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霞客的文章翻译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译文.doc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译文戊午年(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我从白岳榔梅庵出发,到了桃源桥。
从小桥右边下山,山坡非常陡,这就是从前通向黄山的路。
走了七十里地,投宿在江边的一个村庄。
初四,走了十五里路,到了汤口。
又走了五里,到了汤寺,在汤池里边沐浴。
拄着拐杖向着朱砂庵攀登。
走了十里,上到了黄泥冈。
这时云雾里边的各个山峰,渐渐露出来,又渐渐的落到我的拐杖底下。
拐进石门,越过陡峭的天都峰的威胁往下看,天都峰、莲花峰两座山峰,都有一半插入云霄,选一条路的分支往东攀登,那是从前我没有到过的地方,于是一直往上爬,几乎到达了天都峰的山坡。
又往北上,在石缝里攀行。
山峰相对耸立,中间只有一条缝;山路在石头之间蜿蜒不断,又堵塞的地方就凿开它,陡峭的地方就凿出台阶,断裂的地方就用木头搭桥连通它们,高悬的地方就用梯子搭上。
往下俯视,陡峭的山谷非常阴森,枫树和松树交错混杂,五色缤纷,灿烂的好像画出来或绣出来的。
因此感觉黄山是我一生见到的奇观,但是奇妙到这种地步,从前没有来过,这次游历真是又痛快又惭愧啊!这是我的从人都害怕险阻停下了,我也停下没有继续上去;但是一路奇景,不觉的引诱我独自前往。
登上峰顶以后,有一座庙庵像翅膀一样伸出来,这是文殊院,也是我当年打算登上却没有登上的地方。
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后边倚着玉屏风峰,两座山峰的秀丽景色,用手就能揽过来。
向四周看奇峰交错耸立,许多山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的绝美的地方!如果不是再来一次(前度已来过一次),怎么能知道这里如此奇妙?碰到了云游的和尚(法号澄源),非常兴奋。
过了中午,我的从人恰好到了。
站在文殊院前,指点着两座山峰。
院里的和尚说:“天都峰虽然近但是没有路,莲花峰可以登上但是路远。
今天只适合靠近天都峰而观赏,明日再登上莲花峰峰顶。
”我不同意,决心去攀天都峰。
带着澄源和尚、下人又走下窄路。
到达天都峰旁边,从流石曲折而上。
抓着草和荆棘,遇到石块就越过石块,遇到石崖就攀登石崖。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徐霞客,明末清初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
他的一生中,不仅留下了许多惊世骇俗的奇闻异事,还在自然科学、汉文化、民俗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徐霞客传的原文及翻译。
一、徐霞客传的原文《徐霞客传》,本名《清流县杂志·徐霞客传》。
是一篇中国古代传记体文学作品,作者为徐绍桢。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原文:“徐霞客,字韩山人,号秦淮渔叟。
铜山人,荆州石首人也。
一名东篱。
……自幼好读书,尤喜天文、地理之学,爱好东游。
……开始游江淮、浙闽,后来曾经游历至滇缅、藏、蒙古等地,长途跋涉、万里迢迢,著述多部,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和资料。
……”“明闽学问府府试榜眼,曾任左都御史,后任直隶总督。
宋千里之行,始于越嶲之南;洛阳纸贵,大抵出于磁砂之西。
途虽远,不行不至。
泰山虽高,有客斯顶;浙江虽深,有渔斯潭。
是故专意一地,不如多历五方。
试衣而后知质,走马惟见岭。
衣一而马习,知岭尽于江。
大道虽已成,未尝不欲趋县城之西。
所以然者何?以为江山漫漫,群书亦繁,吾自厚交,所听所闻,所得所见,一一留心。
……”二、徐霞客传的翻译"徐霞客,字韩山人,号秦淮渔叟。
铜山人,荆州石首人也。
一名东篱。
……自幼好读书,尤喜天文、地理之学,爱好东游。
……开始游江淮、浙闽,后来曾经游历至滇缅、藏、蒙古等地,长途跋涉、万里迢迢,著述多部,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和资料。
……""明闽学问府府试榜眼,曾任左都御史,后任直隶总督。
宋千里之行,始于越嶲之南;洛阳纸贵,大抵出于磁砂之西。
途虽远,不行不至。
泰山虽高,有客斯顶;浙江虽深,有渔斯潭。
是故专意一地,不如多历五方。
试衣而后知质,走马惟见岭。
衣一而马习,知岭尽于江。
大道虽已成,未尝不欲趋县城之西。
所以然者何?以为江山漫漫,群书亦繁,吾自厚交,所听所闻,所得所见,一一留心。
……"三、结语徐霞客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留下的文化和科研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徐霞客传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陰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陽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徐霞客传译文: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陰梧塍里人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三十岁的时候,母亲打发他出游东南地区美丽的山水,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过两三次的,有去过多次的,没有只去过一次的他出行,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几天忍受饥饿,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横渡山谷,像拿绳索打水一样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回来,在小寒山拜访陈木叔陈木叔问他:“可曾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徐霞客不敢肯定回答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以后回来了,说“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才下山”他和人争奇斗胜,都是这类情况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在福建拜访了黄石斋,看遍了福建的胜山,都不是当地人所熟知的登上了罗浮山,拜谒了曹溪,回来又在云陽追访黄石斋来回上万里,好像是在近处漫步说前人记载天文地理,很多是抄袭,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长江黄河二条经脉,山与水两者之间的界限,大多于中原之内打算游览昆仑山等中原以外的地方,直到西北沙漠地区才回来乘坐一艘树叶般的小船,大雨淋湿了小船,邀请他上岸,他不愿意,说:“这就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丙子年九月,辞家西行僧人静闻希望登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在湘江遇到了强盗,静闻被伤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把静闻的尸骨埋葬在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徐霞客回到云南,脚生病,不好走,便修撰《鸡足山志》,三个月以后修撰完毕(他)病得很厉害,对前来探望的人说:“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奉皇上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走到黄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我认识徐霞客,是通过漳州人刘履丁刘履丁对我说:“徐霞客从西方回来,呼吸困难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三个月才回来,他儿子对他详细讲述了黄石斋被拘押的情状,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叹,不吃东西去世了”他这个人为人就像这样啊!。
徐霞客文言文

