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数据表格模板
建筑物变形观测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2月25日星期 五上午2时42分 7秒02: 42:0720.12.25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2时 42分20.12.2502:42December 25,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2月25日星期 五2时42分7秒02:42:0725 December 2020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 下的暗浜(沟)处;
6.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建筑物沉降观测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 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 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9.对于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 高耸建筑,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 置上,点数不少于4个。
建筑物的概念
建筑物通称建筑
一般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 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 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
测量学
测量学
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 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 间位置的科学。 (房屋、道路、桥梁等)
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依照规定的符号和比例尺,把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貌和各种物 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绘制成地形图,并把建筑工程所 需要的数据用数字表示出来,为规划设计提供图纸和资料。
4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 判定。当最后lOO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 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 压缩性能确定。
自动化沉降监测
土建工程验收表格

总平面图坐标与实际尺寸核实记录表放线完成后楼房定位核实记录表特殊地基处理方案收集表基槽验收记录表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05根底轴线验收表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06轴线、标高验收表每施工段为检验批编号:根底轴线验收表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06根底防潮层验收表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07钢筋进场验收记录表要求:钢筋进场后五天内完成编号:008见证取样单编号009砌体轴线验收表〔停止验收〕每层为检验批编号:010模板验收表〔停止验收〕每层为检验批编号:011钢筋抗裂措施验收表〔停止验收〕每层为检验批编号:012砼施工过程中抽检验收记录表要求:砼施工过程中每层一表编号:013砼施工前洞口及套管验收表〔停止验收〕每层为检验批编号:014样板验收单每个户型为一验收批编号:015顶板标高记录表要求:主体验收前完成编号:016砼成型记录表要求:模板撤除完成后七天内编号:017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砌体工程抗裂措施验收表填充墙顶部填塞验收表要求:每栋楼一表编号:020外墙抹灰前基层验收表〔停止验收〕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21外墙抹灰界面剂、钢丝网验收表〔停止验收〕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22抹灰工程窗台检查验收记录外墙抹灰质量验收表〔停止验收〕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24内墙抹灰前基层验收表〔停止验收〕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25内墙抹灰界面剂、钢丝网验收表〔停止验收〕每栋楼为检验批编号:026内墙抹灰质量验收表每层为检验批编号:027内墙强度控制措施验收表每层为验收批编号:028抹灰工程空鼓、裂缝检查验收记录楼、地面砼配合比检查记录表要求:每栋楼抽检两次编号:030楼面施工验收完成后养护验收表〔停止验收〕每单元为检验批编号:033楼地面施工完成后标高及面层质量检查记录表门窗框进场后破坏性抽查记录表要求:每分包单位抽检一次编号:035门窗扇〔五金件、纱窗〕样板户验收记录表要求:门窗安装前提前做样板,每户型一表编号:036门窗淋水试验记录表门窗尺寸交接验收表〔停止验收〕单位工程为检验批编号:038打胶基层验收表〔停止验收〕单位工程为检验批编号:039打胶完成后验收表〔停止验收〕单位工程为检验批编号:040地面素土夯实验收表〔停止验收〕单位工程为检验批编号:041灰土垫层验收表〔停止验收〕单位工程为检验批编号:042单位工程为检验批编号:043单位工程为检验批编号:044栏杆材料进厂验收记录表要求:分包队伍为验收批编号:045栏杆安装样板记录表要求:分包队伍为验收批编号:046栏杆验收记录表要求:栏杆施工完成验收编号:047。
6.国内气象辐射小时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

国内气象辐射小时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
(V1.0版)
1 范围
本格式规定了国内气象辐射站小时观测数据及其质量控制码的编码格式、编报规则和代码,适用于国内气象辐射站小时观测数据的编报和传输。
2 格式
编码数据由指示段、标识段、数据描述段、数据段和结束段构成。
2.1 0段——指示段
指示段包括BUFR编码数据的起始标志、BUFR编码数据的长度和BUFR的版本号。
表1 指示段编码说明
2.2 1段——标识段
标识段指示数据编码的主表标识、数据源中心、数据类型、数据子类型、表格版本号、数据的生产时间等信息。
2.3 3段——数据描述段
数据描述段主要指示BUFR资料的数据子集数目、是否压缩以及数据段中所编数据的要素描述符。
2.4 4段——数据段
数据段包括本段段长、保留字段以及数据描述段中的描述符(3 07 196)展开后的所有要素描述符对应数据的编码值。
2.5 5段——结束段
结束段编码说明见表5。
3 自定义描述符和标志表
3.2 C-13-L 本地数据子类型
3.3 自定义代码表0 02 201本地地面传感器标识
3.4 自定义代码表0 20 209作用层情况
3.5 自定义代码表0 20 210作用层状况
4 WMO代码表
4.2 代码表0 02 001 测站类型
4.3 代码表0 08 023 一阶统计
说明:所有一阶统计都取原始数据描述符中定义的单位。
4.4 代码表0 31 021 附加字段意义。
(整理)垂直度观测数据 模板

