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篇-研发制造管理定成败

合集下载

吉利企业文化大纲(宣讲版)

吉利企业文化大纲(宣讲版)

三层运作机制、五大核心技术平台、矩阵管理 、流水线式研发模式、 360O项目审核、知识分 享和积累、四条职业通道、
研发之“道”
源于市场
研发之“法”
三大技术开发战略:
终于市场
产品平台战略和通用化建设;“安全第一”战略;能源多元化战略。
四项基本管理原则
原则1:一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切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
理活动中的具体实践所成,是员工所想、所为,不是 口号; 3.企业文化大纲对企业经营的哲学和实学进行系统梳理,把集团核心价值链的
经营之道、之法、之术整合为一体,是企业发展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4.企业文化大纲把吉利企业文化建设方向落到经营活动实处,与经营文化完全 融合,是指导企业稳健发展的理论基础。
卷首语——吉利文化主题
问 题 之 道 问 题 之 法 问 题 之 术
认 识 问 题 四 理 念 辨 析 问 题 四 标 准
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解决问题是根本的问题

对 待 问 题 四 心 态
解 决 问 题 四 原 则
问题管理体系、问题管理委员会、提案、问题解决票、 管理诊断、对口互查。
问题之“道”
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解决问题是根本的问题 问题之“法”
人性化神经管理 军事化高效执行
第六条
战略目标
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用3-5年的时间,把吉利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 竞争力的、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强企业! 第七条
战略法宝
全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
吉利企业文化大纲目录
1.哲学篇
2.追求篇
3.力量篇
4.修炼篇
我们的思考
我们学习丰田开展员工提案和员工合理化建议活动,为什么会感到没有 什么可提的了,出现凑数的现象?

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读后感

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读后感

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读后感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是由精益生产领域的专家们总结出来的一套管理理念,它不仅适用于生产制造行业,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

这14项管理原则的提出,对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我在阅读了这14项管理原则后,深有感触,觉得这些理念对于企业的管理、生产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首先,在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中,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则就是不断改进。

而不断改进正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鼓励企业不断地寻找可能的改进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这非常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达到最佳状况,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还强调了渐进式的改进。

这也是企业在实施改进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它告诉我们,改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持续的、渐进式的改善。

在实践中,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地进行改进,不要急功近利。

这种渐进式的改进更适合企业的管理实践,也更容易获得员工的认可和支持。

另外,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还强调了全员参与。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改进不应该只是管理者一家的责任,而应该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保证改进活动的顺利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智慧,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

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种新的趋势,即员工参与式管理。

此外,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还强调了对客户价值的关注。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始终关注客户价值,要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

因为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也才能赢得市场。

客户是企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企业只有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得到回报。

最后,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还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最全最经典的管理学工具、方法理论大全

最全最经典的管理学工具、方法理论大全
SCOR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它涵盖了所有行业。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地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并影响今后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开发。流程参考模型通常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SCOR不是第一个流程参考模型,但却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流程性能的指标基准,供应链“最佳实施”(best practices)的描述以及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
SWOT模型的局限性
与很多其他的战略模型一样,SWOT模型已由麦肯锡提出很久了,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以前的企业可能比较关注成本、质量,现在的企业可能更强调组织流程。例如以前的电动打字机被印表机取代,该怎么转型?是应该做印表机还是其他与机电有关的产品?从SWOT分析来看,电动打字机厂商优势在机电,但是发展印表机又显得比较有机会。结果有的朝印表机发展,死得很惨;有的朝剃须刀生产发展很成功。这就要看,你要的是以机会为主的成长策略,还是要以能力为主的成长策略。SWOT没有考虑到企业改变现状的主动性,企业是可以通过寻找新的资源来创造企业所需要的优势,从而达到过去无法达成的战略目标。
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主要目标——赢利。但值得注意的是:竞争优势并不一定完全体现在较高的赢利率上,因为有时企业更希望增加市场份额,或者多奖励管理人员或雇员。
采购
寻找供应商/物料收取
获得、接收、检验、拒收与发送物料

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管理策略

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管理策略

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管理策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创新。

本文将探讨一些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管理策略。

一、明确创新目标与战略首先,制造业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创新目标和战略。

创新目标应该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并且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企业要明确自己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还是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便于各个方面的资源投入和协同作业。

二、建立创新团队和文化建立一个高效的研发创新团队对于制造业企业至关重要。

这个团队应该由具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并且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三、设立研发创新资金研发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制造业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研发创新资金。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购买先进的研发设备、招聘优秀的研发人才以及开展创新项目等。

同时,企业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的研发创新支持和资助。

四、建立研发创新体系为了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和质量,制造业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研发流程、创新评估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可以提高研发创新的整体效能。

