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说课稿(新整理)

合集下载

下雨天,真好教学设计

下雨天,真好教学设计

【篇一】下雨天,真好,,教学设计《下雨天,真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3、体会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过程与方法目标1、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强调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习用母亲慈善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与物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教学重点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4、强调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学难点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4、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学用具ppt 音乐音频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播放flash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总爱在窗前轻唱唱着熟悉的旋律;下雨天真好,因为多情的小雨滴,像一泓清泉,沁润了人們的心灵;下雨天真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的仿句请同学们调动生活体验完成导入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二、导学达标(一)课件展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3、体会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过程与方法目标2、与作者、文本、同学、老师对话,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学习用母亲慈善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与物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二)我认识她(学生先简介,课件补充)琦君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

她享誉文坛已近半个世纪,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评论和儿童文学,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

她擅长怀旧抒情,在人与事的敘写中,自然流露温柔敦厚的情感。

琦君堪称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已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等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精]《下雨天,真好》精品教学设计

[精]《下雨天,真好》精品教学设计

《下雨天,真好》精品教学设计《下雨天,真好》教学目标:1、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3、体会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结构特点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4、强调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学难点:1、掌握文章结构特点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3、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学用具:PPT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冬天吗?暖暖的晒太阳,我觉得而是一种情趣,尤其在下雪天,那情趣更多。

在生活中,其实富有情趣的事情很多,关键要看我们的心绪。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琦君的那温暖的雨天世界。

二、预习检查(一)我认识她(学生先简介,课件补充)琦君:现当代女作家。

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

她享誉文坛已近半个世纪,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评论和儿童文学,其中以散文的成就最高。

她擅长怀旧抒情,在人与事的敘写中,自然流露温柔敦厚的情感。

琦君堪称以真善美的视角写童年故家的圣手,已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等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二)谁来试试?——我来!(字词检测)(1)我会读!湿漉漉( ) 魂牵梦萦( ) 熹微( ) 黏溻溻( ) 紫檀木( ) 静谧( )(2)我能说出它的意思!魂牵梦萦熹微静谧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一)与课文对话——整体感知,自主学习快速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法指导:本文写了什么人在什么时期的什么事(或者怎样的感情等)1、主要写"我"。

2、写了"我"从童年到青年时期3、所写雨天的事很多,我们用"雨天情趣"来概括。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下雨天真好》。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下雨天真好》。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下雨天真好》的文本材料。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下雨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天的心情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下雨天真好》。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教师解答疑问,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3. 分析与讨论:(1)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作用。

4. 写作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下雨天真好》。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下雨天的回忆”的短文。

3.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文展示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下雨天真好》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天真好》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天真好》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下雨天真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

2.2学会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情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雨天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3.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2.1课文情感的理解与传达。

2.2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通过播放雨声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天的氛围。

1.2学生分享自己关于雨天的美好回忆,引出本课主题。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3.分析课文内容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与补充。

4.课文情感体验4.1学生谈谈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的情感。

4.2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行分享。

5.课堂小结5.2学生谈收获与感悟。

6.作业布置6.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雨天的作文。

6.2搜集关于雨天的诗词,进行欣赏与学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为到位,但在情感体验方面还有待提高。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加强。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讨论时注意力不够集中。

4.教师在点评与补充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避免过度讲解。

五、教学拓展1.让学生收集关于雨天的故事、传说,进行分享与交流。

2.组织学生进行雨中实践活动,如雨中漫步、雨中游戏等,体验雨天的乐趣。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下雨天真好》。

(2)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学会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下雨天真好》。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难点:(1)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引导学生回忆下雨天的美好时光,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下雨天真好》,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各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精讲点拨:(1)教师针对诗歌的内容、主题、修辞手法等进行讲解。

(2)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提高记忆效果。

6. 创意写作:(1)启发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诗歌《下雨天真好》。

2. 写一篇以“下雨天”为主题的作文,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 搜集其他描述下雨天的诗歌或文章,进行阅读赏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下雨天,真好》参考教案1

《下雨天,真好》参考教案1

《下雨天,真好》参考教案(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下雨天,真好》是以孩童的口吻,所写出的是一篇质朴感人的抒情散文。

