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育种

合集下载

高粱育种流程

高粱育种流程

高粱育种流程高粱是一种耐旱耐瘠薄的农作物,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育种技术、种植技术和生产方法对于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育种出许多经济性状优良,抗性强,或熟期较早适于机械化栽培的优良高粱品种,对提高高粱的单位面积产量,扩大种植区域,增加收益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详细介绍如下:一、选用良种低海拔地区宜选用植株较矮,头季单产高,再生能力强的泸糯8号品种,实行一种双收。

不蓄留再生高粱的也可以选用抗逆性强,酿酒企业喜欢的红樱子、青壳洋等常规高粱品种。

每亩大田需要常规高粱种子250克,杂交高粱品种500克。

二、选择育苗地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苗床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熟地作为高粱的育苗地。

三、适期播种高粱播种期应考虑方面因素:一是播种期温度。

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高粱正常出苗,播种至出苗间大于10℃的有效积温达到70℃以上,才能保证高粱安全出苗。

重庆市低海拔地区,3月上、中旬即可达到适宜播种温度。

二是茬口衔接。

科研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泸糯8号高粱品种适宜在6片叶龄,苗龄30天以内移栽。

因此,重庆地区高粱播种期分别为:低海拔地区,没有茬口矛盾的可以在3月上、中旬播种;海拔较高,与小麦等小春作物套作的,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四、种子处理播前晒种2-3天,精选后的种子可用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3%广枯宁水剂浸泡12-14小时,其间换水1-2次,种子吸胀后捞起滤干,催芽至粉嘴播种。

五、保温育苗高粱的育苗方式有地膜肥球育苗、软盘育苗和地膜常规育苗。

生产上一般采用地膜常规育苗和软盘育苗两种方式。

1.地膜常规育苗:通常采用双膜覆盖,每亩高粱备苗床26平方米以上,包沟6尺开厢,深挖翻地,亩施过磷酸钙50公斤,腐熟清水粪1500-2000公斤,欠细、整平苗床后分厢定量来回均匀撒播,分2至3次播完,并盖细土1厘米,施足清粪水后覆盖好地膜,再用竹块搭架盖地膜。

高粱杂交育种流程

高粱杂交育种流程

高粱杂交育种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粱杂交育种的科学流程解析高粱,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高粱育种

高粱育种
粗蛋白质、赖氨酸、单宁含量、角质率
抗倒伏性、抗丝黑穗病 抗干旱、抗水涝、耐瘠薄、耐盐碱、耐冷凉 抗蚜虫、抗玉米螟
2.国外高粱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研究
ICRISAT 20世纪80年代鉴定 19363份材料。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抗性性状
三、高粱特异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基础
(一)农艺性状
大黄壳(安徽宿县)450cm 黏高粱(吉林辉南)63cm 国外最高655cm,最矮55cm
一、高粱起源和分类
(一)栽培高粱起源 Condolle (1882):起源于非洲
野生埃塞俄比亚高粱 野生轮生花序高粱 野生苏丹草
中国高粱起源
(二)高粱分类
1.历史上的分类 植物学分类
2.栽培高粱分类:6个亚系,31个种
(三)高粱的近缘植物 栽培高粱 2n=20
草型高粱(苏丹草、突尼斯草) 体细胞40个染色体高粱(2n=40) 体细胞10个染色体高粱
第九节 高粱种子生产技术
一、高粱常规品种种子繁育技术
二、高粱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
1.安全隔离 2.适当行比 3.分期播种确保花期相遇 4.除去杂株 5.花期预测与调节 6.适时分期收获,严防混杂
二、杂种世代选择
系谱选择法
第一年,采取人工去雄法杂交 第二年,F1(观察记载) 第三年,F2(选择紧穗型和千粒重较高的个体) 第四年,F3(产量性状的选择) 第五年,F4 (产量性状的选择) 第六年,F5以后,品系性状趋于稳定,初步鉴定产量。
为确保自交,入选穗要套袋。
第六节 杂种优势利用
一、高粱杂种优势的表现 高粱的杂种优势表现在子粒产量、形态学和生物学性状、 抗逆性、成熟期等多方面。
(二)高粱三系的创造
Stephens在1937年提出了在高粱上应用雄性不育 配制杂交种的可能性,研究证明雄性不育的细胞 质来自迈罗高粱。1952年首先得到了高粱细胞质 雄性不育材料,并完成了对其证明的工作。

早熟矮秆高粱杂交种吉杂14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制种技术

早熟矮秆高粱杂交种吉杂14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制种技术

早熟矮秆高粱杂交种吉杂14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制种技术一、选育经过早熟矮秆高粱杂交种吉杂141是由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而来的。

