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如何突出和把握人物的个性
演员的角色演绎艺术

演员的角色演绎艺术演员是戏剧舞台上的灵魂,是戏剧作品的生命。
他们通过角色的演绎,将作家的构思和导演的意图转化为观众能够感受和理解的艺术表达形式。
演员的角色演绎艺术在戏剧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1. 角色塑造演员通过了解剧本和与角色的深入沟通,努力理解角色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从而能够准确地塑造角色形象。
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赋予角色生命,使之与观众产生共鸣。
演员在塑造角色时,需要在文字和情感的交融中找到平衡点,全情投入地演绎角色,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性和魅力。
2. 肢体语言演员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将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身体表现出来。
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演手段,它可以通过姿势、动作、肢体的协调与表情的丰富来传递角色的情感和意图。
演员通过精准的动作设计和表演技巧,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所处的情境和内在的感受。
3. 语言表达语言是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演员通过对台词的准确理解和表达,使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的性格、经历和心理活动。
语言表达需要演员有良好的发声技巧和气息掌握能力,以及对文字内涵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解读能力。
通过对语言的恰当运用,演员能够使角色更加形象生动,情感更加饱满。
4. 情感交流演员通过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出他们与观众的沟通能力。
情感交流是戏剧的灵魂,而演员则是情感的发出者和接受者。
演员需要准确理解每个角色所处的情感状态,通过情绪的调动和情感的表达,使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挣扎、喜怒哀乐,与之产生共鸣。
5. 剧目选择演员的角色演绎艺术还表现在他们对剧目的选择上。
不同的剧目包含着不同的角色类型和表演风格,演员需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擅长的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的剧目。
演员通过对剧目的选择,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演技,展示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总之,演员的角色演绎艺术是多层次、多元化的。
他们通过角色的塑造、肢体语言、语言表达、情感交流和剧目选择等方面的努力,将作品中的角色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以此达到艺术的高度。
戏剧表演知识:如何描述角色的性格和特点,达到角色的细致刻画

戏剧表演知识:如何描述角色的性格和特点,达到角色的细致刻画戏剧表演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演员的表演将戏剧故事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的心理世界和情感起伏。
要想达到角色的细致刻画,需要从角色的性格和特点入手,下面将从这方面详细探讨。
一、性格与特点的概念性格是指人类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化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会在相对一致的行为表现中得到体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而特点则是指人的个性表现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得是行为的集合。
二、性格与特点的刻画方法1.通过对癫狂之爱的刻画认识鲁迅先生所说的“愉悦自己的痛苦的嗜好”,这种极端的情感体现出了才华与智慧所不能会摆脱的心理冲突。
在塑造癫狂之爱的时候,演员可以从表情、动作等细节入手,将这种矛盾与痛苦表现得更加丰满。
2.通过对鲁迅先生小说《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刻画来说明角色性格和特点的刻画。
阿Q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他经常自称“大头阿Q”,被太阳蒸干后鼻孔犯痒等等一系列另人啼笑皆非的特点都很突出。
演员可以从言行举止中选择一些特别的表现形式来刻画人物性格。
3.通过情感剧的演出来说明在塑造人物性格时一定要将角色的情感刻画得细致入微。
