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16例临床分析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16例临床分析

【 关键词 】 特发性肺 纤维化 ;急性加 重;H C ;早期诊 断 RT 【 中图分类号】 R53 【 文献标识码 】 I 6 B 文章编 号】10 — 91 f00 1 17 0 08 57 21 )1 — 65— 2
特发性肺纤维化 (P )是指 原因不明并 以普通 型间质 性 IF 因激素治疗 而 消失 ,亦 可 因治疗 无效 向 网状或 蜂窝状 发展 。 ( )线状或胸膜下弧线状影 ,多见于两下肺后外部 。 ( )支 2 3 气管扩张。 ( 4)蜂窝状 阴影 ,主要 分布于两肺基底部胸膜 下
现更 具 特 点 。
性肺泡炎 、隐源性致纤维化肺 泡炎 等,其发病机制 目前 尚不清 楚 ,据美国密歇安 大学 的特夫斯 ( ow )教 授 研 究发 现 , Te s 其可能的病 因和机制 包括 : ( ) 可能是原发疾病 过程 中一个 1 不同的病理生理学 表现 ; ( ) 可能是未确诊 的 一种疾 病过程 2
A IF 患者的临床 资料 ,特别是影像学资料 。结果 EP ) A IF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进行 性呼吸 困难 、干咳 、V lo哆 EP er c 音 、杵状指 、紫绀等 ;高分辨率 C T主要表 现为磨玻璃样影、线状或胸膜 下弧线状影 、支气管扩张、蜂 窝状 阴影。结论 IF急性加 重期 HR T表现具有一 定的特异性,H C P C R T对 A IF的早期诊 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EP
与普 通 IF比较,A IF患者 的 H C P EP R T表 早期可无异常或仅 表现 为肺纹理增 多紊乱
12 1 胸部 X线 ..
的临床表现 ,例如疱疹病 毒感 染 ,可引起急性恶 化; ( )可 3
能 是肺 部急 性 应 激 的后 果 ,并 进 一 导致 IF内在 的异 常纤 维 步 P 增殖 过 程 的 加速 。

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进展性肺纤维化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进展性肺纤维化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进展性肺纤维化临床实践指南解读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以呼吸困难和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放射学和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UIP),治疗方法不多,预后差。

自2000年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TS)与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联合发表首个IPF诊治共识以来,随着IPF随机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不断涌现,2011年和2018年ATS/E RS/日本呼吸学会(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 JRS)/拉丁美洲协会(Latin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LAT)陆续发布了关于IPF的临床实践指南。

近期,ATS/ERS/JRS/ALAT联合颁布了2022版成人IPF和进展性肺纤维化(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 PPF)临床实践指南,这版指南对IPF的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标准进行了更新,并对IPF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问题给出了基于循证的推荐建议,同时正式提出了除IPF以外PPF的定义。

本文重在对IPF诊治的更新以及最新PPF的定义进行解读,革旧鼎新,以指导临床诊疗。

一、IPF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分型2018 版IPF诊断指南中定义了四种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确定的影像学类型:UIP、很可能UIP、不确定UIP和其他诊断。