其选育经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选定亲本材料选育早熟矮秆高粱杂交种吉杂141的第一步是选定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亲本材料。

在这个阶段,育种人员需要根据高粱品种的遗传背景,选择具有早熟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的良种作为亲本材料,以确保后代携带这些优良性状。

2. 进行杂交选定亲本材料后,育种人员需要进行杂交实验,将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材料进行人工授粉,获得一代杂交种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花粉的传递和结实率,以确保杂交后代的遗传纯度和品质。

3. 选择优良后代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田间观察和实验室分析,育种人员可以筛选出具有早熟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的优良后代,并将其用作下一代育种的亲本材料。

4. 繁殖和选优一旦确定了优良后代,育种人员需要通过繁殖和选优的方式,将其进行定向培育,获得更加优良的新品种。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加快育种速度和提高育种效率。

5. 品种试验和推广育种人员需要进行品种试验和推广,将新品种投入生产,并开展示范推广,以确保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

二、栽培制种技术1. 土壤要求早熟矮秆高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和壤土为宜。

土壤PH值要求在6-8之间。

2. 播种时间早熟矮秆高粱应在土壤温度达10℃以上时进行春播。

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最佳。

3. 施肥早熟矮秆高粱种植的基本施肥原则为“多施磷肥,适量施氮、钾肥”。

秋后耕犁翻土时施入高磷肥,播种后再在播种后第一个揭土或垄沟间追肥,加深在茎基部,提高粒沉积力。

苗期追肥三次,雨后干土,避开喷施。

早熟矮秆高粱肥水互济,旱肥技术方面要求较高。

4. 种植密度早熟矮秆高粱的播种密度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和栽培管理水平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量为20-25千克。

5. 病虫害防治早熟矮秆高粱的主要病虫害有粘虫、高粱稻纵卷叶螟、高粱粉蝶、高粱叶螟等,主要病害有赤霉病、叶枯病、煤烟病和锈病。

高粱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广

高粱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广

高粱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五谷之一,一直受到我国百姓的喜爱,关系到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提高高粱的产量,增加水稻收益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同时,提高高粱产量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优化高粱种植技术,促进高粱产业的发展。

本文从发展高粱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入手,然后提出了一些高粱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广措施,分别是牢固高粱栽培基地模式、强化高粱生长后期收获和抓住高粱生长规律。

一、发展高粱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保障粮食和饲料安全高粱是古老的谷类作物之一,有食用和药用功效。

在很多发达地区,人们经常把高粱和其他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来制作饲料,这样获得的饲料比以往的饲料更加优异,受到广泛好评。

近年来,受到天气和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过程遭受到重创,同时也给很多地区的农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保证饮食物的充足以及经济稳定,很多人把焦点放在了高粱上,由于高粱本身具有抗压性强、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的特点,即使发生了自然灾害,也能大幅减少粮食损失。

众所周知,在特定区域连续几年一直种植同种农作物,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产量,而且地区的害虫和疾病也会逐渐增加,因此,第二年可以在玉米地里种植高粱,不断改革和创新高粱的种植和生产技术,有效提高高粱的品质。

高粱和玉米轮换种植,可以调整当地农业的生产结构,确保当地饮食物充足,经济稳定发展。

2、有助于推动酿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切实感受到产量增加的好处,才能够给与人们动力,积极改善相关技术。

技术改善的基础是水稻的气候条件、地理因素、土壤因素以及人的因素等,有关人员需要进一步改进水稻叶子的栽培技术,在稻叶期的种植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按照水稻的叶龄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稻叶期的种植技术。

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技术必须根据稻叶的年龄变化来优化,保证水稻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在推进插秧技术的时候,有关人员必须事先了解水稻种植特点、生长环境等特性,严格按照水稻的生长规律来种植。

高粱晋糯5号选育技术

高粱晋糯5号选育技术

高粱晋糯5号选育技术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大。

高粱晋糯5号是一种新的高粱品种,通过选育技术得以培育出来。

本文将从选育的目的、选育方法和选育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高粱晋糯5号的选育目的是为了改善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高粱是一种耐旱、耐寒的作物,但是传统品种的产量相对较低,品质也有待改进。

因此,在选育高粱晋糯5号的过程中,选育者主要关注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

高粱晋糯5号的选育主要采用了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选育者通过对各种高粱材料进行观察和筛选,选出具有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的材料作为亲本。

然后,利用人工授粉或自然授粉的方式进行杂交,产生一代杂种。

接下来,通过连续的自交和选择,逐步提高杂种的纯度和稳定性。

同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可以更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优良杂交后代。

经过多年的选育工作,高粱晋糯5号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首先,在产量方面,高粱晋糯5号相比传统品种有明显的提高。

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其产量可达到每亩600-700公斤,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左右。

