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14讲-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
附合导线测量是导线测量的一种,它是由两个或更多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一系列观测站,最终附合到另一个已知控制点上的导线测量。
下面是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一般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外业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包括观测角度、边长和高差等数据。
2.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根据附合导线的转角观测值,计算出角度闭合差。
如果角度闭合差超过允许的限值,需要进行调整。
3.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转角观测值,依次推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4. 坐标增量的计算:根据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出各点之间的坐标增量。
5. 坐标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闭合差,检查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如果超过限差,需要进行调整。
6. 坐标计算:根据经过调整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出各点的坐标。
7. 精度评定:计算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等精度指标,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
8. 成果整理:整理计算结果,编写附合导线测量的技术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因使用的测量仪器、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附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时,应参考相应的规范和技术手册,并确保使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讲解方法

闭 合 导 线 测 量 内 业 计 算 讲 解 方 法
边 的 坐标 方 位 角 。
( 二) 处 理 实 测 边 长 误 差
据 整理 . 是 每一 个讲 授工 程测 量 专业 课程 的教 师头 疼 的问题 。
本文提供一种讲授思路 , 相 对来说更能让学生理解 、 掌握 导 线 测 量 内业 数 据 整 理 计 算 的 方 法 , 其主要过程如下 : 讲 明 闭 合 导线 内业 计 算 所 使 用 的 基 本 公 式 导线 测 量 实 际 是计 算 待 求 导 线 点 的 平 面坐 标 ( x , v ) , 计 算
Ax = Dc o s o  ̄ , Ay = Ds i n a
( 一) 处 理 实 测 转 折 角 误 差
1 . 计算线路实测总误差 , 计算 线路容许误差 , 并 将 二 者 进 行 比较 . 当误 差 小 于 限差 时 , 可 以进 行 第 二 步 处 理 。 具体如下 :
f B : ∑B 一 ( n 一 2 ) x 1 8 0 。
计 算
对 二 者 进 行 比较 , 若 误 差 比限 差 小 , 则进行第二步计算。
一
、
公式 如下已知 + A y 公 式 中坐 标 增 量 △ x 、 △ v 计 算 的基 本 原 理 来 源 于 坐 标 正算 ,
公式如下 :
A x = Dc o s c  ̄ ; Ay = Ds i n t x
1 . 计算线路实测总误差 , 计算线路 容许误差 , 并 将 二 者 进 行 比较 . 当误 差 小 于 限 差 时 , 可 以进 行 第 二 步 处 理 。 具体如下 : 边 长 与 转 折 角 不 同没 有 实 测 理 论 值 ,所 以将 有 误 差 的实 测边长D 值 带人坐标增量 中 , 计 算 总 的 坐 标 增 量 的误 差 , 即 为 实测边长D 产 生 的误 差 。
《测量学》综合复习资料

《测量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不可以中断。
( 错 )2、所谓盘左位置是指望远镜在竖直度盘的左边。
( 错 )3、大地坐标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基准线是铅垂线。
( 错 )4、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两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 错 )5、通常水准测量中所用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尺的尺端注记是从零开始的。
( 错 )6、单一导线的布设形式只有附合和闭合两种形式。
(错 )7、测图比例尺的最大精度是指相当于图上0.01mm 的实地水平距离。
( 错 ) 8、附合或闭合导线的内业计算中,坐标增量闭合差应反号按角度成比例分配。
( 错 ) 9、在高斯投影中,中央子午线是投影后唯一保持长度不变形的线。
( 对 ) 10、观测过程中产生的粗差属于偶然误差。
( 错 )1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所采用双面水准尺的黑面尺和红面尺的尺端注计,通常是一样的。
( 错 ) 12、导线测量内业计算中,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是按照反号平均分配原则处理的。
( 错 ) 13、高斯投影中,除中央子午线以外,其余所有的子午线都发生了长度变形。
( 对 )二、单选题1、设有某观测列,其偶然误差为-1,+3,-3,+4,-2,-1,0,-4,+3,-2-,4,+3,则该观测列的中误差为( B )。
A 、673±B 、647±C 、1247±D 、1273±2、A 点的高斯坐标为XA =112240m ,YA =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3、测绘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时,根据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测绘地面上最小地物为( C )米。
A B C D4、通常导线测量中的转折角应观测( A )角。
A 、前进方向的左角 B 、前进方向的右角 C 、前进方向的内角D 、前进方向的外角5、下列( C )过程中,仪器不需要对中。
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总结

