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导语:运动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也是保持健康和活力的重要方式。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一个好的运动能力对于生活和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单元测试来检验对运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本文将介绍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通过回答各种问题和情景来验证你对运动的知识和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健康生活的三大支柱:a) 运动b) 饮食c) 睡眠d) 抽烟答案:d) 抽烟2. 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该进行多少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a) 1-2小时b) 3-4小时c) 5-7小时d) 8-10小时答案:c) 5-7小时3. 以下哪项不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指标:a) 心率b) 血压c) 血糖d) 胆固醇水平答案:c) 血糖4. 下列哪个是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运动项目:a) 羽毛球b) 足球c) 游泳d) 网球答案:b) 足球5. 哪种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健康:a) 瑜伽b) 游泳c) 举重d) 跑步答案:c) 举重二、判断题:1. 长时间坐姿对健康有害。
答案:正确2. 超过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
答案:正确3. 强度太高的运动对于初学者不适宜。
答案:正确4.运动时,补充适量的水分非常重要。
答案:正确5. 运动对于减少焦虑和抑郁有积极影响。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 什么是心率?如何测量心率?答: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可以通过在手腕或颈动脉处感知脉搏的跳动次数来测量心率。
2. 健身房有哪些常见的器械设备供人们锻炼?答:健身房常见的器械设备包括跑步机、哑铃、杠铃、踏步机、椭圆机、划船机等。
3. 静态和动态伸展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适合哪些场景?答:静态伸展是指慢慢伸展肌肉并保持一段时间,而动态伸展是通过移动肢体来伸展肌肉。
静态伸展适合在运动前进行,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
动态伸展适合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可以减少肌肉受伤的风险。
4. 如何避免运动中的肌肉拉伤?答:避免运动中的肌肉拉伤的方法包括: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遵循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
【单元测试】《运动的世界》1(含答案)

沪科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1.(3分)小胖在测量记录中忘记了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mm”的是()A.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0 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2.(3分)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
如果小明从学校骑自行车到家,所需时间最接近()A.0.083h B.0.3h C.0.45h D.0.6 h3.(3分)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3.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 cm C.2.35 cm D.2.61 cm4.(3分)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 B.1440 C.86400 D.432005.(3分)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后总结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A.不能用零刻度被磨损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C.要使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并正对刻度线6.(3分)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B.量程比刻度尺小的尺C.刻度不均匀的尺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7.(3分)下图是用木制的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8.(3分)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失误B.误差在测量中是可避免的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误差D.不断地改进实验可以消除误差9.(3分)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飞驰B.火箭升空C.蝴蝶飞舞D.心潮澎湃10.(3分)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在地面上靜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C.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D.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的参照物是唯一的11.(3分)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12.(3分)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13.(3分)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1:2,时间之比为2:3,则通过的速度之比是()A.1:1 B.1:2 C.4:3 D.3:414.(3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车的速度最快,丙车最慢B.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则乙车和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15.(3分)如图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行驶的火车B.流动的河水C.一杯开水变凉D.地球绕太阳转动2.请根据图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3.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A.树木B.地面C.乘客乘坐的汽车D.天空中的云4.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5.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
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0s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C.现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径约为60mm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时间约为4s7.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8.4s B.38.4s C.3min38.4s D.3min8.4s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 dmB.人的一次脉搏跳动时间为1 s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 mmD.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1.2 m/s9.“我学习我最棒”。
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最棒的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二.多选题(共5小题)1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选做标准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1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B.一切物体都可能被选作参照物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能动的物体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13.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14.下列说法与实际相符合的是()A.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约为2.4cm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5d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D.课桌通常高800mm15.如图所示的方法中能够正确测出物体长度的是()A.B.C.D.三.填空题(共5小题)16.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2024年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4年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10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12345678910答案1.下列估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5 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 dm/sC.百米赛跑时,中学生的成绩大约为9.89 min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大约为85 dm2.下列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正确的是()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第3题)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正确的测量操作时,不会造成误差B.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C.测量长度时忘记估读,其测量结果是错误的D.选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可以避免误差5.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D.“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6.短跑运动员7 s跑了50 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 m/s,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大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小球,1 s内通过了7 m的路程,则它3 s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为21 mC.我们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2,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8∶9 B.9∶8C.1∶2 D.2∶1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专题2.6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解析版)

