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对策
心脏外科术后病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处理措施

心脏外科术后病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处理措施资料与方法2007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心脏外科术后病人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70岁。
法洛氏四联征行根治术7例,室间隔缺损行修补术6例,房间隔缺损行修补术5例,缩窄性心包炎行心包松解术2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术8例,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行瓣膜置换术3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行冠脉搭桥术3例。
方法: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治疗过程中出现躁动、呼吸频率突然增快、大汗淋漓、紫绀等临床症状,SaO2下降、PaO2降低或PaCO2升高,作为人机对抗的判断指标。
结果人机对抗临床特点:4例对呼吸机的吸气、呼气过程不适应,常产生窒息感,总觉得呼吸机不能按自己的需要随时供气,加上精神紧张,自主呼吸较强,呼吸频率较快,发生人机对抗。
11例不能耐受气管插管,突出表现为躁动不安、要求拔管或自行拔管,导致人机对抗。
1例气管插管过深,插管进入一侧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通气/血流比率失调,致患者代偿性呼吸增快,发生人机对抗。
2例患者频繁咳嗽,造成呼吸节律或吸/呼时间的改变等,与机械通气发生对抗。
3例因合并感染或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致发热、肌肉痉挛,致使氧耗量增加,CO2产量增加,原设定的通气量、氧浓度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患者自主呼吸频率加快,产生呼吸对抗。
5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痂脱落堵塞,致突发呼吸困难,产生对抗。
1例心脏循环功能不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使呼吸频率变化而产生人机对抗。
1例并发气胸、肺栓塞、肺不张,支气管痉挛等疾患,肺容量降低,通气/血流比率失调,气道阻力增加等,使肺通气量下降,产生人机对抗。
1例呼吸机有轻微漏气或压力调得过高,以致吸气与呼气费劲,导致人机对抗。
2例设定潮气量过低,无法满足患者需求,造成人机对抗。
3例因疼痛或频繁翻身,致气道内压上升或下降,诱发呼吸机产生吸气动作或提前供气,造成人机对抗。
ICU病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病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ICU病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病因分析及处理策略钟 强, 李树生, 邓普珍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人机对抗[中图分类号] R60519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2-1949(2005)05-0372-02人机对抗是机械通气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危害是使每分钟通气量(M V)和潮气量(T V)下降、呼吸做功增加、氧耗增加、使缺氧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使循环负荷增加、心肌缺血缺氧、诱发急性左心衰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为此,本文对我科2003-08~2004-02间4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处理策略。
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3~73岁,平均45岁。
入院时的主要病因:胸外伤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反常呼吸4例;多发伤并发ARDS6例;手术后大失血并发ARDS1例;感染性休克并发ARDS3例;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6例;大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0例;重症哮喘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急性左心衰各1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急性左心衰1例;C O中毒、溺水并发肺水肿各1例;C OPD并发Ⅱ型呼衰2例;吸入性肺炎3例。
所有病人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
112 人机对抗的判断 人机对抗是指非同步式呼吸,包括气流不同步,即给予的气流量与病人需求不符和位相不同步,即呼吸机供气时病人还处在呼气状态,呼吸机停止供气时病人还处于吸气状态[1]。
病人表现为躁动不安、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机出现高压或低压报警等。
气道湿化及吸痰之后短暂人机对抗和严重中枢损害导致的呼吸频率过快未归纳入本资料中。
2 结果211 人机对抗的原因 清醒或意识模糊病人因胸、肺部病变、ARDS[2]导致缺氧不能脱机,又不能耐受气管插管20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导管或套管放置位置不当、导管型号过小或出现活瓣样痰堵者9例;闭式胸腔引流术后引流不畅2例;误吸导致肺不张2例;气囊漏气导致通气不足者2例; PEEP设置不当或设置的PEEP与实际PEEP不符2例;尿管不畅导致病人烦躁者1例;痰痂脱落堵塞气道1例;痰痂堵塞套管1例。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分结合胆红素反流到血循环,致血结合胆红素浓度亦升高。
故本例患者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点,而神经系统麻醉症状不显著,应引起重视。
甲苯、二甲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只能予以保肝等对症治疗。
患者住院期间肝功能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好转,症状明显缓解,可见对于经消化道吸入的甲苯、二甲苯致化学性肝损害病例进行保肝治疗是十分有效的。
与一般常见的中毒性肝损害相似,经治疗预后较好[5]。
参考文献[1]何凤生,王世俊,任引津,等1中华职业医学[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701[2]赵南,唐旭东,钟茂耀,等1一起甲苯和二甲苯急性中毒事故的调查1工业卫生与职业病[J],2004,30(1): 5.[3]范明,秦继山1急性二甲苯中毒19例抢救体会1现代医药卫生[J],2007,23(13):19811[4]陈阳,吕敏,范家林,等1一起包装印刷企业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职业与健康[J],2006,22(16):1251-12521[5]郭宝祥,林永峰,刘媛,等1不同侵入途径致急性甲苯中毒2例分析1中国工业医学杂志[J],2004,17(1):28-291(收稿日期:2008-12-28)=职业病临床>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赵革,魏晓君(鞍山市双山医院,辽宁鞍山114032)=摘要>探讨ICU危重病人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出现的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通过统计我院ICU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机械通气的62例患者,每例至少发生人机对抗1次,结果显示,62例患者发生人机对抗总次数为75次,气管插管不耐受者38例(占6113%),其次是气道阻塞15例(占2412%),支气管痉挛10例(占1611%),其他因素12例(占1914%)。
