,这里指泥土7、《狼》作者:蒲松龄选自《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卷六。

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的是第二则【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止】通“指”【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从】跟从【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窘】困窘,处境危险【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积薪】堆积柴草【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蔽,覆盖、遮蔽【驰】放松,这里指卸下【眈眈相向】瞪着朝着屠户。

耽耽,注视的样子【少时】一会儿【径去】径直走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久之】过了一会儿。

之,助词,凑音节,无意义【暝】闭眼【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空闲【暴】突然【毙】杀死【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洞,打洞。

其,指柴草堆【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尻】屁股【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黠】狡猾【顷刻】一会儿【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作假、欺骗。

几何,多少,在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只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8、、《山中杂诗》作者: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9、《竹里馆》作者:王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0、《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逢入京使》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3、《滁州西涧》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4、《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汇总15、《送灵澈上人》作者: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6、《约客》作者: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7、《论事》作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2013年5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