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创新方案

钢铁行业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创新方案

钢铁行业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创新方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成为了各个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钢铁行业作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重大。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钢铁行业需要积极推行创新方案。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的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创新方案,并探讨其应用和影响。

一、高效能源利用钢铁生产是一个能量密集型过程,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

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实现能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钢铁企业可以利用高效燃烧技术,如氧燃烧技术和燃煤气化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利用。

这些先进技术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进而降低碳排放。

2.优化废热回收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将造成能源的浪费。

因此,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废热回收系统,将废热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如热水、蒸汽等,从而实现能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钢铁生产往往依赖于化石燃料,如煤炭和石油,而燃烧这些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因此,推行清洁能源替代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1.利用可再生能源钢铁企业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这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够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开展核能研究核能是一种高效、低碳的能源形式,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

钢铁企业可以与核能科技企业合作,开展核燃料研究,寻求更加安全、高效的核能利用和应用。

三、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循环经济的推行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对原始矿石的依赖,进而降低碳排放。

1.推行废钢回收利用废钢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废钢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矿石的开采量,还可以降低碳排放。

因此,钢铁企业可以积极推行废钢回收利用,并加大废钢资源化的投入。

2.实施煤气利用技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可以通过先进的气体净化技术进行处理,提取其中的可燃气体,用于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钢铁行业降碳行动方案

钢铁行业降碳行动方案

钢铁行业降碳行动方案
钢铁行业是高碳排放的行业之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各地的钢铁企业都在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降碳行动方案:
1. 优化原料和能源结构:
使用高品位矿石和废钢,提高铁水利用率,减少炼铁过程中CO2的排放。

开发和推广使用替代燃料,如生物质能、煤气化煤气、天然气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炉窑的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推广高效电机和控制系统,减少电力消耗。

3. 实施碳捕捉和封存(CCS)技术: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捕集CO2,并将其储存于地下或其他安全地点。

4.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废钢回收利用,减少新矿石的开采。

推广钢铁产业的闭路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

5. 调整产品结构:
发展高强度、长寿命的钢铁产品,减少单位产品碳排放。

研究和开发新型低碳钢铁材料。

6. 生态化生产: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实施厂区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7. 政策和法规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钢铁企业降低碳排放。

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使企业承担碳排放成本。

8. 研发和创新:
加大对钢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如氢基直接还原铁(DRI)技术等。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低碳钢铁技术合作。

这些行动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技术创新,推动钢铁行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年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年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

年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报告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钢铁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识。

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7%左右。

因此,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钢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

二、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1、能源结构优化许多钢铁企业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建设自备电厂和分布式能源系统,提高了能源自给率,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2、节能技术应用推广了一系列节能技术,如高炉余压发电、干熄焦技术、烧结余热回收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污染物减排在废气、废水和废渣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安装先进的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采用废水处理和回用技术,降低了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量;加强废渣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

4、绿色产品研发开发出了一系列高强度、高耐蚀性的绿色钢铁产品,满足了下游行业对节能环保材料的需求。

三、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1、技术瓶颈一些关键的绿色低碳技术仍有待突破,如氢冶金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

2、成本压力绿色低碳转型需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双重压力。

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探讨

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探讨

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探讨摘要:目前,我国各项生产工作都在向前推进,但发展和环保工作还没有结合起来,许多发展工作都是以环境为代价的。

钢铁企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量仅次于化学工业、建筑业,同时矿物燃料的消耗依然是造成CO2排放的重要因素,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取得持续发展的势头,许多钢铁企业都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加强精细管理和合理使用节能减排技术。

关键词:钢铁;二氧化碳;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钢铁工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炼钢生产中,会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在我国能源消费中,钢铁消费是六分之一。

为了使我国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必须改进高炉冶炼技术,推进节能减排。

一、钢铁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特性CO2的排放与燃料中的固碳含量和使用量呈正相关,随着燃料中的碳含量和使用量的增加,CO2的排放也会随之增加。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碳是主要的物质流动和能源流动,而铁液中的碳则起到了加热和能量均衡的作用。

