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合集下载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外伤 4例 , 重症支气管哮 喘 3例 和严 重心力衰竭 2例 。 二、 人机对抗判断标 准
呼吸衰竭 患者 自主呼 吸与处 于呼气 状态 , 而当呼吸机停止供气时 , 患者还 处在 吸气状态 , 导致呼吸机 出现高 压或低压报警 , 呼吸气道压 力表 显示指针摆动 明显 , 清醒患者 主要 表现为烦躁不安 , 呼吸
6 2例呼 吸衰竭患者机
患者机械通气 时发生人机对抗的临床资料 , 观察采取有效防治对 策后患者血气 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械通气 时发生人 机对抗 的主要原因为 : 呼吸气道阻塞 、 不耐受插管 、 潮气量不足 、 支气 管痉挛等 ; 患者经有效 防治措施后 p H值 、
P a O 2 、 P a C O 2 和S P O 2 等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 ( P< O . 0 5 ) 。结论
频率 、 心率及 血压明显增 高 , 呼吸节 律缺 乏规则 性 , 血氧饱 和
度显 著性 下降 。
三、 处 置 方 法 与 结 果
1 . 难 以承受气管插管刺激作 用的呼吸衰竭患者如神 志清 晰, 则应详细 向患者讲 解其病 情情 况并 及时予 以心 理情绪 方
面的疏导 和劝 慰 , 积极 争取患者的配合 , 必要时可给予镇静 药 物处理 ; 2 . 胸部严重外伤后疼痛 较剧烈而不敢用力呼 吸者 , 除 了向患者讲解 病情情况 和心理情 绪疏 导和劝 慰外 , 还应 当给
予镇痛药物处 理 ; 3 . 呼 吸气道 内分 泌物过 多或痰 液严重 堵塞
支气管等均可 引起人 机对抗现象 出现 , 应及时变动患者体 位 ,
并 予 以叩背和 吸痰 等措施 , 尽 量保持 患者 呼吸道处 于通 畅状
处理 后 6 2 7 . 3 8 ± 0 . 1 0 8 4 . 1 4 ± 1 1 . 0 7 3 4 . 0 5  ̄ 1 2 . 0 7 9 4 . 1 3 ± 8 . 8 I 2 4 . O 1 ± 7 . 5 0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6 6 3 . 2 0 1 3 . 1 1 . 0 8 5

全麻术后呼吸机治疗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麻术后呼吸机治疗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全麻术后呼吸机治疗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中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方法对97例人机对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呼吸机治疗患者中发生人机对抗97例,其原因包括:过度紧张31例,不能耐受气管插管24例,疼痛13例,病人躁动10例,频繁咳嗽7例,气管插管过深或过浅3例,呼吸机管路积水3例,气道阻塞2例,呼吸机漏气2例,气道痉挛1例,潮气量设定不足1例。

结论人机对抗的发生均有其诱发因素,及时找出原因予去除,可以避免和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

【关键词】全麻术后呼吸机治疗人机对抗呼吸机已经广泛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各类大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保持有效的通气支持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呼吸机治疗时人机对抗是呼吸机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人机对抗是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不协调或发生对抗,其危害是使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下降,呼吸做功增加,氧耗量增加,使低氧血症加重,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衰,甚至造成病人窒息。

及时发现人机对抗,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使之协调同步,对于保证呼吸机治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9月~2011年3月我科共收治全麻术后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人机对抗的97例。

经查找分析原因,并给与正确处理,解除了人机对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共收治呼吸机治疗发生人机对抗患者97例,其中男65例,女32例,年龄38-83岁,平均年龄63.5岁。

食管癌术后33例,肺癌术后21例,直肠癌术后19例,胃癌术后9例,肝癌术后6例,喉癌术后3例,膀胱癌术后3例,颅脑外科术后3例。

其中经口气管插管94例,气管切开3例。

1.2 方法使用PB840呼吸机,通气模式分别采用辅助/控制通气(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CPAP,SPONT。