五、推动开放创新和合作制造业企业应该积极推动开放创新和合作。

这包括与供应商、客户、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发创新项目。

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可以提高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发创新的成果需要得到合法的保护,以免知识产权受到侵权。

制造业企业应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包括申请专利、商标注册和保密协议等。

这样可以促进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保护创新成果的利益。

七、定期评估和改进创新管理策略最后,制造业企业应该定期评估和改进研发创新管理策略。

通过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只有不断完善创新管理策略,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班组长案例

班组长案例

班组长案例1、冲突处理不应当众与成员发生争吵,而应先缓解气氛,再私下与成员进行沟通再行公告批评。

2、榜样效应“我是班长,我定的规矩是要求成员的,我执行要求的,所以我可以我行我素”;“好的我先占,差的派给别人”,久而久之,则自我要求降低,威性也降低。

作为班组长,应给成员做好榜样,衣着、语言等应起到示范作用,且要具有牺牲精神,发杨大哥大姐精神。

3、协调性“设备部怎么回事,A台设备修了这么久,还是有问题”和“成员:A设备刚经过维修,这段时间大家要重点关注A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详细登记情况及自己的建议,供设备部参考。

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流程,发现问题要及是直报,不可自行解决;设备部:A设备于两日前修理好,而这两天常有故障发生,我们详细登记了故障记录供你部参考,以便进一步维修。

”4、传达精神“这个节不放假,上面说了,订单太多了要加班,怎么办呢,加就加吧”和“放假通知公布了,我们的放假时间为天,由于生产计划安排较紧,出货任务重,我们班要争分夺秒以保证完成任务,所以我班需要加班,请各位先安排一下自己的计划。

”5、推荐员工入本班班组长将自己所推荐的人安排在自己班中,无论被推荐人优秀与否,都会影响到班长的公正性,成员们会误会,会指指点点,被推荐人也会难免对自己放松要求,所以应杜绝此事发生。

6、班组长的预判能力不强1月24日晚设备故障,一楼CF停机4小时,钳工无法解决问题,班组长没有及时向上汇报,造成停机延误,反映班组长对事件的判断不准确,修理工无法解决应及时向上反映。

7、班组长的大局观欠佳夜班经常堆积大量CASSETTE在电梯旁,白班交接后造成三楼、六楼玻璃无处堆放,因为一楼班组长认为不关一楼的事,没必要给三楼、六楼搬运CASSETTE架,没有提前运输。

8、班组长不以身作则在净化服的穿戴上,班组长不以身作则,口罩不戴好,衣服上乱写乱画。

9、班组长管理力度不够个别员工非常散漫,而班组长对此做老好人,造成这种不好风气在全班中蔓延。

制造部人员管理理念

制造部人员管理理念

制造部人员管理理念
制造部人员管理理念是指在制造部门运营中,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管理和激励制造部门的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和员工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制造部人员管理的常见理念:
1. 质量第一:将质量视为最重要的目标,建立质量意识,培养员工对产品质量的责任心,通过培训和相关流程的设计来确保产品质量。

2. 持续改进:鼓励员工对工作流程和生产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创新和优化的建议,通过这些改进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3. 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合作,提倡相互帮助和知识分享,培养团队意识,以实现更加协调高效的生产。

4. 培训和发展:提供员工培训和发展机会,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和更复杂的任务。

5. 奖励与激励: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认可表扬员工的优秀表现,鼓励他们提高工作绩效。

同时也要确保薪酬体系公平合理,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6. 安全与环保:重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供安全培训和设备,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同时,关注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
理念,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7. 沟通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员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这些制造部人员管理的理念旨在使制造部门的员工更加积极、专注和有效地工作,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做出贡献。

生产观念介绍

生产观念介绍
2. 标准化: • 工艺标准化: • 工艺流程图: 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明确每个步骤的操 作规范,以确保一致性。 • 生产手册: 制定生产手册,包含操作步骤、质量标准和安 全要求,以供操作人员参考。 • 产品设计标准:
• 设计规范: 制定产品设计规范,包括尺寸、材料和性能要 求,以确保所有产品符合同一标准。
这些建议性的详细信息涵盖了生产观念的多个方面,从而使组织能够更加高 效、灵活和竞争力强。这些方法的实施通常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建立 一个持续改进的生产文化。

