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 地球的自转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名师精编优质导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3 地球的自转名师精编优质导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基本特征,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习重点:重点(1)地球自转基本特征:旋转中心、方向、周期、转动特点(2)理解地球自转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学习难点:理解地球自转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课前预习预习自测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时针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时针转动,无论什么时针转动,地球都始终自()向()转动;因此经度随自转方向增大的是()经,随自转方向减小的是()经。

二、昼夜更替1、昼夜现象的原因2、昼夜更替的原因三、时间的差异1、时差产生的原因2、地方时的定义:时差遵循的原则:早晚,经度相隔°,时间相差小时。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绕着________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北极上空往下看是针),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读“地球上的昼和夜示意图”,回答(1)图中A、B两地中,白天的是地,判断的依据是。

(2)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地轴、南极、赤道、自转方向(用箭头)。

(3)由图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

二: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现象看下图完成相关问题:(1)图中阴影表示(),非阴影表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和太阳光为平行光。

(2)地球转动,A、C、D三点先进入白天的是(),后进入白天的是();B、E两点先进入黑夜的是();图上各点最先进入第二天的是()。

(3)地球不断转动,图上C点先由黑夜变(),再由()变(),再由()变()。

如此循环往复,这种现象称为(),其原因是()三、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自转的特点)阅读教材P11后完成下表:(只完成自转部分)针转动,无论什么时针转动,地球都始终自()向()转动;因此经度随自转方向增大的是()经,随自转方向减小的是()经。

初一地理1.2地球自传导学案——

初一地理1.2地球自传导学案——
初 课 题 主备人 学 知识目标
一 地
理 班 课 级 时 6.4/6.5 1
编 课 时
号 型 间
4 新 授 9.18
地球的运动——自转 2 审核人
能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具备一定的时差、时区知识。 ( A B ) 习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 目 习能力等。 情感目标 标 重 难 点 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的兴趣和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时区的划分 区时的计算、日界线的变化 演示为主,说明方法 数字星球 演示实验,归纳总结 学法指导 动脑,日常多观察
180°

强调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出题,重点是看好从哪个时区进入另一个时区。
四、 【总结提升】 (3 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关于时差的相关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五、 【当堂练习】 (5 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云计算方法) (ABC) 1.时差:求东二区与东五区、西三区与西九区、东七区与西二区的时差? 2.区时:已知东二区现在为 7 时,求东五区区时?若已知西二区为 7 时,则西五区区时是 几点? 六、 【检测达标】 (5 分钟) (把时区用不同形式表达,让学生找出隐含的条件)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 2008 年 8 月 8 日晚 8 时举行,伦敦的人们要在当地时间 观看直播,开罗(东二区)的人们要在 时观看直播。 (BC) 时
(4)区时的计算方法:(归纳总结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练习) 第一步:确定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 第三步:判断早晚,东加西减 第四步:计算区时(24 小时制) 在讲解时,让学生看世界政区图,看好日界线与 180 度经线的区别,并通过具体位置:比如 从中国到美国的飞机飞过日界线,日期变化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日期的加减。 (5)日界线变化:画图 两种说法:方向 时区 自西向东(即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 自东向西(即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设计:张秋云毕迪赵承星执教:学习目的1、初步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2、掌握地球自转的一系列的相关知识3、进一步培育先生学习天文的兴味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教学进程:第一部分学习探求主效果一:地球有几种运动方式,它们区分是什么?主效果二:晨昏线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生和散布的。

主效果三: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是什么?探求进程:〔学法指点〕自学要求:先生自学教材15——16页,思索上述三个主效果互学要求:各组有序交流,组长组织、记载,归结总结出本组的学习结果,整理预备展现展学要求:小组下台展现,姿态端正,声响宏亮,思绪明晰,观念合理,理由充沛,组内相互补充第二部分达标检测1、地球绕——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称为自转〔〕A地轴B太阳C月亮 D 北极星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年B 一月C 一周D 一天3、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限是〔〕A 赤道B 纬线C 经线D 晨昏线4、毛主席«送瘟神»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指〔〕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回归线D 北极圈5、以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正确的选项是〔〕读右图,完成6--7题。

6、图中字母M表示的是〔〕A 纬线B 经线C 晨线D 昏线7、图中从昼夜状况判别N处是〔〕A 白半球B 夜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8、暑假,家住上海的小明给去法国巴黎游玩的小刚打,看图回答以下效果。

〔1〕图中哪位是小明,哪位是小刚,请在图上注明。

〔2〕此时,上海和巴黎相差几个小时,他们是同一天的时间吗?〔3〕说一说发生这种差异的缘由是什么?教学反思:七年级天文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设计: 张秋云毕迪王笛执教:学习目的:1、让先生了解地球的另外的运动方式2、掌握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3、培育先生独立思索效果的才干学习重点:地球公转发生的现象教学进程:第一部分学习探求主效果一:地球公转到不同地点的时间、节气、太阳直射点等相关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的变化。

2、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限,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特点。

学习重点:1、季节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学习难点: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次备课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学习任务一: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2、学习任务二:季节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形成;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和。

