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课文理解专项复习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课文理解专项复习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测评卷归类四课文理解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题临安邸》中的“汴州”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 )2.《松鼠》一课告诉我们:松鼠是肉食动物。

( )3.《长相思》这首词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将士们思乡寄情的佳作。

( )。

二、选择。

1.《圆明园的毁灭》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的辉煌,这样写的好处是( ) A.美的东西被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让读者感到痛心,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

B.再现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恋。

2.《父爱之舟》开篇采用( )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

A.顺叙B.倒叙C.插叙3.《四季之美》中,秋天最美的是( )。

A.早晨B.黎明C.夜晚D.黄昏4.“读书有三到”,“三到之中,( )最急”。

A.心到B.眼到C.口到5.“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句话中的“长生果”指( )。

A.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B.营养极其丰富三、填空。

1.《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课文按照____________的顺序,依次写了________花生,________花生,________花生,________花生,其中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这部分,揭示了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说明人要做__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道理。

2.《搭石》这篇课文,作者借____________,赞颂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3.《将相和》中,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分类复习三——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分类复习三——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归类复习三——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一、将下列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1. ,牵牛织女渡河桥。

2.多少事,; ,光阴迫。

,只争朝夕。

3.学如不及,。

4. ,不弃功于寸阴。

5.由俭入奢易,。

6.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7. ,此日中流自在行。

8.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9.默而识之, , 。

10.我非 ,好古,。

11. ,直把杭州作汴州。

12. ,莲动下渔舟。

,王孙自可留。

13.山一程,水一程,,。

14. ,绿蓑衣,。

15.吾尝终日不食, ,以思,,。

16.心不在此,则眼,心眼既不专一,却只, ,记亦不能久也。

17.姑苏城外寒山寺,。

二、名句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语境填写名句。

(1)“ , ”,《尚书》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为国家大事要不辞辛劳,居家生活需俭朴。

(2)魏征用“ , ”告诫我们:在安乐的时候要考虑到危难,消除奢侈,提倡节俭。

(3)看到有的同学经常玩手机,荒废了学业,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白了少年头,。

”(4)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陆游临终前“ ,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让人落泪;龚自珍归隐后的“我劝天公重抖擞,”的爱国情怀让人敬佩。

2.读材料,完成下面的练习。

我们总是被真挚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和中国故事所震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海;运动健儿们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1)读了上面的材料,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欣欣向荣,请你用课本上积累的两个词语来形容祖国的繁荣富强:,。

(2)我们作为中国少年要珍惜时间、奋发图强,陶渊明曾说过,“,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 ,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复习测试卷 (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复习测试卷  (含答案)
壮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少年中国说》(节选)]
参考答案
一、1.史记 司马迁2.水浒传 施耐庵3.西游记 吴承恩4.三国演义罗贯中5.红楼梦 曹雪芹
二、1.西湖歌舞几时休2.江枫渔火对愁眠3.莲动下渔舟4.王孙自可留5.斜风细雨不须归6.居高声自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测评卷
积累与运用
一、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和作者。
1.负荆请罪——《 》( )
2.逼上梁山——《 》( )
3.西天取经——《 》()
4.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 )
5.刘姥姥进大观园——《 》( )
二、把下列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1.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万马齐喑2.不拘一格3.淡妆浓抹4.万紫千红
四、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3.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五、1.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2.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3.居安思危4.修身 养德5.只争朝夕
六、④②
七、1.嫌长 嫌短 嫌白 嫌黑2.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②……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________,减之一分则________,素之一忽则________,黛之一忽则________。(选自《白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本积累》专项精品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本积累》专项精品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本积累专项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朝阳区]以下诗词中,不是表达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8 分)A.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B.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二、连一连。

