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课件46张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
夜,短松冈。
情感:深挚思念、凄凉哀伤
本词题目为“记梦”,整篇词都在描写梦中的情景吗?
这首词并非全篇写梦,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在全篇中并未居
主导地位,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 。而上片实是梦前所思,既思念亡妻,又联想自己
注
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年版)。这首词作于缘宋神由宗熙宁八年
释 (1075),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知州
1
时悼念妻子王弗的作品。王弗去世于宋英宗
治平二年(1065)。
题材
生死相隔,深情难忘。这首悼亡词一开篇便
抒发作者对妻子诚笃的感情。生死,是一种
学 隔月沧;桑妻,子即葬情使于感相千逢里也外认的不故出乡,,又是是一一种种隔隔;;岁 习 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 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 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浣溪沙
【清】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相思相望不相亲, 天为谁春?
都是为谁而来? 蓝桥相遇并不是难事,难的
是即使有不死的灵药,也不能像
浆向蓝桥易乞, 嫦娥那样飞入月宫与她相会。如
药成碧海难奔。 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渡过天
若容相访饮牛津, 河团聚,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甘
相对忘贫。 心。
你心目中苏轼的形象?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共25张PPT)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眼见太阳缓缓落山,杨过的心也跟着太阳不断地向下沉。
再过多时,半轮月亮慢慢移到中天,不但这一天已经过去,连这一夜也快过去了。
小龙女始终没有来。
他犹如行尸走肉般踉跄下山,走到小溪之旁,掬水而饮,一低头,猛见水中倒影,两鬓竟然白了一片。
他此时三十六岁,向来头上一根银丝也无,突见两鬓如霜,满脸尘土,几乎不识得自己面貌。
霎时之间,心中想起几句词来:不由得心中大恸:“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连梦也做不到一个!”——金庸·《神雕侠侣》※猜一猜——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反常合道,最是深情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生平和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2.鉴赏细节,体会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失意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高超艺术;3.于反常处细读文本,感受苏轼在本诗中沉痛的情感。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
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记梦:梦见爱妻王氏,写下悼亡词。
题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活动一把握诗歌内容和背景诵读全诗,结合书本解释和诗歌文本,还原此诗的写作背景。
诵读体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
新郎是四川有名的才子苏东坡,新娘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
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年轻貌美,天资聪颖。
一对新人郎才女貌,非常般配。
可惜天妒红颜,王弗在公元1065年,26岁时就去世了。
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苏轼来到密州。
在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6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此时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 倾诉,可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欲说还休之恸。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
导读
诵读全词,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凄婉哀伤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整体感知
3.理清思路:本词题为“记梦”——写“梦”,
围绕“梦”怎样概括这首词的文思?
整体感知
(2)拓展: 其一:文学史上著名的悼亡诗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见过汹涌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一提;除 却巫山彩云,别处的云就相形失色。经过 花丛,懒得回头一看,半是因为修道,半 是因为想你。
整体感知
其二:最悲情的悼亡诗
沈园 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总结上片:抒写对亡妻永远难忘的思念
之情和爱妻去世后自己生活的凄凉、辛酸 和伤痛。
主要手法:直抒胸臆;想象。
深入探究
(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
温情不再之苦。
研读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忽”字换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是指梦境的恍惚迷离,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 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太快,可见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入梦是轻快的,感情却极为沉 重。悲中寓喜。亲切、熟悉,使梦境更具真实感,足见上阕“思量”、“难忘”之言真实不虚。 虚实结合,白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课件26张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作者说自己“尘”,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两茫茫”怎样理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具体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①不矛盾。②“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而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③“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相思太苦、旧情难忘。
解题
常识积累
悼亡诗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 代表诗人有潘安、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优秀课件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 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 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 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 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 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 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 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 子的温文。(《苏东坡传》)
是说东坡每有客来,王 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待客人走后,她每每软 语相劝,说得在理又每得印证。她是真正的贤妻内助,因 此苏轼早年青云直上,除了有欧阳修等先贤的掖助外,妻 贤夫少祸”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解释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并掌握文章虚实结合、白描、以 景结情等艺术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领悟诗歌中蕴 含的语言美,表达美,情感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苏轼,感 受苏轼在对妻子深沉的悼亡之情中 体现出来的的真挚爱情。
想情感 手法
思 艺术
本词艺术特色
(1)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 特色。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 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 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2)情感真挚,以情动人。 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 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 苦;相思不见,无处话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 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者的共 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 白描也是 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 的文字描摹形象。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27张

纵使相 逢应不 识,尘 满面, 鬓如霜
“纵使"两字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一层,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不能相逢更使人不堪。“尘满面, 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词人形象,栩栩如 生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 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字之中
对比鉴赏
• 1、风格方面:一个是气韵高旷,一个是声情凄婉,风格迥异。 • 2、表现手法方面: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主要运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表示希望得到朝廷起用,委以边任,
抗敌建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梦”的形式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表 现对忘妻的思念之情。 • 3、意境方面: • 《江城子·密州出猎》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用小词写习武狩猎,将词从花间月下 解放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 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占有一定 的地位
“小轩窗,正梳妆”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 的情景。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 诉,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料得年年肠 断处,明月 夜,短松冈。
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身处此情此景 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词人亦不免肝肠寸断。 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词浑然融为一体,使感
