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概率-2018年高考数学(理)母题题源系列(江苏专版)(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江苏卷)含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 7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绝密★启用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 4 页,均为非选择题(第 1 题~第 20 题,共 20 题)。

本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片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从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试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 ,其中 是锥体的底面积, 是锥体的高.........1. 已知集合【答案】{1,8}, ,那么 ________.【解析】分析:根据交集定义详解:由题设和交集的定义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交集及其运算,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求结果.2. 若复数 满足 ,其中 i 是虚数单位,则 的实部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进行化简,再根据复数实部概念求结果详解:因为,则 ,则 的实部为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的实部为、虚部为、模为、对应点为、共轭复数为.3.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答案】90【解析】分析:先由茎叶图得数据,再根据平均数公式求平均数点睛:的平均数为.4.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的值为________.【答案】8【解析】分析:先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再计算,若不成立,结束循环,输出结果.详解:由伪代码可得,因为,所以结束循环,输出点睛:本题考查伪代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难度较小.5.函数【答案】[2,+∞)的定义域为________....【解析】分析:根据偶次根式下被开方数非负列不等式,解对数不等式得函数定义域 详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解得 ,即函数 的定义域为 .点睛:求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往往需转化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 6. 某兴趣小组有 2 名男生和 3 名女生,现从中任选 2 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 2 名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确定总基本事件数,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详解:从 5 名学生中抽取 2 名学生,共有 10 种方法,其中恰好选中 2 名女生的方法有 3 种,因此所求概率为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 (4)排列组合法(理科):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 7. 已知函数 【答案】【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 的值是________.,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 (A >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 ;(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由求减区间.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双曲线 的右焦点 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其离心率的值是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确定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再根据条件求离心率 点睛: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b ,焦点在渐近线上的射影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a .9. 函数 满足 ,且在区间 上, 则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周期将自变量转化到已知区间,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值,再代入对应函数解析式求结果.详解:由 得函数 的周期为 4,所以 因此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0.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 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分析组合体的构成,再确定锥体的高,最后利用锥体体积公式求结果 详解:由图可知,该多面体为两个全等正四棱锥的组合体,正四棱锥的高为 1,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3.所以该多面体的体积为点睛: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几何体的定义,真正把握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可以根据条件构建几何模型,在几何模型中进行判断;求一些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时,常用割补法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几何体进行解决.11. 若函数 ________.【答案】– 在 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 在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解析】分析:先结合三次函数图象确定在确定函数最值,即得结果.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的条件,求出参数 a ,再根据单调性详解:由得 ,因为函数在 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且 ,所以,因此从而函数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点睛:对于函数零点个数问题,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草图确定其中参数取值条件.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等.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交于另一点 D .若中,A 为直线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 ,以 AB 为直径的圆 C 与直线 l,则点 A 的横坐标为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确定圆方程,再利用方程组解出交点坐标,最后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求结果 详解:设,则由圆心 为 中点得 易得,与 联立解得点 D 的横坐标 所以 .所以,由因为得,所以或,点睛:以向量为载体求相关变量的取值或范围,是向量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曲线方程等相结合的一类综合问题.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或解不等式或求函数值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13. 在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的平分线交 于点 D ,且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90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详解:由题意可知, ,由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化简得,因此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则 的最小值为 .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14. 已知集合数列.记 为数列 ,的前 n 项和,则使得 .将 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成立的 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7【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确定满足条件的项数的取值范围,再列不等式求满足条件的项数的最小值.详解:设 ,则由得所以只需研究是否有满足条件的解,此时, , 为等差数列项数,且 .由得满足条件的 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将原数列转化为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和 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分段型(如 ),符号型(如 ),周期型(如 )........(程或演算步骤.15.在平行六面体中,.求证:(1);(2).