学会考虑将HRCT中UIP和很可能UIP合并,但考虑到多种原因,2022版指南仍维持了之前的分类,但对不同类型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石德龙,张烈,李永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呼吸内科,陕西西安710054【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14例AE-IPF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采用泼尼松治疗者纳入对照组,59例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泼尼松治疗者纳入研究组。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白细胞介素4(IL -4)、白细胞介素13(IL -13)]、肺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aO 2、SaO 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分别为(75.49±4.14)mmHg 、(92.51±3.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9±4.14)mmHg 、(90.77±3.38)%,PaCO 2为(38.69±3.11)mmHg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3.18)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L -4、TGF -β1、IL -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分别为(4.95±1.02)ng/mL 、(143.65±6.30)pg/mL 、(87.49±5.94)mg/m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1.09)ng/mL 、(151.27±7.18)pg/mL 、(90.78±6.03)mg/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 、LN 、PC -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分别为(89.43±7.20)μg/L 、(90.68±8.33)μg/L 、(70.53±6.19)mg/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15±7.32)μg/L 、(95.47±8.59)μg/L 、(74.17±6.36)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略低于对照组的9.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下 游炎 性 因子 I L - 6 、 I L 一 8 、 I L - 1 p , 进一 步 扩 大 炎 症 反
I P F发病 率呈逐 渐上 升 的趋 势 , 国内 尚无 相关 报
道, 据国外调查报道, I P F在美 国发病率为 1 4~ 2 7 . 9 例/ 1 0 0 0 0 0例 ; 在欧洲为 1 . 2 5~ 2 3 . 4例/ 1 0 0 0 0 0例 , 且
发病率随年 龄增 长而增 加 ; 英国 1 9 9 9— 2 0 0 3年 I P F 发病 率 每 年 4 . 6 ̄ J , / l O O 0 0 0例 , 以每 年 1 1 % 速 度 增 长_ 3 J 。国内有 研 究报 道 , I P F平 均发 病年 龄 为 6 6岁 ,
均 与遗传有关 , 但家族 l 生I P F及散发 陛 I P F从 临床及组
应, 并诱 导成 纤维 细 胞 进 一 步活 化 , 分泌胶原增多 , 促进 成纤 维化 反应 _ 9 ' m J 。来 自于 中性 粒 细胞 弹 性蛋 白酶 缺失 鼠的证 据 表 明 , 中性粒 细胞 可 能 通 过 弹性
山东 医药 2 0 1 4年第 5 4卷 第 7期
瑞娟
( 1山东省 医学科学院, 济南 2 5 0 0 0 1 ; 2济南大学 山东省 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3济 宁市 第一人 民 医院)
关键词 : 特发性 间质性肺炎 ; 特发性肺 间质纤 维化 ;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症
学会( J R S ) 和拉丁美洲胸科协会( A I A T ) 发表的 I P F诊 治指南指 出其可能高危因素有 吸烟 、 环境污染 、 微生 物 感染、 胃食管反流及糖尿病 J , 国内报道的相关病例分 析结果与此相符。而对于 I P F是否受遗传 因素影响, 2 0 1 1 年I P F诊疗指南 指 出家族性 I P F及散发 性 I P F

认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急性加重

认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急性加重
维普资讯
临床肺科杂志 20 08年 3 第 1 卷第 3 月 3 期

27 6
专家论坛 ・
认识 特 发性 肺 纤 维化 的急 性加 重
邓伟 吾
通 常 认 为 特 发 性 肺 纤 维 化 (P ) IF 是一 种 慢性 、 行 性 肺 部 疾 进
包括 7种组织学类型及相应 的临床病 变 J①普 通型 间质 性 : 肺炎( sa i est n u o i,UP 一 特发性肺纤维4 / uuln ria p em na I) t ti l g 隐
原性致纤维性肺泡炎 (doa i p l oayf ms / r t ei i pt c um nr i i e po n i h b s y g e
项检查 , 以策安全 。的 临床 表现 , 称为 IF的加 速型( ce rt P acl a d e e
 ̄r e f P ) 。病 情迅 速恶 化 , m do IF 病死 率 高 , 临床 表 现并 非 少见 , 当引起重 视 , 应 以免造成漏诊 和误诊 。 K no odh等 对 IF急性加重 的诊 断标准 为 : 在一个 月 P ① 内出现气促加 重 ; ②低 氧血症 P O / I:<2 5 ③ 胸 片 出现 a :FO 2;
者在 7 6周 随访过程 中, 发生 IF相关死 亡者 , 半数 与 IF P 约 P 的急性加重有关 。鉴于急性加重可能 随时发生 , 而预后甚差 ,
因此对于 IF的 目前 治疗 策 略可能需 要重行 评估 , 索更 有 P 探
效 和积 极 的治 疗 药 物 和 方 案 。
ln i ae ; 淋 巴性 问质 性 肺 炎 (y poy cit st u gds s ) ⑦ e 1m hct n r ia i e ti l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臧丹阳;卢灵灵;郭闪闪;于宁霞;杨曙光;余学庆【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22(24)3【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三个中心的AE-IPF患者7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26例、痰浊阻肺证50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