• 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 , 这- -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 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 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 明确:对写。 语言平易质 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 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 泪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思考:《江城子》是一首感人至深的 悼亡词。请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 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
• 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 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一类作 品而言,毋宁说更是作者郁塞沉积 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本诗以 “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 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 织起来,抒发凄婉诚挚之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件(19 张PPT)
乙江 卯城 正子
月 二 十 日 夜 记 梦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当时苏轼 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 二十年仕 途奔波,妻子亡故。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他感 伤…… 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 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 便写下了这首悼亡词。
• 苏轼的妻子王弗在16岁时嫁给苏轼,二人 两情相悦,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然而, 十年之后,王弗不幸早逝。27岁,正值王 弗如花似玉的年龄,二人的甜蜜生活才刚 刚开始不久,苏轼悲痛欲绝,久久不能忘 记。独自一人的生活十分孤独难熬,就这 样熬过了又十个年头,此时的苏轼任职山
这五句,才入题 “记梦”。“夜来幽梦忽还 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念中的 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 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 貌,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 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 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 说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课件

课后作业
●场景三:梦醒
● 妻子已逝十年,但好像仍活在昨天。他的衣服湿了大片大片,不知是酒是泪。慢慢地他睡着了,不 知是醉了,还是想于梦中追寻那道身影,将那段情缘接续。
学生活动二: 研读·整体感知
● 本词以“梦”为线索,写了梦前、梦中、梦醒的不同的场景, 请研读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梦前 梦中 梦醒
原文诗句
作者情感
手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课后作业
●场景二:梦中
● 在院子里看到你在梳妆,月光照在你的身上,散发出不真实的光。我没敢眨眼,生怕再次睁眼时不 见你的踪影。……我走上前去,像以前一样替你梳头发,你的头发还是那般乌黑顺滑,我却早已白 发满鬓。我不敢看向镜子里的自己,也怕你见我这般潦倒模样……
● 回忆涌上心头,长久的相思只化作泪水流下。妻子忽而回首,那令我日思夜想的双眸与我两两相对, 时间仿佛静止下来,时光如同降水,悲伤对我们都很漫长。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情无计可消除 虚实结合 对写法 白描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以景结情 借代
此恨绵绵无绝期
学生活动三: 拓展·归纳
● “梦”是古诗词常见的意象,思想家王廷相曾说“梦思也,缘也,感心之迹也”。梦是 思虑,是感知、记忆。于是古人写诗时常常借梦抒情,或以梦为喻,或写梦中人梦中景, 或是梦后感梦中情。请你写出几个带有梦这一意象的诗句,并尝试归纳这一意象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五句,才入题 “记梦”。“夜来 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梦中忽 然回到了时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 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 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 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 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 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 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 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 起?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 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 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可谓才子佳人, 琴瑟和谐。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 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 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 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 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 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江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 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 年。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 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 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 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 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 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 而推向高峰。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江城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 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冈。
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 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 不也同样吗? “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 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这十年间, 诗人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 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 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 “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看似矛盾 的心态,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思 念。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会优 这美接 阙的下 词乐来 的曲, 情中让 感再我 次们 体在
赏析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 处可以话凄凉。其实即便坟墓近在 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 这是抹煞了生死界限的痴语, 情语,因此格外感人。
赏析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 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 在苍老衰颓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 经“鬓如霜”了。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 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 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 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 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上阙
铺 垫
欲诉境况,千里阻隔 空 间 凄凉
纵使相逢,亦应不识 容 颜 憔悴
梦中所见,轩窗梳妆 迷离恍惚
下阙
因梦所感,年年断肠 情真意切
十年死别,相思苦 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 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更苦 梦醒而只剩冷月松冈,则更苦
感情随着入梦和梦醒,一步步深 化。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 谓一字一泪!
1.内容层层推进,引出梦中相遇,抒发悼亡 之情。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抒发对亡妻的 悼念和自己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
3.虚实结合,以虚衬实,抒发悼亡之情。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不是为了让我们 心情沉重,而是因为太多 轻浮的东西,很少有来自灵魂 深处的触动。 “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 多美的境界,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 懂得爱,更懂得珍惜,呵护每个人记 忆里那永远的“明月夜,短松冈”
乙 江 卯 城 正 子 月 苏 二 轼 十 日 夜 记 梦
一、了解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二、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 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 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 约两擅长的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赏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年年 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 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 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凄冷幽 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 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梦前
十年生死
梦中
相顾无言
梦后
月圆人亡
开篇抒情,十年永诀 时 间 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