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闭合导线的布设、边长测量、角度测量以及内业计算等方面的工作。
二、实习过程与方法1. 实习准备:我们在实习前学习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熟悉了相关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实习实施: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实地测量。
首先,我们进行了闭合导线的布设,选择了合适的起始点和终点,确保了导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然后,我们使用全站仪和经纬仪等仪器进行了边长测量和角度测量,认真记录了测量数据。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测量规范,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内业计算:在完成外业测量后,我们进行了内业计算工作。
我们使用测量平差理论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了闭合导线的闭合差和各测站的精度指标。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修正。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闭合导线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得出了准确的测量数据。
通过内业计算,我们得出了闭合导线各测站的精度指标,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
我们的实习成果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认可。
四、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提高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了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测量工作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我们明白了在实际工作中,测量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持,还需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本次闭合导线测量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
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理)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名词:导线点导线测站英文名称:traverse survey定义1: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与方法。
应用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工程测量学(二级学科)定义2:依次测定各导线边边长和各导线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导线点坐标的平面控制测量工作。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勘测、工程地质(二级学科);水利工程测量(三级学科)简介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
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一种方法,也是工程测量中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
设站点连成的折线称为导线,设站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每相邻两点间距离和每一导线点上相邻边间的夹角,从一起始点坐标和方位角出发,用测得的距离和角度依次推算各导线点的水平位置。
测量特点导线测量布设灵活,推进迅速,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
如在平坦隐蔽、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地区,采用导线测量法布设大地控制网是有利的。
但导线测量控制面积小、检核条件少,方位传算误差大。
按国家大地网的精度要求实施的导线测量,称为精密导线测量,其导线应闭合成环或布设在高级控制点之间以增加检核条件。
导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测定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以控制方位误差。
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后,导线测量受到重视。
电磁波测距仪测定距离,作业迅速,精度随仪器的改进而越来越高,电磁波导线测量得到广泛应用。
闭合导线:从高等控制点出发,最后仍回到这个高等控制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附合导线:从高等控制点开始测到另一个高等控制点。
测量方式为导线测量选择的测量路线称为导线。
它应当尽可能直伸,但由于地形限制,导线一般成一条折线。
导线上设置测站的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每一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从一起始点坐标和方位角出发,利用测量的距离和角度,便可依次推算各导线点的水平位置(如图)。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或电气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土地边界以及计算地形的变化等。
在导线测量中,有很多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导线测量计算公式:1.距离计算公式:-垂直平距(垂距):D=SQRT((ΔN)^2+(ΔE)^2)-水平平距:H=SQRT((ΔN)^2+(ΔE)^2+(ΔH)^2)-斜距:L=SQRT((ΔN)^2+(ΔE)^2+(ΔH)^2)- 仰角:A = arctan(ΔH / H)-前视高差:h1=H1-H0-反视高差:h2=H0-H22.坐标计算公式:- 相对平差量:ΔX = (ΔN * cosα) + (ΔE * sinα)- 相对平差量:ΔY = (ΔN * sinα) - (ΔE * cosα)-新坐标X=X0+∑(ΔX)-新坐标Y=Y0+∑(ΔY)3.角度计算公式:- 方位角:I = arctan((ΔE2 - ΔE1) / (ΔN2 - ΔN1))-转角:θ=I2-I1-内角和:∑θ=∑(Ii)-外角和:∑θ=n*180°-∑(Ii)4.高程计算公式:-平均高程:H=(H0+H1+H2)/3-高程改正:ΔHi=Hi-H-净高差:Nh=h1+ΔH5.线性状况计算公式:-输沙率:Q=W/(T*B)其中,Q为输沙率,W为沙子的质量,T为时间,B为河道截面积。
