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38分)1.负鼠靠()防御敌害。

A.用盔甲保护B.放臭气C.放“墨汁”D.假死2.“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谜语体现燕子的生活习性是( )。

A.冬眠B.迁徙C.洄游3.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1)我的猜想:。

(2)要改变的条件:。

(3)不改变的条件:。

(4)试验方法:(5)我的发现:。

(6)我的结论。

4.小草、老鼠、兔子、狐狸、蛇、老鹰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5.人们在金鱼缸中种植水生植物,主要是为了()。

A.给金鱼提供食物B.给金鱼提供氧气C.给金鱼提供二氧化碳6.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单元后,你认为维护生态平衡最好的方法是()。

A.进行人工饲养和培育B.保护适合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少人为影响C.人为地把更多种类的生物组合在一起,为生物搭建复杂的食物网7.完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

①制作准备:透明塑料瓶、田螺、水、浮萍、细沙、虾、石块、水藻。

②将剪掉上面一部分。

③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再装人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

④在瓶里种上几棵,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⑤植物存活后,再放入等小动物。

⑥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生态瓶。

8.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9.菜园里,青蛙、小青菜、菜青虫形成食物链时,正确的写法是( )A.小青菜一菜青虫一青蛙B.青蛙一菜青虫一小青菜C.青蛙一小青菜一菜青虫10.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里牧草丰茂,牛羊成群。

可是,历史上由于这里野狼成群,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野狼活动,使野狼的数量锐减,剩下为数不多的野狼统统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野狼不见了,畜牧业空前发展,在牛羊种群不断增加的同时,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草原难以承载,导致草场急剧退化,草原面临沙化的危险。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热量?A. 石头B. 纸张C. 水蒸气D. 铁块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种气体是必需的?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鲸鱼D. 青蛙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A. 昼夜交替B. 季节变化C. 海水潮汐D. 极光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3.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4.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5.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

2.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释放氧气。

3. 动物细胞中没有______。

4.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属于______。

5.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______的力。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 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

4. 举例说明一个物理变化和一个化学变化。

5. 简述声音的产生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一个10N的力作用,计算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水和空气,加热容器,水会怎样变化?3. 举例说明一个物理现象,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4.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是5m/s,加速度是2m/s²,计算5秒后物体的速度。

5. 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

2. 分析食物链中各个层级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测试题答案一、填空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重量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例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浮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重量,它就会沉到水底。

2、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例如,一块铁放在水中会下沉,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中,它会上浮。

3、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中会下沉,放在盐水中会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液体也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4、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以及液体的性质有关。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排开的水量。

6、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能上浮。

盐水比清水重。

7、当物体的重量一定时,比较大的物体容易上浮,比较小的物体容易下沉。

当物体的大小一定时,比较重的物体容易下沉,比较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8、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方法有:改变重量、改变体积、改变液体的性质和借助外力。

9、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水中是沉的,沉浮状况没有改变。

10、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1、原来沉的物体,想办法增大它在水中的体积,这个物体就可能变成浮的。

12、一个量杯原有200毫升的水,把一个物体放入后,水面刻度为230毫升,那么这个物体排开的水量为30毫升。

13、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为水的浮力。

14、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

15、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6、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17、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这个物体在这种液体中是下沉的;比同体积的液体轻,这个物体在这种液体中是上浮的。

二、判断题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体积有关。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一定是()。

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6.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里,同时加适址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

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A.温度B.水分C.光照7.在下列环境中,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没有水B有水C.与有水没水无关8.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中。

A.阴暗潮湿B阳光充足C.高温干燥9、生态瓶由两大不可缺少的部分组成,分别是()。

A.动物和植物B.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生物和非生物10.鱼必需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11.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氧气的是()。

A.微生物B.植物C.土壤12.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B.种皮破裂C.种子膨大13.在实验时,要往盒内垫纸巾。

关于纸巾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避免种子转动B.使种子取得适量的水分C.保温14.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潮湿的,另一端铺干燥的。

