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分蘖在生产和育种中的处理策略
高粱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

高粱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在播种保苗的基础上,强化田间管理是保证高粱高产的重要措施。
高粱从播种至成熟要经过苗期、拔节抽穗期、坚固期3个阶段。
1、苗期苗期是生根、长叶和所有茎节分化形成的养分生长时期。
丰产长相:根系发达、叶片宽厚、叶色深绿、基部扁宽。
当幼苗长至3~4叶间苗,5~6叶定苗,要准时间苗、定苗,以削减水分、营养的流失、消耗,增进幼苗稳健生长。
幼苗期易受杂草危害,应准时举行中耕,及早中耕可保墒提温,发根壮苗,又可毁灭杂草。
普通举行两次,定苗时耕一次,10~15 d后举行其次次。
也可化学除草,普通多用扑灭津50%可湿性粉剂0.2~0.4 kg/667 m2,也可用莠去津和西玛津。
注重5叶前、8叶后对除草剂敏感,应避开用药。
2、拔节抽穗期管理幼穗开头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期是高粱生长中最旺盛时期。
这时因植株营养汲取总量急剧增强,是需肥最多的时期,肥水不足,养分生长不足,堆积的有机物少,导致穗小码稀;但肥水过旺,营养消耗多于养分生长所需,也会影响幼穗良好发育。
此时要严格控制肥水管理,以协调养分生长与生殖生长间的冲突,要掌控施肥时光,最好是在拔节初期或稍提前几天追肥,结合趟地。
肥量普通在25 kg/667 m2左右,产量500 kg/667 m2以上的地块,追施硫酸铵20~25 kg/667 m2。
肥量过大,反而降低肥料通过率,增产率也会降低。
追肥可分两次,要“前重后轻”,重追拔节肥,轻追挑旗肥。
适时追肥可使茎秆增粗,中上部叶片增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小穗退化,达到增产的目的。
拔节期如有条件,最好能灌水,这时灌水对高粱增产作用极为显然。
据实验统计,增幅可达11%~78.9%。
防治害虫:这个时期防治的害虫主要是黏虫、蚜虫和玉米螟,防蚜虫可每667 m2喷1.5%乐果粉2.5 kg左右或每667 m2喷40%乐果乳油2 000倍液;防玉米螟可放赤眼蜂;防黏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喷雾。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生态适应性强、耐旱、耐寒等特点,适宜于生长在干旱山区和荒漠地带。
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是实现高粱生产的关键。
下面介绍几项关键技术。
一、优选品种高产栽培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具有良好产量和品质的品种。
我国高粱品种繁多,如内蒙古白高、豫高11、晋高2号、陕西8号等品种都是比较优良的,选择种植品种需根据土壤、水源、气候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二、适时播种高产栽培需要适时播种,一般在当地土壤温度普遍达到10℃以上,气温稳定在5-7℃时开始播种,一般为3月下旬至4月初。
以栽培黍、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土地为高粱的最佳种植地点,这样可以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三、密植高效在选择种植区域后,要注意栽培密度。
一般来说,高粱的株距宜控制在20-25cm,行距宜控制在60-75cm之间。
控制密度可以使植株之间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长更加均匀,产量更高。
四、保持适宜土壤湿度高粱要求土壤有较大的疏松度和透气性,保持土壤湿度也是关键。
在生长期内要始终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特别是在开花和结实的时候,水分的供应要足够。
同时注意避免积水和排水不畅的情况,以免对高粱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五、施肥管理高粱的肥料管理需要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高粱的生长需要进行调配。
高粱生长期一般需要进行2-3次追肥,一般情况下是春季追肥1次,夏季追肥1次,秋季追肥1次,并根据高粱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肥料配比。
同时注意不要施用过度,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病虫害防治高粱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高垣螟、假单胞菌性叶斑病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要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及时换作茬、轮作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是一个相对综合的系统,需要在实际种植中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与改进,保证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
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

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高粱的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则是在不同条件下,对高粱进行去留分蘖的比较研究,旨在找到最适合高粱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方法。
本文将对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进行详细阐述。
高粱去留分蘖是指在高粱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产量需求,适当调整和控制其分蘖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高粱植株分蘖较多,导致产量分散,穗粒发育不充分,降低了总产量。
通过去除部分分蘖,可以增加高粱植株的养分供给,提高其生长和产量。
在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中,首先要选取适宜的试验地点和试验品种。
一般来说,选择生长条件较好的地方,以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选择不同品种的高粱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品种对去留分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设定不同的去留分蘖处理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是不进行去留分蘖处理的组别,用来和其他处理组进行对比。