在情感剧中,演员需要将情感的细节表现得十分到位,例如眼神的变化、肢体的运动、语言的表达等等都非常重要。
这样可以更好地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情感表现得更加丰满。
三、注意事项1.演员应该深入地了解所要扮演的角色,对角色的性格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后再去刻画,不要浮于表面。
2.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情况下的角色表情、动作、语言等表现形式,让观众更易于理解。
3.艺术创作是环环相扣的,在演出过程中要抓住区别,让人物性格特点更加突出。
总之,戏剧表演是艺术的高超表现形式,演员的角色刻画是其核心所在。
要想表现出深厚的艺术魅力,演员需要通过深入了解角色的性格和特点,刻画得更加细致、准确,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角色的心理世界。
演员如何在表演中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演员如何在表演中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演员是艺术的创作者,他们通过表演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展现给观众。
在演员的表演中,通过动作、语言、情感等多种方式来塑造角色的性格特点,使其更加真实可信。
下面将会探讨演员如何在表演中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一、言谈举止展示性格特点演员可以通过角色的言谈举止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通过语调、口音、语速以及使用的词汇等方式,演员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角色的性格。
例如,在表演一个温柔善良的女性角色时,演员可以运用柔和的语调,舒缓而悦耳的语速,以及温和的措辞来展现出她的温柔性格。
相比之下,在表演一个刚强坚毅的男性角色时,演员可能会使用力度更强、语速更快、语调更加坚定的声音,以及使用更直接、有力的措辞来表达角色的个性与性格特点。
除了语言的运用,演员也可以通过角色的肢体语言来展现性格特点。
角色的姿态、动作方式以及表情都能够传达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例如,一个自信骄傲的角色可能会昂首挺胸、笔直地站立,用自信坚定的眼神与他人对视;而一个胆怯害羞的角色可能会低头垂肩、躲避他人的目光,动作畏缩。
二、情感展示性格特点情感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演员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演员可以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声音等方式来传达角色的情感状态。
例如,在表演一个悲伤的角色时,演员可以通过悲伤的眼神和哀伤的面部表情来表达出角色内心的痛苦和伤感。
声音的运用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演员可以运用不同的音调和音量来传递出角色的情感状态。
举例来说,在表演一个愤怒的角色时,演员可以运用高亢的音调和猛烈的音量来表现角色内心的愤怒情绪。
三、动作表演展示性格特点动作表演也是演员展现角色性格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
演员可以通过角色的动作来传达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表演一个活泼开朗的角色时,演员可以运用轻快的步伐、灵活的舞蹈动作、欢快的手势等来展示出角色的积极阳光的性格特点。
相反地,如果演员要表演一个沉默寡言的角色,他们可能会选择节奏缓慢的动作,简洁而精确的手势,以及稳定而端庄的步伐来展示角色内敛的性格特点。
影视表演中演员的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方法

影视表演中演员的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方法影视表演属于一门现代艺术,要求演员要学会人物形象的特征把握和塑造。
讲剧中的人物形象演活,直达观众的内心。
那么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影视表演中演员的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方法。
帮助大家学习表演。
一、演员自我和角色的完美融合表演起源于模仿,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感到真实,得到观众的反映。
观众对于影视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贯穿于整个影视表演当中,从而完成一系列的审美体验。
影视的表演从头至尾都包括惊奇的元素特性,但是往往也能够化险为夷,有惊无险,这是它的基本艺术手段。
通过各种道具、人体动作、编剧、节目编排等内容,将这种审美体验展现无遗,这就是影视艺术表演的真实所在。