本文的特点是在于运用“雨”作为契机去引发对绵绵乡情的无尽的联想,由当时的“雨”而联想到过去的雨,过去在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从外在结构上来说,文章以“雨”贯串始终,由雨“破”,由雨“解”,最后由雨“结”。

而在内在结构上则是以乡情作为贯串始终的线索,对雨的回忆的深入也成为乡情由涓涓细流变为滚滚波涛的发展,天真的稚子情怀,文末因感伤童年不再所流露的淡淡惆怅及于人、事的描写中自然流露的浓浓的乡情,都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从真善美的角度去写童年时光,比如对父亲、母亲、阿荣伯的描写都写得亲切美好,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人之间的善和一种怅然的美。

【教学目标】1.在阅读课文实践活动中,练习把握文章脉络,整体感悟文章思想内容。

2.在阅读课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课文语句表达,积累汉语言词汇句式,训练朗读,培养语感。

3.学习课文写作模式:借雨天话题,抒写个人生活情感。

【教学重点】1.在阅读课文实践活动中,练习把握文章脉络,整体感悟文章思想内容。

2.在阅读课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课文语句表达,积累汉语言词汇句式,训练朗读,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写作模式:借雨天话题,抒写个人生活情感。

下雨天,真好(第1课时)【教学建议】1.激情导入。

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播放童声歌曲《小雨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或者以“今天开始学习教材第六单元‘雨中情思’,本单元课文都有写到‘雨’,课文标题都有一个‘雨’字,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下雨天,真好》,和作者一起感受下雨天的那份美好与温馨。

”这样的导语开头。

2.检查并巩固重点字词的音形。

让学生自己找出生僻或认为重点的字词,通过标音、注释来解决疑难、重点字词。

教师可以适当板书并解释课文中的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师读,或全班同学读,或教师指定某位学生读。

在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提醒注意某字读音,某句子读法,或者纠正学生读得不正确之处。

《下雨天,真好》说课稿

《下雨天,真好》说课稿

《下雨天,真好》说课稿一、引入众所周知,雨是大自然的恩赐,雨水滋润大地,使得万物生长茁壮。

然而,很多人在下雨天却会感到烦躁、沮丧。

在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一篇关于下雨天的文章——《下雨天,真好》。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下雨天的美妙与意义,鼓励人们在下雨天保持愉悦的心情。

二、分析1.文章结构分析首先,文章采用描写法和议论文的结合方式,先通过描写雨天的美丽和意义,再进入到对人们情感状态的引导和建议。

2.篇章特点分析(1)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太多复杂的修辞和花哨的词语,符合描述性质的文章语言特点。

(2)结构清晰,言简意赅。

适合高效度阅读。

(3)通过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感恩之情。

3.内容分析通过描写、分析和建议等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下雨的世界,享受雨天的美丽与意义。

在描写部分,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雨的世界,如雨水的轻柔、流光溢彩的雨中绿色、带有木鱼声的雨中花香等。

在分析部分,作者从雨对自然的作用和雨对人类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雨天的意义。

雨是大地的恩赐,滋润生命之源;雨还可以疏散心中的烦躁和不安。

在建议部分,作者鼓励读者在下雨天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听听音乐、读一本书、享受雨中散步等。

这些活动可以使人们陶醉于音乐或阅读中,或者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点评和解读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是文字凝练,却充满了想象力,并且引导人们在下雨天保持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时常在紧张和压力下,却很少有机会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下雨天为人提供了一种难得的休闲时间和空间,可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恢弘。

虽然下雨天会带来不便,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减少对人们生活的干扰。

此外,下雨天也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的关注。

城市化、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使得空气、水质等环境遭受了很大的压力,加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于环境的关注和保护呼声越来越强烈。

因此,《下雨天,真好》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在赞美下雨天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在启发和教育人们珍爱自然环境、关注环境保护以及在现代生活中如何平衡自己的心态,享受自然生活节奏。

下雨天,真好

下雨天,真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总第44课时
下雨天,真好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这是一节读写讨论课。

1.讨论《下雨天,真好》一文,写了许多似乎互不相干的人和事,但不显得
杂乱,为什么?
尽量让同学们说,老师主要做引导和归纳工作。

首先,文章有一句提纲挈领的话:“好像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

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了亲人和朋友,游遍了魂牵梦萦的好地方。

优游,自在。

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引发全文,也是统帅全文。

其次,文章标题是《下雨天,真好》,所写的都是以下雨天为背景的生活,所写的都是“真好”的生活,充满欢乐和亲情,温馨而美好。

再次,回忆叙述也有一个条理,从童年时期到少年时期,再到青年时期,一路写去,有条不紊。

2.交流
让大家把昨天写的小作文拿出来,分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哪些写得更好,好在何处,哪些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修改。

