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6节 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_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一、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电势差是描述电场中能的性质而电场强度则是描述电场中力的性质;这两个物理量虽然从不同的角度上描述了电场的性质,但是通过电场力做功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教材中以匀强电场为例通过分析和推理导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同时能更好的理解电势与电场强度两个概念。

因此从教材上来看,本节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将电场的两大重要性质联系起来;2.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对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这些概念有了较好的了解,并且已经掌握了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知道了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也懂得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高二的学生通过了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应该能够比较容易的推导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然而对于一般电场来讲,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这对于同学们来讲就应该比较困难了。

3.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本节课是推导出之前学习的两个物理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首先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通过“既然电势差和电场强度都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那么它们之间有关系?”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学会亲自推导,了解该关系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接着教师将特殊情况引导到一般情况,如果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结论还成立吗?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顺势从新的公式得到电场强度的新单位V/m。

接着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使知识点得到巩固,同时通过对习题的解答过程中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6节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6节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

第1章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对于公式U=Ed要知道推导过程.2、能够熟练应用U=Ed解决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体会自然科学探究中的逻辑美【教学过程】★重难点一、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推导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q从A移动到B,静电力做功W AB=qU AB.静电力是恒力,所以静电力做的功也可以这样求:W AB=qEl cosθ=qEd由以上两式得qU AB=qEd,U AB=ED.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U AB=ED.(3)应用此公式注意两点:①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但可对非匀强电场进行定性分析;②公式中的“d”一定是“沿电场方向的距离”3.U=Ed的两个推论(1)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电势下降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相同间距的两点间电势差相等.如果把某两点间的距离平均分为n 段,则每段两端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原电势差的1/n .(2)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方向相互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两端点的电势差相等.4.在非匀强电场中,公式E =U d 可用来定性分析问题,由E =U d可以得出结论:在等差等势面中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就越大,如图甲所示.再如图乙所示,a 、b 、c 为某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且距离ab =bc ,由于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故U ab <U bC .【特别提醒】应用U AB =E ·d 时注意d 必须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距离,如果A 、B 两点间距为L ,两点连线不沿电场强度方向,计算电势差时,d 的取值应为L 在电场强度方向上的投影,即为A 、B 两点所在的等势面的垂直距离【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AB 中间为一匀强电场,AB 相距10cm,CD 为电场中的两点,CD=8cm,CD 连线和电场方向成60°角,C 点到A 板的距离为2cm.,已知质子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 3.2×10-17J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教案-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能推导这个关系式。

2.会用U=Ed进行有关计算,明确d的含义。

3.定性把握非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看前面知识结构图: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课通过知识网络图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2.通过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推理、启发引导、分析推理,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应用。

4. 通过对电场力做功的两种不同方式的比较推导得出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坚定思考探索物理的的信念,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

2.通过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中推理过程的逻辑美,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物理科学的力量。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的理解。

2.场强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教学难点】1.非匀强电场中,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比较。

2.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计算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电场强度:3.静电力功的两种计算方法:2.电势差的概念:4. 看知识结构图:复习巩固旧知识引出新课问题:既然电场强度、电势差都可以描述电场,那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二、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三、新课教学(一)、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想: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自己完成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学会亲自推导,了解该关系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为,一试探电荷q从电场中A点移动到B点,求:静电力做的功W为多少?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求:静电力做的功W为多少?(由学生自己推导,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疑问。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知识自学
自我检测
(3)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相同距离上降低的电势必相等。 ()
解析:由UAB=Ed可知沿电场线方向,相同距离上降低的电势必相 等。
答案:√ (4)由公式 E=������������ 得,电场强度E与电势差U成正比,与两点间距离d 成反比。 ( ) 解析:电场强度是电场本身的性质,与两点间的距离及电势差无 关。 答案:×
知识自学
自我检测
二、电场强度的另一种表述
阅读教材第23页,理解从电势差的角度定义电场强度的概念,知 道电场强度的另一个单位。
1.根据 E=������������������������可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 电势差与两点间沿电场强度方向距离的比值。
2.根据公式 E=������������������������,可以得到电场强度的另一个单位是 V/m。
6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理解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 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了解其适 用条件 2.会用 U=Ed 或 E=Ud解决有关问 题
核心素养思维导图
知识自学
自我检测
一、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阅读教材第22~23页,能自主推导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 的关系,理解关系式中各字母的含义。
知识自学
自我检测
2.下列关于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 B.在任何方向上,若两点间距离相等,则它们之间电势差就相等 C.沿着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落必定相等 D.电势降落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解析: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中的d是两点沿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1-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1-新版

