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冶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复习重点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复习重点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复习重点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2. 复习和强化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一、化学元素1. 区分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2. 知道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周期表的特点;3. 了解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化学反应1. 熟悉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种类;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平衡方法;3. 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速率。

三、化学性质1. 了解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2. 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性质;3. 了解分解和合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介绍和解释各个化学概念和知识点;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3. 讨论和问题解答:通过讨论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周期表的特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平衡方法;3. 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学习笔记和作业;2.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实验报告;3. 学生在讨论和问题解答中的表现和回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高中化学复习重点整理教案”;2. 通过提问和回答方式检测学生对化学元素的认知和了解。

二、讲解(40分钟)1. 化学元素的概念和周期表的特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平衡方法;3. 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进行一项有关酸碱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2.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事项和实验操作规范。

四、问题讨论(20分钟)1.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对上述讲解和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讨论;2. 将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澄清,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概念和知识。

五、评价和总结(5分钟)1. 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2. 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冶金工程概论复习.docx

冶金工程概论复习.docx

冶金工程概论复习资料⑴火法冶金它是指在高温下矿石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

整个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冶炼和精炼三个工序。

过程所需能源,主要靠燃料燃烧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热来提供的。

⑵湿法冶金它是在常温或低于100°C下,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它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该方法包括浸出、分离、富集和提取等工序。

生铁是合碳量3%〜4%的Fe-c合金.并含有少量硅、偏、硫、磷.其质地硬而脆,不能锻压, 主要用于铸造。

1. 1铁矿石及其分类1、磁铁矿石2、赤铁矿石3、褐铁矿4、菱铁矿矿石(1)焦炭在高炉内作用。

焦炭在高炉冶炼中主要作为发热剂,还原剂和料柱骨架。

■焦炭在风口前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并产生煤气,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将热量传给炉料,使高炉内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得以进行。

高炉炼铁过程中的热量有70~80%来自焦炭的燃烧。

■焦炭燃烧产生的co及焦炭中的固定碳是铁矿石的还原剂。

■在高温下铁矿石被还原和熔融,只有焦炭起到料柱的骨架作用支持料柱,保持炉内有较好的透气性,特别是在高炉下部区料柱的透气性完全由焦炭来维持。

3. 1. 1高炉冶炼过程及其特点•高炉炼铁的本质是铁的还原过程,即焦炭做燃料和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原料的铁,从氧化物或矿物状态(如FeM、Fe:Q、Fe2SiO4> Fe304• Ti02等)还原为液态生铁。

•冶炼过程中,炉料(矿石、熔剂、焦炭)按照确定的比例通过装料设备分批地从炉顶装入炉内。

从下部风口鼓入的高温热风与焦炭发生反应,产生的高温还原性煤气上升, 并使炉料加热、还原、熔化、造渣,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生成液态渣、铁聚集于炉缸,周期地从高炉排出。

上升过程中,煤气流温度不断降低,成分逐渐变化,最后形成高炉煤气从炉顶排出3. 1.2高炉炼铁的原料和产品•高炉冶炼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燃料、鼓风。

重冶备料工艺应知题

重冶备料工艺应知题

重冶备料工应知复习题(干燥、熔剂、粉煤、上料、返料系统)一、填空题1.精矿干燥主要任务是将含水8%~12%的铜镍混合湿精矿,经过“(三段式)”气流干燥过程,产出含水≤(0.3)%、粒度-200目>80%的干精矿。

2.干燥窑的工作原理是由电机驱动,经(减速机),大小轮带动筒体转动,物料由(内部衬筒扬料板)搅动,经热风干燥而产生干精矿。

3.布袋收尘器着火故障主要是由于(布袋收尘器进口温度持续偏高),布袋内的(积灰时间长)等原因所造成。

4.皮带在运转正常后向一侧跑偏的原因是(物料加于胶带上偏于一侧)或(输送机各部件未紧固)。

5.粉煤系统开车运行期间应保持球磨机入口温度控制在(280~420)℃之间。

6.熔剂系统产量过低的原因是由于给料器堵塞或折断、给料不充分、(给入物料粒度性能有变化)、介质磨损过多或数量不足、干磨时水分过大、(蓖板堵塞)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7.返料破碎机整机温度不高于(40)℃,肘板及动静鄂板的磨损情况不应超过原厚度的(2/3)。