提示,ICU危重病人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主要原因是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其次是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给予适当镇静、加强气道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改善人机对抗。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简介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通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机械通气过程中会涉及到人机对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以及可能采取的对策。
原因1. 病情复杂多变病情对于机械通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的调控参数。
然而,由于人体的生理结构与机器的设定参数之间存在差异,很难精确地调节机械通气的参数,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2. 机械通气设备限制机械通气设备的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通常情况下,机械通气设备只能基于已知的生理指标进行调节,很难针对具体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这导致机械通气无法完全符合患者的需要,引发人机对抗。
3. 患者对机械通气的反应患者对机械通气的反应是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患者可能无法适应机械通气的过程,导致不合作、焦虑或抵抗。
这种不配合会使得机械通气的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人机对抗的风险。
4. 人机沟通不畅人机沟通是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另一个挑战。
由于患者可能处于昏迷或语言障碍等状态,很难有效交流和了解患者的需要。
这使得机械通气过程中的调节和调整变得困难,增加了人机对抗的可能性。
对策1. 个性化调控机械通气参数针对病情复杂多变的问题,可以尝试通过个性化调控机械通气参数来解决。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智能算法,可以实时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发展高级机械通气设备为了解决机械通气设备限制的问题,可以进行高级机械通气设备的研发和创新。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信息和监测数据,进行智能调节和控制,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减少人机对抗的可能性。
3. 心理支持与合作培训对于患者对机械通气的反应问题,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和合作培训来改善。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教育和心理治疗,增强他们对机械通气的理解和接受,减少不合作和抵抗的可能性。
4. 提供替代性沟通方式针对人机沟通不畅的问题,可以尝试提供替代性的沟通方式。
观察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时与呼吸机对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观察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时与呼吸机对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时与呼吸机对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本次研究针对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方医院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中与呼吸机发生对抗的22例事件。
统计其发生原因。
结果:气道分泌物过多、气管插管位置不当、缺氧诱发呼吸过快、误吸至肺不张、呼吸机模式或参数设置不当等是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中与呼吸机发生对抗的主要因素。
结论:气道分泌物堵塞、缺氧诱发呼吸过快以及呼吸机模式或参数设置不当是导致人机对抗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对抗;呼吸机模式;气道分泌物堵塞【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68-01ICU慢阻肺患者与呼吸机对抗是一种呼吸机以及自主呼吸之间由于呼吸泵节奏不同步而导致的异常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并且这种类型的异常人机关系也是常见的机械通气治疗重要问题[1~2]。
因此,本次研究针对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方医院收集的22例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中发生与呼吸机对抗情况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机械通气治疗重要问题的防治策略。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研究资料本次课题针对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方医院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中与呼吸机发生对抗的22例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22例患者年龄43.3~85.2岁,平均年龄68.82岁。
患者均有明确的慢性阻塞性疾病病史,呼吸频率>25次每分钟,并且同时伴有辅助呼吸机运动等。
纳入标准(人机对抗判断):(1)患者通气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以及呼吸节律呼吸动度不规则等。
(2)患者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水平下降,24h心率自动监测发现心率增快;(3)呼吸机发生高压以及低压声光报警。
(4)气道湿化以及吸痰。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治疗,包括采用抗感染、支气管扩张以及祛痰等等治疗措施,通过上述综合治疗的症状难以缓解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过程中发生ICU慢阻肺患者机械通气时与呼吸机对抗,统计患者发生人机对抗原因。
人机对抗-机械通气护士关注点之一

原因何在?