【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行六面体得线线平行,再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论;2)先根据条件得菱形ABB1A1,再根据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以及已知垂直条件,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线面垂直,最后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结论.详解: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 AB 1⊥平面 A 1BC .因为 AB 1 平面 ABB 1A 1,所以平面 ABB 1A 1⊥平面 A 1BC .点睛:本题可能会出现对常见几何体的结构不熟悉导致几何体中的位置关系无法得到运用或者运用错误,如柱体的概念中包含“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且对应边互相平行,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再如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中都是已知条件,缺少对这些条件的应用可导致无法证明 16. 已知 (1)求(2)求为锐角,的值;的值., .【答案】(1)(2)【解析】分析:先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公式得,再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得结果.,再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得结果;(2)先根据二倍角正切详解:解:(1)因为 ,,所以 .因为,所以,因此,.(2)因为 为锐角,所以.又因为因此因为,所以.,所以 ,,因此,.点睛:应用三角公式解决问题的三个变换角度(1)变角:目的是沟通题设条件与结论中所涉及的角,其手法通常是“配凑”.(2)变名:通过变换函数名称达到减少函数种类的目的,其手法通常有“切化弦”、“升幂与降幂”等.(3)变式: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使其更贴近某个公式或某个期待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有:常值代换”、“逆用变用公式”、“通分约分”、“分解与组合”、“配方与平方”等.17. 某农场有一块农田,如图所示,它的边界由圆 O 的一段圆弧(P 为此圆弧的中点)和线段 MN 构成.已知圆O的半径为40米,点P到MN的距离为50米.现规划在此农田上修建两个温室大棚,大棚Ⅰ内的地块形状为矩形ABCD,大棚Ⅱ内的地块形状为MN所成的角为.,要求均在线段上,均在圆弧上.设OC与(1)用分别表示矩形和的面积,并确定的取值范围;(2)若大棚Ⅰ内种植甲种蔬菜,大棚Ⅱ内种植乙种蔬菜,且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求当为何值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答案】(1)矩形ABCD的面积为800(4sinθcosθ+cos△θ)平方米,CDP的面积为1600(cosθ–sinθcosθ),sinθ的取值范围是[,1).(2)当θ=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解析】分析:(1)先根据条件求矩形长与宽,三角形的底与高,再根据矩形面积公式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结果,最后根据实际意义确定据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取法.的取值范围;(2)根据条件列函数关系式,利用导数求极值点,再根详解:解:(1)连结PO并延长交MN于H,则PH⊥MN,所以OH=10.过O作OE⊥BC于E,则OE∥MN,所以∠COE=θ,故OE=40cosθ,EC=40sinθ,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2×40cosθ(40sinθ+10)=800(4sinθcosθ+cosθ),△CDP的面积为×2×40cosθ(40–40sinθ)=1600(cosθ–sinθcosθ).过N作GN⊥MN,分别交圆弧和OE的延长线于G和K,则GK=KN=10.令∠GOK=θ,则sinθ0=,θ0∈(0,).当θ∈[θ,)时,才能作出满足条件的矩形ABCD,所以sinθ的取值范围是[,1).答:矩形ABCD的面积为800(4sinθcosθ+cos△θ)平方米,CDP的面积为1600(cosθ–sinθcosθ),sinθ的取值范围是[,1).(2)因为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4∶3,设甲的单位面积的年产值为4k,乙的单位面积的年产值为3k(k>0),则年总产值为4k×800(4sinθcosθ+cosθ)+3k×1600(cosθ–sinθcosθ)=8000k(sinθcosθ+cosθ),θ∈[θ,).设f(θ)=sinθcosθ+cosθ,θ∈[θ0,),则令,得θ=,.当θ∈(θ,)时,当θ∈(,)时,,所以f(θ)为增函数;,所以f(θ)为减函数,因此,当θ=时,f(θ)取到最大值.答:当θ=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点睛: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步骤一般有两步:一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是利用数学内部的知识解决问题.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过点,焦点,圆O的直径为.(1)求椭圆C及圆O的方程;(2)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①若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的坐标;②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两点.若的面积为,求直线l的方程.【答案】(1)椭圆C的方程为;圆O的方程为(2)①点P的坐标为;②直线l的方程为【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易得圆的半径,即得圆的标准方程,再根据点在椭圆上,解方程组可得a,b,即得椭圆方程;(2)第一问先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得一方程,再根据直线与椭圆相切得另一方程,解方程组可得切点坐标.第二问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得三角形底边边长,再结合①中方程组,利用求根公式以及两点间距离公式,列方程,解得切点坐标,即得直线方程.详解:解:(1)因为椭圆C的焦点为可设椭圆C的方程为.又点所以,解得,在椭圆C上,因此,椭圆C的方程为.因为圆O的直径为,所以其方程为.(2)①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则,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即.由,消去y,得.(*)因为直线l与椭圆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因为,所以.因此,点P的坐标为.②因为三角形OAB的面积为,所以,从而.设,由(*)得所以,.因为,所以,即,解得舍去),则,因此P的坐标为.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点睛:直线与椭圆的交点问题的处理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设出点的坐标,运用“设而不求”思想求解;二是设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交点坐标,适用于已知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的情况.19.记分别为函数的导函数.若存在,满足且,则称为函数与的一个“S点”.(1)证明:函数(2)若函数与与不存在“S点”;存在“S点”,求实数a的值;(3)已知函数,.对任意,判断是否存在,使函数与在区间内存在“S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a 的值为(3)对任意 a >0,存在 b >0,使函数 f (x )与 g (x )在区间(0,+∞)内存在“S 点”.【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S 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根据方程组无解证得结论; 2)同(1)根据“S 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解方程组可得 a 的值;(3)通过构造函数以及结合 “S 点”的定义列两个方程,再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解:(1)函数 f (x )=x ,g (x )=x 2+2x -2,则 f ′(x )=1,g ′(x )=2x +2.由 f (x )=g (x )且 f ′(x )= g ′(x ),得,此方程组无解,因此,f (x )与 g (x )不存在“S ”点.(2)函数则,.,设 x 0 为 f (x )与 g (x )的“S ”点,由 f (x 0)与 g (x 0)且 f ′(x 0)与 g ′(x 0),得,即,(*)得,即 ,则 .当时, 满足方程组(*),即 为 f (x )与 g (x )的“S ”点.因此,a 的值为 .(3)对任意 a >0,设因为所以存在 ∈(0,1),使得,令 .,且 h (x )的图象是不间断的,,则 b >0.函数,则.由 f (x )与 g (x )且 f ′(x )与 g ′(x ),得.(,即(**)此时, 满足方程组(**),即 是函数 f (x )与 g (x )在区间(0,1)内的一个“S 点”.因此,对任意 a >0,存在 b >0,使函数 f (x )与 g (x )在区间(0,+∞)内存在“S 点”.点睛:涉及函数的零点问题、方程解的个数问题、函数图象交点个数问题,一般先通过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变化趋势等,再借助函数的大致图象判断零点、方程根、交点的情况,归根到底还是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极值,然后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到解题的思路 20. 设 (1)设(2)若是首项为 ,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若 对,证明:存在是首项为 ,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均成立,求 d 的取值范围;,使得 对 均成立,并求 的取值范围(用表示).【答案】(1)d 的取值范围为(2)d 的取值范围为.,证明见解析。