沪科版物理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满分90分时间60min)一、选择题(共30分,1-10题为单选题)1.一支粉笔的长度最接近()A.1m B.1dm C.1cm D.1mm【答案】B【解析】一支铅笔的长度大概约10cm左右,10cm=1dm,故答案为B2.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A.这列火车的车头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答案】C【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题目中参照物为苹果,A项火车头相对于苹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B项乘客相对于苹果位置也没发生改变,C项列车员相对于苹果位置发生了改变,即选C;3.(2018.安宁期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答案】B【解析】刻度尺是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要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测量。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故ACD错误,B正确4.(2018.遵义一初月考)用拉伸了的塑料卷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和真实值一样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直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5.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 .甲乙都向东运动D .甲乙都向西运动【答案】 D【解析】甲看到路边树木向东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说明他向西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他与甲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他与甲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试卷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本试卷共2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 cmB. 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 sC.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2 m/sD.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 mm2.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3.在文学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是()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日行千里 D.姗姗来迟4某同学测教室课桌的高度时,他记录的结果分别是72.12㎝、72.13 ㎝、72.12 ㎝,则课桌高是()A.72.13㎝ B.72.133㎝ C.72.1333 ㎝ D.72.13333㎝5.飞机空中加油时,战斗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D.选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6.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车行驶时间之比为()A.8:9 B.9:8 C.2:1 D.1:27.下图是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8、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值和另一个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9.汽车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10、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 h内行驶18 km;乙在3 min内行驶900 m;丙行驶100 m需20 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1.单位换算(1)2.72 cm = m (3)20 min = h (3)10 m/s= km/h (4)720 km/h = m/s.12.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1)张飞同学的身高为1.83 (2)吕小布百米跑的成绩为11.18(3)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0013.如图1, 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
【单元测试】《运动的世界》2(含答案)

沪科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2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叙述中哪些是不属于机械运动的例子()A.地面上滚动的球B.五四运动C.空中飞行的小鸟D.水中游动的鱼2.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
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垂直起飞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悬停3.小雨和叶子一起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小雨说:“我们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岸的树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4.车站上有甲、乙两列火车,某同学坐在乙车上,感觉到火车开动了,可过了一会儿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离开火车站,该同学前后两次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A.甲车和乙车B.乙车和甲车C.甲车和车站D.乙车和车站5.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北京市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A.1000m跑的成绩为88s B.引体向上1分钟13个C.仰卧起坐1分钟40次D.实心球投掷成绩12m6.我校运动会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员秒表的读数为12.29秒,与运动员准确成绩最接近的是()A.12.29秒B.12.58秒C.12.00秒D.12.18秒7.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A.80 mm B.80 cm C.80 dm D.80 m8.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4 次测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9.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D.一定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10.研究物体运动时常利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即在暗室中采用闪光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置。
八年级物理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在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确定【解析】用力拉尺,则尺的相邻刻度比真实的刻度大,这样测量物体长度时,所显示的示数要偏小。
【答案】B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误差只可以减小,不能完全避免。
【答案】D3.一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A.一定都不相等; B.不一定都相等;C.一定都相等; D.三种情况都不正确【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何时刻速度都相同,根据公式s=vt可得,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同【答案】C4.速度是52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地球卫星【解析】人每小时行走几千米左右,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十千米左右,飞机每小时飞行大约几百千米,人造地球卫星每秒飞行大约几千米。
【答案】B5.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说明()A.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B.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大;C.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意时刻速度始终不变,此时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答案】C6.图中,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解析】B选项,刻度尺放斜了,没有与被测物体对齐;C选项,由于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测会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很难与被测物体对齐;D选项,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顶端对齐。
【答案】A7. 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为2.5米/秒,经过一座全长100米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A.20sB. 40sC. 50sD.60s【解析】对于实际行走的距离s=100m+50m=150m,因此根据s=vt的变形公式,可得出时间t=60s 【答案】D8. 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A、260mmB、26cmC、2.6dmD、0.26m【解析】测量数据记录时,通常最后一位为估计值,倒数第二位为准确值,即可以反映出刻度尺的精确程度,同一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一定,因此比较ABCD四个选项中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否一致,只有A选项分度值为厘米,其他都为分米,因此A选项的数据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运动的世界》单元测
试题
姓名班级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2017年9月3日至6日举世瞩目“金砖+”会议在厦门举行,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
A.
B.
C.
D.
2.
A.
B.
C.
D.
3
D
4.
真的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白云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
若观众感觉演员是运动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D.摄像机
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
发4s
()
C.地球
D.月亮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9.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
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右图所示。
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B.
C.
D.
10
172cm
A
B
C
D
11.
1
A.2:9
12.
10m/s
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
则()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13.2013年9月26日向莆铁路正式开通,三明进入动车时代。
若沙县到厦
门的路程为300km,通车后某
列火车当日午夜从沙县开往
厦门的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580km/h
A.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B.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的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D.记录时,只要记录准确值,不要注明测量单位
17.一支未使用过的2B 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10cm ;
B .20cm ;
C .30cm ;
D .40cm 18.据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 的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上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处于相
对状态,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
22.今年国庆8天假期,小明乘坐“复兴号”高铁外出旅游,高铁开动后,若以站台为参照物,
则小明是的,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
23.
同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5.1mm 、25.2mm 、27.2mm 、25.3mm 。
其中一次明显错误的,它是。
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24.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球做匀速“甲”最后冲刺则他的
经过5s ,跑在最前面的是小车是
2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从物理学角度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的,以轻舟为参照物,般篷是的。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7.“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10min 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 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
28.一列长250m 高铁以100m/s 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1250m 隧道,问高铁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
29.
后,以3031.(1毒分子直径约为9×10-5m=nm 。
(2)如右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所测铅笔的长度 为________cm,合__________nm
(3)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
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下图所示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
33.(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则测量值为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3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