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学第一单元练习 附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检测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20分)1.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出发,“万物生长靠太阳”表达的意思主要是()A.太阳为地球送来了光明和温暖B.动物晒太阳可以增加钙的吸收,利于健康C.没有阳光,植物就无法生长,就不会有食物链的开端2.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说明生物()。

A.依赖环境B.影响环境C.适应环境3.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草←野兔←鹰B.蝉→黄雀→螳螂C.绿豆苗→蚜虫→小鸟4.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褐色B.绿色C.黄色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6.下列动物中,能通过冬眠来适应寒冷环境的是()。

A.天鹅B.蛇C.企鹅7.在“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中,实验证明蚯蚓喜欢的环境是()。

A.干燥的环境B.黑暗的环境C.明亮的环境8.由多条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构成网状的食物关系,被称为()。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群落9.种子发芽的实验证明,以下哪个条件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A.温暖的阳光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水分10.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二、填空题(9分)1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在绿色叶片(或者植物体其他绿色部分)中制造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

12.春天,青蛙把卵产在水里,温度适宜时就会孵化为__________。

13.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水分。

14.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的土壤里。

15.看下图,我们可知这是一个绿豆苗地常见的_____________,食物网的最顶端是_____________(填生物)。

小学五年级科学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第一关、我会填。

(15分)1、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2、在日常生活中,(泡沫)、(塑料)、(木片)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石头)、(铁块)、(回形针)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水量)。

5、当一个物体静止漂浮在水面时,它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是:方向(相反),大小(相同)。

6、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浮力也(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第二关、我能辩,对的打“√”,错的打“×”。

(20分)(√)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轻重、体积大小无关。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浮力的原理。

(×)4、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5、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是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6、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8、现在的船是钢铁制造的,在水中不会沉,所以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海很浅。

第三关、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0分)1、相同重量的下列物体中只有一种在水面能够上浮,它最可能是(B )。

A、铁块B、木块C、橡皮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B )。

A、加盐B、加清水C、加糖3、下列物体最容易浮在水面上的是(B )。

A、铜块B、塑料泡沫C、硬币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C )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颜色C、物体排开的水量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A )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8分)1.负鼠靠()防御敌害。

A.用盔甲保护B.放臭气C.放“墨汁”D.假死2.“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谜语体现燕子的生活习性是( )。

A.冬眠B.迁徙C.洄游3.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1)我的猜想:。

(2)要改变的条件:。

(3)不改变的条件:。

(4)试验方法:(5)我的发现:。

(6)我的结论。

4.小草、老鼠、兔子、狐狸、蛇、老鹰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5.人们在金鱼缸中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给金鱼提供食物B.给金鱼提供氧气C.给金鱼提供二氧化碳6.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后,你认为维护生态平衡最好的方法是()。

A.进行人工饲养和培育B.保护适合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人为影响C.人为地把更多种类的生物组合在一起,为生物搭建复杂的食物网7.完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①制作准备:透明塑料瓶、田螺、水、浮萍、细沙、虾、石块、水藻。

②将剪掉上面一部分。

③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再装人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④在瓶里种上几棵,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⑤植物存活后,再放入等小动物。

⑥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生态瓶。

8.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9.菜园里,青蛙、小青菜、菜青虫形成食物链时,正确的写法是( )A.小青菜一菜青虫一青蛙B.青蛙一菜青虫一小青菜C.青蛙一小青菜一菜青虫10.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里牧草丰茂,牛羊成群。

可是,历史上由于这里野狼成群,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野狼活动,使野狼的数量锐减,剩下为数不多的野狼统统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野狼不见了,畜牧业空前发展,在牛羊种群不断增加的同时,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草原难以承载,导致草场急剧退化,草原面临沙化的危险。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2.奇奇从宣传板上还了解到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比如有一种鸟喜欢白天休息,晚上出来觅食,影响它的这种习性的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光照D.水3.某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种小动物,为了研究这种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他四(1)通过观察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最适宜这种小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阳光充足B.土壤干燥C.阴暗、潮湿(2)如果这种小动物怕生存的环境突然变得十分干燥,那么这种小动物会( )。

A.迅速适应干燥的环境B.生存得很健康C.生病或死去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互惠互利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5.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6.下列描述中,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B.一个池塘里的全部动物C.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7.负鼠靠()防御敌害。

A.用盔甲保护B.放臭气C.放“墨汁”D.假死8.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我不知道9.(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间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4)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

A.蛇鼠B.草树C.草兔10.下列动物中,喜欢昼伏夜出的是( )A.老鼠B.羊C.舵鸟D.鳄鱼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书面形式有( )、( )、( )。

2.种子的萌发需要( )、( )和适宜的(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完善生态系统关系图。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有人认为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结合上面图示,判断这句话是否正确,并写出理由。

2.下列动物中,主要在夜间活动的是( )。

A.蝴蝶B.蝙蝠C.蜜蜂3.下列几个环境因素中,对于蚕豆种子萌发有较大影响的是()。

A.光照的强弱B.土壤的肥沃程度C.温度的高低4.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5.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

A.研究茎的作用B.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C.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6.如图是小明在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中的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问题: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吗?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

相同条件:水分,空气,数量和大小相同的两组绿豆种子等不同条件:……实验方法:一组种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组种子放在黑暗的地方。

(1)实验计划中,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

A.阳光B.空气C.水(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组种子不能少于_________。

A.1粒B.3粒C.50粒(3)如果本次实验成功,小明可以发现_________。

A.种子发芽需要水分B.种子发芽需要阳光C.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4)小明又做了其他实验,总结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_________。

A.水分和空气B.水分、空气、温度C.水分和阳光7.小玲想要做一个“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可是连续几天都下雨没有阳光。