钢铁冶炼是一种以碳还原、氧化、添加碳为主的工艺,消耗大量的煤炭,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钢铁企业CO2的产生主要有两种:1.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如烧结、炼焦、石灰焙烧、炼钢等;2.是由碳基燃料通过炉窑燃烧而得到的,如自备电厂锅炉、各种煤气再燃烧锅炉、 CCPP等。

不同于电厂的尾烟管,钢铁厂的CO2排放点分布比较广,其排放浓度也有很大差异。

钢铁冶炼的全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复杂的过程,其中,高炉、焦化、烧结球团和炼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CO2排放量在90%以上(除各种自备电厂、煤气/煤混合烧锅炉外)。

因此,降低钢铁行业CO2排放的主要途径是降低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1]。

(一)工艺路线和用能结构之间的差别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主要采用“炼钢-转炉”的长流程结构,国内的粗钢产能占到了8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产能仅有45%~65%。

钢铁行业环保要求

钢铁行业环保要求

钢铁行业环保要求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钢铁行业也面临越来越多的环保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钢铁行业所面临的环保挑战,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1. 环境问题的背景钢铁行业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行业之一。

其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特点成为了其面临的首要环保问题。

此外,钢铁生产过程中还伴随着大量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重金属等有毒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 政府的政策和要求为了应对钢铁行业的环境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要求。

其中包括:(1)减少排放:政府要求钢铁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企业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如加强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以降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2)提高能效:政府通过制定能源消耗强度的指标,鼓励钢铁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产生。

(3)推广清洁能源:政府鼓励钢铁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焦炭,以降低碳排放。

3. 钢铁企业的应对措施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钢铁企业积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1)技术革新: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效率,减少排放。

(2)节能减排:钢铁企业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通过回收利用废热、废气和废水等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资源循环利用:钢铁企业加强废渣和废水的处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除了政府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努力外,钢铁企业还应当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他们可以:(1)加强环境监测: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并公开自身的排放和污染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加大投入:企业可以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钢铁工业的CO2排放估算

中国钢铁工业的CO2排放估算

二、钢铁工业节能与CO2排放的 对策建议
1.技术改进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对冶炼、铸造、 热处理等环节进行优化升级,降低能源消耗。
(2)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 石能源的依赖。
2.管理优化
(1)加强节能管理。建立节能管理体系,制定节能考核指标,提高员工的 节能意识。
这个结果不仅对钢铁企业本身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整个国家的环保形象和 社会责任等方面产生了启示。钢铁企业需要认识到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性,积极探 索低碳生产技术和清洁能源,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钢铁工 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的双赢。
六、结论
钢铁工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钢铁工业也是能源消耗和CO2排放的大户,其节能与CO2排 放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本次演示将分析钢铁工业节能与CO2排放的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钢铁工业节能与CO2排放的 现状
1.能源消耗量
钢铁工业作为高能耗行业,其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冶炼、铸造、热处理等环 节。据统计,我国钢铁工业每年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0%以上,其中炼钢 环节的能耗占整个钢铁工业的60%左右。
4、加强企业自律。钢铁企业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采取减排措施,加 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O2排放。
总之,中国钢铁工业要实现CO2减排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 努力。只有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企业自律等多方面的 措施,才能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实现低碳发展,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作出贡献。
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钢铁工业CO2排放量的估算,得出了每吨粗钢产量的CO2 排放量为X千克。这一数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中国钢铁工业的碳排放现状。同时,通过对结果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促进中 国钢铁工业减排CO2的建议和展望。

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首先,中国钢铁工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钢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高炉冶炼技术以及能源消耗方式,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世界上每生产一吨钢铁,就会产生2-3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研究,有助于寻找更低排放的钢铁生产方式,以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中国正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钢铁工业是中国碳减排的关键领域之一,控制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对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钢铁工业的碳减排技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在减少排放同时保持钢铁工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第三,通过对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可以为国际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钢铁行业是全球性的,各国之间存在共同的环境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通过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展示了一种可行的路径和经验,可以与其他国家共享。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加速全球钢铁行业的碳减排进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因此,中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需要深入探讨钢铁工业的碳减排技术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生产。