设置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吸呼比为1:1.5~2.0,潮气量(VT)8-12ml/KG体重,氧浓度(FiO2)通常<40%,少数患者短期>50%,全部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分结合胆红素反流到血循环,致血结合胆红素浓度亦升高。

故本例患者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点,而神经系统麻醉症状不显著,应引起重视。

甲苯、二甲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只能予以保肝等对症治疗。

患者住院期间肝功能随时间的延长逐步好转,症状明显缓解,可见对于经消化道吸入的甲苯、二甲苯致化学性肝损害病例进行保肝治疗是十分有效的。

与一般常见的中毒性肝损害相似,经治疗预后较好[5]。

参考文献[1]何凤生,王世俊,任引津,等1中华职业医学[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701[2]赵南,唐旭东,钟茂耀,等1一起甲苯和二甲苯急性中毒事故的调查1工业卫生与职业病[J],2004,30(1): 5.[3]范明,秦继山1急性二甲苯中毒19例抢救体会1现代医药卫生[J],2007,23(13):19811[4]陈阳,吕敏,范家林,等1一起包装印刷企业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职业与健康[J],2006,22(16):1251-12521[5]郭宝祥,林永峰,刘媛,等1不同侵入途径致急性甲苯中毒2例分析1中国工业医学杂志[J],2004,17(1):28-291(收稿日期:2008-12-28)=职业病临床>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赵革,魏晓君(鞍山市双山医院,辽宁鞍山114032)=摘要>探讨ICU危重病人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出现的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通过统计我院ICU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机械通气的62例患者,每例至少发生人机对抗1次,结果显示,62例患者发生人机对抗总次数为75次,气管插管不耐受者38例(占6113%),其次是气道阻塞15例(占2412%),支气管痉挛10例(占1611%),其他因素12例(占1914%)。

提示,ICU危重病人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主要原因是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其次是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给予适当镇静、加强气道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改善人机对抗。

患者--呼吸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

患者--呼吸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
2015年 6月 第 21卷 No.2
患者———呼吸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
梁松荣 (罗定市人民医院 527200)
【中图分类号】R45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6-0163-01
【摘要】 患者呼吸机对抗(patientventilatorasynchrony,简称人机对抗),实质上是呼吸机和自主呼吸两个呼吸泵节奏不同引起的异常人机关系,是机械通气(MV)的最常见问题 之一,也是 MV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诊断主要是依据观察临床表现,同时参考监测信息,迅速判断、分析原因,对因处理有效而证实诊断。
最近,随着呼吸机性能的变化和 MV的迅速普及和推广,人机关系的特点有所变 化,故有发、吸气过程、吸呼气转换和呼气过程)更能反映两个呼吸泵的相互Fra bibliotek用[1,2]。
人机对抗的原因主要是不能充分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合理使用和调节 MV;其 次是在上机前后没有注重病理因素的改善,导致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变差;最后,由于 呼吸机性能日益完善,极少会由于呼吸机的同步性能差或发生故障而引起。
一、呼吸机治疗中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处理 (1)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造成人机对抗原因:1.机械通气时患者咳嗽,易发生气 流冲突。提倡使用先进高档的呼吸机,先进高档呼吸机同步性即呼吸机的反应时间[2] 非常好而且故障率极低,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由于呼吸机的同步性能差或发生故障而引 起人机对抗。2.发热、抽搐、肌肉痉挛耗量增加,CO2产量增多,原来设定的 MV参数和 Fio2己不满足肌体需要。3.疼痛、烦躁、体位改变腹肌张力及胸肺顺应性改变吸气压力 增高,自主呼吸频率增快。4.发生气胸:为机械通气中危急、严重并发症。其发生与潮 气量过大,气道压力过高,患者的肺顺应性差及慢性肺部病变有关。一旦气胸形成,患 侧肺脏受压,气道压力迅速上升,临床表现为严重人机对抗和低 O2血症[3]、肺不张、肺 栓塞、支气管痉挛等。5.心脏循环功能发生改变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可引起高 压性肺水肿,有机磷中毒,表现为高渗透性肺水肿。由于肺血管与肺组织液体交换功能 紊乱,造成肺含水量增加,引起肺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导致急性呼吸困难[4]。 (2)患者以外的原因:1.呼吸机的同步触发敏感度调节设置不当或失灵,致使触发 困难或触发过度灵敏;2.气道阻塞或分泌物过多:为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人工 气道被分泌物阻塞、回路管道内积水过多、PEEP阀发生故障等。