南半球和北半球。

3、学习任务三:五带的划分(1)、五带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五带的名称:①、②、③、④、⑤(3)、看P14图1.19识记五带的分界线及范围: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各带的气候特征:热带:寒带:温带:三、合作探究地球公转对人类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四、巩固练习1、以下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3、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五、小结六、作业布置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认识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3.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11,回答问题。

1.什么是地球的自转?2.地球自转中心?3.地球自转周期?【互动探究】地球自转方向自—向—。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时针方向旋转。

【合作探究】活动:演示地球自转,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思考:1.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向着太阳的一面是—,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2.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3.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的自转,不同的地方存在时间的O4.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日月星辰的—升—落、一天中物体影子的—的变化( ——)。

【拓展提高】晨昏线1.昼夜交界的线叫什么?,由夜进入昼的那半叫,由昼进入夜的那半叫—。

2.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吗?一般情况下,晨昏线和经线3.同一经线上时间相同,昼夜情况是否相同?4.如果两地时间相差1小时,那么经度相差多少度?【课堂练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1、 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2、 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C,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3、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 一天B. 一年4、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位于 (东/西)半球,(北/南)半球; ),位于—(东/西)半球,—(北/南)半球; (相等/不相等)。

9.读“地球昼夜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与C 两点位于白昼的是R 点, 位于黑夜的是—点; (2)B 点所的时刻是—(清晨/ 黄昏)(3) C 点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 需要小时。

《地球的自转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导学案
一、进修目标:
1. 了解地球自转的观点和原理;
2. 掌握地球自转的影响和意义;
3. 能够诠释为什么地球会自转;
4. 能够描述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方向。

二、进修内容:
1. 地球自转的观点;
2. 地球自转的原理;
3. 地球自转的影响和意义;
4. 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方向。

三、进修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日出日落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的原因。

2. 进修地球自转的观点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3. 分组讨论地球自转的影响和意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展示视频资料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速度和方向。

5. 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教室内容,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多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地球自转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四、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地球自转的更多知识;
2. 完成一道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思考题;
3. 思考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五、拓展延伸:
1. 可以观察星空,了解地球自转对星座运动的影响;
2. 可以进行实验,模拟地球自转的运动过程;
3. 可以钻研地球自转对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球自转的观点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了解到地球自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奥秘,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能力。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导学案地理导学案一:地球的概念与地球的形状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我们所生存的地方。

它是一个广袤的星球,承载了我们的一切生活。

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它的直径约为12756.27千米,半径为6378.135千米。

地球由地心、大气、水圈、陆地和生物圈等部分组成。

在地球整体上看,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但实际上,地球并非完全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地理导学案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有两个重要的运动,一个是自转,一个是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产生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天又约6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理导学案三: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在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等;人文环境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环境,如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经济活动等。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导学案四:地球的气候带和生物带地球的气候带是指地球不同地区因纬度不同而形成的气候区划。

根据地球不同纬度上的气候特点,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大气候带。

地球的生物带则是根据地球的气候、植被和动植物分布特点而划分的。

地球上的生物带包括寒带、温带、热带等多个生态带。

地理导学案五: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地球资源是指地球所拥有的各种可利用的物质和能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地球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理导学案六:地球的地图和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天体,如果要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表现在平面上,就需要用地图来展示。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地图的制作需要地图投影的技术。

地图投影是在球体表面绘制一个平面图形的数学方法,常用的地图投影有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距投影等。

《地球的自转》315课堂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315课堂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315课堂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经纬网,理解经纬线的分布特点,东西半球界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2)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3)能说出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掌握晨昏线及判读。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重点:理解昼夜交替的成因,地转偏向力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难点:经线分布规律,东西半球分布,地球运动速度难点:掌握晨昏线及判读规律、一、课前预习1、地球的自转(1)、观察地球仪演示自转方向.地球自转基本方向是__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 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2)、地球自转一周360°的周期约为_____时____分____秒,叫一个_______日。

(3)、阅读课本“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①不同纬度处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都是_______,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_____向_____递减,赤道上各点的线速度是_______,北纬60°各点的线速度是______,约为赤道的________,③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2、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形成的原因:地球是一个自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2)、昼夜交替原因: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约______________小时,即一 ____________________顺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天为____________界线:晨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从白天进入黑夜为____________3、绘制昼夜半球侧视图。

(1)在右图中标注晨昏线、昼半球、夜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判断图中的晨昏线属于______线。

(晨线、昏线)。

(2)晨昏线是_________的分界线,它在地球表面上运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结合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方向),所以昼夜就在不断地交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合作探究合作探究题:
每组合作用手电筒太阳,地球仪作为地球,演示地球的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标出中国和英国。

探究下列问题:
1.地球仪上白天和黑夜的面积各占。

2.中国和英国先看到日出,的时间早。

3.如果再次回到中国看到日出的时间,需要小时。

三、小结
四、达标检测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月
B.一年
C.24小时
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6、发表天体运动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 哥白尼
D.布鲁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