人机不协调处理流程
人机对抗
严重通气障碍或低氧?
YES 简易呼吸器
NO 保证通气
氧供
YHale Waihona Puke S容易通气?NO插管或患者
因素
呼吸机因素
检查呼吸机管路、 参数、功能
吸痰
YES
患者因素
通畅?
评估患者(气道
痉挛、气胸、肺 水肿等)
呼吸机 管路 患者
人机对抗的识别和处理—患者因素
气管导管固定不妥
单肺通气,对侧肺不张 气管导管意外脱出 调整位置 加强固定
持续高热、严重感染或代谢性酸中毒
机体消耗增大, 通气相对不足 积极处理原发病 适当提高通气量,注意并发气压伤 可采用呼吸气囊临时手控辅助过度通气,当血PaO2 明显上升及
患者以外原因 呼吸机因素(参数设置) 人工气道 通气管路
保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简易呼吸器)
人机对抗的识别和处理
连接方式、连接管路、通气模式和参数的选择
鼻/ 面罩、气管切开:阻力小, 同步性好 气管插管:采取内径偏大的气管导管 触发方式和触发水平:流量触发比压力触发可减少近70% 的触发
人工气道因素
人工气道阻力增加
痰液堵塞 导管打折、扭曲 导管末端贴壁 气囊堵塞导管
插管过深 气囊漏气 意外脱管 ������
呼吸机因素 呼吸机参数
的设置 呼吸机故障 气源、氧源
故障 呼吸机管路
故障
人机对抗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轻症:呼吸功增加的 征象(呼吸费力、 胸 闷、 呼吸增快、心率 加快等) 重症:烦躁、恐慌、 大汗淋漓、呼吸急促 或胸腹式矛盾呼吸等 无创正压通气人机对 抗并发症少(烦躁、 呼吸不协调)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机械通气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维护生命所需的动脉血氧浓度。
人机对抗是机械通气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不仅影响患者氧疗的效果,同时可造成进一步的肺损伤。
现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ICU机械通气中人机对抗原因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台州市立医院ICU科室2005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机械通气患者60例。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78岁,使用的呼吸机均为PB 7200。
1.2 人机对抗的判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机发出高压或低压报警,气道压力标尺摆动不定,潮气量忽大忽小,呼吸频率骤升,需经针对性处理后才能得到缓解者计为人机对抗,并归入本资料分析中。
2 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1 过度紧张神志清醒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可能会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疑虑治疗中有无危险,停用呼吸机有无危险。
因此,对住院患者在使用呼吸机之前,医护人员应向他们讲解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告诉患者医护人员将随时守护在床旁,当呼吸改善后即可拔管,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配合,战胜疾病。
对于躁动不安、不能充分合作的患者,可利用手动简易呼吸器辅助,待PaCO2降到一定程度,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然后接用呼吸机。
必要时,可使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吗啡5~10 mg或咪唑安定2~4 mg静注,每6~8 h 1次或持续微泵输入。
2.2 通气不足机械通气设置条件过低或漏气,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较低,因缺氧而诱发自主呼吸增强。