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5分钟后,发现大多数蚯蚓爬向了()。

A潮湿的一端B.干燥的一端C.没有爬动15.东非动物大迁徙是为了寻找()。

A.阳光B.食物C.同伴16.由蛇、蝗虫、高粱、青蛙能够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的物体容易沉。

A、轻B、重C、大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等于()。

A、浮力B、压力C、重力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A、下沉B、下潜C、上浮D、上升4、软木塞浮在()上,塑料块浮在()上,葡萄在()上,铜砝码漂浮在()上。

A、水银B、油C、水D、糖浆5、(B )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A、伽利略B、阿基米德C、牛顿D、爱迪生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B、材料C、液体D、液体的性质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

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五、连线题。

1、物体的沉浮。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在清水中浮在浓盐水中在浓糖水中沉在浓碱水中六、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

(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12页上图)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34分)1.人们选择在春季播种,是因为春季的环境条件2.绿豆种子发芽时,、、、是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3.仙人掌的叶已经退化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

仙人掌的这些特征,说明它的生存环境的降水量。

(选填“很多”或“很少”)4.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

如青蛙喜欢趴在稀泥中,这说明青蛙适宜生活在的环境里。

5.冬天,小狗表皮的毛会,是为了抵御6.动物为了生存,需从中获取能量。

7.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

8.松树一般生长在土壤比较贫瘠的地方,叶子细长呈,可以减少,保持9.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自然环境,也生存着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只有在的环境中,动植物才能正常地生活。

10.谷物丰收后,农民伯伯会把它们晾晒在阳光下,过段时间才收进储藏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对种子的影响。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8分)1.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2. 早春播种后,农民伯伯会用塑料膜盖地面,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土壤的温度和保持水分,促进种子提早出苗。

( )3.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 )4.动物冬眠就等同于睡眠。

( )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群落( )6.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合的环境,当环境条件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 )7.食物链一般是从小型动物开始,到大型动物结束。

( )8.我们应该及时清理掉生态瓶中的动物粪便。

( )9.在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放得越多越好。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1. “绿豆苗→蚜虫→蜘蛛”这条食物链中蚜虫和蜘蛛可以从食物中得到能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 总分______一、填空题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充足的和适宜的,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它们是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阳光进行,把二氧化碳和水转换成和。

3.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5.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二、判断题6.在探究土壤水分变化对蚯蚓的影响时,不需要考虑蚯蚓的数量,用一条还是多条都可以。

7.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得出实验结论。

()8.对比实验是常用科学研究方法,一次可以研究两个以上的变量。

9.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它的茎总是会向着太阳光的方向。

10.动物的羽毛的颜色是不会随着环境而改变的。

()11.在动物进化史上,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身体形态发生了变化。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构成一条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故事其实是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4.食物链断裂后,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15.改变生态瓶中的条件,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不会受影响。

16.建造生态瓶其实就是建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三、单选题1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水质污染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8.如图所示,把生态瓶中的水减少很多,瓶中动物最有可能会()A.经常浮到水面B.钻到水底不动C.没有变化19.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这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B.种子萌发需要土壤C.种子萌发需要空气20.某同学全家出去旅行了一周,回到家,发现放在客厅里的橘子发霉了。

下列操作中最可能帮助该同学找到发霉原因的是()。

A.准备两个新鲜的橘子,一个放在冷藏室,一个放在常温下B.准备两个烂水果,一个烂苹果,一个烂橘子,都放在常温下C.准备两个新鲜的橘子,一个浸没在水中,一个放在干燥的地方21.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造成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一:填空题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肝脏产生胆汁.2、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帮助消化。

3、食物在(胃里)存储被研磨分解,营养成分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经过人体的消化,他们被分解成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食物消化一靠(牙齿咀嚼和胃肠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消化的物质。

6.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9.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10.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在人体内分布最多。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血液是运输兵。

11.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2.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40分)
1、当把泡沫块往水中压时,我们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被称为水的浮力。

