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合集下载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高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用于制作酒精、饮料、食品等,因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高粱的生长环境与管理技术对于高粱的生产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本文将从高粱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高粱的生长环境1.土壤要求高粱适应性强,对土壤的适应性也广泛,但是对于土壤的类型和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高粱宜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保水性强、肥力适中、PH值为5.5~8.5,有机质含量大于1%的土壤。

土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采用各种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比如施用有机肥料等。

2.气候条件高粱的生长适温范围为15℃~35℃,以20℃~25℃为宜;最低温度在-3℃~0℃左右。

高粱对光照要求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顶部结实和粒重增加。

高温、干旱和风吹都会影响高粱的生长。

因此,在高温、干旱和风大的地区,应加强灌溉和防风工作,确保高粱的正常生长。

3.水分要求高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高粱生长期水分需求量大,缺水会导致生长受阻、花序形成不好、粒重轻等问题。

因此,高粱生长期要注重保水,选择土壤保水能力强的地区进行种植。

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人工灌溉方式,确保高粱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二、高粱的管理技术1.选择良种高粱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效果也不同。

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合的高粱品种。

同时,应选择耐旱、耐病、高产、高质的良种进行种植。

2.合理施肥高粱在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支持,故应根据高粱生长期不同阶段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施用适量的肥料。

高粱苗期施氮肥,促进高粱的生长;开花期施钾肥,提高粒饱度与质量;结实期施磷肥,促进籽粒生长发育。

3.合理密植高粱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高粱产量的大小。

因此,在决定种植密度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品种特点和种植目的等,科学、合理地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来说,密度以22 500~30 000株/亩为宜。

4.深耕细作由于高粱根系生长迅速,土层深入,而且较为粗壮,土壤松软度较差,则耕作应加强,耕深度达到20~30厘米。

红高粱种植栽培技术

红高粱种植栽培技术
种植间距
合理设置株距和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左右,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
03 栽培管理
施肥方案
01
02
03
04
基肥施用
在整地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作为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和
提高土壤肥力。
苗肥施用
在红高粱出苗后,及时追施适 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幼苗
的生长和发育。
拔节肥施用
在红高粱拔节期,施用适量的 复合肥,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
种植风险与应对措施
种植风险
红高粱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风险,如 病虫害、气候变化、种植技术不当等。这些 风险可能导致产量下降、收益受损。
应对措施
加强病虫害防治,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 理安排播种时间,避免极端气候对生长的影 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的种植方 法和管理经验。同时,可考虑参加农业保险
储存期间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储存的高粱,如有潮湿、霉变 或虫害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避免损害扩大。
VS
防潮防虫
储存高粱的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 潮湿和虫害。可以在储存前对仓库进行清 洁和消毒处理,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
05 红高粱种植效益分析
产量与收益概算
要点一
产量表现
红高粱是一种高产作物,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每亩产量 可达300-500公斤,甚至更高。
,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06 红高粱种植前景展望
新品种研发与推广
研发抗病、抗旱、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红高粱新品种,提高红高粱的产量和品质。
推广现代化的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加速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与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合作,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红高粱新品种,提高种植效 益。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高粱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栽培于全球各地,其生长环境和管理技术对于高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就高粱的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粱生长环境1. 温度高粱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

高温会导致高粱的萌芽期缩短,生长势较弱,同时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而低温则会使高粱生长缓慢,影响其生长发育。

2. 光照高粱是一种喜光作物,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株生长茁壮,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种植高粱的地区应尽量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树荫和建筑物的遮挡。

3. 土壤高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渗透性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的壤土为宜。

高粱对于PH值的要求较宽松,在6-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是要避免土壤酸碱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4. 湿度高粱对湿度要求较高,但由于高粱生长期较为短暂,因此对于干旱的抗性较强。

但是在生长初期和开花结果期,适宜的湿度有利于高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二、高粱管理技术1.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一种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润的重要方法。

通过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高粱的生长发育。

2. 合理施肥高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合理施肥非常重要。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同时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补充各种养分,以保证高粱的正常生长。