6.面积计算公式:-梯形法计算面积:A={0.5*(a+b)*h}- 辛普森法计算面积:A = {h / 3 * (y0 + 4y1 + 2y2 + 4y3 + ... + yn)}7.建筑斜率计算公式:-百分比斜率:P=(ΔH/L)*100- 度数斜率:s = tan^-1(ΔH / L)这些计算公式是导线测量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地计算测量结果。
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测量文档中的单位和精度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实训总结(9篇)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实训总结(9篇)一、大路工程的规划大路网规划的制定是一项繁重简单的工作。
由于各地状况的变化,例如政治、军事等战略的转变,矿藏资源的开发,海岸、商埠经济的进展,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旅游事业的兴起,其他运输方式的转变,资金的增加等,都可能使规划随之变化。
因此,在制定规划时,事先应充分把握各方面的信息,进展有充分预见性的可行性讨论,避开规划的盲目性带来不良后果,然后有规划按步骤地分期付诸实现。
二、大路工程检测技术实训总结(精选9篇)总结是对过去肯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状况进展回忆、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路工程检测技术实训总结(精选9篇),欢送阅读与保藏。
大路工程检测技术实训总结1一.实习时间:二.实习地点:三.小组成员:四.指导教师:五.实习目的: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稳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学问的环节,更是培育学生动手力量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通过掌握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加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力量,为今后参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六.实习设备: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七.实习内容1. 水准测量:依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3. 碎步测量:依据掌握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4. 绘图。
八.实习步骤:1. 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供应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依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展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f x x测 x理 x测 (x终 x始 )
f y y测 y理 y测 ( y终 y始 )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例语题文:•附选修合\导中线国小的说计欣算赏•(配人教版)◆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 数据和观测数据
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方法2(*):
(1)计算角度闭合差:
f 测 理
其中, 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左角:终 始 理(左) n 180 理(左) 终 始 n 180
右角:终 始 理(右) n 180 理(右) 始 终 n 180
(1)计算角度闭合差:
1
=测-理
= 测-(n-2)180
(2)计算限差:
f允 40" n
金品质•高追求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我们让你更放心!
3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B 5 6 7 8 C
180 178 193 181 204 180
+8 13 36 180
+8 22 30 178
+8 44 00 193
13
+8 00
181
54
+8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附合导线的计算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 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各边方向角的推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推算各点坐标。
5
B 43 17 12 B 180 13 36 XB=1230.88 YB= 673.45
D 4 16 00
CD
XC=1845.69 YC=1039.98 C
导线的内业计算——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前 后 左 180
或: 前 后 右 180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已知:α12 ,各观测角β 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 α23、α34、α45、α51。
解: α23= α
2
2
30 12
43 03 28 124.08 44 40 50 164.10 30 56 42 208.53 29 43 34 94.18 4 48 56 147.44
-2 +2 +90.64 +84.73 +90.66 +84.71 1321.52 758.18 -2 +3 +116.68 +115.39 +116.66 +115.42 1438.18 873.60 -2 +3 +178.85 +107.23 +178.83 +107.26 1617.01 980.86 -1 +2 +81.79 +46.70 +81.78 +46.72 1698.79 1027.58 +2 -2 +146.92 +12.38 +146.90 +12.40