同时,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确保钢铁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需要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钢铁行业降碳行动方案

钢铁行业降碳行动方案

钢铁行业降碳行动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钢铁行业是全球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但同时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钢铁行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应该积极参与降碳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降低能源消耗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煤炭,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降低能源消耗是降碳行动的首要任务。

钢铁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炉石煤气化效率,采用高效燃烧技术,减少燃料使用量,从而降低碳排放。

二、提高能源利用率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和余气,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

钢铁企业可以建设余热发电厂,利用余热发电,提供给企业自身或者周边社区使用;还可以利用余气发电,将其转化为电能,提高生产效率。

三、推动碳交易碳交易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来减少碳排放的手段,通过设立碳排放权,让企业购买和出售碳排放权,来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钢铁企业可以主动参与碳交易,购买碳排放权来弥补自身的碳排放,同时也可以通过降低碳排放来赚取碳排放权的收益。

四、加强环保监管钢铁行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环保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保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减少碳排放,规范生产行为,推动企业向清洁、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推动钢铁行业向低碳发展的主要力量。

钢铁企业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碳排放。

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环保技术研究,推动行业向低碳方向发展。

钢铁行业降碳行动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钢铁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钢铁行业转向清洁、低碳发展,共同保护地球环境,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2月 第一期浙江冶金
钢铁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
张永钢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处 杭州 310022)
摘 要:清洁发展机制为CO2减排带来了新的动力,而钢铁企业是CO2排放大户,应抓住机遇开发CDM 项目,促进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CO2;减排;CDM
0 前言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和大气增温。

一定程度的温室效应,为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但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对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依赖使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显著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使温室效应持续加强,导致农业减产、旱涝灾害、海平面上升和传染性疾病增加等不利影响,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为防止人为所排放之温室气体增量,促使温暖化,进而导致气候变迁,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联合国于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随后,为实现公约第二条中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于1997年在日本东京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中国于1992年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且2002年8月批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虽然中国为非附件一国家,在第一承诺期(到2012年)没有减排义务,但是作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国,在将来的减排不可避免。

1 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111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来自美国夏威夷1958年以来的大气中CO2浓度的观测,那里代表的全球平均CO2体积百分含量已经由330×10-6上升到目前368×10-6。

根据预测,如果我们在未来300年保持当前的排放水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百分含量将会由目前的368×10-6,增加到2300年的800×10-6以上,而气温将可能增加217℃。

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

有关研究表明,大气中累积的人为CO2排放的80%来源于发达国家,森林砍伐造成CO2排放中的75%产生于发达国家。

目前,人口约占世界24%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能源总量的70%,其CO2排放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60%以上。

因此,发达国家对CO2减排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具体排放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部分国家CO2排放量万t 国家 1990年 1998年 2005年预测 2010预测 2020预测澳大利亚2786733797336503668043110加拿大4657652943522905499062830法 国37759412864116245398~55041德 国10145088618867008540084700荷 兰1613618137181001880020200日 本112453135300英 国5842254639593005950068200美 国491435547805586560611855649651中 国266600(1994年)
注:资料来源为有关国家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和年度排放清单。

31
表2 1997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CO2年排放t碳/人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法国中国巴西印度世界平均5.45 4.42 2.41 2.51 1.590.700.480.29 1.07
1.2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了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吸收汇,涉及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等五个部门。

1994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0173亿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部门的碳吸收汇约为4107亿吨;扣除这部分碳吸收汇之后,1994年中国二氧化碳净排量为26166亿吨(折合约7127亿t碳),人均排放约为016吨碳。

1994年,中国甲烷排放总量约为3429万吨,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约为85万吨,把甲烷和氧化亚氮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之后,1994年中国温定气体的总排放量为361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表3列出了主要工业排放源。