二、演员通过语言对白突出角色影表演是具有生活气息和文化特色的时尚流行艺术形式。
目前分为严肃影视表演、现代影视表演、轻影视表演等,这些都是影视表演的种类。
它们都体现出了现代文化特色和年轻人的个性。
影视表演具有现代语言的魅力。
影视表演主要是反映当地人们生活所使用的语言特色,和现代人们生活语言贯通,只有这样观众才能产生共鸣感。
三、演员通过体验生活创造人物性格表演艺术又被称为“感觉的艺术”,斯琴高娃说过,“如果有人问我,到底表演有什么秘密,我就会告诉他,秘密就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想方设法弄清楚人物的内心是什么样的,然后去体验。
最终找到正确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方法。
只要我能感觉到的东西,就能够准确鲜明地体现出来,否则就不能。
影视表演有一种趣味的感受。
这种趣味是观众由衷感受到的,是发自内心的,是可以感染人的,并且互相传递。
这也是影视表演艺术最重要的精神核心。
四、演员要通过自身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影视表演是语言和身体表演的艺术。
这是传统的理论定义,也是公认的一种概念。
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说话,表情传达剧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内心世界方面,必须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来传达。
这和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
影视表演是一个动态的、可见的时空延续过程,人物要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就只能用语言或者肢体语言来传达。
演员如何通过台词表演展现角色性格

演员如何通过台词表演展现角色性格演员是塑造角色的艺术家,而台词是他们表达和展现角色性格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巧妙运用台词表演技巧,演员可以深入角色,准确地传递其性格特点和情感内涵。
本文将探讨演员如何通过台词表演展现角色性格的方法与技巧。
一、语速与语调的运用演员在表演中可以通过控制语速和语调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假如角色个性急躁冲动,那么演员可以以快速而激烈的语速来表演台词,从而突出角色的火爆脾气;相反,如果角色性格温和内敛,演员可以选择缓慢而柔和的语速,让台词流露出角色的温柔与克制。
此外,语调的运用同样能够凸显角色性格。
如果角色是一个自信张扬的人,演员可以以较高且富有磁性的音调来表演台词,让角色的自信举止立刻显现;而当角色是一个胆怯害羞的人时,演员可以降低音调,将台词表演得轻声细语,以呈现出角色的内向和退缩。
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台词表演的核心是传递角色的情感和内心感受,因此演员在表演时应注重情感的准确表达。
通过揣摩角色的心理变化,演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角色的情感,从而更真实地表演。
在台词表演中,演员可以通过情感的起伏、发声的轻重以及语气的变化等方式来准确地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比如,当角色感到愤怒时,演员可以以激动的声调来表演台词,让角色的愤怒充分展现;而当角色感到伤心时,演员则可以选择柔和的声调和充满悲伤的语气,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的悲伤情绪。
三、肢体语言的运用除了语言表达外,演员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手势、表情、姿势等都是演员展现角色性格的重要载体。
通过运用适合角色的肢体语言,演员能够让角色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如果角色十分自信,演员可以保持笔直的身体姿势,大步走动,并展示出自信的笑容;相反,如果角色缺乏自信,演员可以选择身体稍微低垂,行动略显迟缓,表情有些紧张或沮丧,从而表现出角色的胆怯和不安。
四、情绪转变的流畅性角色性格的展现往往与情绪的转变息息相关。
演员需要能够流畅地切换并表达角色的不同情绪,这要求其具备灵活的表演技巧。
如何在情景剧中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

如何在情景剧中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情景剧中,塑造出性格各异的人物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情景剧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剧情,更要有生动鲜活、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那么,如何才能在情景剧中出色地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呢?首先,深入理解人物性格是关键。
在创作之前,要对每个角色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剖析。
