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介绍

合集下载

钢框架鉴定报告

钢框架鉴定报告

钢框架鉴定报告ー、钢结构检测鉴定报告主要内容——钢结构材料检测。

(一)力学性能检测1、钢结构力学性能检测a.金属原材如钢板、圆钢拉伸检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延伸率)、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常温冲击、低温冲击、时效冲击)、硬度等韧性和塑性性能检测钢筋拉伸检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弯曲等性能。

钢板的Z向拉伸试验,b.金属焊接件的焊接工艺评定,钢筋焊接件的拉伸和弯曲试验。

C金属硬度试验是金属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指标。

硬度包括:维氏硬度、里氏硬度、洛氏硬度、布氏硬度2、钢结构紧固件力学性能检测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紧固轴力、拉伸(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楔负载试验、螺栓螺母保载试验、螺栓螺垫圈硬度等性能、螺栓连接板抗滑移系数检测。

(二)钢材化学成分分析钢材化学成分分析分为光谱分析与湿法分析,化学分析元素有:C、P、Si、Mn、Cr、Ni、Cu、Mo、V、Ti、Al、Nb、W、B。

(三)涂料原材料检测1.涂料常规检测、内外墙涂料、防火涂料、防腐涂料的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容器中状态、颜色及外观、粘度、流出时间、细度、比重、遮盖力、干燥时间、不挥发物含量、镜面光泽、硬度、柔韧性、耐弯曲性、附着力、耐冲击性、耐水性、耐化学试剂性、耐热性、流挂性、耐湿热性、耐磨性、耐盐雾性、耐老化性.2.钢结构涂装质量检测,常规检测项目有:钢结构涂装外观检测、钢结构涂层附着力检测、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

(四)盐雾试验盐雾试验是一种主要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

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质量,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

盐雾试验主要有: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铜加速醋本能试验、高温湿热试验。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工业与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在各类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现状及其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高强度钢材的基本特性,包括其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焊接性和优良的耐腐蚀性等特点。

随后,文章重点分析了高强度钢材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洋工程、石油化工、能源电力等关键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其在提高工程结构性能、节约材料成本、缩短建设周期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本文还综述了高强度钢材钢结构在材料制备、结构设计、施工工艺、耐久性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新型高强度钢材的研发、高性能焊接技术的创新、复杂结构体系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发展等。

文章最后展望了高强度钢材钢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环保型材料的研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应用、结构健康监测与维护技术的提升等,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强度钢材以其出色的力学性能和优越的经济性,在各类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工业厂房、海洋工程以及能源交通等领域。

在桥梁工程中,高强度钢材因其轻质高强、耐疲劳、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悬索桥、斜拉桥和拱桥等关键受力部位。

其应用不仅减轻了结构自重,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而且有效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在高层建筑领域,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应用同样显著。

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和焊接性,可以实现建筑结构的快速安装和灵活设计。

同时,高强度钢材钢结构还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在工业厂房的建设中,高强度钢材钢结构以其高效、经济、环保的优势,成为首选的结构形式。

其快速的施工速度和灵活的空间布局,为工业生产的快速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介绍

一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介绍
] 表 2 文献 [ 试件参数 4
试件编号 L NA L S A LMA 钢材类型 S N S S S M 跨度/ m 5 . 4 5 . 4 5 . 4 H 型钢截面/ mm 4 8 6×2 8 0×1 2×1 6 4 8 6×2 8 0×1 2×1 6 4 8 6×2 8 0×1 2×1 6
4] , 借以为国内高性能钢框 架的 抗 震 性 能 研 究 情 况 [
架抗震性能的研究 、 设计工作提 年第 1 1 期第 2 8 卷总第 1 7 8期
刘 毅, 等: 一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介绍 ] 表 1 文献 [ 中模型的材料参数及柱梁屈服强度的比值 4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E A R C H O F A U S I N G H I G H P E R F O RMA N C E S T E E L F R AME
L i u Y i Q i n G u o e n h e n S h u i r o n C p g g
Mc p Mb p
1 . 1 1 . 1 0 . 8 1 . 3 1 . 3 1 . 2 1 . 1 1 . 1
跨度/ m 5 . 4 5 . 4 5 . 4 5 . 4 5 . 4 5 . 4 4 . 8 4 . 8
] 图 1 文献 [ 的试验装置 4
图 3 试件的耗能情况
试件 编号 L NA L S A LMA L N B L S B L N C S NA S S A 钢材种类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柱 屈服强度/MP a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钢材种类 S N 4 0 0 B S S 4 0 0 S M 4 9 0 S N 4 0 0 B S S 4 0 0 S N 4 0 0 B S N 4 0 0 B S S 4 0 0 梁 屈服强度/MP a 2 3 5 2 3 5 3 2 5 2 3 5 2 3 5 2 3 5 2 3 5 2 3 5 / Mc p ( k N·m)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 Mb p ( k N·m) 6 4 4 . 3 6 4 4 . 3 8 8 1 . 6 5 4 5 . 2 5 4 5 . 2 5 9 0 . 7 6 4 4 . 3 6 4 4 . 3