(16 分)《渔歌子》王维《题临安邸》张继《山居秋暝》张志和《乞巧》朱熹《己亥杂诗》陆游《枫桥夜泊》林升《示儿》龚自珍《观书有感》林杰三、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30 分)1.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兴区]_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3. 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兴区]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昨夜江边____________________,蒙冲巨舰____________________。

6. 西塞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鳜鱼肥。

四、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46 分)1. 《忆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宋代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

3. 春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三——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三——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三——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将下列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15分)1.及时当勉励,。

2.多少事,;,光阴迫。

,只争朝夕。

3.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

4. ,戒奢以俭。

5.由俭入奢易,。

6.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

7. ,不耻下问。

8.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9.默而识之,,诲人不倦。

10.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第二要有,第三要有。

二、积累与运用。

(8分)1.“,”,诸葛亮的这句话总让我想起那些不慕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人。

2.“,”告试我们:不要每天吃饱了就什么都不做,不要浪费一点儿时间放弃用功。

3.老师经常用“盛年不重来,”来提醒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4.每当同学们读书不专心时,老师就提醒我们“读书有三到,谓、、。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6分)1.那的蓑毛,那全身的结构,那的长喙,那的脚,则嫌长,则嫌短,则嫌白,则嫌黑。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3.《落花生》的作者是。

课文主要写了、、、四件事。

文章的结构安排很有特色,详略得当,其中详写了。

这样的写法可以。

4.《少年中国说(节选)》中以龙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

5.美哉,,与天不老!壮哉,,与国无疆!6《圆明园的毁灭》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和修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

7.《山居秋瞑》中点明时间、地点、季节环境的诗句是“,”。

8.月落乌啼霜满天,。

9. ,但悲不见九州同。

1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出自清代词人的名作《》。

这句词的意思是。

11.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

12.在丰收的秋季,黄昏时,看到乌鸦从头顶飞过,我想起了《》中的句子: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急急匆匆地朝里飞去。

四、把古诗补充完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测试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测试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测试及答案一、名句。

(共44分)(一)名句积累。

(15分)1.[背诵]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3分)(1)王师北定中原日,。

(2)月落乌啼霜满天,。

(3)西塞山前白鹭飞,。

(4)向来枉费推移力,。

(5)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6)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7),,是知也。

(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

2.[背诵]根据所学知识连线。

(2分)垂緌饮清露天光云影共徘徊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青箬笠,绿蓑衣流响出疏桐半亩方塘一鉴开斜风细雨不须归(二)名句理解。

(19分)1.[理解]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名句。

(17分)(1)《蝉》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的诗句是“,。

”(2)林杰的《乞巧》一诗中描写乞巧节盛况的诗句是“,。

”(3)说到爱国诗,我们会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中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诗句“,”;还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呼唤社会变革的诗句“,”。

(4)葛洪用“,”来告诫年轻人要爱惜光阴,努力学习。

(5)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与积累,才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正如朱熹所说的“?”。

(6)我们的老师把《论语》中的“,,”作为自己为人师表的格言。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学习要和。

2.[理解]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2分)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三)名句运用。

(10分)1.[运用]风雪交加的一个夜晚,身处异乡的我辗转反侧,不由得想起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的句子:“风一更,雪一更,,。

”2.[运用]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此情此景,我不禁吟诵道:“,。

”3.[运用]吃饭时,小明把米饭都弄到了地上,爸爸见了,教育他说:“一粥一饭,;,。

”4.[运用]玲玲上课时很不认真,她总是觉得自己还小,以后再学也来得及。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 人教版部编 (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 人教版部编 (含答案)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一、名句。

(共44分)(一)名句积累。

(15分)1.[背诵]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3分)(1)王师北定中原日,。

(2)月落乌啼霜满天,。

(3)西塞山前白鹭飞,。

(4)向来枉费推移力,。

(5)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6)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7),,是知也。

(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

2.[背诵]根据所学知识连线。

(2分)垂緌饮清露天光云影共徘徊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青箬笠,绿蓑衣流响出疏桐半亩方塘一鉴开斜风细雨不须归(二)名句理解。