高考数学母题解密专题06 双曲线附答案解析(江苏专版)

高考数学母题解密专题06 双曲线附答案解析(江苏专版)

(a>0,b>0)与直线 y= 3 x 无交点,则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江苏省南通市 2020 届高三下学期 6 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已知离心率 e 2 的双曲
x2 线 D: a2
y2 b2
1(a
0,b 0)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 F2 ,虚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双曲线 C 的渐近线方程为 y x ,且它的一个焦点为 F ( 2,0) ,则双曲线 C 的一条准
线与两条渐近线所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 4.(2020 届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高三下学期
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抛物线 y2=4x 的准线是双
bc c
b



b
3 c , 因 此 a2 c2 b2 c2 3 c2 1 c2 , a 1 c ,
2
44
2
e 2.
【 名 师 点 睛 】 ( 1) 已 知 双 曲 线 方 程
x2 a2
y2 b2
1(a
0, b
0) 求


线

x2 y2 0 y b x ;
a2 b2
a
(2)已知渐近线 y mx 可设双曲线方程为 m2 x2 y2 ( 0) ;
(三)求双曲线的离心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由条件寻找 a, c 满足的等式或不等式,一般利用双曲线中 a,b,c 的关系
c2
a2
b2
将双曲线的离心率公式变形,即 e
c a
1 b2 a2
1
,注意区分
1
b2 c2
双曲线中 a,b,c 的关系与椭圆中 a,b,c 的关系,在椭圆中 a2 b2 c2 ,而在双