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02
复杂环境因素影响
地震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因素,涉及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地震强
度、震源深度、场地条件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屈曲约束
支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03
精细化设计方法
目前对于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尚不够精
细化,需要进一步发展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
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强度钢材钢 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抗震 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 践指导。
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 类似结构的抗震设计和研究提 供参考和借鉴。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国内对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研究尚处于初 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力学性能、构造细节和设计方法 等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一些学术论文和 专利中。
框架结构模型建立
模型设计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试验条件,建立高强度钢材钢框架屈 曲约束支撑结构模型,考虑材料性能、几何非线性、支撑 类型和数量等因素。
几何非线性
考虑结构模型的几何非线性,如梁柱弯曲和剪切变形等, 以精确模拟结构的真实行为。
材料性能
考虑高强度钢材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 拉强度等,以及可能的材料缺陷和损伤。
优化算法选择及参数确定
优化算法
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混合遗传算法结合了遗传算法和模 拟退火算法的优点,能够处理复杂的约束优化问题。模拟退火算法通过引入退火 过程,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参数确定
包括群体大小、交叉概率、变异概率、退火温度等。通过试验和经验选择合适的 参数,以获得良好的优化效果。

500MPa级高性能钢(Q500qE)在铁路钢桥中的应用研究

500MPa级高性能钢(Q500qE)在铁路钢桥中的应用研究

500MPa级高性能钢(Q500qE)在铁路钢桥中的应用研究高性能钢是一种综合优化了材料力学性能,便于加工制造,可用于低温和腐蚀环境,具备较高性价比的桥梁结构用钢。

它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强度,而且在材料的耐候性能、可焊性和抗脆断性能等方面都比传统的钢材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高性能钢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钢桥用材的发展方向。

本文针对国产新型500MPa级高性能钢(Q500qE)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试验研究,力图解决高性能钢在大跨度铁路桥梁工程中推广使用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通过对500MPa级高性能桥梁钢(Q500qE)的材料和板状试样的拉伸和低应力循环、低温冲击、疲劳裂纹扩展、断裂韧性(CTOD)、铁路钢桥典型构造细节疲劳、宽板拉伸和全尺寸模型梁的静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计算等力学性能试验和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①材料的屈强比与其塑性、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低应力循环性能和断裂韧性(CTOD)关系不大,Q500qE母材虽然屈强比不同,但其延伸率都在20%以上,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好的止裂能力以及对应力集中的再分配能力。

另外,Q500qE高性能桥梁钢母材韧脆转变温度比Q370qE和Q345qD桥梁钢大大降低,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焊缝金属韧脆转变温度与Q370qE桥梁钢焊缝相当。

②随着温度的降低,44mm以下板厚Q500qE母材的断裂韧性(CTOD)变化不大,但60mm板厚Q500qE母材的断裂韧性(CTOD)在温度降至-40℃以下后,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各种板厚的Q500qE焊缝的断裂韧性(CTOD)都比母材低。

③本文提出了结合BS7910:2005对桥梁钢断裂韧性(CTOD)值进行评判,这个评定方法为运用断裂韧性(CTOD)试验评定桥梁钢及其焊接接头的断裂韧性提供了依据。