徐霞客文言文1. 徐霞客写的的原文译文蝴蝶泉南二里,过第二峡之南,有村当大道之右,曰波罗村.其西山麓有蝴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村南西向望山麓而驰.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余在粤西三里城,陆参戎即为余言其异,至此又以时早未花.询土人,或言蝴蝶却其花所变,或言以花形相似,故引类而来,未知孰是.不好意思,只找到原文。
2. 游庐山记(徐霞客)原文及翻译原文: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

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游恒山记原文及翻译徐霞客,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
十一日,风翳(yì)净尽[风平云散。
翳,云雾],澄碧如洗。
策杖登岳……[拄着手杖攀登恒山]。
[策,拄着,扶着。
岳,这里指恒山],面东而上,土冈浅阜(fù)[低矮的土山],无攀跻(jī)劳[没有爬山的劳累。
跻,升,登]。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有虬(qiú)松[盘曲的松树]离立[并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于是[从此。
是,代虎风口]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
循,顺着,沿着。
乘,凭借]。
三里,有杰坊[高大的牌坊。
杰,高大的样子]曰“朔方[郡名。
这里泛指北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 [官署]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shì)级[一步一步踩上台阶。
拾,放轻脚步往上走]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很高的台阶]插天,庑[wǔ,堂四面的廊屋]门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
穹,高。
森立,密集的样子]。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曰会仙台。
台中像[塑造]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jī)危[高]崖、登绝顶。
还[huán,转,绕]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蹑[niè,踩]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绝顶,极顶,最高点],而满山短树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参差不齐的样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gǔ,水流急的样子]不能出。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翻译

徐霞客游记文言文翻译引言徐霞客,字元章,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农学家、作家,他的游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瑰宝。
本文将对徐霞客游记进行文言文翻译,以了解他的旅行经历和对各地景观的描述。
游记一:江南记前言江南之地,沃野千里,水网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我自京师出发,跋涉数月,终于来到江南地区,即将展开我的江南游。
此地山川如画,景致宜人,值得游人细细品味。
### 宋城宋城,位于江南一带,为宋代古城遗址,城墙高大厚实,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气息。
登城一望,朝阳初升,万家炊烟袅袅升起,想必是此间人家正在忙碌的准备一天的生活。
城内繁华市井,商贾云集,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给我一种热闹非凡的感觉。
### 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内,曲折多变的湖岸线,如画般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湖边的荷花池中,荷叶如碧玉,白莲绽放,吸引着许多游人前往观赏。
湖畔的苏堤,石桥飞跨湖面,湖水波光粼粼,风景如画,整个景色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
### 总结江南之游,自宋城起,行走在古城中感受历史,远观西湖美景以回忆,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江南的山川和风景使我受益匪浅,对自然和人文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游记二:西南行前言西南地区地势险峻,山峦起伏,山水秀丽,被誉为“天府之国”。
在这次西南之行中,我亲历了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领略到了这里的独特风景和文化。
### 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地势险峻,峰峦叠嶂。
我一路攀登,仰望峰顶,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山顶的金顶寺,建筑雄伟壮观,内有佛像香烟缭绕,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 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境内,以其独特的山水和藏族文化而著名。
沟中瀑布飞泻,湖泊碧绿,山川秀丽。
每当阳光透过山谷洒下,给湖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沟内还有藏族风情的村庄,可以近距离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 总结西南之行,虽然途中艰辛,但是无论是峨眉山的险峻和壮丽,还是九寨沟的美丽和神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霞客翻译答案