思考他们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教育程度、职业经历等因素,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一个从小在贫困家庭长大、历经艰辛的人,可能会更加坚韧、务实,但也可能会有一些自卑和敏感;而一个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人,可能会比较自信、开朗,但也可能会有些任性和自我。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是获取灵感的重要途径。
我们身边的人性格各异,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性格的特点。
比如,有的人性格急躁,说话直来直去;有的人则沉稳内敛,做事深思熟虑。
将这些观察到的特点融入到情景剧中的人物塑造中,会让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为了清晰地展现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剧本创作中,要为每个角色设计独特的语言风格。
性格豪爽的人可能会使用简单直接、富有力量的语言;心思细腻的人则可能会言辞委婉、富有情感。
例如,在一个情景剧中,有一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角色,他的台词可能是:“别磨叽,咱直接干!”而一个谨小慎微的角色可能会说:“我觉得还是再考虑考虑,别这么冲动。
”除了语言,人物的行为动作也是表现性格的重要手段。
勇敢果断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胆小怯懦的人可能会选择退缩逃避。
比如,在一个场景中,大家需要一起面对一个挑战,性格勇敢的人会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而胆小的人则可能躲在后面瑟瑟发抖。
人物的表情和神态也能传递出性格特征。
开朗乐观的人总是面带笑容,眼神明亮;而忧郁内向的人可能常常眉头紧锁,目光黯淡。
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可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对于角色性格的把握至关重要。
演员需要深入研究剧本,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将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
演员如何塑造角色的个性特点

演员如何塑造角色的个性特点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艺术形式中,演员扮演角色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元素。
不仅需要演员具备出色的表演技巧,还需要他们能够通过细腻的塑造,为角色赋予独特的个性特点。
本文将探讨演员如何通过多种手法塑造角色的个性特点。
一、深入角色调研在扮演一个角色之前,演员首先需要进行深入的角色调研。
通过了解角色的背景、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演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并能够更准确地刻画其个性特点。
调研可以包括观看类似题材的电影、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或者与真实的人物进行交流,以获取更多的灵感和细节。
二、研究角色的心理细腻地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是演员塑造个性特点的关键环节。
演员可以通过分析剧本中角色的台词和行动,思考角色的情感状态、动机和目标。
此外,演员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角色的性格特质和行为模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表现出角色的真实个性。
三、注重外在形象的呈现角色的外在形象也是演员塑造个性特点的重要表现手法。
通过服装、化妆、发型等外在元素的运用,演员可以更好地展现角色的身份特征和生活背景。
例如,在扮演一个忧郁内向的人物时,演员可以选择深色调的服装和简单的发型,来突出角色的低调和内敛。
四、细节塑造人物特点细节是演员塑造角色个性的关键之一。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和细致分析剧本,演员可以将角色的特点体现在举手投足之间。
例如,在扮演一个神经质的角色时,演员可以有意识地加重角色的动作和语调,以增加角色的紧张感和独特的气质。
五、体验角色的情感当演员真切地体验角色的情感时,角色的个性特点往往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
通过情感记忆的技巧,演员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与角色的情感相融合,使演技更加自然真实。
在塑造角色的个性特点时,角色的情感反应、情绪变化是需要演员给予更多关注的方面。