(江苏专版)高考数学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03 算法初步(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江苏专版)高考数学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03 算法初步(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专题03算法初步【母题来源一】【2019年高考某某卷】下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______________.【答案】5【分析】结合所给的流程图运行程序确定输出的值即可. 【解析】执行第一次,1,1422x S S x =+==≥不成立,继续循环,12x x =+=; 执行第二次,3,2422x S S x =+==≥不成立,继续循环,13x x =+=; 执行第三次,3,342xS S x =+==≥不成立,继续循环,14x x =+=;执行第四次,5,442xS S x =+==≥成立,输出 5.S =【名师点睛】识别、运行流程图和完善流程图的思路: (1)要明确流程图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2)要识别、运行流程图,理解框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 (3)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并验证.【母题来源二】【2018年高考某某卷】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 的值为______________.【答案】8【解析】由伪代码可得3,2;5,4;7,8I S I S I S ======, 因为76>,所以结束循环,输出8.S =【母题来源三】【2017年高考某某卷】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x 的值为116,则输出y 的值是__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由题意得212log 216y =+=-,故答案为2-. 【名师点睛】算法与流程图的考查,侧重于对流程图循环结构、条件结构和伪代码的考查.先明晰算法及流程图的相关概念,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伪代码,其次要重视循环的初始条件、循环次数、循环的终止条件,要通过循环规律,明确流程图研究的数学问题,是求和还是求项.【命题意图】(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3)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命题规律】高考中对流程图的考查,主要是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其中循环结构为重点,考查程序运行后的结果,或考查控制循环的条件,流程图常与函数、数列、不等式等知识点结合考查.高考中对算法语句的考查,主要是以伪代码的形式重点考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结合某某近几年的高考,此部分的考查基本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流程图表示的算法;二是伪代码表示的算法.【方法总结】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的常见问题及解题策略:(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2)条件结构利用条件结构解决算法问题时,重点是判断框,判断框内的条件不同,对应的下一框中的内容和操作要相应地进行变化,故要重点分析判断框内的条件是否满足.(3)循环结构①已知流程图,求输出的结果.可按流程图的流程依次执行,最后得出结果.②完善流程图问题,结合初始条件和输出结果,分析控制循环的变量应满足的条件或累加、累乘的变量的表达式.③对于辨析流程图功能问题,可将程序执行几次,即可根据结果作出判断.1.【某某省某某市2018-2019学年高三考前模拟检测数学试题】某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x ,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若输出的63【答案】7【解析】执行第一次循环时,有1n =,21x a =+; 执行第二次循环时,有2n =,43x a =+; 执行第三次循环时,有3n =,87x a =+, 此时有4n =,输出87x a =+. 所以8763a +=,故7a =. 故填7.【名师点睛】对于流程图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情形逐步计算,计算时关注各变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判断条件决定输出何种计算结果.对于本题,按流程图逐个计算后可得关于a 的方程,解出a 即可. 2.【某某省某某市2019届高三模拟练习卷(四模)数学试题】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的S 的值为_______.【答案】17【解析】模拟执行程序代码,可得S =3.第1步:i =2,S =S +i =5; 第2步:i =3,S =S +i =8; 第3步:i =4,S =S +i =12; 第4步:i =5,S =S +i =17. 此时,退出循环,输出S 的值为17. 故答案为17.【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代码,正确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 ,S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求解时,模拟执行程序代码,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 ,S 的值,即可得解输出的S 的值.3.【某某省某某市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则输出的a 的值为_______.【答案】9【解析】初始值1,0n a ==,第一步:033,1124a n =+==+=<,继续执行循环; 第二步:336,2134a n =+==+=<,继续执行循环; 第三步:639,314a n =+==+=,结束循环,输出9a =. 故答案为9.【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分析框图的作用,逐步执行,即可得出结果.4.【某某省某某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某某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b 的值为_______.【答案】8【解析】第1步:a>10不成立,a=a+b=2,b=a-b=1;第2步:a>10不成立,a=a+b=3,b=a-b=2;第3步:a>10不成立,a=a+b=5,b=a-b=3;第4步:a>10不成立,a=a+b=8,b=a-b=5;第5步:a>10不成立,a=a+b=13,b=a-b=8;第6步:a>10成立,退出循环,输出b=8.故答案为8.【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对循环体每次循环需要进行分析并找出内在规律,属于基础题.对于本题,根据程序框图,写出每次运行结果,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b的值.5.【某某省七市(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宿迁、某某)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出y的值为4,则输入x的值为_______.