8.熔剂球磨机气态离合器压力应>(0.65)Mpa。

9. 进入布袋收尘器上部清洁箱体或灰斗时,必须有(2)人以上作业,并在控制室挂“ (安全作业确认牌 )”以防有人开启风机。

10.燃烧室点火、着火及灭火期间,人不得(正面)从炉门或观察孔观察燃烧情况,以防火焰反扑伤人。

二、单选题1. 球磨机的前后轴瓦温度要求( B )℃A、<40B、≤40C、<45D、≤452.闪速炉要求石英粉的粒度是-60目大于( C )%A、80B、85C、90D、953.粉煤制备系统所生产的粉煤粒度要求是-200目大于( A )%A、80B、85C、90D、954.粉煤仓温度应小于60℃,这是为了( A )A 、防止仓内粉煤自燃 B、防止粉煤板结 C、防止仓内水汽结露5. 返料大额破电流应小于( B )A、70AB、75AC、80AD、85A6. 已知某皮带机长150米,皮带运行速度0.5米/秒,则物料运输时间是( C )分钟A、3B、4C、5D、67.球磨机停车并应先停( D )A、稀油站B、冷却水C、风机D、圆盘8.干燥窑入口烟气温度应控制在( B)A、350~450℃B、450~550℃C、400~500℃D、500~600℃9.干燥铜镍混合湿精矿处理量为( C )A、60~180 t/hB、50~150 t/hC、60~150 t/hD、60~180 t/h10.熔剂系统一旋进口负压高于–3500Pa时,应及时( A )A、减小圆盘转速给定量,降低260Kw风机负荷B、加大圆盘转速给定量,提高260Kw风机负荷C、加大圆盘转速给定量,降低260Kw风机负荷D、减小圆盘转速给定量,提高260Kw风机负荷11.上料系统送往粉煤制备的原煤粒度应( B )A、小于15mmB、小于12mmC、小于40mmD、小于80mm12.煤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 B )A、COB、CO2C、H2OD、SO213.干燥窑内热风对精矿的干燥方式属于( B )A、传导B、对流C、辐射14.返料破碎系统不需破碎的物料种类有( A )A、块煤、水渣、石英石B、返料、石英石、高冰镍C、返料、石英石、精矿D、低冰镍、石英石、块煤15.经返料破碎处理后的物料粒度应小于( B )A 、30mm B、40mm C、60mm D、20mm16. 石英石的化学成分是 ( C )A、CaOB、MgOC、SiO217.皮带安装电磁铁的目的是 ( C )A、除去杂料B、除去铜件C、除去铁件D、吸尘18.熔剂制备系统生产的产品是( C )A、精矿B、烟灰C、石英粉19. 加热炉鼓风机的作用是 ( B )A、输送粉煤B、输送粉煤并起助燃作用C、抽炉内烟气20.电磁脉冲布袋收尘器捕集的粉尘在布袋的( B )A、内表面B、外表面C、内外表面都有21.已知某料仓容积为40m3,料仓的实际利用率为80%,石英的堆比重为1.5g/cm3,则该料仓最多可以储存石英( C )吨。

《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专题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认识;2.熟练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3.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熟练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4通过对铁锈蚀及防护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对金属锈蚀的探究能力,加强对金属资源保护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课堂小游戏、实验探究等情景,学生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归纳、概括、发现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结合,突出有用化学,学会收集和处理学情分析通过第八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的一些零碎的知识,但不容易内化应用,与原有知识形成网络。

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应用,并形成以金属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梳理基本知识形成金属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网络科学系统。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教学难点:构建金属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网络。

教学方法:合作、展示、探究、练习教学用具:希沃白板、希沃游戏、实验药品与仪器、学案课后反思:作为九年级的化学教师,复习课年年都上,如何才能上的最好,运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取得更有效的成果呢?我的这节课教学过程整体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活动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并点评,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解答和评价。

我认为本节课有如下成功之处:1.多媒体运用的恰到好处,形式多样。

2.教师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小组展示”、“扑克游戏”、“实验探究”等,形成课堂气氛好,调动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3.由学生将所要复习的识点全部找出,运用“课堂小结”(或思维导图)展示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4.教师的板书以另外一种方式一-“知识树”的形式,引导学生不断发展知识网络形成的意识。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4.设计实验演示,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使学生在直观的实验现象中感受金属的性质。
(二)问题导向
1.针对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及材料分类等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课题,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冶炼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分别负责查找资料、整理数据、设计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及材料分类进行系统梳理。
3.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属的性质及应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同时,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本节课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金属知识综合复习教案