3. 控制病虫害高粱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种植,选择抗病虫害强的品种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高粱的种植密度直接关系到高粱的产量,一般来说,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高粱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植株的生长。

但是种植密度过大也会导致光照不足和病虫害的加重,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5. 剪除返青高粱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返青,及时剪除返青可以保持高粱植株的营养均衡,促进生长发育。

高粱种植方法和技术

高粱种植方法和技术

高粱种植方法和技术高粱是一种既可作为粮食又可作为饲料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能够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并且对旱涝、荒盐、高温等环境条件适应性很强。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粱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一、选种高粱的良种选取非常重要,种子应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繁殖。

同时要注意购买有证明认证的品种种子。

在选种的过程中应当扣除变异、病虫害等现象,确保优质、适应性强的高粱种子。

二、地块选择和准备高粱喜欢温暖、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于是,选地首先要选择光照充足的地块,以便高粱能正常生长。

其次应选择肥沃的土壤,并在播种前将地块整地松土,并进行翻耕、平整及施肥等工作。

三、育苗高粱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栽培,一般在3月份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基本处理,如半年以上储存的种子严格消毒,以避免病害的发生。

然后,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种子变老发芽不良。

浸泡后将种子取出并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待表面稍干后进行播种。

四、播种爆种高粱适合春播,选择播期以各地地气环境为准,一般时间以春季气候稳定为宜。

播种的方法很简单,将种子均匀撒在经过耙平的定植床中,用耙子轻轻覆盖土壤即可,应注意种子的均匀性,小型农具播种机为佳。

五、栽培技术(1)田间拓宽:高粱30cm左右,中间空隙15cm左右,间隔距离10-15cm,株高180-200cm。

(2)深翻耕田:在秋季铲去残膜,并翻深耕田,营造松蓬松的土质和地下宽敞的空间,以便为高粱的生长提供宽阔的场地。

(3)肥料:高粱对于肥料需求量特别大,可在上种前施入磷钾肥。

还可以在生长期间进行追肥,一般每次在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追肥。

(4)出现病害时,及时采取对策进行治疗,严禁盲目使用农药,以免对农作物和人畜产生伤害。

(5)灌溉保湿:高粱需保持足够的土壤湿度,但不要使土壤过于湿润,尤其是在大量晴天和高温天气下。

六、收获期和方法高粱在9月或10月即可进行采收,采用机械收割机械或手工收割。

高粱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栽培技术要点

高粱栽培技术要点高粱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遍布全球各地。

高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种植在温带和热带地区,主要被用作食品和饲料。

在各种作物中,高粱的生长期最长,也是最为耐旱的一种作物之一。

在高温和低降水量的环境下,高粱的产量和品质都能保持得较为稳定。

因此,高粱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作物,备受农民喜爱。

那么,高粱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土壤要求高粱喜阳怕湿,适宜种植在条件中等的土壤上。

由于高粱根系浅而密,而且比较喜欢肥沃的土壤,因此选择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是非常必要的。

高粱对土壤的pH值要求不高,但建议选择pH值在6.5-8.0之间的土壤。

二、育苗高粱一般可以用播种和育苗两种方法进行繁殖。

在温度较低的地区,育苗是更为合适的一种方法。

高粱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初进行,苗期为20天左右。

在育苗前,需要先准备好种子,并用50℃的水浸泡,使种子逐渐吸水发芽,并在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进行生长。

在苗期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苗期中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播种高粱适合在5~6月份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需要在土地上进行深翻并施以足够的肥料,以保证植株能在较好的生长环境中进行生长。

在播种时,需掌握适宜的种植时间和深度。

建议播种时采用经过预处理的种子,并按照适宜的种植密度进行播种,以保证植株之间的空间距离适宜。

四、浇水高粱生长期一般在夏季,这个时候气温较高,太阳较为充足,但也容易出现旱情。

因此,在生长期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浇水,保证植株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并保持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品质。