通过设定多个处理组,可以对比不同去留分蘖比例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比如可以设置去留分蘖比例为1:1、1:2、1:3等不同比例的组别,观察其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观测和记录。
包括植株生长情况、叶片数、穗粒数、穗粒重等重要指标的测定。
还需对收获后的穗粒进行品质和产量的分析。
通过这些观测和记录,可以得出不同去留分蘖处理对高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在完成试验后,需要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各组别数据的比较,可以找出最佳的去留分蘖比例。
还可以对高粱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估,为高粱栽培的优化提供参考。
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可以为高粱产量的提高和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合理的去留分蘖处理,可以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促进高粱产业的发展。
这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高粱分蘖在生产和育种中的处理策略

高粱分蘖在生产和育种中的处理策略邵荣峰;赵威军;常玉卉;张阳;卜华虎;张伟【摘要】高粱是我国传统酿造产业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而随着饲草高粱、甜高粱品种选育成功,高粱在饲草和生物质能源产业中也越来越重要.分蘖是高粱的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高粱的分蘖特性因品种而异:粒用高粱分蘖较少且分蘖穗不易成熟;分蘖能力强是饲草高粱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分蘖的去留对甜高粱生物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在新的育种和栽培技术体系中,分蘖也逐渐受到重视.综述了不同类型高粱的分蘖特性,以期为不同类型高粱各自栽培体系中对分蘖的处理提供参考.%Sorgh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ditional brewing industry in China,and with the successfully breeding of forage sorghum and sweet sorghum,sorghum also increasingly becomes important both in forage grass and biomass energy industry.Tillering,an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has been gradually taken seriously in the new sorghum cultivation technique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 of tillering in different types of sorghum 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grain sorghum has less tillers and the grain can not be matured in tillers,forage sorghum has strong tillering ability and it is one of the main production factors,tillering characteristics is different in sweet sorghum varieties,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tillering in different types of sorghum.【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1【总页数】4页(P121-123,129)【关键词】高粱;分蘖;控蘖技术【作者】邵荣峰;赵威军;常玉卉;张阳;卜华虎;张伟【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晋中03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4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世界上第五大谷类作物,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全国年种植面积约为67万hm2,总产达250万t[1]。
高粱高产种植步骤与方法高粱的田间管理方法

高粱高产种植步骤与方法高粱的田间管
理方法
高粱具有耐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以其产量高、效益好、省工省肥、投入少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但种植高粱还是需要讲究点儿方法技巧的。
高粱种植方法与步骤如下:
一、高粱种子的处理方法
1.发芽试验播前进行发芽试验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时才能做种。
2.选种、晒种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进行晒种,播后出苗率高、发芽快、出苗整齐,功苗生长健壮。
3.浸种崔芽用55-57℃温水浸种3-5分钟,景干后播种,有添墒保苗与防治病的作用。
4.药剂拌种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种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5克拌种双。
二、高粱的田间管理方法
1.间苗、定苗出苗后3-4片叶时进行间苗,5-6叶时定苗,这样可以减少水分养分消耗,促进幼苗稳健生和划壮苗早发的有效措施之一。
2.中耕苗期中耕2次。
第1次结合定苗进行,10-15天后进行第2次。
可保墒提温,发根壮苗,又可消来杂草,减轻杂草危害,拨节后如营养生长过中进行中耕培土歧根早生快发,增强抗风抗倒、抗旱保墒能力。
3.蹲苗一般从定苗开始到拨节结束。
信开苗根四周土露出地下茎节,进行扒土晒根,有利提高地温,促进根系下扎,可使高染生长健壮,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强,能获得较高产量。