金属知识综合复习教案

金属知识综合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金属原子结构特征,掌握金属单质、化合物性质及金属冶炼的知识。

能力培养:培养归纳、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正确的认识事物。

科学品质:在发现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分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方法:科学抽象。

重点、难点将具体物质的性质抽象、概括,形成知识网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续表
续表

(5)续表
第二课时
续表
续表
续表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王向阳。

重金属冶金学 复习题

重金属冶金学 复习题

重金属冶金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重金属重金属指铜、铅、锌、镍、钴、锡、锑、汞、镉和铋等金属,他们的共同点是密度均在6g/cm3左右。

2.氧化焙烧氧化焙烧是在氧化气氛中,矿料中硫化物在高温度下与氧反应,使精矿中的硫、砷等转化为挥发性的氧化物,从精矿中除去。

3.中性浸出由于锌矿物中不同程度的含有铁杂质,浸出过程中不可避免有铁的浸出,为了得到铁含量尽可能低的硫酸锌浸出液,可控制浸出的终点pH值在5.2~5.4之间,使进入溶液的铁水解进渣,因浸出终点溶液接近中性,故称为中性浸出。

4.电冶金利用电能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提取、回收和精炼金属的冶金过程。

二、填空题1. 有色金属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四大类。

2. 火法练锌包括焙烧、还原蒸馏和精炼三个主要过程。

3. 根据还原蒸馏法炼锌或湿法炼锌对焙砂的要求不同,沸腾焙烧分别采用高温氧化焙烧和低温部分硫酸化焙烧两种不同的操作。

4.火法炼铅方法可分为氧化还原熔炼法、反应熔炼法和沉淀熔炼法三类。

5. 湿法炼锌包括焙烧、浸出、净化和电积四个主要过程三、简答题1.在造锍熔炼过程中,减少Fe3O4生成的措施有哪些?答:在造锍熔炼过程中,保持低的炉渣成分a(FeO),高的铜锍品味a(FeS),适当高的温度和低的气氛P(SO2),可以消除或减少Fe3O4的影响。

2. 说明硫化锌精矿焙烧的目的。

答:因为FeS不能直接被H2、C、CO还原,也不溶解于冷的稀硫酸和稀盐酸,焙烧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精矿中的硫化锌尽量氧化为氧化锌,同时尽量脱除对后续工艺有害的杂质。

3. 沸腾焙烧的强化措施有哪些?答:高温沸腾焙烧,锌精矿富氧空气沸腾焙烧、多层沸腾焙烧、利用二次空气或贫SO2焙烧结烟气焙烧等。

4. 湿法炼锌浸出搅拌为什么采用空气搅拌,而静液过程为什么采用机械搅拌?答:湿法炼锌浸出过程中为了使浸出液中Fe2+尽可能地全部氧化成Fe3+除去,采用空气鼓风的方法进行搅拌,而静液过程中为了除去Cu、Cd、Co等杂质加入锌粉,考虑到空气搅拌会使锌粉氧化损失,因此静液过程中采用的是机械搅拌。

炼铁和炼钢复习教学案

炼铁和炼钢复习教学案

炼铁和炼钢复习教学案知识要点提示1.铁的合金的分类、性能及应用2.高炉炼铁的原料、高炉的结构、炼铁的原理3.炼钢的原料、转炉的结构、炼钢的原理与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复习方法引导一.铁的合金1.炼铁高炉有个进口,分别为,有个出口,分别为。

其中,空气的作用是,焦炭的作用是石灰石的作用是。

在炉腹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在炉腰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2.铁矿石的种类有其中含水量铁量最高的是铁矿石中的主要杂质是含铁量较低的矿称为贫矿,须经选矿富集后使用。

3.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炉气的组成用途炉渣的成份用途废热处理三.炼钢1.炼钢的原料有,生石灰的作用是氧气的作用是用氧气代替空气炼钢的优点是2.基本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降碳除硫磷(2)造渣(3)脱氧形成合金3.氧气顶吹转炉炼钢(1)转炉的构造(2)棕色烟气成份应用(3)钢渣成份应用(4)废热应用四.金属的冶炼1.电解法:适用于冶炼Na、Mg、Al等2.CO还原法:适用于冶炼Zn、Fe、Cu等3.铝热法:适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4.热分解法:1.下列关于炼钢、炼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炼铁是铁矿石被还原的过程B。