五、施肥高粱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建议在播种前充分施肥,使土壤富有养分,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在生长期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以提高植株的养分含量,保证高产和优质。

六、病虫害防治高粱主要有颈部腐烂病、锈病和高粱螟等病虫害。

在高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治疗或自然防止病虫害的方法,以保证植株能够有较好的生长和产量。

高粱栽培技术

高粱栽培技术

高粱栽培技术高粱属于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是古老的谷类作物之一。

高粱的种类甚多,按高粱穗的外观色泽,一般随种皮中单宁含量的增加,粒色由浅变深,可以分为白高粱、红高粱、黄高粱等。

胚乳按结构分为粉质、角质、蜡质、爆粒等类型。

高粱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

高粱脱壳后即为高粱米,子粒呈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

高粱米一般含淀粉60%一70%。

高粱中含的脂肪及铁较大米多,高粱皮膜中含有一些色素和鞣酸,加工过粗,则饭红色,味涩,不利蛋白质的吸收消化。

高粱有一定的药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

一、高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㈠温度。

高粱是喜温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都要求较高的温度。

一定的高温可以提早幼穗分化,低温则可延迟幼穗分化。

这种特性称为高粱的感温性。

高粱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内,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44—50℃。

高粱幼苗不耐低温和霜冻。

出苗至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

拔节至抽穗期为高粱生育的旺盛时期,适宜温度为25—30℃。

过高温度会使植株发育加快,茎秆细弱,提早抽穗,穗小码稀。

开花至成熟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最适温度为26—30℃,低温会使花期推迟,开花过程延长,影响授粉,如遇高温和伏旱,会使结实率降低。

灌浆阶段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子粒灌浆成熟。

㈡水分。

高粱具有抗旱能力,不仅能抗土壤干旱,也能耐大气干旱。

同时高粱又具有耐涝性,其耐涝性在孕穗期以后尤为明显。

在抽穗后如遇连续降雨,在短期内淹水不没顶,仍能获得一定产量。

苗期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拔节孕穗期占50%,这期间如水分不足,会影响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孕穗至开花期占15%,水分不足会造成“掐脖子”,是高粱需水临界期;灌浆期占20%;成熟期占5%左右。

全生育期降雨400—500mm分布均匀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㈢光照。

高粱是喜光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条件。

高粱的储存管理制度

高粱的储存管理制度

高粱的储存管理制度一、前言高粱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为了确保高粱的储存质量,保障粮食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的储存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结合高粱的特点,探讨高粱的储存管理制度。

二、高粱的特点高粱是一种耐旱、耐寒的作物,适应性强,生长期短。

高粱的籽粒呈椭圆形,外皮多为红色或黄色,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高粱的籽粒呈淘米弯、头大尾小、壳厚胚小、脱壳难等特点。

三、高粱的储存管理制度1. 储存环境的要求(1)通风透气:储存粮食的仓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排除仓内潮气,防止粮食受潮发霉。

(2)干燥防潮:储存粮食的仓房要保持干燥,防止粮食受潮发霉,可在仓房内放置除湿剂或开启空调等设备。

(3)防虫防鼠:储存粮食的仓房要做好防虫防鼠工作,可以在仓房四周设置灭虫剂或设置捕鼠器等设备。

2. 储存容器的选择高粱的储存主要采用谷仓、仓房等容器进行储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

谷仓适用于小规模的储存,仓房适用于大规模的储存。

3. 储存前的处理在储存高粱之前,需要对高粱进行清理、筛选、熏蒸等处理,确保高粱的质量。

清理主要是除去杂质、霉变粮食等不良粮食,筛选主要是根据粮食的大小、形状等特点进行分级,熏蒸主要是通过熏蒸技术去除粮食中的害虫。

4. 储存管理(1)定期检查:储存高粱的仓库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粮食受潮、发霉。