六、不断探索和尝试演员在塑造角色个性特点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错,演员才能找到最适合角色的表演方式。
在排练过程中,演员可以与导演、其他演员进行深入交流,以获取更多的反馈和建议,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
浅谈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

浅谈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是整个表演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对角色的塑造,能够让观众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表达主题。
下面笔者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浅谈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
首先,要认真研究剧本,深入理解角色的背景、性格、情感状态等,以便更好地创造出逼真的角色形象。
在表演中,要注意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方面的变化,以塑造出真实有感的人物形象。
其次,要注意人物角色在剧情中的转变和发展。
有些角色在剧情中会经历明显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动,这时表演者要刻画出对应的情感状态和变化,体现出角色的成长和转变,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再次,要注意与其他演员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增加戏剧张力和情感表达。
在表演中,演员之间的眼神交流、动作配合、感情互动等能够有效地传递出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矛盾,让观众更加投入地体验整个剧情。
最后,要注意表演的细节。
细节是塑造人物角色的关键之一。
表情、动作、语音等细节方面的把握,可以让角色形象更加准确真实,体现出角色的独特性格和特征。
同时,对于服装、化妆等也要注重细节的处理,以便更好地传达角色的身份和角色所处的社会背景。
总之,话剧表演中人物角色的塑造非常重要,它是整个表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塑造角色形象时,演员需要深入剧本,注重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在表演中要注意角色在剧情中的转变和发展;与其他演员角色之间的互动也是表现角色特点和塑造形象的关键之一。
最后还要注意表演细节的处理,从而更好地传达角色的特征和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员如何突出和把握人物的个性
正象舞台演员必须有才华能同观众进行息息相关的交流那样,电影演员也必须有才能把个性突出地表现出来,或者更准确说,把他所扮演的人物个性表现出来。
就这方面来说,我们不大可能对个性究竟是什么下个明确的定义,但是这概念所涉及的肯定是一个人在身体、情绪和精神方面的特点的总和,就象人们所理解的那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演员身上的这种总和,必须和他所要扮演的人物相似。
一个演员那可以辩认的独特的特征,如果和剧中人物不相一致,那就会大大分散和破坏效果。
此外,挑选演员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生产和经费。
萨蒂亚吉.瑞是这样介绍他如何决定角色分配的问题的:
我选彼得.赛勒担任角色有三个主要原因。
(a)我非常钦佩他,偶尔能和一个真正的大师一道工作那该多好。
(b)我想,要是能看见他在印度电影里扮演印度人,那一定会很有趣的,我还想,这个想法也一定会引起赛勒的兴趣(果然是这样)。
(c)《异国人》需要头等的技术质量,要有特殊的色彩效果,等等。
而这就意味着要到国外去洗印——意味着成本更高——意味着要有一个更广大的市场来捞回本钱——意味着要由英美的发行商来开发那个市场——而这就需要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来当演员,以引起发行公司的兴趣——这样就意味着非赛勒不可了。
这就是挑选一个演员来扮演一个电影角色时,那许多各色各样而又紧密关联的原因。
虽然这里所讨论的是专指挑选由人扮演的演员,但这些准则也同样适用于动物、事件和物体这些非人的演员。
一只老虎如果看起来或行动起来不凶猛,那就不成其为吃人的野兽。
下雨不论实际上多么有破坏性,但如果不是表现得狂暴,那看起来就没有破坏性了。
外貌和动作要高于实际,这是挑选电影演员的准绳,因为作为音响和画面记录下来的就是这些东西。
其他特点,不论其对一个角色多么合适,但如果不能记录下来,那都是无用的。
因为挑选电影演员时不允许稍有差错(由于片子一经完成就成了固定的东西,这时如果观众对演员没有反应,那也无法补救了),因此挑选时必须极端细致和准确。
演员选得成功能够决定影片成功。
演员选得不好就可能意味着失败。
对剧中人物原来的概念稍有偏离,不论是由于演员不合适,或是由于其他局限,都必然影响摄制过程中的其他方面。
假如由于某种原因,一个演员挑选得不完全适合于某个角色,那就应千方百计使他显得合适。
这就必须采用间接的表现手段,而不要采用演员自己的直接表现手段。