2、在日常生活中,泡沫、木块、带盖的空瓶子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浮的,石头、铁块、铜块等物体放入水中一般是沉的。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体积、重量、材料等因素有关。

3、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被称为排开的水量。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反。

5、潜水艇能在水上和水下航行,它是通过改变潜水艇的重量,而没有改变潜水艇的体积。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它,人们可以自由方
便地在水面上行驶。

8、一块木头重5N,XXX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9、下沉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0、淹不死人的湖是死海。

11、影响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轻重、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12、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3、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比铜重。

14、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15、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会改变。

16、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17、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轻重相同时,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18、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材料等因素都有关。

19、改变浮标的重量,可以使它上浮或下沉。

20、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二、判断题(共20分)
1、√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2、×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较大的形状会更容易浮在水
面上。

4、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是因为死
海含有高浓度的盐分,水很浅。

5、马铃薯在盐水中会浮起来,但不一定在所有的液体中
都会上浮。

6、现在的船大多数是由钢铁制造的,它们在水中不会沉没,因此钢铁在水中是浮的。

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8、相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更重。

9、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12、造一艘小船的计划应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3、轻的不一定浮,重的不一定沉。

14、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不会浮起来。

15、改变浮标的重量,可以使它上浮或下沉。

16、重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浮在水面上。

17、不仅盐水和糖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还有其他液体也可以。

18、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不一定是盐水。

19、瓶中装有颜色的水是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

20、在油中浮的物体在水中不一定会浮。

三、选择题(共20分)
1、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颜色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2、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加清水。

3、下面的往水里加盐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5、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6、下面液体中,能使鸡蛋下沉的是油。

7、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8、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9、如果以下三个物体的大小、形状都相同,那么重量最轻的是木块。

10、如果以下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那么重量最重的是水银。

11、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

12、正确选项为②,因为一个物体在盐水中的密度比在清水中大,所以在清水中浮,在盐水中沉。

13、正确选项为③,因为水泥船的密度比水大,所以浮力小于重力。

14、正确选项为①,因为物体在水中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量,如果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就会浮起来。

15、正确选项为②,因为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说明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16、正确选项为②,因为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量,而泡沫塑料块的重力加上拉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量。

17、正确选项为①,因为当水桶离开水面时,水桶里的水会带上一部分水分子,使得水桶的重量增加,所以感觉变重了。

18、正确选项为①,因为死海的盐度约为33%,是普通
海水的6-7倍。

19、最轻的是清水,最重的是浓盐水。

20、计划应包括准备、制作和改进完成。

探究题:
1、可以把铁片做成船状或空心的形状,使得铁片的体积
增大,从而浮起来。

2、①可以放入马铃薯,因为在浓盐水中马铃薯会沉下去,而在清水中会浮起来。

②可以采用蒸发的方法,因为浓盐水蒸发后会在铁片上留下白色的盐痕,而清水则不会。

③可以在天平上称出相同体积的液体重量,比较重量大小即可。

3、(1)可能是乙槽中的液体是浓盐水或浓糖水等,导致马铃薯的密度变小,从而浮起来。

2)可以加入足够多的清水或绑上一些在浓盐水、浓糖水中能够下沉的物体,使得马铃薯的密度增大,从而沉下去。

4、(1)箭头线应该分别指向重力和浮力。

2)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会向上浮起来。

2)、将钩码系在下沉的物体上,将整个系统放入水中,记录钩码测力计显示的数值;(3)、将钩码测力计放在水中,记录其显示的数值;(4)、比较步骤2和步骤3的数据,判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木块在水中的位置。

它会静止地浮在水面上,这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为了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我们采用验证法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包括钩码测力计。

首先,我们测量钩码的重量,并记录数据。

然后,将钩码系在下沉的物体上,将整个系统放入水中,记录钩码测力计显示的数值。

接着,我们将钩码测力计放在水中,记录其显示的数值。

最后,比较步骤2和步骤3的数据,以判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