【答案】−1【解析】当1x ≤时,由流程图得:3y x =-, 令34y x =-=,解得:1x =-,满足题意. 当1x >时,由流程图得:3y x =+, 令34y x =+=,解得:1x =,不满足题意. 故输入x 的值为1-.【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流程图知识,考查分类思想及方程思想,属于基础题.求解时,对x 的X 围分类,利用流程图列方程即可得解.6.【某某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数学试题】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最后输出的i 的值为_______.【答案】8【解析】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得:1T =,2i =,6T <成立,212T =⨯=,224i =+=; 6T <成立,224T =⨯=,426i =+=;6T <成立,428T =⨯=,628i =+=, 6T <不成立,结束循环,输出8i =.故答案为8.【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语句及其执行流程,属于基础题.按程序图依次执行即可得解. 7.【某某省某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测试数学试题】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若输出的y 的值为13,则输入的x 的值是_______.【答案】8【解析】输出13y =,若6y x =,则1326x =>,不合题意; 若5y x =+,则1358x =-=,满足题意. 本题正确结果为8.【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算法中的If 语言,属于基础题.根据伪代码逆向运算求得结果.8.【某某省某某中学2019届高三3月月考数学试题】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最后输出的a 的值为_______.【答案】4【解析】模拟执行程序代码,可得i =1,a =2,满足条件i 2≤,执行循环体,a =1⨯2,i =2; 满足条件i 2≤,执行循环体,a =1⨯22⨯,i =3, 不满足条件i 2≤,退出循环,输出a 的值为4. 故答案为4.【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正确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i ,a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当i =3时,不满足条件退出循环,输出a 的值即可,属于基础题.9.【某某省某某市(苏北三市(某某、某某、某某))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运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的结果S 为_______.【答案】21【解析】第1步:3,9I S ==; 第2步:5,13I S ==; 第3步:7,17I S ==;第4步:9,21I S ==,退出循环,输出21S =. 故答案为21.【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和语句,当循环的次数不多或有规律时,常采用模拟循环的方法解答.求解时,由已知中的程序代码可得: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S 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答案.10.【某某省某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数学试题】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答案】205【解析】阅读伪代码可知,I 的值每次增加2,23S I =+, 跳出循环时I 的值为101I =,输出的S 值为21013205S =⨯+=. 故答案为205.11.【某某省某某市2019届高三5月高考信息卷数学试题】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 的值为_______.【答案】7【解析】程序执行中的数据变化如下:1,3,k S ==133,123S k =⨯==+=, 继续运行,339,325S k =⨯==+=;继续运行,9545,527S k =⨯==+=,S >10,此时退出循环,输出k =7, 故答案为7.12.【某某省高三某某中学、宜兴中学、梁丰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联合调研测试数学试题】中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一种多项式简化算法,如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2n =,1x =,依次输入的a 为1,2,3,运行程序,输出的s 的值为_______.【答案】6【解析】第一次输入1a =,得1s =,1k =,判断否;第二次输入2a =,得3s =,2k =,判断否;第三次输入3a =,得6s =,3k =,判断是,退出循环,输出6s =,故答案为6.【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循环结构流程图,要注意每次循环后得到的字母取值,属于基础题.求解时,先代入第一次输入的a ,计算出对应的,s k ,判断为否,再代入第二次输入的a ,计算出对应的,s k ,判断仍为否,再代入第三次输入的a ,计算出对应的,s k ,判断为是,得到输出值.13.【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下图是某算法的伪代码,输出的结果S的值为_______.【答案】16【解析】运行结果依次为:i =1,S =1,1<6,i =3,S =4;3<6,i =5,S =9;5<6,i =7,S =16,7>6,输出S =16.故答案为16.【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算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直接按照算法的伪代码运行即得结果.14.【某某省某某市基地学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数学试题】运行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若输入的63a b ==,,则输出的x 的值为_______.【答案】0【解析】由6a =,3b =得:3x =,循环后:4b =,5a =;由4b =,5a =得:1x =,循环后:2b =,4a =;由2b =,4a =得:2x =,循环后:3b =,3a =;由3b =,3a =得:0x =,输出结果:0x =,本题正确结果为0.【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属于基础题.求解时,按照程序框图依次运算,不满足判断框中条件时输出结果即可.15.【某某省某某、某某、某某、苏北四市七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2月)模拟数学试题】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b 的值为_______.【答案】7【解析】初始值:a =0,b =1.第1次循环:a =1,b =3,满足a <15;第2次循环:a =5,b =5,满足a <15;第3次循环:a =21,b =7,不满足a <15,退出循环,输出b =7.故答案为7.【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算法流程图,由于循环的次数不多,故可采用模拟程序运行的方法进行.。