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结果AE-IPF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血清CCL18、HMGB1、KL-6、MMP-7和SP-D水平在痰热壅肺证和痰浊阻肺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S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血清SP-A与AE-IPF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P-A的浓度升高,与痰热壅肺证关系越密切,反之,血清SP-A浓度降低,则与痰浊阻肺证关系越密切。

AE-IPF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预后可能较痰浊阻肺证患者更差。

【总页数】7页(P989-995)【作者】臧丹阳;卢灵灵;郭闪闪;于宁霞;杨曙光;余学庆【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031【相关文献】1.中医证候转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相关性研究进展2.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细菌感染前白蛋白与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3.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4.16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证候要素调查及其与病情预后、转归的相关性研究5.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与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研究报告

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研究报告

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IPF,特发性肺纤维变性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病症体征:劳力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消瘦,关节酸痛,食欲不振疾病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什么?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按病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所谓HAMMAN-RICH综合征属急性型,临床更多见的则是亚急性和慢性型,欧洲学者多称本病为隐源性致纤维性肺泡炎,美国习用IPF,我国一度盛行CFA的名称,近来却多用IPF,本病多为散发,估计发病率3~5/10万,占所有间质性肺病的65%左右,见于各年龄组,而作出诊断常在50~70岁之间,男女比例1.5~2∶1,预后不良,早期病例即使对激素治疗有反应,生存期一般也仅有5年症状体征:特发性肺纤维化有什么症状?约15%的IPF病例呈急性经过,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而发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多于6个月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绝大数IPF为慢性型(可能尚有介于中间的亚急性型),虽称慢性,平均生存时间也只有3.2年。

慢性型似乎并非急性型演变而来,确切关系尚不了解。

特发性肺纤维化主要症状有: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呼吸浅速,可有鼻翼搧动和辅助肌参予呼吸,但大多没有端坐呼吸。

②咳嗽、咳痰早期无咳嗽,以后可有干咳或少量粘液痰。

易有继发感染,出现粘液脓性痰或脓痰,偶见血痰。

③全身症状可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一般比较少见。

急性型可有发热。

常见体征:①呼吸困难和紫绀。

②胸廓扩张和膈肌活动度降低。

③两肺中下部VELCRO罗音,具有一定特征性。

④杵状指趾。

⑤终末期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相应征象。

化验检查:特发性肺纤维化要做什么检查?特发性肺纤维化检查1、影像学检查(1)常规X线胸片摄片技术须注意穿透条件适当,应用中度增感屏,聚焦要小。

早期肺泡炎X线上不能显示异常;随病变进展,X线表现出云雾状、隐约可见微小点状的弥漫性阴影,犹如磨玻璃。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新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新进展
(i lcp c y C) 肺 总 量 (oa ln aa i , v a a ai ,V 和 t t tt u g cp c y l t
量 炎性 细胞 的浸润 , 后期 成 纤维 细胞 大量 增生 , 原 胶 沉积 , 逐渐 发展 为不 可 逆 的肺 间 质 纤 维 化 。它 是 特
发 性 问 质 性 肺 炎 (do a i itr ia p emoi , iipt c nes t l n u na h ti

2 ・ 2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1 l月 第3 3 0年 0 卷第5期 Ci Ln i tetn di ) Oco e 00. l .N . hnJ ugDs  ̄coi Eio ( r c tn t r 1 Vo 3 o 5 b 2