使用无创呼吸机引起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使用无创呼吸机引起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使用无创呼吸机引起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改善呼吸功能能不断完善,使其更适合病人使用,治疗效果更理想。

但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引起病人人机对抗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人机对抗原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259-01无创呼吸机不经人工气道,以无创性口鼻面罩进行机械通气,对吸气、呼气提供两个水平的压力支持,通过高低两个压力水平之间的转换达到辅助通气的目的。

收集COPD;ARDS;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共67例。

采用观察法及询问法收集其人机对抗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针对性预防和处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尽快接受和适应并积极配合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59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47~91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男5例,女3例,患者均神志清楚,采用抗感染、祛痰、平喘、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澳大利亚瑞思迈 VPAP系列双水平呼吸机、选用S/T模式,经口鼻面罩进行双相正压通气。

1.2 调查方法:由专人对67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采取观察法及询问法进行调查,并针对结果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结果使用无创呼吸机引起患者人机对抗的原因有:心理因素31例次(46.27%),气道阻塞24例次(35.82%),支气管痉挛例次7(10.45%),潮气量不足5例次(7.46%)。

3 原因分析3.1 心理因素:主要由于医护人员指导、宣教不到位,对病人关心不够,至使患者缺乏对呼吸机的认识,对呼吸机疗效的怀疑,使用口鼻面罩时会产生一种憋闷感,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3.2 气道阻塞分泌物过多:为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过于粘稠,呼吸肌无力不易排出,至使气道不畅,通气受阻,发生呼吸困难。

临床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人机对抗的分析及处理

临床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人机对抗的分析及处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肌肉痉挛情况,合理调整止痛药和抗痉挛药的剂量和给 药方式。
04
人机对抗的预防措施
提高患者适应性
患者在使用呼吸机之前应接受充分的 评估,了解其对呼吸机的适应程度, 以便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型号和参数。
对于已经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定期 评估其适应性,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和模式,以降低人机对抗的风险。
呼吸机参数调整
调整同步模式
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调 整呼吸机的同步模式,使 其与患者的呼吸相匹配。
调整触发灵敏度
调整呼吸机的触发灵敏度 ,使其更好地响应患者的 吸气和呼气动作。
调整参数设置
根据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呼 吸机的工作状态,对呼吸 机的参数进行个性化设置 。
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定期考核
医护人员操作不当
连接管道不紧
医护人员在连接呼吸机管道时未 紧固,导致管道漏气或脱落,影 响呼吸机正常工作。
参数调整不及时
医护人员未能及时根据患者情况 调整呼吸机参数,导致人机对抗 。
药物影响
镇静剂使用不当
使用镇静剂时剂量过大或给药速度过 快,导致患者过度镇静或不镇静,从 而引发人机对抗。
肌松剂使用不当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医护人员在使用呼吸机之前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呼吸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 常见问题处理。
对于已经使用呼吸机的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复训和考核,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处 理问题的能力。
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患者管理和沟通技巧,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 沟通和交流。
建立人机对抗处理流程
医疗机构应建立人机对抗的处理 流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和处理
程序。
当人机对抗发生时,医护人员应 根据流程迅速采取措施,包括调 整呼吸机参数、重新设置模式、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机械通气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维护生命所需的动脉血氧浓度。

人机对抗是机械通气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不仅影响患者氧疗的效果,同时可造成进一步的肺损伤。

现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ICU机械通气中人机对抗原因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台州市立医院ICU科室2005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机械通气患者60例。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78岁,使用的呼吸机均为PB 7200。

1.2 人机对抗的判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机发出高压或低压报警,气道压力标尺摆动不定,潮气量忽大忽小,呼吸频率骤升,需经针对性处理后才能得到缓解者计为人机对抗,并归入本资料分析中。