教师进行巡回检查指导,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
张林一中甘朝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标准教材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说课稿(新整理)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八年级语文:《下雨天,真好》说课稿(新
整理)
一、说教材
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写的就是她从童年到青年的各种雨天情趣。

读这篇作品,尤其要品味那些饱含情感的故事、细节,诸如逃避功课、希望谷子霉变等“坏心思”的独特趣味与美感。

文章以“雨”为外线,以“思乡”为内线,尽情倾诉真挚而热烈的情感,记述了童年的梦痕,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渗透着现实的况味,无不饱含着作者“水是故乡甜”的怀旧思乡之情。

作者为什么说《下雨天,真好》?因为下雨天总能把“我”带到另一处所,远离纷扰的世界,在宁静
中回忆自己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体味到人间真情的融恰,可以过得悠哉自在有情趣。

下雨天也使“我”在蓦然回首感到人事的变迁和远离家乡的怅然。

作者从真善美的角度去写童年时光,比如对父亲、母亲、阿荣伯的描写都写得亲切美好。

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人之间的善和一种怅然的美。

叙述平谈朴实、明朗率真,富有深情,流溢着淡淡的诗韵。

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

如文中对港诗的引用,风趣的语言的插入等。

二、说教学目标
学习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理解文章的主旨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将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
1、住文眼,梳理文章结构
2、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悟主旨
3、体会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人情美及传统的中庸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突破重难点,就需要师生合作与研讨,所以我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确立为:
1、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合作中领悟文章主旨
3、强调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这篇文章除了赞颂伟大的母爱外,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人之间的善和一种怅然的美,这种美是中国传统美学观点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之美。

因此我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确定为:
1、学习用母亲慈善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与物
2、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三、说重难点
作者以“雨”为外线,以“思乡”为内线,写了她从童年到青年的各种雨天情趣。

学习时尤其要品味那些饱含情感的故事、细节,诸如逃避功课、希望谷子霉变等“坏心思”的独特趣味与美感,才能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在怀旧思乡中体现的人之间的善和一种怅然的美。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掌握文章结构特点;理解雨天情趣的内涵;体味作者怀旧抒怀中蕴涵的对真善美的讴歌。

重难点的
突破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运用“阅读、赏析、讨论、感悟”的形式,在学生个人速读、赏析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和讨论学习相结合,最后学生再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体会,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怀旧思乡背后的真善美。

四、说教法及教具
学生有对课文学习的主动权,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这一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问题深入理解主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要注重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生活、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学生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合作讨论、探究交流法”让生生、师生之间进行深入的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发现、构建课堂模式。

教具注重了资源的整合,将图片、文本及音视频整合与一体,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导学达标
(一)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生介绍作者
(三)字词检测,落实基础
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一)与课文对话——整体感知,自主学习
速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什么认为“下雨天,真好”?
2、作者说:“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试从课文中找出“雨珠的链子”和那些“好时光”。

(学生先速读课文,完成自主评估作业,然后各抒己见。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找出蕴涵文章主旨,表现雨天情趣的句子,进而抓住文眼“好”来梳理文章结构。

(二)与同学对话——深入学习,合作探究
1.、“我”和母亲对下雨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这
些小孩子的“坏心思”(例如多次逃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乐道写进文章呢?
2、从文中所记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性情慈善?
3、作者对下雨天的感觉是不是始终不变呢?她为什么会说“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逃避功课、希望谷子霉变等“坏心思”中的独特童真童趣,母亲身上体现出的善,“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永远沉浸在雨的欢乐中”流溢的人事的变迁和远离家乡的怅然美。

(三)走出课文——与生活对话
请说说你自己关于雨天的趣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生活
(四)跨越空间——与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艺术家对话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请学生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或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文学底蕴。

四、请学生对照板书梳理文章结构,阐述文章主旨,谈自己的
学习收获。

上一篇:北师大版《下雨天,真好》教案下一篇:《下雨天,真好》同步练习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