9 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漠,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么遗憾了。
3 儚儚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寻探讨各地的形胜,就突然变的能言善辩起来。 4 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
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走了三十里,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 长江黄河二条经脉,山与水两者之间的界限,从有记载以来,大多局限于中原之内。 在湘江遇见强盗,静闻被伤害致死。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
1 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颺去。 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 2 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
徐霞客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深深地喜爱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
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林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横渡山谷,像拿绳索打水一样。 (他平时)昏昧柔弱的样子,好像不怎么会说话;可一旦和他讨论辨析山水的脉络,搜
5 江河二经,山川两戒,自纪载来,多囿于中国一隅 6 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 7 龙长则源脉亦长,江之所以大於河也 8 丽江木太守偫餱粮,具笋舆以归
山脉长水脉也长,这是长江流量大于黄河的原因所在。 丽江府的木太守为他准备好干粮和竹轿,他才得以回来。 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孤身一人),直到黄河、沙
徐霞客蝴蝶泉文言文翻译

【原文】徐霞客,吴人,好游。
一日,游至云南,至蝴蝶泉。
泉在山中,四周皆峰峦起伏,林壑幽深。
泉之水清冽,如镜如练。
泉旁多蝴蝶,大小不一,色彩斑斓。
徐霞客见之,叹为观止,遂作《蝴蝶泉记》。
【翻译】徐霞客,吴地人士,喜爱游历。
一日,徐霞客游历至云南,来到了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山中,四周山峰连绵起伏,山谷幽深。
泉中之水清澈透明,宛如明镜、白练。
泉边聚集着各种蝴蝶,大小不一,色彩斑斓。
徐霞客见到此景,感叹不已,遂撰写了《蝴蝶泉记》。
【译文】徐霞客,来自吴地的游历爱好者。
有一天,他游历至云南,来到了著名的蝴蝶泉。
这座泉位于群山之中,四周山峦起伏,景色幽深。
泉水的清澈如同明镜,又似白练。
泉边聚集了各种各样的蝴蝶,大小不一,色彩斑斓。
徐霞客看到这景象,不禁赞叹不已,于是撰写了《蝴蝶泉记》。
【原文】泉边有石,形如蝴蝶,名为蝴蝶石。
蝴蝶石之上有泉,泉从石中流出,注入泉中。
泉旁有树,树干如臂,枝叶繁茂,名为蝴蝶树。
蝴蝶树之上有蝴蝶,蝴蝶聚集于此,如云似霞。
徐霞客览之,心中感慨万分,遂作《蝴蝶泉记》。
【翻译】泉边有一块石头,形状宛如蝴蝶,称为蝴蝶石。
蝴蝶石之上有一泉,泉水从石中流出,汇入泉中。
泉边有一棵树,树干粗壮如臂,枝叶繁茂,称为蝴蝶树。
蝴蝶树上聚集着蝴蝶,蝴蝶在此如云似霞。
徐霞客观赏此景,心中感慨万分,于是撰写了《蝴蝶泉记》。
【译文】在泉边,有一块形状像蝴蝶的石头,名叫蝴蝶石。
蝴蝶石上有一股泉水,泉水从石头中涌出,注入泉中。
泉边生长着一棵树,树干粗壮如臂,枝叶繁茂,被称为蝴蝶树。
蝴蝶树上聚集着各种蝴蝶,它们如云似霞,美不胜收。
徐霞客目睹此景,感慨万分,于是撰写了《蝴蝶泉记》。
【原文】徐霞客游历云南,见蝴蝶泉之美,心向往之。
遂留宿一晚,次日,徐霞客游览泉旁之山,登山望泉,景色如画。
徐霞客见蝴蝶泉之美,赞叹不已,遂作《蝴蝶泉记》。
【翻译】徐霞客游历云南,见到蝴蝶泉的美丽,心生向往。
于是留宿一晚,次日,徐霞客游览泉旁的山峰,登山俯瞰泉景,景色如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u xiake travel around 16 provinces, life almost throughout the country.In his investigation process, never blindly accepted conclusion on the books.He found that the previous record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has many places are not reliable。
For the real careful investigation, he seldom boat, almost entirely on foot mountains, trek;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truth of nature, he always choose the path dangerous mountain, sparsely populated forest, found many strange mountain scene。
He often choose different time and season, many times around the mountain, revisit repeated observations of the wonders of exchange。
徐霞客一生周游考察了十六个省,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他在考察的过程中,从来不盲目你迷信书本上的结论。
他发现前人研究地理的记载有许多很不可靠的地方。
为了进行真实细致的考察,他很少乘车坐船,几乎全靠双脚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为了弄清大自然的真相,他总是挑选道路艰险的山区,人迹稀少的森林进行考察,发现了许多奇山秀景;他常常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多次重游各地各山,反复观察变换的奇景。
Xu lives around the surveyed the 16 provinces, taking almost all over the country. He in the course of investigation, never blind superstition you conclusions on books. He found the records of previous studies where there are some very unreliable. For a real careful study, he rarely travel by ship, almost entirely on foot into the long journey;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truth of nature, he always chooses the path perilous mountains, unfrequented forest study, found a lot of strange mountain beautiful scenery; he used to select
different times and seasons, tour around the mountain several times, repeatedly observe the wonders of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