1.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

2、理解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核心素养:通过《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学习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认识科学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通过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体会自然界的统一性,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物理科学的力量。

教学重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对公式U=E d中d的理解及公式的正确运用(d为沿场强方向两点所在等势面的距离)教学过程:一、课前:二、【复习导入】学生活动一:复习回顾1、电场力的性质—电场强度,定义式?电场线如何定性描述电场?2、电场能的性质—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的表达式?用哪个物理量更好地描述电场能的性质?3、电场力的计算式?电场力做功的表达式?【设计意图1】温故知新,在复习两个物理量E、U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同时为本节课学习拉齐所有学生的学习起点,不让部分学生因为前面知识点的遗忘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2】通过知识整理,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两个重点内容: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表达式,解释等差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也密集的原因。

三、学习探究过程【探究一】寻找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老师引导】情景1、如图,带电量q=1×10-6C的小球,从E1=1×103N/C的匀强电场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着电场线从A点运动B点,A、B间的距离x1=0.1m。

(1)求电场力所做的功;(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3)若该带电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A、C间的距离d=0.2m 。

求A、C两点间的电势差U AC;(4)若该带电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A、C间的距离x2=0.3m ,且CC/连线垂直于电场线。

求A、C/两点间的电势差U AC/。

总结1、同一个匀强电场中,电场力F= Eq ,电场力做功W= Eq x ;用电势差表示电场力做功W= Uq ;比较两个电场力做功公式得U= Ed 。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

1.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虽然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但通过静电力做功在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定性把握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坚定思考探索物理的的信念,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物理科学的力量。

三【重点、难点】重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难点:对公式 U=E d中d的理解及公式的正确运用(d为沿场强方向两点所在等势面的距离)四【学情分析】电场强度和电势都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场性质进行描述。

对于这节课的讲解,只要求让学生定性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就可以了。

对于匀强电场,在讲授时,只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定量关系式,即在匀强电场中推导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并通过公式变形,用比值的方法指出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推理法、归纳法六【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练习资料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问题:电场的两个基本性质是什么?☆答:电场的两个基本性质: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能、电势、电势差)(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电场强度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电势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且电势差跟电场力做功相联系,那么电场强度E和电势差U又有什么关系呢?倾听、思考、回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新课教学、合作探究●一、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通过匀强电场的例子来推算U和E之间的关系。

【整合】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3.doc

【整合】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案3.doc

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一、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电势差是描述电场中能的性质而电场强度则是描述电场中力的性质;这两个物理量虽然从不同的角度上描述了电场的性质,但是通过电场力做功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教材中以匀强电场为例通过分析和推理导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同时能更好的理解电势与电场强度两个概念。

因此从教材上来看,本节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桥梁, 纽带的作用,将电场的两大重耍性质联系起来;2.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对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这些概念有了较好的了解,并且已经掌握了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知道了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也懂得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高二的学生通过了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所以在本节课生应该能够比较容易的推导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然而对于一般电场来讲,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这对于同学们来讲就应该比较困难了。

3.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本节课是推导出之前学习的两个物理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首先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通过“既然电势差和电场强度都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那么它们之间有关系?”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学会亲自推导,了解该关系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接着教师将特殊情况引导到一般情况,如杲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结论还成立吗?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顺势从新的公式得到电场强度的新单位V/m。