三、高粱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高粱的主要病虫害有高粱黑穗病、蚜虫和地下害虫。
防治地下害虫用5%四拌磷1.5公斤对细土15公斤,播种时均匀撒在垅沟内即可。
芍儿可达40天。
防治蚜虫,可用3%的乐果粉剂,每亩2.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也可以用5%甲拌磷1.5公斤对细土15公斤,撒于田间即可。
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

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于我国北方地区。
在高粱种植过程中,去留分蘖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
去留分蘖是指调控高粱生长过程中分蘖的数量和位置,使得高粱生长更加健壮,产量更高。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项对高粱去留分蘖比较试验的研究结果。
试验概述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去留分蘖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试验于2019年5月在山西省某村庄内进行,选取了4个不同去留分蘖处理组,每个处理组种植了20株高粱。
其中,处理组1为去分蘖处理,处理组2为留分蘖处理,处理组3为去顶蘖处理,处理组4为去心草处理。
试验期为3个月。
试验方法高粱种植与管理试验选用的是山西本地优良品种高粱。
试验用地洒有适量基肥并埋深于土壤下10~15厘米,再以车辘压实。
每个处理组间距为50厘米,每株高粱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
培育期中进行及时的间苗、锄草、追肥和松土等管理措施,以提高高粱的栽培质量和保证试验成功。
试验组设定处理组1:去分蘖处理。
在3叶时期将第1埠的分蘖全部剪掉,保留第2、3埠分蘖,并在7叶时期剪掉第2埠分蘖,留下4~6条分蘖。
处理组4:去心草处理。
在高粱生长至10叶时,将心草剪掉,并保留第1、2埠分蘖。
结果分析高粱产量比较试验数据表明,4个处理组的高粱产量均由高到低依次为:留分蘖处理(227.1g/株),去分蘖处理(186.8g/株),去顶蘖处理(170.5g/株),去心草处理(57.4g/株)。
其中,留分蘖处理和去分蘖处理的产量差异显著(P<0.05),去顶蘖处理和去心草处理的产量差异也显著(P<0.05)。
试验数据表明,4个处理组的高粱品质差异不大,不同处理组之间并未出现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
而去心草处理组的颖果饱满度较低,颖果质量较差,说明去心草处理对高粱品质会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去留分蘖是高粱栽培中一项基本技术措施。
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去分蘖处理组和留分蘖处理组的产量高于去顶蘖处理组和去心草处理组。
高粱种植技术实施方案

高粱种植技术实施方案一、选地造墒。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同时进行地力测试,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在播种前进行充分的灌溉,提高土壤湿度,为高粱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种子选用。
选择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高粱种子进行播种。
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选用种子时要慎重选择,确保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
三、密植与疏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合理确定高粱的密植与疏植比例。
一般来说,在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条件下,适当的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而在养分和水分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适当的疏植可以保证每株植株的生长空间,提高单株产量。
四、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高粱的生长期特点,科学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元素,以满足高粱生长的需要。
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施肥过量导致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高粱的病虫害问题。
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高粱的健康生长。
六、灌溉管理。
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和土壤湿度,科学制定灌溉计划,保证高粱生长期间的水分需求。
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要加强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高粱的生长和发育。
七、收获与贮藏。
在高粱成熟期,及时进行收获,注意避免高温、高湿等条件下的贮藏,以免高粱受潮霉变。
收获后及时进行加工或贮藏,确保高粱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以上就是高粱种植技术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对种植高粱的农户们有所帮助,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优质饲料和工业原料。
了解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对于提高高粱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
第一,选择优质种苗。
高粱的优质种苗是高产的基础。
选择适宜生态条件下的品种,注意选择抗病虫害、抗旱和耐逆性强的品种。
种子应该健壮、无病无虫,并且具有良好的发芽力和出苗率。
第二,合理施肥。
高粱的高产需要适宜的养分供应。
在高粱的生长期内,根据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以及高粱对养分的需求,科学施肥,合理投入有机肥料和化肥。
特别是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应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有利于高粱的生长和形成健壮的株型。
合理管理田间灌溉。
适宜的灌溉是保证高粱高产的关键。
