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之单元室内课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知识:介绍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健康知识:讲解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和身体保健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学讲解: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3. 健康知识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讲解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和身体保健的方法。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拔河、接力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放松运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瑜伽、冥想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技能掌握: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健康知识的相关内容。
2. 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讲解健康饮食、生活习惯和身体保健的方法。
3. 团队合作游戏器材:如拔河绳、接力棒等。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实践性教学:通过团队合作游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景模拟: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体育与健康知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身体保健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教学准备:1. 教室内场地布置: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设置合适的座位排列和活动空间。
2. 教学器材准备:准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团队合作游戏器材等。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课堂常规教案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课堂常规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常规:学生穿着要求、课堂纪律、器材使用与保护、安全事项。
2. 热身活动: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简单体操。
3. 基本技能训练:跑步、跳绳、投掷、柔韧性训练。
4. 团队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堂常规的养成、热身活动的正确方法、基本技能训练。
2. 教学难点:柔韧性训练、投掷技巧、团队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基本技能训练的方法与要求。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游戏法:组织团队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常规:教师讲解穿着要求、课堂纪律、器材使用与保护、安全事项,学生认真听讲并遵守。
2. 热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关节活动、肌肉拉伸、简单体操,注意动作要领,避免运动损伤。
3.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讲解跑步、跳绳、投掷、柔韧性训练的方法与要求,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团队游戏:教师组织团队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纪律: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纪律表现,如按时到达课堂、穿着整齐、遵守课堂规则等。
2. 技能掌握:评价学生对跑步、跳绳、投掷、柔韧性训练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游戏中的表现,如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
4. 安全事项:评价学生在课堂中对安全事项的遵守程度,如正确使用器材、避免运动损伤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学生学习情况:反思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分析原因并寻找改进措施。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室内活动教案

一年级下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室内活动教案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1.1 学习目标: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健康意识。
1.2 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学生们喜欢的运动和健康的意义。
讲解:教师讲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第二章:运动的基本技能2.1 学习目标:学习运动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2 教学内容:运动基本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
跑步、跳绳、投掷和接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方法。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运动的基本技能及其重要性。
讲解:教师讲解运动基本技能的概念和重要性,示范跑步、跳绳、投掷和接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方法。
练习: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并强调练习的重要性。
第三章:身体协调与灵活性3.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与灵活性。
让学生掌握一些提高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运动。
3.2 教学内容: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舞蹈、瑜伽、太极等运动对提高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帮助。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讲解:教师讲解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概念,示范舞蹈、瑜伽、太极等运动的基本动作。
练习:学生们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身体协调与灵活性的锻炼。
第四章:室内活动与游戏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室内活动与游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参与室内活动与游戏的兴趣和能力。
4.2 教学内容:室内活动与游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各种室内游戏和活动的介绍。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室内活动与游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小学室内体育课教案_共10篇完整篇.doc