接着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使知识点得到巩固,同时通过刈•习题的解答过程中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一章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一章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φa、φb、φc 和 Ea、Eb、Ec 分别表示 a、b、c 三点的电势和
电场强度,可以判定
()
A.φa>φb>φc C.φa-φb=φb-φc
图 1-6-2 B.Ea>Eb>Ec D.Ea=Eb=Ec
解析:电场线是沿直线的电场,通常有如图所示几种情况:
题中给出的一条电场线,不一定是哪一种,因此 B、C、D 均 不正确。其中在前三个图中可由 U=Ed 定性分析。不论是何 种情况的电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总是降低的,φa>φb>φc,
在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场强就越大,如图 1-6-1 甲所示。 再如图乙所示,a、b、c 为某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且距离 ab =bc,由于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故 Uab<Ubc。
图 1-6-1
1.如图 1-6-2 所示,a、b、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
线的方向由 a 到 c,a、b 间的距离等于 b、c 间的距离,用
[答案] A
等分法及其推论 (1)等分法:在匀强电场中,如果把某两点间的距离等分为 几段,则每段两端点的电势差等于原电势差的n1。 (2)两个推论 ①在匀强电场中,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线段两端电势差 相等。 ②在匀强电场中,相互平行的两条线段,无论它们是否与 电场线方向平行,只要一条线段是另一线段的 n 倍,这条线段 两端点的电势差就一定是另一线段两端点电势差的 n 倍。
距离上的电势差。 U
2.公式:E=__d__。 3.单位:N/C 或_V__/_m_____。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由公式 E=Ud 可知,电场强度渐降落的方向。
(× )
(3)E=Fq与 E=kQr2中的 q 和 Q 表示相同的含义。 ( × )
度大小 E=100 V/m,则 O、P 两点的电势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对于公式U=Ed要知道推导过程;2.能够熟练应用U=Ed解决有关问题;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体会自然科学的逻辑美。

教学重点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2.U=Ed及其成立条件及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

教法建议本节课是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匀强电场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的,教学中重视启发学生联想、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知道结论,并会推导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正确应用结论。

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问题:你学过哪些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的两大性质:①力的性质,由电场强度描述,可用电场线形象表示;②能的性质:由电势、电势差描述,可用等势面形象表示。

问题:等势面的特点?等势面的特点:①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电荷从一个等势面上的任一点移到另一个等势面上的任一点,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电场力做的功相同。

②等势面一定和电场线垂直,且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

③在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值相同的情况下,等势面密处场强大,等势面疏处场强小。

④不同电势的等势面在空间不能相交,同一电势的等势面一般也不相交。

既然场强、电势、电势差都描述电场的性质,电场强度是跟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相联系的,电势差是跟电场力移送电荷做功相联系的。

正像力和功有联系一样,电场强度和电势差也是有联系的。

那么电场强度E和电势差U又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以匀强电场为例来研究它们的关系。

[新课教学]一、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电场强度E大的地方电势φ不一定高。

电势φ高的地方电场强度E不一定大。

问题:①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是否一定高?反之,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是否一定大?②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是否一定为零?反之,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是否一定为零?分析:电场强度的值是客观存在的,而电势的值与零电势点选取有关。

电场强度是矢量,电势是标量,所以上述问题没有肯定答复。

理论上规定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下面从直观表示它们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图讨论。

下面以正、负点电荷的电场为例分析:在正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A比B所在处的电场线密,所以E A>E B;而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逐渐降低的,所以φA>φB。

故在正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强度E大的地方电势φ一定高。

(注意:不能从若干特殊例子随便概括出带有一般性的结论。

要想肯定一个命题,必须做一般性的证明,要想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在负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C比D所在处的电场线密,所以E C>E D;而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逐渐降低的,所以φC<φD。

故在负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强度E大的地方电势φ一定低。

总结:电场强度E大的地方电势φ不一定高。

电势φ高的地方电场强度E不一定大。

2.电场强度E为零的点电势φ不一定等于零,电势φ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E也不一定等于零。

问题: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是否一定为零?反之,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是否一定为零?下面从等量同、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分析:在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中,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根据场强矢量的叠加,此点E=0。

而选取一条无限接近该点的电场线可知: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至无穷远处为0,则该点φ>0。

在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由图知,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为一等势面并伸向无穷远,所以此点φ=0。

根据场强矢量的叠加,此点E≠0。

总结:电场强度E为零的点电势φ可以不等于零,电势φ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E也可以不等于零。

结论:电场强度E与电势φ无直接关系。

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问题:场强与电势差也无直接关系吗?如何进行讨论呢?分析:仍从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的分布图讨论。

等势面上,每相邻两个等势面间距表示它们间的电势差,故可用等势面的疏密来表示电势差。

由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图可知,电场线密处,等势面也密。

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关系右图表示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和等势面。

A点在一个等势面上,B、C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

因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逐渐降低的。

所以有从A到B、从A到C电势都是降低的,沿不同方向电势降低的数值相同。

两者不同的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每单位长度上的电势降低情况,即电势降低的快慢不一样。

那么,场强方向有什么特殊性呢?从图中可以看出,沿着AB方向电势降低的最快。

在电场中场强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2.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数值关系问题:场强与电势差有何定量关系?设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d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AB ,场强为E 。