炼钢的生铁被氧化的过程C。

炼铁高炉中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除去脉石D。

炼钢转炉中加入的生石灰是造渣剂2.在高温下,用CO还原mgFe2O3得ngFe,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m-n)/3n B.(m—n)/8nC.n/24(m-n)D.24n/(m-n)3.炼钢生产中用纯氧代替空气做氧化剂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氮气排出时带走热量化B.防止钢质变脆C.使炼出的钢纯度更高D.有利于钢水脱氧4.将功赎罪10g铁碳合金放入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得沉淀1。

4g,则此时铁碳合金是()A.生铁B.高碳钢C.中碳钢D.低碳钢5.将足量的CO通过试管内某灼热的氧化物,当试管内的氧化物全部被还原时,试管内物质的质量减少了望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Fe3O4 的问题:温度降低,冰铜品位升高,Sio2 加入太少均有利于 FE3O4 的形成
危害:1 溶解在渣和锍中,由于其熔点高,比重大,影响渣锍分离,造成铜在渣中机械夹杂 损失:2 当温度氧位及熔体组成变化时,Fe3O4(s)过饱和析出 措施:3 Fe3O4(s,l)+FeS(l)=10FeO(l)+SO2 所以,当温度升高,aFeO 下降,a Fes 上升,Pso2 下降,均有利于 Fe3O4 的分解
1 造锍熔炼原因(1)主金属在渣中有一定损失(2)有 Fe3O4 或其他化合物的形成(3)为了提
高 Cu 的回收率 目的(1)将炉料中 CU 全部分离进入冰铜相(2)使冰铜与炉渣分离
2 锍的形成(1)FeS 能与许多金属硫化物形成低熔点共熔体(2)Cu,Ni 对 s 的亲和力大,
Fe 对 o 的亲和力大,Cu 优先进入锍相,Fe 优先进入渣相
1.铜在渣中的损失 (1) 化学溶解:Cu2S 和 CuO 溶解于 FeO 炉渣中造成的损失 (2) 机械夹杂:细颗粒冰铜未能沉降到锍层而夹带于渣中引起的损失(主要) 措施: (1)延长熔体在炉内的澄清时间 (2)提高炉渣温度 (3)降低炉渣的粘度和密度 (4)控制冰铜品位不要太高 减少渣中机械夹杂的冰铜粒子 3. 造锍熔炼 造锍熔炼:指在 1200—1300℃高温下,使硫化铜精矿和溶剂在熔炼炉内进行熔炼,使部 分硫化亚铁氧化,与脉石造渣除去,得到以 Cu2S—FeS 为主的铜锍,并将贵金属富集到 铜锍中的冶金过程。 4. 目的:脱硫;造冰铜,富集铜和稀贵金属;造渣,除去部分铁和脉石,总的就是为了提高 铜的品味,使其符合进一步冶炼要求。 (1) 原因: a.主金属在渣中有一定的损失
3
7 Cu 电解和 Zn 电积异同点
相同:1 阴极发生的是析出金属反应 2 电解槽构造,结构,系统基本相同 不同点:1 阳极反应不同 Cu 点解:Cu-2e=Cu2+ 2H20-4e=O2+4H+ 2 生产指标参数不同(槽电压,电耗,效率等)
8 锌的湿法精炼
焙烧------浸出----净化----电积 中浸:ph 5.0-5.2 ,50-60 C ,Zn 部分溶解,具有净化功能 酸浸:终 1-5g/L 硫酸,70-80C 除 ZnO·Fe2O3 外基本溶解 热酸浸出:终 20-60g/L 硫酸,85-95C 需相应的除铁技术 ZnO·Fe2O3 问题: 危害:浸出时不溶解,是 Zn 进入渣中,影响 Zn 的浸出率 处理:高温高酸浸出:90-100C,40-60 g/L 硫酸,3-4 小时; 还原:ZnO·Fe2O3+4CO=Zn+2Fe+4CO2 避免的方法 ZnO·Fe2O3 生成方法 1 加速焙烧作业,缩短反应时间 2 增大炉料的粒度,减小 ZnO 和 Fe2O3 颗粒的接触 3 升高焙烧温度并对焙砂进行快速冷却 4 进行还原沸腾焙烧以破坏 ZnO·Fe2O3 的结构而将 ZnO 析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ZnO.Fe2O3