应暂停呼吸机,经手动简易呼吸器。
积极争取患者的配合,同时检查呼吸机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气囊是否破裂或充气不足,并将呼吸机的设置条件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2.3 痰潴留使用呼吸机时,由于不能关闭喉门,致使咳嗽能力减弱,无法自行咳出分泌物。
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及时换身、拍背、湿化气道,及时吸痰。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处理【高级研修班讲义版】

PA/C模式→ 吸气时间一定
Ti<1s
精选ppt
14
③切换阶段——偏早
PSV模式 逐渐增大呼气灵敏度
呼气流速↓ 双吸气
精选ppt
15
③切换阶段——偏晚
精选ppt
PSV时 呼气切换灵敏度的
调节
过小
终止晚 吸气时间↑ 吸气末超射
过大
终止早 吸气时间↓ 双吸气
16
Rise time对吸气切换的影响
精选ppt
11
②送气阶段——压力上升时间
气 道 压 力
流 速
流 速
气
道 压
力
精选ppt
12
②送气阶段
处理
容量控制
给予合适的峰流速 60-80L/min
压力控制/支持
给予合适的压力上升时间
精选ppt
13
③切换阶段——PA/C
→PA/C模式 吸气时间较长
PA/C时 切换 吸气时间(Ti)设定
精选ppt
17
④呼气阶段——呼气时间
呼气时间↓——气体限闭——PEEPi
间接影响因素——增加吸气时间的因素
VA/C模式
峰流速↓ 方波→递减波
PA/C模式
吸气时间↑
PSV模式
呼气切换标准↓
呼气时间↑——无明显作用
精选ppt
18
基本模式与参数的调节
模式的选择 支持模式是否恰当
参数 支持力度是否充分
精选ppt
2
呼吸机——模式/参数设置
人机不同步
2个泵
呼吸中枢→呼吸肌肉 呼吸机
3个波形
压力 流速 容量
呼吸周期的4个阶段
① 呼吸机的触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
隐 性破 损 漏 气 , 不 易 察 觉 。 外 , 管 更 另 气
及 生命 。现 对 3 9例 在 急 诊 机 械 通 气 中 1 人 机 对 抗 的 原 因 其 中 以 气 道 阻 导 管 上 的气 囊 充气 不足 或 破 损 漏 气 , . 3 其
表 1 人 机 对 抗 原 因及 其 比例
包括 气 道 湿 化 不 充 分和 吸痰 不 及 中 未 及 时 相 应 增 加 通 气 量 , 成 通气 相 肺 复 苏后 5 , 例 急性 中毒 2 , 水 2 。 发症 。 例 溺 例 造
正 常机 械 通 气 过 程 中 , 发 生 人 机 对抗 后
2 5例 ( 6 .%)。在 3 占 41 9例 人 机 对抗 患 者 中 , 及 时 查 明 人机 对抗 原 因 , 予 正 经 并 我科 20 o 5年 1月 至 确 处 置后 , 中 3 其 7例 (49 9 .%)人 机 对抗
人机 对 抗 是机 械 通气 中最 常 见 的 问 流 量 与病 人 需求 不 符 和 位 棚 不 同步 , 即 加 、 体 缺 氧 , 致 呼 吸 肌 疲 劳 、 吸运 机 导 呼 题 之 一 , 危 害 是 使 每 分钟 通 气 量 和 潮 呼 吸机 供 气 时病 人 还 处在 呼气 状 态 , 其 呼 动 不 协 调 、呼 吸 浅 快 ,从 而 发 生 人 机对 气 量 下 降 ,呼 吸 肌 做 功 增 加 , 氧 量 增 吸 机 停 止供 气 时病 人 还 处 于 吸 气状 态 。 抗 。③ 潮 气 量 不 足 : 呼吸 通 气 参 数 设 耗 如 加 ,二氧 化 碳 产 生 增 加 ,气 道 压 力增 大 病 人表 现 为 躁 动 不安 , 氧饱 和 度 下 降 , 置不 足 , 可 能 存在 呼吸 机 漏气 , 别 是 的临 床 资 9例
料进 行 回 顾 性 分析 。 结果
6 例 机 械 通 气 患 者 中 发 生 人机 对 抗 3 (7 %), 中 死 亡 2例 (. 。其 原 因 8 9例 5 . 4 其 51 %)
包括 : 气道 阻塞 1 , 9例 支气管痉挛 4 , 例 潮气 量不足 4例, 持续高热 3例, 急性肺水肿 3 , 例 单肺通气 2例 , 呼吸机
迫 综合 征 ( D ) 例 , 尿 病 酮 症 酸 中 21 人 机 对 抗 的 原 因 AR S 3 糖 .