2 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1 过度紧张神志清醒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可能会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疑虑治疗中有无危险,停用呼吸机有无危险。

因此,对住院患者在使用呼吸机之前,医护人员应向他们讲解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告诉患者医护人员将随时守护在床旁,当呼吸改善后即可拔管,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配合,战胜疾病。

对于躁动不安、不能充分合作的患者,可利用手动简易呼吸器辅助,待PaCO2降到一定程度,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然后接用呼吸机。

必要时,可使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吗啡5~10 mg或咪唑安定2~4 mg静注,每6~8 h 1次或持续微泵输入。

2.2 通气不足机械通气设置条件过低或漏气,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较低,因缺氧而诱发自主呼吸增强。

应暂停呼吸机,经手动简易呼吸器。

积极争取患者的配合,同时检查呼吸机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气囊是否破裂或充气不足,并将呼吸机的设置条件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2.3 痰潴留使用呼吸机时,由于不能关闭喉门,致使咳嗽能力减弱,无法自行咳出分泌物。

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及时换身、拍背、湿化气道,及时吸痰。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近几年,机械通气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

然而,随着机械通气治疗的普及,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机械通气中,患者往往需要与机械通气设备配合使用,而人机对抗是机械通气常见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将探讨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与对策。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1.机械通气过度机械通气过度是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呼吸机的通气压力设置过高时,会导致患者感觉呼吸困难、窒息等不适症状,从而出现与机械通气设备的对抗。

2.呼吸机操作不当呼吸机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机械通气人机对抗。

如果呼吸机的流量过小、频率过高、吸气时间不够等,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症状,从而导致对抗。

3.患者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也是引起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之一。

很多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无法理解自己的情况,无法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很难有效地与呼吸机设备配合使用。

4.呼吸机的噪声和压力波动呼吸机的噪声和压力波动也是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原因之一。

当呼吸机的噪声过大或者压力波动不稳定时,会引起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不适,从而导致对抗的出现。

机械通气人机对抗的对策1.逐渐调节呼吸机的通气压力为了避免机械通气过度引起的人机对抗,在治疗前,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调节呼吸机的通气压力,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降低机械通气过度的发生。

2.调整呼吸机的设置当患者出现与呼吸机使用相关的不适症状时,医生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设置,包括调整呼吸机的流量、频率、吸气时间等,以确保患者的舒适感和治疗效果。

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为了降低患者认知障碍引起的人机对抗,医生需要与患者加强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和治疗方案,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目的,帮助患者更好地与呼吸机配合使用。

4.选择低噪声的呼吸机为了降低呼吸机噪声引起的人机对抗,医生应该优先选择低噪声的呼吸机设备,确保治疗环境安静、舒适。

机械通气术在危重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治疗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
中华首席医学网2007年07月10日 22:03:43 Tuesday
作者:王凯,严振球,袁延才,袁钰鑫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69医院心胸外科,湖南衡阳 421002
《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6月36卷3期临床实践报告
加入收藏夹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患者发生人机对抗的病因及处理策略。

方法对29例人机对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人机对抗29例(31.5%),其中死亡2例(6.9%)。

其原因包括:气道阻塞10例,支气管痉挛3例,潮气量不足2例,持续高热4例,急性肺水肿5例,单肺通气2例,呼吸机漏气2例,气胸1例。

结论人机对抗的发生均有其诱发因素。

气道阻塞、潮气量不足、急性肺水肿等是主要原因。

加强气道管理、设置合适的通气量、解除气道痉挛、祛除诱因等,可避免和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人机对抗;原因
呼吸机治疗时人机对抗是机械通气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危害是使每分钟通气量(MV)和潮气量(TV)下降,呼吸作功增加,氧耗增加,使低氧血症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对人体带来危害,另外可使循环负担增加,心肌缺血缺氧,诱发急性左心衰,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我科共收治92例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其中2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人机对抗。

经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置,93.1%患者解除人机对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近4 年中,我科有92例病人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其中男44,女28,年龄22~79岁,平均51.6岁。