④铁路钢桥5种典型构造细节的疲劳试验表明,Q500qE高性能钢与目前普遍使用的Q370qE桥梁钢对比,其典型构造细节的疲劳强度都略有提高,Q500qE高性能钢的疲劳性能能够满足铁路钢桥的要求。

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92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 logy (2019) Vol. 35 No. 2
DOI: 10. 19322/j. cnki. issn. 1006-4710. 2019. 02. 009
高强度钢材钢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高志远,郭宏超,王德法,梁刚
但是节点承载力和初始转动刚度有所降低。国外对
于该型节点的研究较早且都主要是试验研究,对于
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研究分析的仍然较少。
收稿日期:2018-10-1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7ZZKT-8);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M5006);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8ZZKT-8)
一定的 或 法 。但是采用有 模拟可
上 ,因此采用有
具有一定的
研究 。
本文主要是对华南理工大学王鹏等试验节点采
用Abaqus 6. 13

模拟
,并将Abaqus
的结果与试 出的结论
研究,
证有
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采用高强钢分
析节点抗震性能。
1有限元模型
试验中设计了 5个梁柱角钢连接节点试件,加载
方式为单调加载,其编号为SA-1.SAS-1.SAS-2.SAS-
ulation
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全部梁柱连接都处于完 全刚性和理想较接之间,而作为带加劲肋顶底角钢 是一种独特的钢结构节点连接形式,随着钢材强度 的提高,节点域展现出一种新的特性。
近几年来高强钢越来越被广泛关注,但大多局 限于构件,材料,力学方面的研究,对于梁柱节点抗 震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献[1]中试验表明,结构 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指标受节点脆性破坏的影响非 常大,试件发生破坏时节点的承载力和延性指标难 以满足设计要求。文献[2]对腹板螺栓连接型梁柱 连接节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腹板螺栓对节点抗 震性能有一定的提升。文献[3]进行了多组足尺节

高性能钢材在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中的应用

高性能钢材在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中的应用

高性能钢材在钢框架-中心支撑体系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某实际工程案例,建立分别采用普通钢材和高性能钢材情况下的结构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对其自振周期、侧移、用钢量进行对比分析,对高性能钢材在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体系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提出建议:在保证侧移要求的情况下高性能钢材应优先用于柱。

关键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体系;结构设计在高层钢框架-支撑体系中,构件易产生高应力状态,若建筑中使用低强度级别钢种,则会导致钢板厚度过大,不仅经济性不好,而且容易在加工和焊接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

而使用高性能钢材,则可减轻结构重量,降低建造成本,减小钢板的厚度,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近年来,钢结构制造技术不断提高,同时为了满足建筑高层化、结构大跨化等要求,建筑结构用钢板正逐步向着高强化、厚板化、低屈强化、低屈服点和专用化等方向发展。

在国外,建筑用钢经过多年发展,已研制成功了各种高性能钢,并逐步形成了抗拉强度等级为490,590,780 MPa 多个系列。

在国内,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和钢材生产工艺的提高,钢材的强度和加工性能得到了改善,与高强度钢材相匹配的具有足够强度、良好韧性和延性的焊缝金属材料和焊接技术也得到了发展,能够满足构件的加工制作要求,同时在钢结构研究、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并成功应用于大量大型、复杂的钢结构工程中,如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大跨度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等。

但是,在我国,建筑用钢大量使用的仍是Q235和Q345两个强度级别的钢种,高强度建筑用钢板以及低屈服点建筑用钢板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

本文通过对某实际工程案例分别采用普通钢材和高性能钢材的情况进行设计对比分析,研究高性能钢材在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60层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写字楼,总高度242 m。

平面较规则近似正方形,其内部为由钢框架和中心支撑组成的钢结构核心筒体,外部为钢框架结构。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试验与设计研究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试验与设计研究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试验与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试验与设计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对于结构形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该结构的试验与设计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该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阐述该结构在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该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试验目的、试件设计、试验过程、结果分析等方面,以期深入了解该结构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等。

本文还将对该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结构选型、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截面设计等方面,提出适用于该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建议。

本文将总结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试验与设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为该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的基本原理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是一种先进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结合型钢混凝土框架和核心筒两种结构体系,实现建筑在承受竖向和水平向荷载作用下的高效协同工作。