(2)保持干燥:保持仓库内干燥,可设置适当的除湿设备。

(3)密封保鲜:对于已包装好的高粱,应尽量保持密封,防止粮食受潮。

(4)控制温度:储存高粱的仓库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粮食受潮、发霉。

5. 储存期限高粱的储存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超过一年后粮食可能会发霉变质,影响质量。

四、总结高粱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储存管理对于保障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储存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粮食的保存率,确保粮食的质量,为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高大家对高粱的储存管理的认识。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

高粱生长环境及管理技术高粱(sorghum)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中国被广泛种植。

下面将介绍高粱的生长环境要求和常用的管理技术。

高粱生长环境要求:1. 土壤要求:高粱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对酸碱度适应性较强,但喜欢土壤pH值为6-7的中性土壤。

土壤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 温度要求:高粱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摄氏度。

高温会抑制高粱的生长发育,低温会影响其抽穗结实。

3. 光照要求:高粱喜欢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需接受6小时以上的光照。

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高粱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4. 水分要求:高粱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苗期和拔节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证生长发育。

但在成熟期要适度控制水分,以免影响籽粒质量。

1. 播种选择:高粱一般采用播种法种植。

播种前要选择健康、无害虫和病毒的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

适宜的播种时间是在土壤温度达到10-12摄氏度时进行。

2. 施肥技术:高粱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一般在施肥前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科学施肥,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3. 病虫害防治:高粱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特别是纹枯病、褐飞虱等。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进行监测和防治。

4. 病草害防治:高粱的生长期内需要进行定期病草害防治。

除草可以采用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和覆膜除草等方法,保持高粱生长环境的整洁和光照充足。

5. 灌溉管理:高粱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适时灌溉,注意避免积水和过度灌溉,以免引发病害。

高粱的生长环境要求和管理技术对于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农民在种植高粱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以获得丰收的果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发布时间:2006-6-20 14:19:35 来源:河源农业信息网朱芳华
通过休眠的有生活力的高粱种子,在适当条件下发芽,露出胚根胚芽,在生产上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时称出苗。

播种至出苗约需3至10天,依据环境条件适宜性而异。

发芽最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百分之60至70,发芽最低温度为摄氏7度,最适温度18至35度,播种至出苗约需大于摄氏10度积温66至68度。

从出苗至拔节前为幼苗生长期,春播约30至45天,夏播约22至28天。

三叶期前幼苗养分主要来源于种子。

幼苗期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摄氏20至25度,土壤含水量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五。

幼苗生长期,根系生长较多较快。

地上节间迅速伸长、茎基部变圆时为拔节,通常将拔节作为穗分化开始。

一般由拔节至顶叶展开之前,经历25至40天左右。

拔节后,株高明显增加,叶面积和干物重迅速增加,本期末根数、根长和叶面积达最大值,支持根从近地面1至3节上陆续长出,茎叶复被白色蜡粉。

拔节后植株幼穗分化,经历生长锥伸长、枝梗分化、小穗小花分化、雌雄蕊分化、减数分裂和花器形成6个阶段。

此期要求适宜温度(摄氏25至30度,上限为38度,下限为16至20度),同时光照不足影响穗粒数。

高粱对水分最敏感期在小花分化阶段。

穗从顶叶叶鞘抽出即抽穗,抽穗后约3天开始开花,抽穗至开花完毕约需10至15天,开花末期株高达最大值。

下部叶陆续变黄脱落,叶面积逐渐衰减。

气温摄氏25至30度,相对湿度百分之85至95时开花最盛,抽穗开花期为需水第二临界期,需水较多,但雨水过多也易造成穗下部分枝与小穗退化,土壤含水量以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百分之70为宜。

开花之后至成熟为灌浆成熟期,约30至40天,开花后2至3天籽粒开始膨大,受精后10至20天为乳熟灌浆期,籽粒为绿色,以后进入蜡熟期,内容物继续累积并呈蜡质状,再后籽粒进入完熟期,籽粒和颖壳变为品种固有颜色,种脐出现黑层,内含物已成固体。

此期适宜温度为摄氏20至24度,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百分之70左右,蜡熟后可降至百分之50至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