其次,在品质方面,高粱晋糯5号的颖果较大,颜色鲜亮,口感糯软,风味独特。

这些特点使得高粱晋糯5号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总结起来,高粱晋糯5号的选育是为了改善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选育方法,选育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高粱晋糯5号的产量相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左右,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将为高粱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对粮食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对高粱晋糯5号选育技术的详细介绍。

通过选育,这一新品种将为高粱种植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粮食选择。

希望这一选育成果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高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栽培高粱育种四个主要方向,主要指标

1栽培高粱育种四个主要方向,主要指标

1栽培高粱育种四个主要方向,主要指标
1、早熟;选择高粱品种应比当地常种品种积温低100—150度,如当地常种玉米品种是2300—2400度,那就2 250—2300度的高粱品种。

切记选择与玉米同熟期品种,以免在低温早霜年份造成减产。

2、高产;同熟期品种以高产为目标,黑龙江省农科院20xx年最新审定的龙杂16号高粱品种,比对照品种龙杂5号增产16.1%,853农场高粱品种对比试验,占参试品种第一位,单产比龙杂10还高一点。

3、优质;就是选择红壳红粒,大粒、千粒重30克以上,单宁含量高,出酒率高的品种好销售。

4、矮杆;高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机械化收获,防止因机收拖后产生倒伏现象,必须选用矮杆品种,株高在1.2米以下品种为最佳。

同时要注意选择通过省品种文员会认定的高产哟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品种。

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力均匀、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远离污染、微酸性至弱碱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种植高粱。

应与大豆、花生、油菜、棉花、麦类、薯类、蔬菜等浅根矮棵(秆)作物实行3~5年的轮作换茬,以利于恢复地力和减轻病虫对下茬作物的危害,为夺取高产稳产奠定良好基础。

红高粱种植栽培技术

红高粱种植栽培技术
种植间距
合理设置株距和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左右,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
03 栽培管理
施肥方案
01
02
03
04
基肥施用
在整地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作为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
提高土壤肥力。
苗肥施用
在红高粱出苗后,及时追施适 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幼苗
的生长和发育。
拔节肥施用
在红高粱拔节期,施用适量的 复合肥,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
种植风险与应对措施
种植风险
红高粱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风险,如 病虫害、气候变化、种植技术不当等。这些 风险可能导致产量下降、收益受损。
应对措施
加强病虫害防治,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 理安排播种时间,避免极端气候对生长的影 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的种植方 法和管理经验。同时,可考虑参加农业保险
储存期间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储存的高粱,如有潮湿、霉变 或虫害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避免损害扩大。
VS
防潮防虫
储存高粱的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 潮湿和虫害。可以在储存前对仓库进行清 洁和消毒处理,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05 红高粱种植效益分析
产量与收益概算
要点一
产量表现
红高粱是一种高产作物,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每亩产量 可达300-500公斤,甚至更高。
,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06 红高粱种植前景展望
新品种研发与推广
研发抗病、抗旱、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红高粱新品种,提高红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推广现代化的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加速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与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合作,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红高粱新品种,提高种植效 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外高粱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20世纪60年代,印度农业研究计划 16138份 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 12119份 1987年,98438份(美、印、中)
(三)高粱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研究
1.中国高粱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研究 “六五”开始,
农艺性状 营养性状 抗性性状
芽鞘色、幼苗色、株高、茎粗、主脉色 穗型、穗形、穗长、穗柄长、颖壳包被度 壳色、粒色、穗粒重、千粒重、生育期、分蘖性
(二)品质性状
适口性,营养成分, 蛋白质含量 老爪登(黑龙江巴彦)17.1% 美国普杜大学发现了高蛋白、高赖氨酸品系。 蛋白质为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赖氨酸受多基 因支配,主要是加性基因效应。
(三)抗性性状
ICRISAT筛选出大量抗病源、抗虫源、耐旱源。 中国抗丝黑穗病抗源。 美国将高粱耐旱分为花前和花后两种类型。 中国62份资源达一级耐旱指标。
美国 1954年 Stephens与 Holland 选育第一个雄性不育系 TX3197A,三系配套 1960年 杂交高粱95%
热带高粱转换计划 高株、晚熟(或不能开花)——矮株、早熟
印度
(三)国内外高粱育种动态
国内:专用化,优质、高产、多抗 以自选亲本系选育杂交种
种质资源的搜集与创新利用:高产,抗性
一、高粱起源和分类
(一)栽培高粱起源 Condolle (1882):起源于非洲
野生埃塞俄比亚高粱 野生轮生花序高粱 野生苏丹草
中国高粱起源
(二)高粱分类
1.历史上的分类 植物学分类
2.栽培高粱分类:6个亚系,31个种
(三)高粱的近缘植物 栽培高粱 2n=20
草型高粱(苏丹草、突尼斯草) 体细胞40个染色体高粱(2n=40) 体细胞10个染色体高粱
二、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
(一)我国高粱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
新中国成立前 1956年,征集高粱地方品种 16842份 1979~1984,征集2000余份 中国现已登记高粱品种资源 10414份
地方品种9652份,育成762份 食用 9895份,饲用、工艺用394份,糖用125份
中央和地方双轨保存制度
育种技术: 热带高粱转换、群体改良、远缘杂交、生物技术
二、高粱品种类型
生产上: 家系品种、杂种高粱
原产地和生态型上:
中国高粱(Kaoliang) 卡佛尔高粱(Kafir) 都拉高粱(Durra) 迈罗高粱(Milo) 菲特瑞塔高粱(Feterita) 赫格瑞高粱(Hegari) 印度高粱(Shullu)
(三)抗性性状遗传 1.高粱对蚜虫抗性的遗传 2.高粱对黑穗病抗性的遗传
(四)育性遗传 1.雄性不育性 2.雌性不育性
三、主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高粱主要性状基因定位 表
基因符号
建议符号 最初符号
Aaa Aa
性状
连锁群序号
文献

