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年第26卷第6期Geriatr Health Care,2020,Vol.26.No.6·1106·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俞倩,顾耘,潘露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32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我国逐年上升[1]。

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 )的病变程度能反映重要血管的受损情况,其发病位置较为浅表,易被监测。

研究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AS 总体患病率为36.2%[2]。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脱落是引起脑卒中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CAS ,对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现代医学对CAS 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调节血脂和抗血栓,但他汀类降脂药物和阿司匹林等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全方位综合起效等优势。

本文就中医对CAS 的认识及治疗做一综述。

传统医学对的认识传统医学并无与CAS 完全对应之病名。

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因此从发病部位而言,CAS 与中医之“脉痹”相似。

根据其发病机制,CAS 多涉及“痰浊”、“瘀血”、“热毒”等范畴。

此外,CAS 临床可出现头痛、眩晕及健忘等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头痛”、“眩晕”、“痴呆”等范畴。

目前传统医学对CAS 病因的认识多趋向于年老体虚、禀赋不足、饮食失调、情志失度或外邪侵袭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肾虚为关键,标实主要为痰浊、瘀血和热毒。

肾精亏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明确指出肾虚与衰老息息相关。

肾藏精,肾中精气是机体阳气生发之源。

气为血之帅,肾气虚衰,不能推动血脉运行继而为瘀。

肾主水,肾虚无以制水,则水湿内停,形成痰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疗效明显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药物如丹参、川芎、天麻等对冠心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丹参是一种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丹参酮对冠心病有显著的抗缺血、抗心肌梗死作用,可降低心肌的氧耗量,增加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

川芎具有活血通络,舒筋活血的功效,对冠心病合并症和病因的调理作用显著。

天麻对冠心病伴有心绞痛、狭窄性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

针刺穴位可以改善心脏供血和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冠心病发作的次数和减轻症状。

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等途径发挥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较高,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强调“治未病”,提倡“调理阴阳”,通过药膳调养心脏,增强体质,改善冠心病的易感因素,起到预防作用。

中医治疗也强调“因病施治”,提倡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特点,个性化地选取药物治疗,达到个体化预防冠心病的目的。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分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分子因子的参与,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

这些研究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介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氧 阴 离 子 来 实 现 其 清 除 氧 自 由基 、抗 氧 化 的 作 用 “ 。PerE ] ire 以海鞘 油脂 为底 物 ,用 O I 测定 ” s仪 了几 种丹 参酮类 化合 物 的抗 氧 化 活性 ,结 果 表 明丹参
AS作 用 机 制 的 主 要 研 究 进 展 做 了综抗动 脉 粥样硬化 文献综述 氧化 的分 子 ,所 具有 的抗 氧化 作 用应 该 是 通过 间接 方 式实 现 的 。F n a g等 在 对兔 AS模 型 进 行丹 参 酮 ⅡA 处理 后发 现 ,模 型组 血 液 中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O S D)
蛋 白表达 水平 进行 了检 测 ,结 果 发 现仅 有 谷 胱甘 肽过 氧化 物 酶 在 转 录 水 平 和 蛋 白水 平 上 调 显 著 ,而 s D o
的表达 差异并 不显 著 。
类 化合 物 ,主要 包 括 丹 参 酮 IA、丹 参 酮 ⅡA、丹 参 酮 ⅡB、隐丹 参酮 、丹 参 酸 甲酯 、次 甲基 丹 参 醌 等 2 0 余 种 ,其 中活性 较 强 的是 丹 参 酮 ⅡA,也 是 药用 机 理 研 究最 为集 中 的成 分 。大 量 的研 究 证 明 ,丹 参 酮 ⅡA
1 抗 氧 化 作 用
其活化 的酶种 类存 在一 定差 异 。丹 参酮 ⅡA 的抗 氧 化 作 用 可 以减 轻 AS早 期 脂 质 氧化 ,从 而 阻 止 泡沫 细 胞
的形 成 。王德 昌等 研 究 发现 ,丹 参酮 ⅡA 可 以通过
在 AS发 生的早 期 阶段 ,主要 的病理 变 化 是 低 密 度脂蛋 白 ( DL L )的氧 化 ,巨噬 细胞对 于 氧化 型 L L D 的摄 取及 向 内皮 下 的迁 移 最终 导 致 了泡 沫 细胞 和 早期 脂质 条纹 的产 生 。 因此 ,有 效 地 抑 制 L L 的 氧化 在 D