(19分)1.[理解]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名句。

(17分)(1)《蝉》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的诗句是“,。

”(2)林杰的《乞巧》一诗中描写乞巧节盛况的诗句是“,。

”(3)说到爱国诗,我们会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中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诗句“,”;还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呼唤社会变革的诗句“,”。

(4)葛洪用“,”来告诫年轻人要爱惜光阴,努力学习。

(5)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与积累,才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正如朱熹所说的“?”。

(6)我们的老师把《论语》中的“,,”作为自己为人师表的格言。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学习要和。

2.[理解]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2分)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三)名句运用。

(10分)1.[运用]风雪交加的一个夜晚,身处异乡的我辗转反侧,不由得想起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的句子:“风一更,雪一更,,。

”2.[运用]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此情此景,我不禁吟诵道:“,。

”3.[运用]吃饭时,小明把米饭都弄到了地上,爸爸见了,教育他说:“一粥一饭,;,。

”4.[运用]玲玲上课时很不认真,她总是觉得自己还小,以后再学也来得及。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诗文默写积累与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诗文默写积累与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课文、诗文默写积累与运用专项测试卷一、日积月累。

1.故人西辞黄鹤楼,。

2.莫等闲,,空悲切。

3.,一寸光阴不可轻。

4.多少事,从来急;,。

,只争朝夕。

5.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6.七夕今宵看碧霄,。

7.欲穷千里目,。

8.夫君子之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戒奢以俭。

10.由俭入奢易,。

11.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

12.西塞山前白鹭飞,。

13.问渠那得清如许?。

14.,此日中流自在行。

二、根据课文填空。

1.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与国无疆!2.敏而好学,。

3.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4.默而识之,,。

5.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6.少年智则,少年富则,少年强则,少年独立则,则国自由,则国进步,则国胜于欧洲,则国雄于地球。

7.,家祭无忘告乃翁。

8.,西湖歌舞几时休?9.我劝天公重抖擞,。

10.明月松间照,。

11.姑苏城外寒山寺,。

12.,,聒碎乡心梦不成。

14.夕阳斜照西山时,。

成群结队的大雁,。

1.对《白鹭》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

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为什么说黄昏低飞的白鹭是乡居生活的恩惠?。

3.“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

4.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5.“但悲不见九洲同”的含义是()。

A.但是我因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悲哀。

B.我仅仅因为看不到国家的统一而悲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测试题及答案一、名句。

(共44分)(一)名句积累。

(15分)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3分)(1)夫君子之行,,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2)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第二要,第三要。

(4),,是知也。

(5)月落乌啼霜满天,。

(6)王师北定中原日,。

(7)向来枉费推移力,。

(8)西塞山前白鹭飞,。

2.根据所学知识连线。

(2分)垂緌饮清露天光云影共徘徊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青箬笠,绿蓑衣流响出疏桐半亩方塘一鉴开斜风细雨不须归(二)名句理解。

(19分)1. 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2分)A.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2. 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名句。

(17分)(1)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与积累,才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正如朱熹所说的“?”。

(2)我们的老师把《论语》中的“,,”作为自己为人师表的格言。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学习要和。

(4)林杰的《乞巧》一诗中描写乞巧节盛况的诗句是“,。

”(5)《蝉》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的诗句是“,。

”(6)葛洪用“,”来告诫年轻人要爱惜光阴,努力学习。

(7)说到爱国诗,我们会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中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诗句“,”;还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呼唤社会变革的诗句“,”。

(三)名句运用。

(10分)1.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此情此景,我不禁吟诵道:“,。

”2. 风雪交加的一个夜晚,身处异乡的我辗转反侧,不由得想起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的句子:“风一更,雪一更,,。