★小学室内体育课教案_共10篇第1篇:小学体育室内课教案1小学体育室内课教案1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学校:教师:一、教学内容:1、体育常识2、游戏1、什么是体育课?为什么要上体育课?2、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3、人体的形态。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真正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的要求;人体形态的名称。
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9-13分钟)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
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
(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
注: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
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二:基本部分(15-19分钟)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
教与学的方法:(1)导语;(20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
(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
注:(1)坐。
俗话说“坐如钟”。
正确的姿势是:头抬平直、双肩略向后舒展并保持等高,挺胸,直腰,双脚放在正下方,两臂自然下垂,将手放在大腿上。
(2)立。
俗话说“立如松”。
人体站立时,要抬头,挺胸,直腰,两肩等高,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开立。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室内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2. 通过简单的体育游戏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预防运动损伤。
4.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室内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2. 简单的体育游戏和活动3. 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室内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简单的体育游戏和活动。
2. 教学难点: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室内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引导学生正确参与活动。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学生跟随模仿。
3. 游戏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
4.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相互纠正动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室内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强调安全事项。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学生跟随模仿,并进行练习。
3. 体育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游戏,如“抓手指”、“切西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练习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
六、教学评价2.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基本的坐姿、站姿和运动姿势,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3. 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高,能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七、教学资源1. 教室空间:宽敞的教室空间,便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
2. 体育器材:简单的体育器材,如跳绳、球类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八、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布置教室,确保空间宽敞,体育器材摆放整齐。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5节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5节教案第一节:基本体操运动介绍与练习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体育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本节课的主题是基本体操运动,通过介绍和练习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旨在增强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1. 目标:通过学习和练习基本体操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教学内容:a. 扎马步:站直,双脚并拢,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腰部稍微向前倾,脚尖向前抬起30厘米左右,腿部稍微弯曲,双脚交替迈步,保持身体平衡。
b. 向前翻筋斗:站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向上伸展,身体向后弯曲,用力向前弹跳,同时将双腿向前翻滚,重心落地时双脚着地,保持身体平衡。
c. 平板支撑:趴在地上,双手撑地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平直,脚尖着地,保持这个姿势30秒钟以上。
d. 侧平衡:站直,双脚并拢,将身体向一侧倾斜,将一只手臂向上伸展,保持身体平衡。
e. 旋转跳跃:站直,双臂自然下垂,用力跳起并旋转身体,同时用手臂带动身体的旋转,准确落地。
3. 学习方法:a. 观看示范:老师给学生演示每个体操动作,重点展示正确的动作姿势和动作流程。
b. 练习技巧:引导学生分步练习每个动作,重点是正确的姿势和动作的协调性。
c.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帮助和观察,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合作练习。
4. 教学步骤:a. 热身运动:跑步或跳绳等热身运动,为后续的体操动作做准备。
b. 扎马步的介绍和练习:讲解扎马步动作的要领,然后由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c. 向前翻筋斗的介绍和练习:讲解向前翻筋斗的技巧,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d. 平板支撑的介绍和练习:向学生介绍平板支撑的正确姿势,然后让他们尝试进行30秒的平板支撑。
e. 侧平衡的介绍和练习:解释侧平衡的动作要领,然后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跟着练习。
f. 旋转跳跃的介绍和练习:讲解旋转跳跃的技巧,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
5.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和练习几个基本体操动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堂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概念和目的。
强调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向学生介绍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期待和兴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新课教师进入教室,与学生打招呼,引起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关注。
提问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了解和期待。