• 客户反馈: 收集和分析客户反馈,以不断改进产品和服 务。
5. 流程优化: • 持续改进: • Kaizen: 推行 Kaizen 方法,通过小步骤的改进不断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 员工培训: 培训员工参与改进过程,激发他们发现问题和 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 • 价值流映射: • 价值流分析: 使用价值流映射技术分析生产过程,识别非 价值添加的步骤,并优化价值流程。 • 精益生产: 基于价值流映射的结果,实施精益生产原则, 消除浪费并提高生产效率。
• 模块化设计: 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不同产品可以共享相 似的组件和流程。
3. 规模经济: • 批量生产: • 经济制造量: 通过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的综合分析,确定 最经济的制造量。 • 批量制造设备: 选择适用于批量生产的设备,以提高单位 产品的生产效率。 • 设备利用率: • 计划维护: 制定计划维护计划,确保设备在高效运转期间 进行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 生产计划: 制定有效的生产计划,确保设备能够充分利 用,并避免生产瓶颈。
4. 质量控制: • 统计过程控制(SPC): • 控制图分析: 利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识别 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 过程改进: 基于 SPC 结果,进行持续的过程改进,以提 高生产的一致性和质量水平。 • 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大全

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大全

企业理念大全整理(涉及面最广)一、企业文化标语口号系列1.效率成就品牌,诚信铸就未来。

2.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3.计划是时间的最好保障,时间是效率的坚实基础,效率是行动的优化大师,行动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4.建设节约型企业从我做起,节约就是效益节约就是增效。

5.实施三大战略创信誉,培育企业文化树形象。

6.因为有我,所以会更好。

7.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8.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9.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10.多点沟通,少点抱怨。

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11.自我提升,良性竞争。

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12.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13.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14.您的自觉贡献,才有公司的辉煌。

15.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16.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

17.只有不完美的产品,没有不挑剔的客户。

18.爱护公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19.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这样的会议是属最浪费的行动。

20.我们极度鄙视一切乱丢乱吐等不文明行为。

21.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学习,互相关怀22.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有失败。

23.争取一个客户不容易,失去一个客户很简单。

24.每个人都是你的客户。

25.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26.成就团队辉煌,助我人生成长!27.尽职——是团队合作的基础!28.今天,你微笑了吗?29.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已!30.培育礼仪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二、安全生产标语和挂图31.效率生产,安全第一。

32.以人为本,重在平安。

33.健康发展,稳抓质量。

34.全力生产,注意安全!35.车间重地,安全第一。

36.今天工作不安全、明天生活不保障。

37.安全是一种责任、为己为家为他人。

38.父母望您遵章守纪、妻儿盼您毫发无损。

39.领导违章指挥等于犯罪、职工违章操作等于自杀。

40.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41.患者用流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研發製造管理定成敗
高科技產業的生存,靠的是不斷研發新產品,在最短的時間內推出,以滿足客戶需求,達成企業的利潤目標,因此,研發及製造必須有效管理。

高科技產業產品變化大,壽命週期短,要想在市場上擁有一足之地,必須不斷研發,推陳出新。

研發的目的是提高毛利率(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沒有明確目標的研發,就如同亂槍打鳥,徒然浪費企業資源。

高科技產業的研發費用往往佔營業收入的10%以上,企業若想評估研發費用是否花費在刀口上,先要設立一個衡量基準。

最基本的方法有二:一是毛利率必須在40%以上,二是產品開發週轉率(產品壽命週期營業收入/產品開發成本)在十五倍以上。

‧以開發腦礦為重要策略
環顧國內電子業,曾經達到毛利率40%目標的不在少數,如聯華電子、全友電腦、東訊、矽品、台積電、友訊、清三、旺宏、台灣光罩、合泰半導體、茂矽、精業、華邦電子、智邦科技、力捷電腦等上市公司,但是卻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年年持續,因此這是一個緊中帶鬆的目標。

一項新產品的毛利率與開發週轉率兩者相乘,即得成功係數。

產品的成功係數愈高,表示開發的投資報酬率愈高,研發工程師對企業收益的貢獻也愈高。

產品的開發成本率(開發成本/營業收入)、毛利率、開發週轉率三者之間架構了新產品開發的三大支柱,不同科技產業間因企業環境之不同,三項數字也隨之調整。

高科技產業最珍貴的資產是人力資源,開發腦礦是每家高科技企業的重要策略,以導引員工取得專利技術,在產業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

員工對新產品的各種構想,必須經過一番篩選,才不致浪費寶貴的企業資源。

評估的要素可包括:一、技術可行性分析;二、符合企業目標市場區隔;三、能夠通過毛利率、開發週轉率的試煉;四、與企業競爭優勢相輔相成。

‧有效管理研發及製造
產品的上市時間儘可能縮到最短,以滿足客戶需求,達到企業的利潤目標,因此,研發及製造必須有效管理。

新產品的研發部門偏重的是規劃工作,製造部門偏重的是執行工作,規劃與執行要能形成一個回饋的密閉系統,彼此有良好的互動,才能推動規劃、執行、查核、修正的管理循環。

新產品延遲上市,常是因為研發部門和製造部門間的隔閡。

要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可採行研發工程師和製造工程師間輪調,或是在研發部門內由研發工程師兼負製程處理技術,或是將研發工程師和
製造工程師均納為新產品開發專案小組成員,這些做法可將製造現場的許多問題提前在產品規劃階段內解決。