表3 1994年中国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排放源二氧化碳/千t所占比重/%
水泥15777556.76
石灰9356033.66
钢铁226788.16
电石3968 1.43
合计277980100.00
2 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减排
钢铁行业是物质和能量高度密集的企业,每生产一吨钢,需要投入约两吨的物料和01700吨标准煤的能源。

我国的现行能耗水平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2002年日本钢铁行业因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182亿吨,每生产一吨粗钢排放约2吨二氧化碳(我国1994年吨钢二氧化碳排放约为215吨)。

2005年我国的钢产量接近4亿吨,因此,无论从单位产品能耗还是总能耗比较,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的减排存在巨大的空间。

从钢铁企业的特点出发,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1 降低生产过程的单位产品能耗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碳作为主要的能源和还原剂使用,因此,二氧化碳排放与钢铁企业的能耗有着直接关系。

虽然我国历来重视高能耗的钢铁工业的节能工作,2000年与1990年比,钢铁工业产量翻了一番,总能耗却只增加了34%,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吨钢综合能耗仍偏高,节能潜力较大。

钢铁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技术和工艺节能:
1)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该技术是利用透平膨胀机将原来损耗在减压阀组上高炉煤气的压力能和潜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变成电能输送给电网,同时还改善了顶压调节品质,有利于高炉生产,并减少了噪声。

该技术可以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25%~40%。

2)干法熄焦技术:它是利用惰性气体作为媒介的熄焦技术,一方面可以回收红焦的显热,转化为蒸汽发电,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焦炭质量,降低高炉能耗,从而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电炉废钢预热:利用电炉烟气预热废钢至500~600℃,可节电10%~20%,节能10~1517kg/t。

4)煤调湿技术:利用余热将煤中水分由9%~10%降低到5%~6%,可以改善焦炭生产的各项指标,焦炭增产5%~7%,焦化工序能耗降低8%左右。

5)高炉和焦炉添加废塑料:通过向高炉添加废塑料,可以降低和焦炉能耗1%~115%。

6)其他技术:余热利用、高效连铸技术、高炉富氧喷煤技术、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等。

2.2 资源的综合利用
钢铁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固废,它们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减少相关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例如高炉水渣的利用:由于高炉水渣成分和性质与水泥相似,因此被大量用于水泥生产。

用高炉水渣生产水泥,可以减少一般水泥生产过程的破碎和焙烧工序,减少约43%的燃料消耗,约41%的二氧化碳排放,即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的排放312kgCO2/t。

水渣也可以被制成优质的混凝土絮凝剂。

还有钢渣经过筛选,可作为筑路
41浙江冶金2006年2月 第一期
等土建用料。

2.3 节能高效的产品
节能高效的产品可以从两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在产品的应用阶段,通过具有高附加值和轻质钢材的应用,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降低钢产量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排放。

3 清洁发展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KP1997)规定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

CDM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附件一所列的发达国家在非附件一发展中国家投资实施温室气体(GHG)减排项目,并据此获得所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以便帮助其遵守他们在议定书中所承担的约束性GHG减排义务。

CDM的基本原则非常简单: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低成本的减排机会,并从产生的减排量中获得减排信用,从而减少需要在本国境内完成的减排量。

CDM降低了发达国家遵守京都议定书的成本,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中获利,它不仅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投资,也带来先进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

CDM机制承诺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优先权和主动权纳入一揽子协议的内容,从而鼓励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

从钢铁企业的角度看参与CDM能够:
1)带来节能项目和资金;
2)引进新技术;
3)通过C交易获得经济效益;
4)促进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目前,欧盟和日本等附件一国家由于国内减排成本较高,正积极从非附件一国家购买CERs或直接投资减排项目。

钢铁企业应该抓住机制,积极开发符合要求的CDM项目,促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学都,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中文版).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撰写过程还参考了以下资料:
[1] 应对气候变化———省级决策者能力建设培训教材(国
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国家气
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
收稿日期:20051122
审稿:沈 雄
编辑:魏海青
51
2006年2月 第一期钢铁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