1.4.2 讲解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概念和目的教师简要讲解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定义和意义。
强调体育与健康室内课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1.4.3 引导学生分享兴趣教师提问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
鼓励学生分享对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期待和兴趣。
1.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导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分享,了解他们对体育与健康室内课的认识和期待。
第二章:体育与健康知识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2.2 教学内容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介绍健康饮食和作息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向学生讲解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实际效果。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教师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如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引导学生思考体育锻炼对个人成长和学习的积极影响。
2.4.2 介绍健康饮食和作息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如均衡营养、控制热量等。
教师讲解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如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时间等。
2.4.3 分享成功案例教师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如通过坚持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取得显著效果的真实故事。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2.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和思考情况,了解他们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力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4. 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知识讲解:介绍体育运动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健康教育: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作息、锻炼等方面的知识。
3. 体育游戏: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室内环境中也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讲解体育运动的好处,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体育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简单的体育锻炼方法,如拉伸、跳跃等。
3. 健康教育(10分钟):讲解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作息、锻炼等方面的知识。
4. 体育游戏(15分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如“抓手指”、“切西瓜”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2. 学生掌握程度: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和健康观念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体育动作和健康知识。
3. 设置有趣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体育动作图解、健康知识讲解等。
2. 体育器材:如跳绳、瑜伽垫等,用于体育游戏和练习。
3. 音乐素材:为体育游戏和练习提供背景音乐,增加氛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保护视力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常识:保护视力。
2、游戏:模仿组合。
教学目标:1、知道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了解“二要”和“二不要”的内容与要求。
2、养成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3、对模仿组合游戏感兴趣,并有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保护视力的方法。
教学程序:1、猜谜引出“眼睛”,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引出“近视眼”麻烦的问题。
2、提问:如何保护视力?结合“二要”和“二不要”,了解保护视力的方法。
3、带领学生做“眼球操”4、安排模仿组合游戏,重点提示模仿得形象、生动5、指导学生模仿、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展开想象,创编多动作和声音进行模仿。
游戏方法:活动开始,教师说:“拍起手来!”,学生即模仿拍手动作,并有节奏地发出“啪啪啪”的拍手声,教师说“吹起喇叭!”学生即模仿喇叭动作,并有节奏地发出“哒哒哒”的喇叭声,同样“打起鼓来!”“咚咚咚”,“敲起锣来!”“哐哐哐”,“打起枪来!”“叭叭叭”…课题:爱护牙齿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常识:爱护牙齿。
2、游戏:寻宝猜猜猜教学目标:6、懂得为什么要爱护牙齿以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7、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8、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点:刷牙的正确方法。
教学程序:1、故事或者谜语导入,启发学生思考爱护牙齿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3、安排同桌两人互当小医生,检查牙齿健康状况,并模仿正确的刷牙动作,边说边练习,边纠正动作。
9、安排游戏练习,可同桌一起参与也可与自己喜欢的小同伴练习游戏方法:每人准备一件小物体,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藏宝,一人猜宝物藏在哪只手。
活动开始,藏宝人双手放在背后,选择任意一只手藏放宝物,然后双手握拳与胸前,让对方猜猜宝物在哪只手,如猜中,即为胜,则两人交换进行,如未猜中,则为失败,继续再一次活动。
课题:睡眠要充足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常识:睡眠要充足。
2、游戏:大球与小球。
教学目标:1、了解睡眠的作用,懂得少年儿童每天保持10小时睡眠的道理。
2、能制定适合自己的合理作息时间表。
3、在游戏活动中,集中注意力,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动作。
教学重点:睡眠时间和姿势。
教学程序:1、多媒体或者图片展示,提示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睡眠时间和姿势。
2、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天的睡眠时间和睡眠姿势,了解睡眠的作用。
3、利用课桌,同桌轮流学学正确的睡眠姿势,了解睡眠作用。
4、安排游戏练习,强调游戏规则,组织学生集体游戏。
5、增加游戏难度,可用大、小西瓜或胖子、瘦子来代替“大球”和“小球”提高学生兴趣。
游戏方法:教师先确定游戏活动的顺序。
游戏开始,如果第一人说“大球”,同时用手势做小球的样子,而后第二个人接着说“小球”则用手势做大球的样子,如此交替进行,如某人发生错误,罚其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从该学生开始,继续游戏。
课题:校内安全教学内容:1、卫生常识:校内安全。
2、游戏:抢占阵地。
教学目标:10、了解校内安全的重要性。