在干旱地区,干旱季节要坚持科学灌溉,根据土壤湿度和高粱的需水量,及时进行灌溉,并且要注意合理控制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积累,以免影响高粱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第四,及时病虫害预防与治理。
高粱的高产离不开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
在高粱生长的不同阶段,要及时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早做好防治措施。
选择安全、高效的农药进行喷药,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的科学性,以确保高粱的健康生长。
第五,适时采收与储存。
高粱的种植在高粱成熟后,及时进行采收,避免高粱粒子过早脱落,造成减产。
采收后,要做好高粱的储存工作,注意储存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并及时清理仓库,防止高粱虫害的滋生。
高粱的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包括选择优质种苗、合理施肥、合理管理田间灌溉、及时病虫害预防与治理以及适时采收与储存。
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提高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H A O R o n g f e n g , Z H A O We i j u n , C HA N G Y u h u i , Z HA N G Y a n g , B U H u a h u , Z H A N G We i ( S h a n x i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o r g h u m G e n e i t c s &G e r m p  ̄ s m I n n o v a i t o n , I n s t i u t t e o f S o r g h u m, S h a n x i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s , J i n z h o n g 0 3 0 6 0 0 , C h i n a )
s o r hu g m a n d s w e e t s o r g h u m, s o r g h u m l a s o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b e c o m e s i m p o a a n t b o h t i n f o r ge a g r ss a a n d b i o ma s s e n e r g y i n d u s t r y . T i l l e r i n g ,
蘖较少且分蘖穗不易成熟 ; 分蘖能力强是饲草高粱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 ; 分蘖 的去 留对甜高粱生物产量有显 著的影响。 在新的育种和栽培技术体系中 , 分蘖也逐渐受 到重视 。 综述了不 同类型高粱的分蘖特性 , 以期为不同类 型高粱各 自栽培体系 中对分 蘖的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 高粱 ; 分蘖 ; 控蘖技术
n a i m p o r t a n t a g r o n o mi c r t a i t , h a s b e e n ra g d u a l l y t a k e n s e i r o u s l y i n he t n e w s o r hu g m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y s t e m . T h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f o t i f e i f n g i n d i f e r e n t t y p e s o f s o r hu g m i s s u m ma r i z e d i n hi t s p a p e r , g r a i n s o r hu g m h a s l e s s t i l l e r s a n d he t ra g i n c a n n o t b e m a ur t e d i n
高梁分蘖在 生产和 育种 中的处 张 伟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 高粱遗传 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 室 , 山西 晋 中 0 3 0 6 0 0 )
摘 要: 高粱是我 国传统酿造产业 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 , 而 随着饲草高粱 、 甜高粱品种选育 成功 , 高粱在饲草和 生物质 能源产业 中也越来越重要 。分蘖是高粱 的一个重要 的农艺性状 , 高粱的分蘖特性因品种而异 : 粒用高粱分
t i l l e r s , f o r ge a s o r g h u m h s a s t r o n g i t l e r i n g a b i l i t y nd a i t i s o n e o f he t ma i n p r o d u c t i o n f a c t o s, r i t l e i f n g c h ra a c t e i r s i t c s i s d i f e r e n t i n s we e t
山西 农 业 科 学 2 0 1 7 , 4 5 ( 1 ) : 1 2 1 — 1 2 3 , 1 2 9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7 . 0 1 . 3 1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s
Ab s t r a c t : S o r g h u m p l a y s a n i mp o  ̄ a n t r o l e i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b r e w i n g i n d u s t r y i n C h i n a , a n d wi t h he t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b r e e d i n g f o f o r a g e
中 图分 类 号 : S 5 1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4 8 1 ( 2 0 1 7 ) 0 1 — 0 1 2 1 — 0 4
Tr e a t me nt S t r a t e g y o f S o r g hu m Ti l l e r i n t he Pr o du c t i o n a nd Br e e d i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