综述 ・
特 发性 肺 纤 维 化 的研 究 新 进 展
中图法分类号 :5 3 R 6 文献标识 码 : A
特发 性 肺 纤 维 化 (do a i p l n r i oi, iipt c umo ayf rs h b s
呼 吸专 家作 出 的最终 诊断 更为 可靠 。这 是一 个值 得
推荐 的措 施 。
WF 是 指原 因不 明 , 理 改 变 以普 通 型 间 质性 肺 炎 ) 病 (sa iestl nu na I) 特 征 的一 种 慢 uuln ria p emoi,UP 为 t ti 性 间质 性肺 疾病 … 。主 要 表 现 为 弥 漫性 肺 泡 炎 、 肺 泡单 位 结构 紊乱 和 肺 间质 纤 维 化 , 病 理 改 变 以大 其
从 影像 学上 来 看 , 然 与 组 织 学 相 关 的 U P的 虽 I
20 00年发表 了关于 IF诊 断和治疗的文章 , P 但对其 较为确切 的诊 断仍存 在很 多的临床 问题 。迄今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的研究进展张娟娟综述,张英为,邱玉英审校[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其发病率远被低估,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IPF急性加重(AE-IFP)是IP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其病死率高,预后凶险。

文章对AE-IPF流行病学、病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诊断标准;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199(2019)04-0418-05[DOI]10.16571/ki.1008-8199.2019.04.016Research progress 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ZHANG Juan-juan reviewing,ZHANG Ying-wei,QIU Yu-ying checking(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210008,Jiangsu,China)[Abstract]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n recent years,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morbidity of IPF is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d.Therefore,IPF has caused widely concern.Acute exacer⁃bation of IPF(AE-IFP)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IPF prognosis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IPF patients.Due to the high mortality of AE-IPF,its prognosis is devastating.In this review,many aspects of AE-IPF,such as the epidemiology,etiology,risk factors,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tic standards,management and prognosis,etc,a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earch,and prospects for research trend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re provided.[Key words]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diagnostic standard;management0引言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局限在肺部的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1]。

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气喘伴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多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退,胸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特征性表现是双侧胸膜下、基底部分布为主的网格影和蜂窝影,伴或不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2-3]。

IPF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E-IFP)是指IPF患者在短期内出现病情急剧恶化,临床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急剧加重,肺功能快速下降,HRCT在原有影像学特征的基础上出现弥漫性磨玻璃影或实变影[4]。

AE-IPF的概念是2007年由国际专家共识首次提出并详细描述,当时强调“没有明确诱因的情况下”出现IPF临床表现的快速进展。

随着临床资料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入,2016年国际专家共识对AE-IPF相关内容进行了部分修订,此次不再强调“无明确病因”,而是强调“病理特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iffuse alveolar damage,DAD)”[5]。

据统计,每年大概有5%~15%的IPF患者发生AE,而AE-IPF病死率高达50%以上、预后极为凶险,给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055)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呼吸科[张娟娟(医学硕士研究生)、张英为、邱玉英]通信作者:张英为,E-mail:yingwei16@临床诊疗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6]。

因此,本文对其流行病学、病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1流行病学目前AE-IPF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既往文献报道的发病率差别迥异,这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并发疾病、研究人群的种族和遗传背景、诊断标准、以及统计学方法等的不同有关。

在尼达尼布三期临床试验的安慰剂对照组,AE-IPF一年的发病率为7.6%[7];在STEP-IPF试验的回顾性分析中,确诊的IPF患者每人每年AE的发生率仅为4%,若将疑似IPF患者包括在内时,每人每年AE的发病率则可增至20%[8],这提示在临床试验中AE-IPF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

除临床试验外,尚有队列研究对AE-IPF的发病率进行报道。

例如,一项美国注册研究提示,AE-IPF发病率为每人每年13%[9];一项日本的队列研究报道,AE-IPF1、2和3年的发病率分别为9.6%、19.2%和31.0%[10]。

由此可见,队列研究所报道的AE-IPF发病率总体上高于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组所报道的发病率。