毒 2 , 症 胰 腺 炎 并 发 AR , 例 重 Ds 2例 心 分 泌 物 过 多 : 机 械 通 气 中最 常 见 的并 体 消耗 增 大 , 谢 加 快 , 机械 通 气 过程 为 代 在
心 病合 并感 染 2例 , 急性 心 肌 梗 死 合 并
心 力 衰竭 2例 , 发伤 并 发 急性 呼吸 窘 多
2 讨 论
不 仅减 少 肺 的通 气 量 , 至 引起 分 泌 物 甚
渗 入气 道 , 重 阻 塞 , 加 发生 缺 氧 。 持 续 ④ ① 气 道 阻 塞 或 高热 、 重 感 染 或 代 谢 性 酸 中毒 : 严 由于机
l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20 o 7年 l 2月 问共 收 治 6 8例 需 急诊 行 消 失 , 吸 同步 , 呼 呼吸 困难 及 缺 氧症 状 明 甚 死 例 51 %) 其 机 械 通气 的病 例 , l 发 生 人 机 对抗 的 显 改 善 , 至 消失 。 亡 2 (. , 其= l : 1 3 9例 , 5 . 占 74 %。3 例 患者 中 男 2 例 , 中 1 为 溺 水 后 吸 入 性 肺 炎 , 重 气 道 9 3 例 严
・ l4 ・ 2
Mo e Pat a Me iie F b r 0 9 V 1 l NO2 d m rci l dcn , emay2 O , o. , . c 2
急诊机械通气 时人机对抗 的原 因及对策
吕卫 星 , 才敬 陈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机 械通 气 患者 发 生 人 机 对 抗 的 原 因 和 防 治 对 策 。 方 法
女 l 例 ; 龄 2 ~ 8 岁 , 均 5 . 。 阻塞 并 发 A DS l 急 性 心梗 致 心 衰合 6 年 5 l 平 64岁 R :例
入科时主要病因: 血管意外 l 例 , 脑 3 慢 并 急性 肺 水 肿 ,最 终 心 跳 、呼 吸骤 停死 性 阻塞 性肺 病 ( OP 合 并感 染 6 , C D) 例 冠 亡 。 见表 l 。
等 。若 处 理 不及 时 , 仅 影 响 患 者氧 疗 呼 吸 频 率 增 快 , 率 增 快 , 压 升 高 , 不 心 血 呼 呼 吸机 正 常运 行 中 出现 呼吸 机 回 路管 道
等 的效 果 , 还可 造 成 进 一 步肺 损 伤 , 至危 吸 机 出现 高 压 或 低 压 报 警 “ 甚 发 生 人 机 对 抗 的 患 者 资 料 作 回 顾 性 分 塞 最 为 多见 , 4 . 。 9例 中 , 管 上 占 87 3 % 插 4例 1 5 %) 与 9 析 , 讨 引起 人机 对 抗 的原 因及 处 理 对 机立 即发 生 人 机 对 抗 l ( 3 . , 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