种子颜色 高度 茎秆 叶 熟性 胚乳
第三
Ayyangar, 1942
第三节 高粱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瘠薄、涝洼、盐碱地
区和饲料基地,发展高粱生产,既可利用其
他作物适应不了的自然条件,又能收到投
入少收益高的效果。
第一节 国内外高粱育种概况
一、国内外高粱育种成就 (一)我国高粱育种成就
20世纪20~30年代 甘肃陇南农业试验场 公主岭、熊岳城农事试验场
解放后 农家品种整理 自然变异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杂种优势利用
• 2000年,中国高粱播种面积88.96万 hm2,总产258.2万t。由于改进了栽培技 术,并普遍推广了杂交种,单位面积产量逐 渐上升,2001年为2903kg/ hm2 。

辽宁省是全国栽培高粱面积最大、
总产量最高的省份。高粱种植面积较大的
其他几个省区包括内蒙、黑龙江、吉林、
山西、河北,播种面积均超过7万hm2。在
高粱育种
高粱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C4作物 抗逆性强 杂种优势强 用途广泛
• 世界和我国高粱生产概况

高粱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种植在
亚洲、非洲和美洲。栽培面积最大的国
家是印度,其次是苏丹、尼日利亚和美国。
近几十年全世界高粱播种面积稳中有降,
下降最快的是亚洲。
(四)育性性状
筛选出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特异资源, (受细胞核和细胞质双重控制)
四、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
(一)直接利用
1951年,全国开展优良地方高粱品种鉴评。 高粱杂交育种晚、短。
1956年,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外国高粱种质资源的引进对我国高粱育种起到直接 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卢 庆善从ICRISAT引入 421A不育系,组配育成高粱杂 交种辽杂4号、6号、7号。
1956年 徐冠仁 高粱雄性不育系 TX3197A
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中期 组配高粱杂交种 7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优质育种 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 选育恢复系 组配 90年代后期~ 应用自选不育系、恢复系,专用型育种
优质、高产、多抗、专用 A2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无融合生殖
(二)国外高粱育种成就
(二)间接利用
选用地方高粱品种作杂交亲本,采取有 性杂交进行后代选择。
杂交种恢复系的选育
第四节 高粱自然变异选择育种
利用自然变异,进行单株选择,分系比较,从 中选出优良的圃 选育圃 鉴定圃 预试圃 品种比较试验圃
经验归纳:
(1)育种目标要明确,对材料要熟悉;
第二节 高粱育种目标及主要性状遗传与基因定位
一、高粱育种目标和性状指标
食用高粱 酿造用高粱 饲用高粱
子粒(单宁含量<0.2%) 饲草 糖用高粱(能源高粱)
二、高粱重要性状的遗传
(一)高粱品质性状遗传
1.子粒颜色 2.胚乳性状 3.单宁含量 4.着壳率 5.蛋白质含量
(二)株高和生育期遗传 1.株高 2.生育期
粗蛋白质、赖氨酸、单宁含量、角质率
抗倒伏性、抗丝黑穗病 抗干旱、抗水涝、耐瘠薄、耐盐碱、耐冷凉 抗蚜虫、抗玉米螟
2.国外高粱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研究
ICRISAT 20世纪80年代鉴定 19363份材料。
农艺性状 生理性状 抗性性状
三、高粱特异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基础
(一)农艺性状
大黄壳(安徽宿县)450cm 黏高粱(吉林辉南)63cm 国外最高655cm,最矮5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