气血并治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气血并治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气血并治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袁蓉;信琪琪;施伟丽;王燕;丛伟红;陈可冀【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千余年的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研究者借助中西医互补的优势,不断探究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疗效和机制,获得显著成就.以活血化瘀经典复方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精简化裁的气血并治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气血并治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17)007【总页数】3页(P1023-1025)【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气血并治方;高脂血症;活血化瘀【作者】袁蓉;信琪琪;施伟丽;王燕;丛伟红;陈可冀【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R255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直是人类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目前现代医学运用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能部分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病理和功能状态,但仍存在若干血运重建后慢血流或无复流、药物治疗的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差等问题。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示,中医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治疗措施有可能改善这种结局。

浅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理论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浅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理论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8), 2350-2355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8352浅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理论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刘 晓1,祁正亮1,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7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2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4日摘 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动脉粥样硬化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对其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医痰、瘀、虚、毒的角度,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病因理论机制,讨论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发病机制,治疗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CM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s of Atherosclerosis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Xiao Liu 1, Zhengliang Qi 1,2*1Cli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Received: Jul. 7th , 2023; accepted: Aug. 12th , 2023; published: Aug. 24th , 2023*通讯作者。

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摘 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ꎮ 近年ꎬ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ꎬ中药因 副作用小、效果好而备受关注ꎮ 本文将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抗血小板凝集、抗 炎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来综述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ꎮ 关 键 词: 动脉粥样硬化ꎻ中药ꎻ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动脉粥样硬化 ( atherosclerosisꎬ AS) 是造成心血 管相关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ꎬ它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进 行性炎症性疾病ꎬ其特征是大、中动脉纤维元素和脂 质异常积聚[1 ̄2] ꎮ 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 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ꎬ致管壁变硬、管腔狭 窄ꎬ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ꎮ AS 的确切病因仍不 清楚ꎬ目前认为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致继发性高 血脂症的疾病、遗传因素、性别、年龄以及代谢综合征 为其危险因素ꎮ 治疗 AS 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ꎬ他汀 类药物应用较为广泛ꎬ但其副作用较大ꎮ 中药学在中 国历史悠久ꎬ越来越多的中药复方和提取物已经被成 功运用到 AS 和冠心病的治疗中ꎮ
— 148 —
第 40 卷 2019 年
第 04
月2 期
吉 林 医 药 Journal of Jilin
学 院 Medical
U学ni ver报sity
Vol. 40 No. Apr. 2019

[22] 杨建华ꎬ付敏. 灯盏细辛提取物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
护的相关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ꎬ
第 2 期 侯丙旭ꎬ等. 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药大学ꎬ2015.
学初步研究[ D] .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ꎬ2011.
[24] 张静ꎬ杨文宇ꎬ张艺ꎬ等. 灯盏细辛化学成分及视神经保 [29] 李华. 灯盏细辛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 、 消食 化痰等 。 已发 现的有调脂作用 的中药有 高 脂 血症 模 型 家兔 血 液 多 呈 高 凝 和低 纤 溶 状 态 , 表 9 0余种 , 不少 中药复方 亦有很 好 的调脂作 用 。与西药 现为 血小 板 活化 因子 诱 导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 板 聚集 显 著 增 强 , 相 比毒副反应相对较小 。复方 中使 用频率较高 的中药 血栓 弹力 图的反 映 时 间 和凝 固时 间 显 著缩 短 , 栓 血 有 山楂 、 泻 、 首 乌、 泽 何 大黄 、 绞股 蓝等 , 些 中药 在药 最 大 幅度 和血 栓 弹 力度 显 著 增 大 ; 分 凝 血 活 酶 时 这 部
TC HD , 一 5 ] 人 们 关 注 的课题 。 内已开 展 了大量 的、 角度 的研 数 ( / I C) 减小 As斑块 的面积 [ 。化瘀 复 元 国 多
水 土 三七 等 ) 明显 降低 高脂 血 症动 脉 能 究, 目前 认 为 中药 抗 A s的作 用 机理 主 要有 调 脂 、 抗 胶囊 ( 蛭 、 元 、 TG , I 一 脂 质 过 氧 化 、 凝 、 纤 溶 、 制 血 管 平 滑 肌 细 胞 硬化 模 型 家 兔 血 清 TC、 及 AI 显 著 升 高 HD 抗 促 抑
明子冲剂 ( 明子、 花、 决 红 白果 、 虫 夏 草 、 楂 、 冬 山 昆
血脂代谢紊 乱是 As的主要危险 因素之一 。目前 , 布 、 叶 、 芍 等) 显著 降 低 Wi a 雄 性 大 鼠血 清 桑 赤 能 sr t
将血脂各种含量控制在合适 范围 , 仍然是防治 A s形成 T 升高 HDI C水平 , C, 一 同时 升高 HDL C/ C 比值 , — T
效上各有侧重 , 作用机制和途径也不相 同。 味中药 的 间 明显 缩短 , 球蛋 白溶 解 时 间显 著延 长 。 单 优 穿心 莲 成 调脂 作用 研究可 供 临床应用 时参 考 , 但其 调脂作 用 的 分 AP 0 3 11 4能 明显 改 善 上 述 异 常 的 血 凝 和纤 溶 参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进展