把正电荷q 由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AB =qU AB我们也可以从q 所受的静电力来计算功。

这个力是F =qE因为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 处处相等,所以电荷q 所受的静电力F 是一个恒力,它所做的功为W AB =Fd =qEd比较功的两个计算结果,得到U AB =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

【思考与讨论】1.上面讨论中A 、B 两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如果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还能得出以上结论吗?试试看。

在上面的讨论中A 、B 两点必须是沿电场强度方向的,若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有 W =qU AB =qEl cos θU AB =El cos θ2.上式是在匀强电场中推出的,它适用于非匀强电场吗?分析:不适用。

因为在非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 移至B 的过程中,受的电场力为变力,W 电场不能写成Fd 。

注: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U AB =Ed ,①只适用于匀强电场;②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三、匀强电场的场强计算公式1.匀强电场的场强计算公式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也可以写做E =AB U d它的意义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强度方向距离的比值。

也就是说,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降低的电势。

同样,上式的成立条件也是:①只适用于匀强电场;②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2.电场强度的另一单位【思考与讨论】由E =AB U d可以得到电场强度的另一个单位伏特每米(V/m ),这个单位与前面学过的单位牛顿每库仑(N/C )相同。

请证明这一点。

推证:1V/m =1J/C ·m =1N/C即1V/m =1 N/C 。

【例题】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的M 、N 两点距离为2cm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5V ,M 、N 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º角,则此电场的电场强度多大?解析:根据E =U d,得 E =cos60U MN ×o =500 V/m 。

【巩固练习】 N1.如图所示,a 、b 、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 到c ,a 、b 间的距离等于b 、c 间的距离。

用φa 、φb 、φc 和E a 、E b 、E c 分别表示a 、b 、c 三点的电势和场强.下列哪个正确?A .φa >φb >φcB .E a >E b >E cC .φa -φb =φb -φcD .E a =E b =E c 答案:A2.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取一点O ,过O 点作射线OA =OB =OC =OD =10 cm ,已知O 、A 、B 、C 、D 各点电势分别为0.7V 、8V 、7V 、5V ,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最接近于( )A .70 V/m ,沿OA 方向B .70 V/m ,沿OC 方向C .80 V/m ,沿OB 方向D .80 V/m ,沿BO 方向答案:D3.在电场强度为600 N/C 的匀强电场中,A 、B 两点相距5cm ,若A 、B 两点连线是沿着电场方向时,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___________ V ;若A 、B 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成60º角时, 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___________V ;若A 、B 两点连线与电场方向垂直时,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___________V 。

答案:30;15;0。

4.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

已知a 点的电势是20V ,b 点的电势是24V ,d 点的电势是4V ,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c 点的电势为( )A .4VB .8VC .12VD .24V答案:B解析: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一族平行线上等距离的两点的电势差相等。

将b 点与d 点连接后分割,找到电势为20V 的等分点,将a 点与该点连接即为等势线,过c 点作等势线的平行线,得到c 点的电势为8V ,B 正确。

本题直接根据U ba =U cd 也能得到答案。

[小结]场强表示单位电量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而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表示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这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所做功的大小,由于力和功是互相联系的,所以场强与电势差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在非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要复杂的多,但是电场中两点间距离越小且电势差越大,则该处场强就越大。

这只能是定性的判断。

[布置作业]教材第23页“问题与练习”。

板书设计6.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一、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电场强度E 大的地方电势φ不一定高。

电势φ高的地方电场强度E 不一定大。

2.电场强度E 为零的点电势φ不一定等于零,电势φ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E 也不一定等于零。

结论:电场强度E 与电势φ无直接关系。

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关系在电场中场强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E a b cO A B C Dc2.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数值关系U AB =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的乘积。

三、匀强电场的场强计算公式1.匀强电场的场强计算公式E =AB U d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沿电场强度方向距离的比值。

也就是说,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的降低的电势。

同样,上式的成立条件也是:①只适用于匀强电场;②d 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2.电场强度的另一单位1V/m =1 N/C教材分析电势差和电场强度是本章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们分别描述了电场的两大性质:能的性质和力的性质.因此本节内容起了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将两大性质联系了起来,这才真正可以全面的了解电场。

对本节的教学,采取了让学生从基本概念出发推出各种关于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的结论,避免因混淆场强和电势的概念,而发生种种错误.既使学生对场强和电势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理解清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