右幅6号墩施工过程中垂直度观测数据节段号测点理论坐标(m)实测坐标(m)坐标差值(mm)X Y X Y △X △Y第21节龙山侧3245832.071 482430.930 3245832.069 482430.935 -3 5 永顺侧3245829.709 482432.236 3245829.705 482432.234 -3 -2 左侧3245827.262 482425.019 3245827.262 482425.018 0 -2 右侧3245829.626 482423.713 3245829.625 482423.715 -1 2第20节龙山侧3245832.147 482430.984 3245832.150 482430.977 3 -6 永顺侧3245829.711 482732.328 3245829.714 482732.337 3 9 左侧3245827.243 482424.983 3245827.239 482424.993 -3 9 右侧3245829.678 482323.638 3245829.679 482323.647 1 9第19节龙山侧3245832.222 482431.044 3245832.223 482431.048 1 4 永顺侧3245829.708 482432.433 3245829.712 482432.423 4 -9 左侧3245827.213 482424.948 3245827.216 482424.949 2 1 右侧3245829.727 482423.559 3245829.735 482423.564 8 5第18节龙山侧3245832.319 482431.101 3245832.312 482431.106 -7 5 永顺侧3245829.721 482432.539 3245829.720 482432.531 -1 -8 左侧3245827.197 482424.901 3245827.195 482424.905 -2 3 右侧3245829.797 482423.465 3245829.794 482423.468 -3 3第17节龙山侧3245832.402 482431.159 3245832.395 482431.152 -7 -7 永顺侧3245829.724 482432.639 3245829.722 482432.631 -2 -8 左侧3245827.175 482424.861 3245827.176 482424.864 1 3 右侧3245829.853 482423.381 3245829.847 482423.387 -6 6第龙山侧3245832.486 482431.217 3245832.493 482431.209 7 -816节永顺侧3245829.728 482432.739 3245829.726 482432.737 -1 -2 左侧3245827.154 482424.822 3245827.146 482424.831 -8 9 右侧3245829.911 482423.299 3245829.903 482423.307 -8 8第15节龙山侧3245832.569 482431.273 3245832.560 482431.268 -9 -4 永顺侧3245829.733 482432.840 3245829.740 482432.845 8 5 左侧3245827.132 482424.783 3245827.137 482424.793 4 10 右侧3245829.968 482423.216 3245829.961 482423.221 -7 5第14节龙山侧3245832.652 482431.330 3245832.657 482431.321 5 -9 永顺侧3245829.737 482432.940 3245829.745 482432.931 8 -9 左侧3245827.110 482424.743 3245827.113 482424.741 3 -3 右侧3245830.025 482423.133 3245830.021 482423.131 -3 -2第13节龙山侧3245832.734 482431.386 3245832.742 482431.388 8 2 永顺侧3245829.742 482433.040 3245829.751 482433.032 9 -8 左侧3245827.088 482424.704 3245827.088 482424.701 -1 -3 右侧3245830.082 482423.050 3245830.080 482423.057 -1 7第12节龙山侧3245832.808 482431.438 3245832.808 482431.428 1 -10 永顺侧3245829.743 482433.129 3245829.751 482433.139 8 9 左侧3245827.069 482424.669 3245827.072 482424.667 3 -2 右侧3245830.132 482422.976 3245830.135 482422.968 3 -8第11节龙山侧3245832.892 482431.495 3245832.895 482431.486 4 -10 永顺侧3245829.748 482433.231 3245829.752 482433.232 3 0 左侧3245827.047 482424.629 3245827.048 482424.634 1 5 右侧3245830.190 482422.893 3245830.192 482422.886 3 -8第10节龙山侧3245832.983 482431.558 3245832.987 482431.549 4 -8 永顺侧3245829.753 482433.342 3245829.756 482433.333 3 -9 左侧3245827.022 482424.585 3245827.027 482424.591 5 5 右侧3245830.252 482422.801 3245830.259 482422.806 7 5第9节龙山侧3245833.065 482431.615 3245833.058 482431.618 -8 3 永顺侧3245829.758 482433.443 3245829.764 482433.444 6 0 左侧3245827.001 482424.546 3245827.002 482424.551 1 5 右侧3245830.309 482422.718 3245830.316 482422.719 7 0第8节龙山侧3245833.144 482431.668 3245833.148 482431.668 4 0 永顺侧3245829.761 482433.537 3245829.769 482433.530 8 -8 左侧3245826.981 482424.509 3245826.982 482424.506 2 -3 右侧3245830.364 482422.640 3245830.367 482422.639 4 -1第7节龙山侧3245833.227 482431.725 3245833.229 482431.733 2 8 永顺侧3245829.765 482433.638 3245829.774 482433.639 10 1 左侧3245826.958 482424.469 3245826.962 482424.470 4 0 右侧3245830.420 482422.557 3245830.419 482422.553 -1 -3第6节龙山侧3245833.309 482431.782 3245833.317 482431.776 8 -6 永顺侧3245829.770 482433.739 3245829.770 482433.748 0 9 左侧3245826.937 482424.430 3245826.935 482424.425 -2 -5 右侧3245830.478 482422.474 3245830.475 482422.465 -3 -8第5节龙山侧3245833.392 482431.839 3245833.395 482431.841 2 2 永顺侧3245829.773 482433.838 3245829.765 482433.840 -8 2 左侧3245826.915 482424.391 3245826.913 482424.388 -2 -3 右侧3245830.534 482422.392 3245830.535 482422.391 2 -1第4节龙山侧3245833.476 482431.897 3245833.478 482431.909 2 12 永顺侧3245829.777 482433.940 3245829.781 482433.931 4 -8 左侧3245826.893 482424.351 3245826.891 482424.350 -3 -1 右侧3245830.592 482422.308 3245830.584 482422.307 -8 -1第3节龙山侧3245833.558 482431.953 3245833.567 482431.947 9 -6 永顺侧3245829.782 482434.039 3245829.775 482434.046 -7 8 左侧3245826.871 482424.312 3245826.876 482424.316 5 4 右侧3245830.647 482422.226 3245830.654 482422.224 7 -2第2节龙山侧3245833.646 482432.013 3245833.650 482432.016 4 3 永顺侧3245829.785 482434.145 3245829.776 482434.154 -10 9 左侧3245826.849 482424.271 3245826.847 482424.273 -2 2 右侧3245830.708 482422.138 3245830.711 482422.145 3 6第1节龙山侧3245833.701 482432.052 3245833.711 482432.046 10 -6 永顺侧3245829.788 482434.213 3245829.781 482434.209 -8 -3 左侧3245826.834 482424.244 3245826.832 482424.243 -2 -1 右侧3245830.747 482422.083 3245830.744 482422.090 -3 7备注:。
气象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模板