一、锌精矿焙烧过程中 ZnO.Fe2O3 的问题 1. ZnO.Fe2O3 的产生:在锌硫化精矿焙烧或烧结的高温强氧化气氛条件下,精矿中铁 的最终产物是三氧化二铁,进而形成 ZnO.Fe2O3; 2. ZnO.Fe2O3 的危害:铁酸锌难于溶解于稀硫酸溶液,对浸出相当不利; 3. 避免 ZnO.Fe2O3 生成的方法: (1) 加速焙烧作业,缩短反应时间; (2) 增大炉料的粒度,减小氧化锌与三氧化二铁的接触; (3) 升高焙烧温度并对锌培砂快速冷却; (4) 进行还原沸腾焙烧以破坏 ZnO.Fe2O3 的结构而将氧化锌析出。 二、锌培砂浸出过程中 ZnO.Fe2O3 的问题 1. 热力学分析 (1) 温度升高,ZnO.Fe2O3 稳定区扩大,表明从热力学上讲,温度升高不利于 ZnO.Fe2O3 的分解; (2) In2O3,Ga2O3 比锌更难浸出,提高 In,Ga 浸出率,要提高酸度。 2.动力学研究 (1)反应的活化能较高:E=58.576KJ/mol,温度升高 10K,反应速度提高约 2 倍; (2) ZnO.Fe2O3 的溶解符合: 化学反应控制的收缩末反应核模型: 1— (1—α ) 1/3=kt 综上动力学研究表明,为了使 ZnO.Fe2O3 以较快的速度溶解,浸出必须采用高温;热力学研 究表明,高温下需要高的酸度,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 3.对于以上分析,有两种处理 ZnO.Fe2O3 的常用方法
(3)要么产生高硫铅,要么形成高铅渣; 原理:一段氧化,一段还原 (1)
3 PbS ( S ,l ) O2 Pb ( 渣 ) SO 2 2
(2) 2PbO渣 PbS (l) SO 2 (渣、粗铅) 3Pb 问题: (1)使 PbS 氧化为粗铅,含硫小,直接送去精炼,需高氧位 (2)使渣含铅降低至还原熔炼水平,需要低氧位 措施:在一座炉内控制不同氧位。 (1) 熔炼区:高氧位,产出低硫粗铅 (2) 还原区:采用碳质还原剂或还原电炉,使渣中 PbO 还原,降低渣含铅
铜冶炼的火法工艺原则流程图:
另画 反应方程式:
1 造锍熔炼 离解反应:2CuFeS2 ==== Cu2S + 2FeS + 1/2 S2 氧化反应:2CuFeS2 + 5/2 O2 === Cu2S·FeS + FeO+ 2SO2 (主要) 2FeS+ 3O2 ==2 FeO+2 SO2 3FeO+ 1/2O2 == Fe3O4 3Fe3O4+ FeS == 10FeO + SO2 造渣反应: 2FeO+SiO2= 2FeO·SiO2 2 吹炼 (1)造渣期:FeS+2O2=FeO+SO2 3FeO+1/2O2= Fe3O4 2FeO+SiO2= 2FeO·SiO2 (2)造铜期:Cu2S+ O2= Cu2O+ SO2
名词解释 1. 锍——金属硫化物的共熔体,是铜、镍等冶炼过程的中间产品。 2. 闪速熔炼——用富氧空气或者热风将干精矿喷入闪速炉的反应塔空间, 使精矿粒子悬浮 在高温氧化性气流中进行氧化反应。 3. 熔池熔炼——将炉料直接加入鼓风翻腾的熔池中,在以液相为连续相的熔炼体系中,固 相和气象呈高度分散状态,气液固三相接触良好,在熔体中的传质和传热都很快,氧化 和熔化的时间都很短,能迅速完成造锍和造渣的反应。 4. 沸腾焙烧——又称流态化焙烧,它是一种强化气固之间传质和传热的火法工艺。经干燥 并破碎的精矿,用加料机连续送入焙烧炉内,在经炉底鼓入的空气的激烈搅动下,在炉 床上呈流态化状态,并迅速完成脱硫反应。 5. 锌电积——即硫酸锌溶液的电解沉积,在 ZnSO4 和 H2SO4 水溶液中,采用 Pb-Ag 合金为 阳极, 纯铝作为阴极, 通以直流电进行电解, 在阴极析出锌、 阳极产生氧气, 与此同时, 湿法炼锌工艺锌焙砂浸出过程所消耗的硫酸在此电解液中得到再生。 