终于等到了晴天,小玲取20颗相同的蚕豆种子分成两组,将10颗放在地面下3厘米处无阳光照射,另外10颗放在地面上,阳光照射一周后,小玲刨开地面,发现地面下的10颗种子全部发芽,而地面上的10颗种子全部未发芽。

由此小玲得出:蚕豆种子必须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才能发芽(1)小玲每组取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目的是:。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4课练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1——4课练习题答案解析(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1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能下沉的是(A)。

A.石头B. 木块C. 萝卜【解析】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会下沉。

2.一实心物体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匀地切成两半,并轻轻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 C)。

A. 将会上浮B. 将会下沉C. 依然是浮的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解析】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3.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 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解析】A ,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能说物体处于漂浮状态。

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不符合题意;B.物体静止后在水中沉底,说明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不是漂浮状态,B符合题意C.物体不下沉,可以说明物体处于浮的状态。

【分析】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4.海面上浮着许多的冰山,这说明(B)A.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重B.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轻C. 冰比同体积的海水的轻重相同【解析】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理重力大,所以沉得深,而轻的重力小,所以浮得高。

5.在水中上浮的木板,所受到的浮力(A)重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解析】物体浮在水面,可知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6.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A)A. 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B. 轻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C. 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解析】物体体积相同,重的物理重力大,所以沉得深,而轻的重力小,所以浮得高。

7.下列方法中,有可能使小木块沉下底的是(C)A.把小木块锯得更小B.把几块小木块绑在一起C.在小木块上面绑一块大石头【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越容易下沉。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 总分______一、填空题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充足的和适宜的,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它们是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阳光进行,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和。

3.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5.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二、判断题6.在探究土壤水分变化对蚯蚓的影响时,不需要考虑蚯蚓的数量,用一条还是多条都可以。

7.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得出实验结论。

()8.对比实验是常用科学研究方法,一次可以研究两个以上的变量。

9.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它的茎总是会向着太阳光的方向。

10.动物的羽毛的颜色是不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

()11.在动物进化史上,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身体形态发生了变化。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构成一条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其实是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4.食物链断裂后,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15.改变生态瓶中的条件,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不会受影响。

16.建造生态瓶其实就是建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三、单选题1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8.如图所示,把生态瓶中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A.经常浮到水面B.钻到水底不动C.没有变化19.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这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B.种子萌发需要土壤C.种子萌发需要空气20.某同学全家出去旅行了一周,回到家,发现放在客厅里的橘子发霉了。

下列操作中最可能帮助该同学找到发霉原因的是()。

A.准备两个新鲜的橘子,一个放在冷藏室,一个放在常温下B.准备两个烂水果,一个烂苹果,一个烂橘子,都放在常温下C.准备两个新鲜的橘子,一个浸没在水中,一个放在干燥的地方21.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1.小明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

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必须要有()。

A.阳光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空气2. 上题中,两组实验不同的条件是()。

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3.在研究绿豆种子是否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时,正确的步骤是()。

①在一个玻璃皿里铺上一层土壤,另一个不铺②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同样多的水③准备两个相同的玻璃皿④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颗绿豆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4.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某小组预测“绿豆种子必须在一定水分条件下才能发芽”。

能验证其预测的实验现象是()。

A.两组种子都不发芽B.两组种子都发芽C.有水的一组发芽,无水的一组不发芽D.有水的一组不发芽,无水的一组发芽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收集到如下数据。

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1号组(有光)12 12 02号组(无光)12 12 0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A.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B.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光C.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壤D.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完全浸泡在水里2.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

A.一定的水分B.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C.土壤、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D.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3.在同一实验中,如果自己所在小组的实验数据与其他小组不一样,应该()。

A.修改实验数据B.修改实验结论C.采用其他小组的数据D.再次实验,收集证据3.绿豆苗的生长1.在研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阳光下的绿豆苗具有的特征是( )。

A.茎细长、叶呈绿色B.茎细长、叶呈黄色C.茎粗壮、叶呈绿色D.茎粗壮、叶呈黄色2.为了使绿豆苗更好地生长,我们可以把种植绿豆苗的花盆放在( )。

A.客厅里B.树荫下C.阳台上D.教室里3.如果用下面的式子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字母a、b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下科学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一、填空
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重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浮)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重量),它就会(沉)到水底了。

2. 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

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下沉),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上浮)。

3. 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里要下沉,放在盐水里要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
(液体)也能改变物体的沉和浮。

4. 物体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重量)和物体的(体积)有关,还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5.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 . 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相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

7. 当物体的重量一定时:比较大的物体容易(上浮),比较小的物体容易(下沉)。

当物体的大小一定时:比较重的物体容易(下沉),比较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8. 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方法有:(改变物体的重量)、(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性质)和借助外力。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2.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

这个力叫浮力。

(×)3.只有盐水和糖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6.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7.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8.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10.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三、选择
1. 下列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②)
①铝球②干木球③铁球
2. 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③)
①它的重量②液体浓度③它的体积
3.下面哪种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

(②)
①小石头②萝卜③橡皮
4.马铃薯放入(③)中会浮起来。

①淡盐水②清水③浓糖水
5.同体积的塑料块、清水、食用油比较,(②)最重。

①塑料块②清水③食用油
6.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①)重力时就下沉
①小于②大于③等于
7.同样50克的方木块,(②)容易浮。

①体积小的②体积大的③一样
四、连线题
请用线将事物和对应的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方法连接起来
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大小
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
潜水艇改变液体的性质
五、分析填空
有一杯清水和一杯味精水把马铃薯放入液体中出现如下现象,请要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哪杯是清水,哪杯是味精水?
甲乙
答案:甲杯是清水,乙杯是味精水。

六、简答
1. 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吗?
(看谁的办法多)
2.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