”3.玲玲上课时很不认真,她总是觉得自己还小,以后再学也来得及。

老师见了,用岳飞的名句“,,”来劝导她。

4. 吃饭时,小明把米饭都弄到了地上,爸爸见了,教育他说:“一粥一饭,;,。

”二、课文。

(共56分)(一)课文积累。

(12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下列选项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是()。

(2分)A.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无数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B. 有识则断不甘为下流;有恒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C.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D. 横有千古,纵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2.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

田的大小好像是。

(3)夕阳斜照西山时,。

,,更是叫人感动。

(二)课文理解。

(44分)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20分)(1)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先后描写了和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前者侧重写了,是态描写,后者侧重写,是态描写。

(2)《圆明园的毁灭》通过将圆明园和进行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和对的痛恨。

(3)《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的特点,来说明“”这一道理。

(4)日本的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中写道:春天最美是,夏天最美是,秋天最美是,冬天最美是,表达了作者对。

(5)“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运用了描写的方法,“龟裂的手指”表现了母亲。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郭沫若借白鹭表达了自己对平凡而高洁、质朴而美好的事物的赞美与向往之情B.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C.刘章借搭石赞美了家乡人民和睦、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D.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表达了他对小鸟的无限热爱与赞美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落花生》主要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这几件事,重点写了“议花生”这件事B.《将相和》主要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C.《猎人海力布》主要写了海力布“救龙女”“得宝石”和“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D.《太阳》主要从远、大、热和杀菌这几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慈母情深》中母亲的工作环境与《父爱之舟》中逛庙会的情景都采用了场景描写的方法,前者突出了母亲挣钱不易,后者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温情B.“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采用了直接描写的方法来表现松鼠小巧可爱的样子C.“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桂花树的朴实无华D.“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是动态描写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4分)(1)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

本学期所学的《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将相和》都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

()(2)忆读书》主要讲了冰心奶奶成长过程中的读书经历,告诉孩子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慈母情深》的结尾“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照应了开头,省略号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4)“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五百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5)《古人谈读书》让我们知道读书时,用心是最重要的。

()(6)“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朗读时语调要高。

()(7)王维的《山居秋暝》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浣女归来竹林中的谈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8)《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告诉我们宇宙中最快的东西是光。

()6.把相关古诗词、作者及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连线。

(2分)《示儿》王维喜归自然的隐居者《山居秋暝》陆游孤独忧愁的游子《枫桥夜泊》张志和国家至上的爱国者《渔歌子》张继自由快乐的渔翁7.本学期,我们通过阅读认识了许多人物,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8分)8. 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4分)(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年。

(2)蔺相如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3)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4)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誉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参考答案:一、(一)1.(1)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2)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3)有志有识有恒(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江枫渔火对愁眠(6)家祭无忘告乃翁(7)此日中流自在行(8)桃花流水鳜鱼肥2.垂緌饮清露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青箬笠,绿蓑衣流响出疏桐半亩方塘一鉴开(二)1. D2.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勤勉好学勤于请教(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6)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三)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4.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二、(一)1. C2.(1)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2)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3)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二)1.(1)傍晚早晨大榕树静鸟动(2)昔日的辉煌惨遭侵略者毁坏的情景祖国灿烂文化侵略者强盗行径(3)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黎明夜晚黄昏早晨自然和生命的热爱(5)动作工作的辛苦与挣钱的不易2.D3.D4.D5.(1)×(2)√(3)√(4)×(5)√(6)×(7)√(8)√6.《示儿》王维喜归自然的隐居者《山居秋暝》陆游《枫桥夜泊》张志和国家至上的爱国者《渔歌子》张继7. 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会上逼秦王击缶、避让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勤劳善良,勇于追求幸福善待老牛,主动追求织女,上天救织女留在人间生活,与王母娘娘抗争慈爱无私8. (1)太阳离地球非常远。

(2)蔺相如威胁秦王。

(3)读书不专心,收获不大。

(4)“我”期待父亲的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