6. 铜电解——以火法精炼铜为阳极,CuSO4 水溶液为电解质,往电解槽通直流电使阳极溶 解,在阳极析出更纯金属铜的过程。电解精炼的目的就是进一步脱除火法精炼难以除去 的、对铜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有损害的杂质,将铜品位提升到 99.95%以上,并回收火 法精炼铜中的有价元素,特别是贵金属、铂族金属和稀散金属。 7. 烧结焙烧——焙烧即在适宜的气氛中中,将矿石或者精矿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中的 矿物组成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以符合下一冶金处理工艺的要求。对于粉矿焙烧,如果同 时要求焙烧产物凝结成块状,则为烧结焙烧。 8. PbS 精矿的直接熔炼——硫化铅精矿不经焙烧或烧结直接生产出金属的熔炼方法。 9. 熔炼——指将处理好的矿石、精矿或其它原料在高温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矿物原料 的金属组分与脉石和杂质分开为两个液相层即金属相和渣相的过程,也叫冶炼。 10. 造锍熔炼——在高温下,使硫化铜精矿和溶剂在熔炼炉内熔炼,使部分铁氧化,与脉石 造渣除去,得到以 Cu2S—FeS 为主的铜锍,并将贵金属富集到铜锍中的过程。 11. 锑盐净化法——指在加锌粉置换除 Co 的硫酸锌溶液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添加锑盐活化 剂提高溶液净化效果的工艺方法。 12. 重金属——比重比较大的贱金属,密度都在 6.0g/cm3 以上,Cu、Pb、Zn、Ni、Co、Sb、 Bi、Cd、Hg、Sn。
4 吹炼
分段操作:避免大量 Fe3O4 和 CuO 的产生所造成的问题 1 造渣期:FeS+ O2=FeO+SO2
2 3
2FeO+SiO2= 2FeO·SiO2 2 造铜期:Cu2S+ O2= Cu2O+ SiO2
2 3
Cu2S+2Cu2O=6 Cu+ SO2
5 铜在渣中损失
机械夹杂:细颗粒在冰铜未能沉降到锍层而夹带于渣中引起的损失 化学溶解:Cu2S 和 Cu2O 溶解于 FeO 炉渣中造成的损失 降低渣含铜措施(1)控制冰铜品味不要太高 (2)足够 SiO2,良好的澄清条件,足够澄清时间
b.有 Fe3O4 或其他化合物的成 c.为了提高 Cu 的回收率 (2)目的:a.将精矿中的 Cu 以 Cu2S 的形式富集到铜锍中 b.一部分 S 被氧化以 SO2 烟气分离,使部分 FeS 氧化为 FeO,并与脉石造 渣 c.产出的炉渣含铜低于 0.5%,与冰铜分离 简答题:1.重金属冶炼原料的特点:冶炼原料主要为硫化矿(锡除外) ;原料一般为多金属共 生矿;原矿品味低,一般不能直接冶炼,要经选框富集,硫化矿选矿方法广泛采用浮选法; 矿石中有贵金属、稀散金属伴生,综合回收价值大;要十分重视硫的回收,既是利用资源, 又是环保;硫化矿既是原料,又是燃料。 2.在铜精矿造锍熔炼中 Fe3O4 形成会造成哪些危害?减少 Fe3O4 的措施 Fe3O4 危害:1 产生难溶结垢物,如反射炉炉底积铁,转炉口、闪速炉上升烟道结疤等; 2.熔解在渣和锍中,由于其熔点高,比重大,影响渣、锍分离,造成铜在渣中机械 夹杂损失; 3.当温度、氧位及熔体组成变化时,Fe3O4(s)过饱和析出。 措施:1.合理控制冰铜的成分,保持一定的 FeS 3Fe3O4+FeS=10FeO+SO2 2.加入适量的 SiO2,降低 FeO 的活度,使 Fe3O4 更容易还原造渣除去 3.适当提高炉温,加速还原反应进行。 T 升高,aFeO 降低,PSO2 降低,有利于 Fe3O4 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