根据被选演员某些特殊的局限,适当避免大段对话或特写,或避免让他和其他演员共同做戏的场面。
演员的优点应当充分发挥,而不足的方面则应尽量缩小。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补救的办法,可以真正把那差劲或笨拙的表演掩盖起来。
因为影片一旦完成了,就成为永久性的东西,角色分配不当所带来的缺陷,就将永远为观看影片的人所看见。
摄制过程中几乎没有其他缺陷可以这样一下子就毁掉整部影片的。
挑选配角演员几乎和挑选主角演员同样重要。
“头等大事之一就是挑选小角色。
”阿弗莱德.希区柯克在谈到他的某些经验时,说:
他们不应当是观众过分熟悉的人。
我记得我耐心看过一部最近上映的影片《象牙商》。
旅行者们经历了非洲荒野那许多风险之后来到一个象牙交易站。
C.欧布莱.斯密斯突然从柜台后露出来。
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捧腹大笑的。
一部电影所要挑选的角色,通常远比舞台剧多,所以这一工作往往被忽视,或交由手下的人去做。
比寻常更重要的是,主角和配角之间的表演水平要一致。
如《正午》一片中所挑选的配角,象旅馆老板,前任警长和酒鬼等,就大大丰富了影片的总的效果。
又如《街道丛林》和《宝石岭》也都在表演上有深湛的才华。
再如阿列克.基尼斯早期的影片:《仁慈的心和冠冕》、《穿白衣服的人》和《熏衣草山的暴徒》等,都同样具有很高的表演水平,甚至连较小的角色也如此。
小角色往往能够使影片总的表演效果增加无限的光彩,特别是当他们打动了观众心弦
的时候尤其这样。
这类小人物必须象主要人物一样认真地看待自己的角色。
有时一部影片所留给观众的最强烈的印象,恰恰是那些不说话的人物脸上闪过的表情,例如一个老太太,一个小孩,一个无名无姓的事件目击者的表情。
这类形象尽管短促,但是由于他们在观众身上产生了如此强烈的直接的威力,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使观众对某一场戏永志不忘。
这种一掠即逝的强烈印象是舞台表演不常见的。
但在电影中却成了演员的最大威力。
无生命的物体作为演员
假如演员是无生命的物体或事件,那么虽然有些导演上的问题永远解决了,但又产生了其他的问题。
假如影片中的明星是一辆汽车,导演当然觉得这辆汽车在随时准备听候开动,永远不需要食物、休息,或是对它作什么奉承。
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必须用摄影机,用音响,用灯光,以及用生动的技术和故事的结构来替汽车表演。
在对待这无生命的演员时,首要的工作就是使它活起来,虽然不必搞什么人格化,但是又必须使它情趣盎然,或至少必须生动活泼,即使不是生命。
假如能这样,工作就算做到家了。
象真人演员一样,无生命的演员在能力上也各有不同,其中有一些天然地比另一些更合人感到兴趣。
例如,运动中的机器天然地比桌上的花瓶令人感到兴趣。
呼啸的暴风雨比湖水更令人感到兴趣。
一般说来,有些东西,由于能活动或能显得是在运动,所以在观众看来比之不能活动的东西,更有趣味,更为生动。
因此,假如能对无生命的演员有所选择的话,那就最好是选用能活动、能变化的物体了。
当然,有时候那不能活动的物体,倒反而比能活动的东西更能赋予故事以“生命”。
例如,上述的花瓶是不能动的,它始终放在场景之中。
也许它甚至不为其他演员所注意。
但是也许它正好包含了故事的秘密。
假如观众了解这一点,那末花瓶即使没有动作,不能自行走动,也可以在情绪上感染观众,所以从这一意义来看,它又是能“表演”并有生命的了。
不过这样运用无生命的东西是比较罕见的,原因就是难以使这类“动作”保持长久。
运用不能动的物体作演员时,有一个如何集中观众注意力的问题。
观众看电影的任何时刻,他所注意的,始终是那些和其他有趣的场面因素相竞争而占了上风的物体。
那最耀眼、最鲜明、最色彩精纷和最机动的东西,只要没有超出赏心悦目的范围以外就一直是观众注意的画面中心。
阿弗莱德.希区柯克在一次和弗兰索阿.特吕福谈话中,曾就他所碰到的一个问题,说了他是怎样解决的:
希:呃,你喜欢那杯牛奶的那个场面吗?
特:你是说当嘉瑞.格兰特端着那杯子牛奶上楼梯
希:我在牛乳里放了一个亮。
特:你是说打了聚光灯吗?
希:不。
我把一个灯放进了杯子里面。
因为我想让它发光。
这样当格兰特走上楼梯时,观众就一定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个杯子上了。
从心理上讲,只要不分散眼睛的注意力,受到注意的就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东西。
物体能否引起注意,关键在于画面结构,但是如果演员是无生命的,那么在运用上就特别棘手。
为了要求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类演员身上,使它活起来,那末就要人为地把场面中其他元素的“调子降下来”。
这样,无生命的演员就可以成为视野中最耀眼、最突出、最富色彩和最鲜明的东西了。
例如,假如主要的演员是一架钻孔机,那末场面的其他元素,就应当在视觉上减弱:钻孔机手最好穿淡色的衣服,不要穿耀眼的格子花呢衬衫。
他也不要巧作什么行动或是吸引摄影机的注意。
只要摄影机的角度选择得合适,既避开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演员身上;只要背景活动控制得当,使其对主要动作没有什么干扰;只要颜色、亮度和焦点处理得当,以及只要摄影机运动和某些场合下的运动的光运用得高明,那就一定会给最静止的物体带来生命,使其生机勃发,并因而吸引和抓住观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