改 正 后 坐标(米) 点 增量(米) 号 X Y X Y
706.146 543.071
A 1 2 3 4 5 A
193 42 12
-13 75 52 30 -13 202 04 27 -12 82 02 12 -12 101 53 45 -13 148 52 40
164 32 59
69.365 54.671 73.266
42.4mm
164 32 59
399.057 -0.040
+0.014
706.146
543.071
(检核)
+40 -14 K= fs
0
0
Fs=±
D
=
1
9400
<
1 4000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以下是两者的不同点:
1、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调整
(1)计算方位角闭合差:
f 终计算 终已知
+7
-2
744.555 662.710 740.146 592.168
-13 109 15 42 109 15 29
-2 +6 235 17 30 59.722 -34.006 -49.095 -34.000 -49.097
∑ 720 01 16 -76检核 540 00 00 fx = -40mm fy =+14mm
f 允 40" n f 允 60 L
(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V f n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ˆ V i i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点 号
A B 5 6 7 8 C D
180 178 193 181 204 180 +8 13 36 180 +8 22 30 178 +8 44 00 193 +8 13 00 181 +8 54 30 204 +8 32 48 180
43 17 12
13 44 22 38 44 08 13 08 54 38 32 56
0
X
YAB XAB AB DAB
B
A
y
3、坐标反算公式
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X
YAB XAB AB DAB
B
DAB tg AB
2 2 x AB y AB
A
y AB x AB
0
y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
x AB xB x A y AB yB y A
fx = +0.09 fy = 0.12 f=
K= =0.150
fs
D
=
1 4900
<
1 2000
² + fy² fx
导线测量误差及错误的检查
1、个别测角错误的检查
闭合导线:用较大的比例尺绘图,作图中闭合差的垂直平分 线,该线通过或靠近的点,可能是有错误的点 附合导线:分别从始点和终点 按起算数据和所测边角进行绘图, 其交叉点可能是有错误的点
130
=300
1
1 95
122
3
65
3
-β 2±1800=800 12 ±1800=1950
5
128
5
4
α34= α23-β3
4
α45=2470
α51=3050
α
=300(检查) 12
2、坐标正算公式
由A、B两点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计算坐标增量。
见图有:
XAB =DAB cos AB YAB =DAB sin AB 其中,ΔXAB=XB-XA ΔYAB=YB-YA
AB锐 arctg (2)计算: x AB
y AB
(3)根据ΔXAB、ΔYAB的正负号判断αAB所在的象限。
三、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检查外业记录手簿,整理观测成果。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配赋。
(1)计算角度闭合差:
=测-理= 测-(n-2)180
(2)计算限差:
(2)满足精度要求,若观测角为左角,则将fα反符号平均
分配到各观测角上;若观测角为右角,则将fα同符号平均分配 到各观测角上。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f x x测 x理 x测 ( x终 x始 ) f y y 测 y 理 y 测 ( y终 y 始 )
82 02 00 101 53 33 148 52 27
344 31 30 266 25 03 70.678
+9.573 +72.638
+9.581 +72.635 +68.687 -19.017
71.263 +68.680 -19.014
675.868 681.727
-4.416 -70.540 -4.409 -70.542
f x x测 x理 x测 f y y 测 y 理 y 测
导线全长闭合差:
f f x2 f 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K
D
f
1 / XXX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3000,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 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C 180 32 48
8 7
4 204 54 30
6
1 178 22 30
2 19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4 00
3 181 13 00
AB
A
图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转折角 方位角
边 长 D (米)
坐 标 增量(米)
X Y
改 正 后 坐标(米) 增量(米) X Y X Y
1230.88 673.45
B 5 6 7 8 C
1845.691039.98 4 16 00
-9 +12 +614.81+366.53 +614.81 +366.53
1119 00 24 1119 01 12
738.33 +614.90 +366.41
理=1119 01 12 f= 测-理= 48 f容=406 = 98
2、个别量边错误的检查
绘制导线图,与全长闭合差相平行 的的边长很可能是错误的边
+18.477 -66.858 +18.479 -66.851
+7
-2
A 1 2 3 4 5
75 52 17
60 25 16
+5 +8 +7
-2 -3 -3
202 04 14
82 29 30
+26.987+47.546
+47.544 +26.992
639.295 561.548 666.287 609.092
Vxi fx Di D
Vyi
D
fy
Di
ˆ xi x Vxi ˆ yi x Vyi
6、坐标计算
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
ˆ x 2 x1 x12 ˆ y 2 y1 y12
例题: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转折角 改正后 方向角 边 长 坐 标 增量(米) 号 (左) D 转折角 X Y 150 50 47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