严重肺部感染33例,急性脑血管病18例,外科手术后25例,心肺复苏术后5例,农药中毒7例,毒蛇咬伤4例。

机械通气患者行鼻插管42例,口插管45例,气管切开5例。

1 2 方法使用美国NEWPORT E200,ESPRIT型呼吸机。

通气模式分别采用辅助/控制通气(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部分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

设置吸气压力触发为-0.1~-0.3 cmH2O(1 cmH2O=0.098 kPa),使用PEEP时作适当调整。

呼吸频率(R)12~20次/min,吸呼比(I:R)1:1.5~2.8。

FiO2通常<40%,少数患者短期>50%,潮气量(VT)350~580 ml。

全部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

2 结果
人机对抗原因见表1。

发生人机对抗29例,占315%,其中插管上机立即发生人机对抗11例(37.9%),正常机械通气过程中、后发生人机对抗18例(62.1%)。

在29例人机对抗患者中,经及时查明人机对抗原因,并予正确处置后,其中27例(93.1%)人机对抗消失,呼吸同步,呼吸困难及缺O2明显改善或消失。

死亡2例(严重气道阻塞、气管持续痉挛各1例)。

3 讨论
表1 人机对抗原因及其比例(略)
3.1 人机对抗的病因 (1)气道阻塞或分泌物过多:为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1],本组资料显示占34.5%。

其中2例因气道湿化和吸痰不充分,造成气管导管阻塞被迫换管,拔出导管时发现导管口已被痰痂包裹成直径为20~2.5 mm 小孔;5例因吸痰不及时或不彻底,使气道内残存大量痰液,广泛阻塞气道;2例因导管上气囊充气不足或气囊破损漏气,使口咽部的分泌物反流;1例导管固定结扎过紧,使管口变形狭窄。

由于气道不畅,通气受阻,发生呼吸困难,引起人机对抗。

(2)支气管痉挛:本组3例在呼吸机治疗时发生支气管痉挛。

由于感染控制不力、解除气道痉挛治疗不足,使气道阻力和呼吸做功增加、机体缺O2,导致呼吸肌疲劳,呼吸运动不协调,呼吸浅快,从而发生人机对抗。

(3)潮气量不足:如呼吸通气参数设置不足,也可能存在呼吸机漏气,特别是呼吸机正常运行中出现呼吸机回路管道隐性破损漏气,更不易察觉。

另外气管导管上的气囊充气不足或破损漏气,不仅减少肺的通气量,甚至引起分泌物渗入气道,加重阻塞,发生缺O2。

(4)持续高热、严重感染或代谢性酸中毒:由于机体消耗增大,代谢加快,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未及时相应增加通气量,造成通气相对不足。

(5)单肺通气:气管导管固定不妥,使导管下滑到一侧支气管,形成单肺通气,对侧肺不张。

此种情况发生在老年有牙缺失且经口腔插管不易固定的患者。

单肺通气结果是肺容量明显减少、气道高压、呼吸困难而发生人机对抗。

本组2例经退管后证实。

(6)急性肺水肿: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可引起高压性肺水肿,而有机磷中毒,表现为高渗透性肺水肿。

由于肺血管与肺组织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造成肺含水量增加,引起肺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导致急性呼吸困难[2]。

本组3例心源性肺水肿,2例为有机磷中毒。

(7)气胸:为机械通气中危急、严重并发症。

其发生与潮气量过大,气道压力过高,患者的肺顺应性差及慢性肺部病变有关。

一旦气胸形成,患侧肺脏受压,气道压力迅速上升,临床表现为严重人机对抗和低O2血症[3]。

3.2 防治策略根据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宜采取以下措施:(1)对气道阻塞患者首先应予畅通气道,解除阻塞,加强湿化和吸痰等气道管理。

对高热或通气量需求较大的患者,可适当加大湿化,必要时定期在气管内注入湿化液,防止气道脱水,分泌物干结,痰痂形成。

分泌物过多者除加强抗感染和增加吸痰次数外,还需注意是否存在因气囊问题造成分泌物反流,同时避免导管变形狭窄。

支气管痉挛患者应及时解除气道阻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