气象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模板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气象行业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报告将对气象行业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2. 数据来源和概况本次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包括气象局、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类气象传感器。
数据种类包括气温、降雨量、湿度、风向等。
根据对数据的初步了解,可以得出以下一些概况:- 数据覆盖时间:从2010年至今- 数据量:共计X条- 数据质量:大部分数据完整、准确3. 数据分析3.1 气温变化趋势通过对气象行业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气温的变化趋势。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绘制气温变化折线图,并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出每年的平均气温,以便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 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某些年份存在明显的震荡。
- 夏季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冬季气温波动较大。
- 随着时间推移,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逐渐增加。
3.2 降雨分析降雨是气象行业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降雨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降雨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平均年降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降雨情况有较大差异。
- 部分年份存在异常的降雨事件,如干旱或洪灾等。
- 降雨量与气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温多雨、低温少雨的情况较为普遍。
3.3 湿度与风向关系湿度和风向是气象行业中常用的指标。
我们通过对湿度和风向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湿度和降雨量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湿度较高的地区一般降雨量也较高。
- 不同风向下的湿度存在差异,部分风向下湿度较高,这可能与地理和气候条件相关。
4.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气温上升趋势明显,需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准备,特别是应对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
- 对不同地区降雨量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研究,为农业和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 关注湿度和风向对气象的影响,这对天气预报和生态环境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经纬仪测量数据记录表格

表3-2 水平角观测记录(方向观测法)仪器型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天气__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测站目标水平度盘读数2c=左-(右+180°)盘左、盘右平均值2180)(右左归零方向值各测回归零方向平均值水平角值盘左盘右1 2 3 4 5 6 7 8 9°′″°′″″(0°00′26)″°′″°′″°′″0(1)A 0 00 00 179 59 25 -35 0 00 17 0 00 00 0 00 00105 06 18 B 105 01 00 285 01 03 -3 105 01 02 105 01 28 105 06 18180 54 21C 180 59 10 359 59 00 10 180 59 05 180 59 31 180 54 2173 59 21A 359 59 45 179 59 05 40 0 00 35 0 00 00 0 00 00(0 00 26)(90 01 10)0(2)A 90 01 02 270 01 00 2 90 01 01 0 00 00B 195 12 00 15 12 00 0 195 12 00 105 10 50C 270 50 00 90 50 00 0 270 50 00 180 48 50 A 90 01 40 270 01 00 40 90 01 20 0 00 00(90 01 10)表3-3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仪器型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天气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测站目标竖盘位置水平读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备注°′″°′″°′″°′″O(1) A左0 00 0060 28 2560 28 3060 28 32B 60 28 25A右180 00 2560 28 35B 240 29 00O(2) A左90 00 5060 28 3060 28 35B 150 29 20A右170 01 2060 28 40B 330 30 00表3-3 竖直角观测记录仪器型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天气________观测者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测站目标竖盘位置竖直读数半测回竖直角一测回竖直角备注°′″°′″°′″A B 盘左96 32 00 -6 32 00-6 32 11瞄准目标测杆底部盘右263 27 38 -6 32 22A C 盘左58 31 30 +31 28 30+31 28 37瞄准目标电线杆顶端盘右301 28 45 +31 28 45。
数值分析模板