A s的发病 率呈负相关 ; 低密 度脂蛋 白胆 固醇 (o es 而 1 dni w y t
i po i co s rlL LC) 载 l or e h l t o, D - 、 脂 蛋 白 B( pp ti B, p tn ee aor en o
叶提取物可直接发挥抗氧化作用 , 内它可以捕捉和清除 在体
纤溶 酶活性 , 纤维 蛋 白溶解 , 促进 降低 血液 黏 度 , 而抑 制 从
A S的发生 。胡发 明 和吴文 元 等¨ 研究 显 示 , 川芎 提取
的生成 , 已形成 的高脂 血 症也 有 一定 的治 疗效果 。张 宁 对 等 l研究表 明 , 6 月见草油对实验性高脂饮食动物模型所致动
为明显 , 同时升高血清 H LC D - 。许涛等 报 道 , 参抑制 家 丹
斑块具有消退 作用 。丹参能 升高模型兔血 清 N O含 量 , 降低
血浆 内皮 素浓 度 。 13 抑制 血 小板功 能 , 节前 列 环素 ( r t yl , G , / . 调 po a c n P I ) sc i 血栓 素 ( rm oae 2T ) A 与凝 血和纤溶的异常 t o bxnA ,x h s 密切 相关 。血小板黏附 、 聚集和释 放生 物活性 物质在 A 发 S 病中 占重要地位 , P l X  ̄ 而 C JT A 的平衡 是影 响血 小板 功能 、
因较一致 的看法是 由损伤 、 炎症 、 免疫功 能障碍 三者 相结合
作 用的结果 ¨ 。现就 中医药抗动 脉粥样硬 化的实验 研究综 ]
述 如下 。 1 单味药作用机制研究
11 调 节脂质 代谢 .