2018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理)

2018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理)

2018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理)1.已知集合A={0,1,2,8},B={-1,1,6,8},则AB={-8,-6,-1,0,2,6,8}。

2.设复数z=x+yi,则有ix=y+1,即y=-x/2+1/2.因此z的实部为x=-y/2+1/2.3.根据茎叶图可知,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为60、61、62、63、64.因此它们的平均数为62.4.根据伪代码,S的初始值为0,然后进行循环,每次将S加上i的平方。

最后输出S的值即可得到答案。

5.由于log2(x-1)的定义域为x>1,因此函数f(x)的定义域为x>1.6.从2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2名学生,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方案数为C(3,2)。

总的方案数为C(5,2)。

因此所求概率为C(3,2)/C(5,2)=3/10.7.根据函数图象关于x=0对称可知,sin(2x+π/2)的图象关于y=0对称。

因此sin(2x+π/2)=-XXX。

因此y=-sin2x。

8.双曲线的离心率为c/a。

根据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公式可得c=ab/3.因此离心率为3/2.9.当-2<x≤0时,f(x)=2;当0<x≤2时,f(x)=cos(πx/2)。

因此f(15)=f(3)=cos(3π/2)=-1.10.以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多面体为一个正八面体。

因此它的体积为(2√2)³=16√2.11.由于f(x)在(0,∞)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因此f(x)在(0,∞)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

又因为f(-1)和f(1)异号,因此f(x)在(-1,1)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设该零点为x0,则f(x)在(-1,x0)上单调递增,在(x0,1)上单调递减。

因此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x0)和f(-1)或f(1)中的较大值和较小值。

设f(x0)=y,则y²=4x0³-a²x0²+4x0-4.由于f(x)在(-1,1)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因此y>0.因此y²+4=a²x0²-4x0+20>16.因此y>2.因此f(-1)+f(1)+2y>2-2/y+2+y>4.12.设A的坐标为(2t,t),则B的坐标为(5-2t,-2t)。

专题06概率-十年高考(2009-2018)之高三数学分项与解读(江苏专版)(Word版含解析)

专题06概率-十年高考(2009-2018)之高三数学分项与解读(江苏专版)(Word版含解析)