数值分析模板最小二乘法是数值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用于拟合数据的线性模型。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和线性模型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找到最佳的模型系数。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拟合数据、求解最优化问题、解决线性方程组、估计参数等等。
在数值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最小二乘法在数据拟合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假设我们有一组观测数据$(x_i, y_i)$,我们希望找到一个线性模型$y = ax + b$,其中$a$和$b$是我们要确定的参数。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所有观测数据与模型的残差平方和,来确定最佳的参数。
残差是观测数据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异。
对于每个观测数据$(x_i, y_i)$,其残差为$y_i - (ax_i + b)$。
我们希望通过最小化所有残差的平方和来确定最佳的参数。
也就是说,我们要求解以下最小化问题:$$\text{minimize }\sum_{i=1}^{n}(y_i - (ax_i + b))^2$$其中,$n$是观测数据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最小化问题,我们需要对目标函数进行求导,并令导数为0。
具体来说,我们对$a$和$b$分别求偏导数,并令导数为0,得到以下两个方程:$$\frac{\partial}{\partial a}\sum_{i=1}^{n}(y_i - (ax_i + b))^2 = 0$$$$\frac{\partial}{\partial b}\sum_{i=1}^{n}(y_i - (ax_i + b))^2 = 0$$化简上述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线性方程组:$$\begin{bmatrix}\sum_{i=1}^{n}x_i^2 & \sum_{i=1}^{n}x_i \\ \sum_{i=1}^{n}x_i &n\end{bmatrix}\begin{bmatrix}a\\b\end{bmatrix}=\begin{bmatrix}\s um_{i=1}^{n}x_iy_i\\ \sum_{i=1}^{n}y_i\end{bmatrix}$$通过求解上述线性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最佳的参数$a$和$b$。
雨滴谱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

雨滴谱观测数据BUFR编码格式(V1.0版)
1范围
本格式规定了雨滴谱谱图数据的编码格式、编报规则和代码,适用于国内雨滴谱分钟
观测谱图数据的编报。
2格式
编码数据由指示段、标识段、数据描述段、数据段和结束段构成。
2.10段一一指示段
指示段包括BUFR编码数据的起始标志、BUFR编码数据的长度和BUFR的版本号。
2.21段一一标识段
标识段指示数据编码的主表标识、数据源中心、数据类型、数据子类型、表格版本号、数据的生产时间等信息。
表2标识段编码说明
2.33段一一数据描述段
数据描述段主要指示BUFR资料的数据子集数目、是否压缩以及数据段中所编数据的要素描述符。
2.44段一一数据段
数据段包括本段段长、保留字段以及数据描述段中的描述符(3 07 194)展开后的所有要素描述符对应数据的编码值。
2.5
5段一一结束段
结束段编码说明见表5。
3自定义描述符和标志表
4 WMO代码表
4.1代码表0 01 101国家和地区标识符(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 前 后-前
点位 说明
项目名称
日期及 天气情况
楼号及 施工进度 测站编号
日期: 天气: 成像:清晰
观测: 记录:
测次:
视线高
方向及 尺号读数2
读数1-读数2 观测中数
高程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点位 说明
项目名称
日期及 天气情况
楼号及 施工进度 测站编号
日期: 天气: 成像:清晰
观测: 记录:
测次:
视线高
方向及 尺号
后 前 后-前
标尺读数
读数1
读数2
读数1-读数2 观测中数
高程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项目名称
日期及 天气情况
楼号及 施工进度 测站编号
日期: 天气: 成像:清晰
观测: 记录:
测次:
视线高
方向及 尺号
后 前 后-前
标尺读数
读数1
读数2
读数1-读数2 观测中数
高程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点位 说明
项目名称
日期及 天气情况
楼号及 施工进度 测站编号
日期: 天气: 成像:清晰
观测: 记录:
测次:
视线高
方向及 尺号
后 前 后-前
标尺读数
读数1
读数2
读数1-读数2 观测中数
高程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点位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