另外,許多新產品開發和原產品改善的新點子,都是在製造現場獲得靈感,兩部門間若能有良性互動,將是新產品源源不絕上市的最大推力。

不當的新產品規劃,可能拖垮整個企業的財源。

根據研究統計,新產品上市的成功率極低,因此,企業應設立一套新產品規劃程序,將各種新產品構想加以層層過濾,以達到企業的利潤目標。

一般來說,新產品規劃程序可分為六個步驟:首先是新產品構想,包括產品的基本描述、潛在客戶、預估市場規模、競爭對手、產品規格等。

第二步為設定規劃作業流程,核准新產品開發計劃,成立專案小組,規劃產品的品質、上市時間及所需投下資金等。

第三步為新產品開發,設立研發成本評核系統,確認生產製造流程,核准製造原型所需的工具及材料等。

前置作業均完成後,即開始新產品的試製,記錄各項零組件測試、產品組裝及包裝等產程作業情況,並做修正。

接著進入新產品量產的階段,設立生產成本及各項品質評核系統,評核新產品上市是否如期完成、各項支援是否準備妥當等。

最後形成新產品回饋流程,將新產品的實際狀況和原先規劃的作業流程相對照,改善其中的缺失處,並參酌用戶意見,以確保開發出低風險、高利潤的新產品。

‧組織流程改造配合國際化
在高科技產業疆域內,國際化是一條必經之路。

要能在業界存活,全靠開發海外市場致勝。

電腦、電話系統和傳真機等溝通工具的進步,使世界經濟更形緊密。

經由這些外在環境的變化,企業可以運用其他國家較低廉的人力資源,採購較便宜的零組件,拓展更廣大的市場。

在國際化的大趨勢下,必須和全球的競爭對手競技,以世界上最好的價格、品質,提供產品及服務,在組織上整合全球性的設計、採購、製造和行銷網路,在人力資源上培養具全球觀的主管。

傳統行業的企業組織,並不足以應付瞬息萬變的高科技產業大環境,組織重建和強化如同物種進化才能適存。

分權化是組織重建的一項重要工作,部門經理成為財務獨立自主個體,必須對部門的盈虧負責。

傳統組織上事事仰賴中央決策的模式緩不濟急,授權灌能並且能夠自行進化的組織,才有存活的可能。

傳統組織內的研發部門和製造部門,就像兩條平行線,只有在頂端(研發部門主管和製造部門主管間)有溝通管道,其餘成員在不同部門間成了絕緣體。

尤其在國際化的趨勢下,不同國家地區、不同部門人員間的隔閡,使企業組織如同關節僵硬靈活度不足的巨人。

‧彈性多元化增加競爭力
一個企業組織可能以功能別區分出研發部門、製造部門、行銷部門等,可能以產品別區分出筆記型電腦事業部、掃瞄器事業部、監視器事業部等,可能以地理別顧分出美洲區、歐洲區、亞洲區,也可能以客戶別區分出軍用品、航空、汽車、船泊等部門。

高科技產業組織實際所面對的是多元化的空間,企業組織圖卻不容易表達這多變的世界,只有組織的成員更具備活力、彈性,如同無敵鐵金鋼可以隨環境的變化隨時組合、分散,企業組織才能更迅速的對各項改變做出因應。

作業員要提高生產力必須是多能工作業員,對於加工、組裝的每一工作站都能應付裕如,身兼自主檢驗品管員、自主維護技術員及現場改善小組成員。

同樣的,各階層主管必須具備多元化功能,研發部門主管除了負責全廠技術職責外,尚須穿透各個不同部門領域,例如研發部門的新產品必須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要達到企業的利潤目標,研發部門主管如果未具備多元化功能,是不可能達成上述目標的。

其他主管亦如此。

當企業內的各階層成員能夠隨時變換組織,應付各項挑戰時,才能提升存活機率。

各個高科技產業領域內都有領導者,他們是產業奧運的金牌得主。

奧運前三名都可以獲獎牌,但在產業奧運內,可能第二名仍會被淘汰出局。

了解產業領導者的各項成績,是知己知彼的開始,研發部門、製造部門是企業掌握產品成本、品質、速度的關鍵,設定「見賢思齊」的標竿管理,才能了解自身企業的優缺點,進而掌握核心競爭優勢。

高科技產業組織所面對的是多元化的空間,唯有成員具活力及彈性,能隨環境變化組合、分散,組織才能迅速應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