11、知道怎样注意校内安全。
12、通过游戏,使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校内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程序:1、录像展示学生在校的各种行为表现,引导学生议一议,哪些是安全的和不安全的。
2、了解校内安全的重要性和怎样注意校内安全,用学生身边的实例提示学生遵守“守则”和“规范”。
3、围绕“校园安全”,交流“安全用语”,争做安全小卫士。
4、了解并尝试用指甲和指甲面弹动橡皮的动作方法。
5、安排游戏练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比赛,鼓励学生创新做法,如用嘴吹橡皮或者弹向某个目标游戏方法:每人准备一块橡皮放于桌子的底线,在桌子另一端设置“制高点”(约5厘米见方的区域),游戏开始,用手指或者指甲面向前弹动橡皮,双方以此轮流向“制高点”挺进,谁先到达“制高点”即为胜利,若橡皮擦弹掉落地,则需从断线重新“出发”。
课题:课间10分钟做什么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常识:课间十分钟做什么。
2、游戏:纸少人多。
教学目标:1、懂得课间十分钟应该积极休息的道理。
2、在课间活动时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教学重点:课间活动的好处。
教学程序:1、教师提问:课间十分钟经常做些什么事情。
2、判断挂图中各种动作表现是否正确,了解课间十分钟到室外活动的好处。
3、根据学校现有条件,提供适宜的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并作相应的学生活动指导。
4、安排学生游戏活动,强调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比赛。
游戏方法:准备报纸一张,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6人为宜)的若干组,活动中要求组内成员共同站在一张报纸上,且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碰地,成功后将报纸对折站人,接着再对折一点站人,到最后比一比,哪组的保值最小,而战的人是最多的。
学时6:屈膝侧卧,益人气力教学内容:1、养生之道:屈膝侧卧,益人气力。
2、游戏:头顶书。
教学目标:5、了解“屈膝侧卧,益人气力”八个字的含义。
6、知道并能做出正确的睡眠姿势。
7、养成良好的行走姿势,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平衡性。
教学重点:睡觉前的安静与睡姿。
教学程序:13、教师板书课题及“屈膝侧卧,益人气力”八个字,并深入浅出的针对八字进行讲解。
2、重点要围绕“屈膝侧卧”讲解“屈”的部位,(指膝部而不是脊柱)和“侧”的方向(指左右两侧,但以右侧为主)。
3、向家长宣传“四肢别挺直,肚子不朝天,向右屈膝睡,夜夜保平安”的养生道,请家长拍下自己睡着的姿势,接受家长监督。
8、安排游戏活动,请一组协助示范游戏,引导学生共同参与。
5、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强调游戏规则,争当“顶书童”。
课时7:一日三餐的学问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常识:一日三餐的学问。
2、游戏:造高楼。
教学目标:9、了解一日三餐的营养搭配。
10、养成科学的进食习惯。
11、游戏中能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教学重点:一日三餐合理的方法。
教学程序:14、教师提问:今天早(中)餐你吃了哪些食物?几点钟吃的呢?。
2、教师语言简要讲解一日三餐的重要性。
3、启发学生讨论,一日三餐怎么样搭配才是最科学的。
12、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偏食的危害,重点明确“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的道理。
5、带领学生叠放易拉罐或者纸杯,交流叠放好的方法。
6、安排游戏练习,强调游戏规则,请优胜队进行展示。
7、同桌两人合作用六杯以3—2—1或“品”字形叠放,一人叠,一人收,再传递给下组进行游戏,提高学生兴趣。
课时8: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教学内容:1、体育与健康常识:快乐运动会。
2、游戏:猜五官。
教学目标:13、初步了解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4、知道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方法,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15、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程序:15、教师提问学生:感冒时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说感冒症状,了解常见的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都是呼吸道传染病。
2、出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示意图,知道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并指导学生怎样预防(如开窗通风、消毒、讲究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等)。
3、指导学生唱儿歌,强化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观念。
4、安排游戏活动,教师简要讲解游戏规则。
5、安排一个小组协助示范游戏,强化游戏规则6、组织学生2—4人一组,积极参与游戏。
课时9:不乱吃零食教学内容:1、卫生常识:不乱吃零食。
2、游戏:小鸟下蛋。
教学目标:16、了解乱吃零食,贪食冷饮的害处。
17、能有选择地吃有意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8、乐于参与游戏活动,反应灵敏,大胆表现。
教学重点:卫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为什么不乱吃零食教学程序:16、板书课题,带领学生朗读课题:不乱吃零食。
17、引导学生说说“零食乱吃”问题,18、让学生了解儿童胃的特点:小:弹性差,消化能力不强。
19、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说说经常吃零食对胃的害处?谈谈体会和教训,明白消化不良对人体的影响,知道乱吃零食、贪吃冷饮都是不良习惯20、听题判断对错,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6、安排游戏活动,教师简要讲解游戏规则。
7、安排一个小组协助示范游戏,强化游戏规则8、组织学生分组,积极参与游戏。
课时10:奥运小学堂(2)——奥运火炬、会徽、吉祥物教学内容:1、体健知识:奥运小学堂(1)奥运格言,五环和吉祥物。
2、游戏:两人一条心。
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奥林匹克有关知识,对奥运知识感兴趣。
2、能记住几种奥运吉祥物和比赛的项目图标。
3、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奥林匹克格言和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奥运知识的兴趣教学程序:1、教师出示多媒体或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画中出现的有哪些体育比赛项目?引导学生走进奥运,揭示主题:奥运小学堂(加拼音)2、提问:你知道奥林匹克格言、宗旨和精神么?引导学生回答,并让“体育小博士”帮忙。
3、组织画一画奥运五环,认一认吉祥物,猜一猜运动图标,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奖励“金牌”标志。
4、教师简要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左右两人为一组,相对而立(或坐),一人下肢不动的前提下,做单(双)手上举、前平举、侧平举、抓耳、摸鼻、指嘴等动作,另一同学像照镜子一样随之而作,如果出错即为失败,二人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5、教师安排游戏活动,先组织学生自练各种动作,再组织分组做游戏,对动作多而新的小组也奖励“金牌”标志。
6、后记:通过此次课学生简要了解了奥林匹克有关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奥运知识的兴趣。
在本节课学生能记住几种奥运吉祥物和比赛的项目图标。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提高了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能安静的遵守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