当然,这可能与临床试验中纳入的患者病情偏轻有关。

2病因和危险因素AE-IPF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

Simon-Blancal 等[11]的一项AE-IPF回顾性分析发现75.7%的AE发生在12月至5月,仅有24.3%的AE发生在6月至11月。

一项泼尼松、硫唑嘌呤和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IPF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在32周的治疗期内联合治疗组的AE发生率为6%,而安慰剂对照组无AE的发生[12]。

由此可见,AE-IPF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提示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是AE的诱因。

Molyneaux等[13]报道了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高细菌负荷是肺功能下降和死亡风险的预测因子,之后Molyneaux 等[14]发现AE-IPF患者BALF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稳定期IPF患者。

Ushiki等[15]利用PCR对14例AE-IPF患者的BALF进行病毒核酸的检测,发现其中3例患者有病毒感染的证据[16]。

最近文献报道了一名IPF患者因肺部烟曲霉菌感染而导致了AE的发生。

因此,肺部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是AE-IPF可能的病因。

其次,肺部机械应力的增加可能导致AE-IPF的发生,如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肺活检术等有创的诊断操作、胸外科手术、胸部以外的手术、以及机械通气等。

再次,既往研究发现AE-IPF患者BALF中的胃蛋白酶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的IPF患者,推测胃食管反流可能是AE-IPF的病因。

但目前关于胃食管反流是否能引起AE-IPF仍有争议,有学者指出由于胃食管反流的严重程度与AE-IPF的严重程度并无相关性,因此认为,胃食管反流可能不是AE-IPF的病因[17]。

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来阐明。

此外,药物也可能是AE-IPF的病因,常见的包括生物制剂(阿那白滞素,依那西普,英夫利昔)、非生物制剂(安倍生坦)、免疫调节剂(干扰素α/β,依维莫司,来氟米特)以及抗癌药物。

最近Qiu等[18]的一篇荟萃分析评估了AE-IPF 的14项危险因素,其中明确的危险因素有低水平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肺总量、PaO2和高水平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difference,AaDO2),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有创操作,高水平的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和肺动脉高压等。

3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3.1临床表现AE可发生在IPF病程中的任意时段,少数患者甚至以AE为首要临床表现而诊断为IPF[4,19]。

病情的急剧恶化大多发生在30d内,AE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还可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

多数患者双下肺可闻及吸气末爆裂音,超过半数可见杵状指(趾),终末期可出现发绀、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和右心功能不全的征象,血气分析常提示呼吸衰竭。

HRCT是AE-IPF诊断过程中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所有怀疑AE-IPF的患者都应及时进行HRCT检查。

HRCT显示双肺网格或蜂窝影,符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UIP)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新出现磨玻璃影和(或)实变影。

一项回顾性研究根据AE-IPF患者胸部HRCT上磨玻璃影和实变影的分布将病变划分为3种模式:外周、多灶性和弥漫性的病变,其中弥漫类型者的预后较另外两种类型者差,证实了HRCT上病变模式是AE-IPF生存的预测因子[20]。

AE-IPF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UIP和DAD 同时存在,可以出现机化性肺炎和显著的成纤维细胞灶。

UIP在低倍镜下主要表现为纤维化的程度和分布不均一,同时可见蜂窝肺改变的瘢痕纤维化区域和病变较轻甚至正常的肺组织交替出现,以间隔下和胸膜旁肺实质为主。

叠加DAD的证据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增生所致的弥漫性的肺泡隔的扩张和变形。

3.2诊断标准2007年IPF临床研究网(the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Clinical Research Network,IPFnet)提出了AE-IPF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①过去或当前诊断为IPF;②近30d内出现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或呼吸困难快速恶化;③高分辨率CT显示在原有IPF影像学表现的基础上新发双肺磨玻璃样改变,伴或不伴实变;④气道分泌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无肺部感染的证据;⑤排除肺栓塞、心力衰竭或其他致急性肺损伤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