该结构形式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那些需要在大跨度空间与标准层之间设置转换层的建筑中,其独特的优势更为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高性能钢材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还处于 发展阶段 , 缺少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 许多技术问题仍 待解决 , 如何减少钢材强度分布的离散性 、 控制钢材 的屈服上限 , 在设计中合理控制钢结构柱 、 梁材料的 屈服强度比值 , 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 。 为此 , 本文详细介绍不同 柱 、 梁屈服强度比下高性能钢框
科研开发
一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介绍 *
刘 毅 秦国鹏 陈水荣
(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 0 0 0 8 8 摘 要: 由于高性能钢材具有强度高 、 韧性好和可焊性能出众等特点 , 在国外的 建 筑 、 桥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 , 如何控制好高性能钢材的屈服强度 , 降低其分布的离散性 , 是影响其结构 抗 震 性 能 的 主 要 因 素 之 一 。 为 了 解韩国在该领 高性能钢材屈强强度的离散性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域的研究进展 , 借以为该类新型钢结构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 促进该类绿色建材在我国钢结构领域中的应用 。 关键词 : 高性能结构钢 ;屈服强度 ;抗震性能 ;研究进展 : / D O I 1 0 . 3 9 6 9 9 9 6 3 . 2 0 1 3 . 1 1 . 0 0 2 . i s s n . 1 0 0 7 - j
1 概 述 高性能钢材通过微合金化技术和热机械处理技 术等加工工 艺 , 可 以 提 高 自 身 的 洁 净 度、 强度和韧 性
[ 1]
2 文献介绍 2 . 1 文献的试验研究 ] 文献 [ 选取了韩国具有代表性的中 、 低层钢结 4 构框架作为试验模型 。 共设计了 8 个 1 层 1 榀框架 进行抗震试验 。 模 型 柱 高 均 为 2 梁跨度分为 . 4 m, 见 5 . 4m 和 4 . 8 m 两 种。模 型 中 的 钢 材 用 料 情 况, 表 1。 试 件 设 计 的 柱 、 梁屈服强度比分别为0 . 8、 1 . 1、 1 . 2、 1 . 3 共 4 种情况 。 文献 [ 采用2 4] 9 4 0k N 的作动器与反力墙相 连, 并在梁 上 部 位 置 处 施 加 循 环 荷 载 , 试验装置见 图 1。 2 . 2 参数对比分析 针对 8 组 试 件 , 设 计 了 3 组 参 数 进 行 对 比, 即: 不同钢材类型 、 不同 跨 度 、 不同截面形式( 塑性弯矩 。 不同 )
A B S T R A C T: A s h i h e r f o r m a n c e s t e e l h a s t h e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h i h s t r e n t h,g o o d t o u h n e s s a n d s u e r i o r -p g p g g g p , , , w e l d a b i l i t i t h a s b e e n w i d e l u s e d i n b u i l d i n s b r i d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i e l d i n t h e f o r e i n c o u n t r H o w e v e r h o w t o y y g g g y. ,w c o n t r o l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h e i e l d o i n t i s t h e m a i n f a c t o r h i c h l a s a n i m o r t a n t r o l e s i n t h e i r s e i s m i c y p p y p , e r f o r m a n c e .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b e h a v i o r s o f h i h e r f o r m a n c e s t e e l f o r l a s t i c d e s i n a n d s e i s m i c e r f o r m a n c e a -p p g p g p , m o s t i n t e r e s t i n r e s e a r c h w a s i n t r o d u c e d f r o m S o u t h K o r e a i n t h i s l i h t o f t h a t r e s e a r c h i t c o u l d b e u s e f u l a e r . I n g g p p , f o r r o m o t e r e e n s t e e l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s i n a s a r e f e r e n c e w h i c h c o u l d a l s o m a k e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t h e b u i l d i n p g g g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s t e e l s t r u c t u r e . m a t e r i a l s : ; ; K E Y WO R D S h i h e r f o r m a n c e s t e e l i e l d s t r e n t h; s e i s m i c e r f o r m a n c e 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g p y g p