脂 质代谢紊 乱是 A 主要危 险因素之 S

高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1hd ni pp t nco s r 1 esyl or e h l t - i s ti o i e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与其抑制 Bl 2 白有关 , c~ 蛋 并部分 与其 抑制凝血酶受 体 m N RA
表达有关。周永兰- 等探讨三七总皂甙对血小板源生长 因子刺激 的 5 I
血 管 平 滑 肌 细胞 增 殖 的影 响 及 其 可 能 机 制 。发 现 三 七 总 皂 甙 对 基 础
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 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 免疫
调节 、 降脂 、 提高 H L CT D — /C有关 。中药 调脂胶囊通过 降低 M A D
的水平 , 提高 S D的活性 , O 从而 减少 脂质 过 氧化 , 善血管 内皮 功 改 能 , 到抗 A 起 s的作用[ j 2 。李生等L o 2 “研究 证明 , 中药 复方 降脂灵具
状态下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 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均具有显 著 抑制作用 , 部分机制与其阻滞 血管平滑 肌细胞 G ,0 向 s l 期 G 期转化
立危险因素。 其机理可能与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 促进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 生, 使血小板受损 , 斑小板 聚集性和 黏附性增加 , 加凝 血因子的 增
活性 , 抑制抗凝和纤维物质的作用有关。通过上述环节 , 同型半胱氨 酸加速 动脉粥样硬化 , 促进 了冠心病的发展 。刘 贵京等 _] l 的实验研 究结果 显示, 口服 山楂使冠 心病 患者血浆 半胱氨酸 ( C 浓度逐渐 H Y) 降低 , 同时血浆 T 、G浓度也 显著降低 , CT 不仅验 证了 山楂 降低血浆
以及下调 c y 基因表达有关 。张新平等 J ~m c 研究发现 , 粉防已碱 可
有较好 的抑制 A 形成的作用 , S 其机制与其降血脂及提高机体抗氧化 能力的作用有关。张琪 等[] 察中药血脉通 颗粒对 颈动脉 粥样 硬 2观 2
化的作用机理 , 发现血脉 通颗粒 可有效调 控血脂 , 改善 血管 内皮 功 能, 稳定 A S斑块 。刘晓颖等[ 观察 了水蛭在家兔实验性 A ] S形成中 逆转 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 , 以原 位杂交法检测主 动脉 内膜 E m . 并 r R N A的表达 , 结果表明水蛭能明显减低血清过氧化脂质( P ) L O 含量 , 升
调控这一根本原 因人手 , 进行中医药抗 A 的研究 已取得 了一定的进 s 展。郑红 花[ 等研究证实 , 嗪对血管紧张 素 Ⅱ 导的血 管平 滑 2 1 川芎 诱 肌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 其抑 制机制可能 与其 干预钙调神经 磷 酸酶依赖的信 号转导途径有关 。王婧婧[ 等研究 半边莲生物碱对 内 3 ]
动脉粥样硬化(tea loi, S 足心血管 系统的常见 疾病 , a a  ̄e s A ) h' r s 是 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 大杀手 。中药抗 动脉粥样 硬化 具有确 切的作
用 , 文将 近 年 来 中 药 抗 动 脉 粥 样 硬化 的 作 用 机 制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本
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PI G2水平 , 降低 T A 水 平 , 可 拮 抗 巩 R A 的 表 达 , 途径 可 X2 并 N 此
不同程度地拮抗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形转 化及 P8 3 信号转
导, 继而减缓新生内膜增殖。王利 民等[ 研究表 明, ’ ] 花刺参黏多糖 可 抑制肿瘤坏死 因子 a 导的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黏 附分 子 1 细胞 诱 和 间黏附分子 1 的表达 , 减少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黏附和 聚集 , 这
皮素诱 导的血管平滑 肌细 胞增殖 的作 用 , 发现 半边莲 生物碱 ( o~ 5 20 / ) 0mgL 可浓度依 赖性地 抑制 内皮素 l 所诱导的大 鼠主动脉平 滑肌 细胞增殖 , 且此抑 制作用并 非是通过细 胞毒性作用实现 的。许轶洲
等 _研 究 表 明 , 根 素 能 抑 制凝 血 酶 诱导 的血 管 平滑 肌 细 胞 增 殖 , 4 J 葛 这
管再狭 窄共 同的细胞病理基础 之一。近年来 , 从基 因表达分子 水平
T 、G的理论 , CT 而且证实 山楂还 可降低冠 心病 患者血浆 H Y浓度 , C
说明山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具有多靶点 、 多环节的优势。
3 降低 血 脂 、 氧 化 、 抗 改善 血 管 功 能 高脂 血症与 A s的 发 生 、 展 发
制脂质吸收 , 增加胆 固醇的排泄 , 减少外源性 T G及 T ℃的吸收, 低 降 血脂等作用有关 【 】 。补肾降脂方有 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 可有效地 并
抗动脉粥样硬化 , 保护 心脑血管E ] l 。实验研 究显示 , 7 芦黄颗粒可 能
通过降低 血清 T 、D C L L—C水 平 发挥 抗 A s的 作 用 _J l 。枸 杞 多糖 对 8
维普资讯

34 ・ 9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 O8年 9月第 1 5卷第 5 Sp 2O o.5 N . 期 e . O8 V11 o5

综述 ・
中 药 抗 动 脉 粥 样 硬 "l 用 机 制 研 究 进 展 l i作
李秀才 ( 青岛市青岛经济 技术开 发区 第二人民医 青岛2 5 ) 院・ 6 0 60
1 抑 制 血 管 平 滑 肌 细胞 异 常增 殖
血 管 平 滑肌 细胞 ( acl o Vs a s t u r mo h
m secl V M ) 殖 在 动 脉 粥样 硬 化 、 皮 腔 内冠 状 动 脉 成 形 术 后 ud l S C 增 e, 经
再狭窄和 高血 压等 多种 心 血管 疾 病 的发 生发 展 过程 中起 关 键 作 用… 1。血管平滑肌细胞( S C 的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 、 血压和血 VM ) 高
有密切的关系, 血脂 的增高会 引起血细胞 及血 管内皮细胞 ( E 结 V C) 构和功能的改 变, 从而启动 A 发生_ S 】 。动物 实验结果显示 , 三七粉
能抑制 或减轻动脉粥样 硬化 A 病变的发生 、 S 发展- I 。其 作用机理
与三七对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的抑 制作用 有关 l 。还与三七能 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