4] , 借以为国内高性能钢框 架的 抗 震 性 能 研 究 情 况 [
架抗震性能的研究 、 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
1 0
钢结构 2 0 1 3 年第 1 1 期第 2 8 卷总第 1 7 8期
刘 毅, 等: 一种高性能钢材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介绍 ] 表 1 文献 [ 中模型的材料参数及柱梁屈服强度的比值 4
。 经过上述工 艺 处 理 的 高 强 钢 材 , 已在国外得
2] 。 到广泛应用 ,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通过在建筑中大量 使 用 这 种 钢 材 , 可以实现使用空 间的最大化和灵活 的 建 筑 布 局 ; 并可节约工程总成 本、 降低碳排放 , 符合我国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战
3] 。 略的要求 [
试件 编号 L NA L S A LMA L N B L S B L N C S NA S S A 钢材种类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S M 4 9 0 柱 屈服强度/MP a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3 2 5 钢材种类 S N 4 0 0 B S S 4 0 0 S M 4 9 0 S N 4 0 0 B S S 4 0 0 S N 4 0 0 B S N 4 0 0 B S S 4 0 0 梁 屈服强度/MP a 2 3 5 2 3 5 3 2 5 2 3 5 2 3 5 2 3 5 2 3 5 2 3 5 / Mc p ( k N·m)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7 0 8 . 8 / Mb p ( k N·m) 6 4 4 . 3 6 4 4 . 3 8 8 1 . 6 5 4 5 . 2 5 4 5 . 2 5 9 0 . 7 6 4 4 . 3 6 4 4 . 3
表 4 试件 L N A, L N B, L N C
试件编号 L NA L N B L N C 钢材类型 S N S N S N 跨度/ m 5 . 4 5 . 4 5 . 4 H 型钢截面/ mm 4 8 6×2 8 0×1 2×1 6 4 2 8×2 8 0×1 2×1 6 4 8 6×2 8 0×1 2×1 6
] 表 2 文献 [ 试件参数 4
试件编号 L NA L S A LMA 钢材类型 S N S S S M 跨度/ m 5 . 4 5 . 4 5 . 4 H 型钢截面/ mm 4 8 6×2 8 0×1 2×1 6 4 8 6×2 8 0×1 2×1 6 4 8 6×2 8 0×1 2×1 6
) 。 十二五 ”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 0 1 2 B A J 1 3 B 0 1 * 国家 “ 第一作者 : 刘毅 , 男, 高级工程师 。 1 9 6 0 年出生 , : E m a i l i n u o e n n e u@h o t m a i l . c o m q g p g 收稿日期 : 2 0 1 3 -0 7 -1 9
Mc p Mb p
1 . 1 1 . 1 0 . 8 1 . 3 1 . 3 1 . 2 1 . 1 1 . 1
跨度/ m 5 . 4 5 . 4 5 . 4 5 . 4 5 . 4 5 . 4 4 . 8 4 . 8
] 图 1 文献 [ 的试验装置 4
图 3 试件的耗能情况
2 . 2 . 1 钢材类型对比 ] 文献 [ 设计了 3 组试件 , 其跨度 、 截面相同 , 但 4 钢材的类型不同 , 见表 2。 其相 应 的 耗 能 变 化 , 见图 随 着 材 料 屈 服 强 度 的 增 加, 其 2。 由图 2 分析可 知 , 其耗能能 屈服荷载和极限作 用 荷 载 也 呈 比 例 增 加 ; 力却呈反比趋势 。
( ,MC , ) C e n t r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B u i l d i n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 L t d C G r o u B e i i n 1 0 0 0 8 8, C h i n a g p j g
能能力相应增加 , 变形也增大 。 2 . 2 . 3 截面形式对比 ] 文献 [ 的对 比 试 件 , 见 表 4。3 个 试 件 的 耗 能 4 见图 4。 由 图 4 分 析 可 知 , 随着梁截面的增 情况 , 构件的承载力也随之增加 , 但构件耗能情况却呈 加, 反比趋势 。 这主要 是 随 着 梁 承 载 力 的 提 高 , 整体模 型的破坏机制发生 了 转 变 , 由梁先破坏机制向柱先 破坏的机制转化的缘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