【考情概览】年份题号考点难度层次考查内容,方式,模型等学科素养2018 6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17 7 概率简单几何概型数学计算2016 7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15 5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14 4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13 7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12 6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11 5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10 3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2009 5 概率简单古典概型数学计算【命题规律】古典概型主要考查实际背景的等可能事件,通常与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 几何概型主要考查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构成事件区域的长度、角度、面积、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注重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真题展示】【2009江苏,5】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的概率为▲ .【答案】0.2【2010江苏,3】盒子中共有大小相同的3只白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摸出两只球,则它们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答案】1 2【解析】基本事件总数为C24=6种情况,其中颜色不同共有C13×1=3种情况,所以所求概率为36=12.【2011江苏,5】从1,2,3,4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两个数,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3的两倍的概率是 . 【答案】31 【解析】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概念和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是B 级要求,容易题.由题意得取出的两个数为: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共六种基本情况,则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的为1和2及2和4两种,所以所求的概率为3162=.要熟知概率的概念和古典概型及几何概型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2012江苏,6】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35【解析】由题意可知,这10个数分别为1,-3,9,-27,81,-35,36,-37,38,-39,在这10个数中,比8小的有5个负数和1个正数,故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所求概率63105P ==. 【2013江苏,7】现有某类病毒记作X m Y n ,其中正整数m ,n (m ≤7,n ≤9)可以任意选取,则m ,n 都取到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2063【2014江苏,4】从1,2,3,6这四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两个数的乘积为6的概率为 . 【答案】13【解析】从1,2,3,6这4个数中任取2个数共有246C =种取法,其中乘积为6的有1,6和2,3两种取法,因此所求概率为2163P ==. 【2015江苏高考,5】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只球,其中1只白球,1只红球,2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则这2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5.6【解析】从4只球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共有6种摸法,其中两只球颜色相同的只有1种,不同的共有5种,所以其概率为5 . 6【考点定位】古典概型概率【2016江苏,7】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2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小于10的概率是▲ .【答案】5 6【解析】基本事件总数为36,点数之和小于10的基本事件共有30种,所以所求概率为305. 366=【考点】古典概型【名师点睛】概率问题的考查,侧重于对古典概型和对立事件的概率的考查,属于简单题.江苏对古典概型概率的考查,注重事件本身的理解,淡化计数方法.因此先明确所求事件本身的含义,然后一般利用枚举法、树形图解决计数问题,而当正面问题比较复杂时,往往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进行求解.【2017江苏,7】记函数2()6f x x x=+-的定义域为D.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x,则x D∈的概率是▲ .【答案】5 9【考点】几何概型概率【名师点睛】(1)当试验的结果构成的区域为长度、面积、体积等时,应考虑使用几何概型求解.(2)利用几何概型求概率时,关键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和事件发生的区域的寻找,有时需要设出变量,在坐标系中表示所需要的区域.(3)几何概型有两个特点:一是无限性,二是等可能性.基本事件可以抽象为点,尽管这些点是无限的,但它们所占据的区域都是有限的,因此可用“比例解法”求解几何概型的概率.【2018江苏,理6】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 .分析:先确定总基本事件数,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1)列举法.(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 (4)排列组合法(理科):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对症下药】1.求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步骤 (1)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n .(2)算出事件A 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m . (3)代入公式P (A )=mn,求出P (A ). 2.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 的概率的计算公式P (A )=__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__.3.几种常见的几何概型(1)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其基本事件只与一个连续的变量有关.(2)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其基本事件与两个连续的变量有关,若已知图形不明确,可将两个变量分别作为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这样基本就构成了平面上的一个区域,即可借助平面区域解决问题; (3)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可借助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解答问题.【考题预测】1.【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数学试题】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4只球,其中2只黑球,2只白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恰有1只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答案】点睛: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求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和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就需要正确列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列表法和树形图法,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2.【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小明随机播放A,B,C,D,E 五首歌曲中的两首,则A,B 两首歌曲至少有一首被播放的概率是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A、B,2首歌曲至少有1首被播放的对立事件是A、B 2首歌曲都没有被播放,由此能求出A、B ,2首歌曲至少有1首被播放的概率.详解:小明随机播放A,B,C,D,E 五首歌曲中的两首,基本事件总数,A、B 2首歌曲都没有被播放的概率为:,故A,B 两首歌曲至少有一首被播放的概率是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3.【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四)数学试题】书架上有5本书,其中语文书2本,数学书3本,从中任意取出2本,则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的概率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列举可得从5本书中任取2本书的所有可能结果和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的所有结果,然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设两本语文你书分别为,三本书学书分别为由题意得从从5本书中任取2本书的所有可能结果为,共10种.其中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的结果为,共3种.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点睛:解答古典概型概率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得到基本事件的所有情况和所求概率的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常用的方法有列举法、树状图法和列表法,然后根据公式求解.4.【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已知三人分别在连续三天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那么与在相邻两天值班的概率为_________.【答案】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的知识,考查古典概型,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2)相邻的问题一般利用捆绑法,先把A和B捆绑在一起,有种捆法,再把捆绑在一起的A和B看成一个整体,和第三个人排列有种排法,共有=4种方法.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数学试题】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翁的技艺之高超,若铜钱直径4厘米,中间有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____.【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意在考查概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及基本的运算能力. 6.【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卷】已知,直线,,则直线的概率为_________.【答案】【解析】由已知,若直线 与直线 垂直,则,使直线的,故直线的概率7.【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等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测试数学(文理)试题】在长为12 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以线段AC ,BC 为邻边作矩形,则该矩形的面积大于32 cm 2的概率为____. 【答案】13【解析】设AC x =,则12BC x =-,矩形的面积为()21212S AC BC x x x x =⨯=-=-. ∵21232x x -> ∴48x <<由几何概率的求解公式可得:该矩形的面积大于232cm 的概率为841123P -==. 故答案为13. 点睛:(1)当试验的结果构成的区域为长度、面积、体积等时,要考虑使用几何概型求解;(2)利用几何概型求概率时,关键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和事件发生的区域的寻找,有时需要设出变量,在坐标系中表示所需要的区域;(3)几何概型有两个特点:一是无限性,二是等可能性,基本事件可以抽象为点,尽管这些点是无限的,但它们所占据的的区域是有限的,因此可用“比例解法”求解几何概型的概率.8.【江苏省淮安市等四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试题】连续2次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的正方体),观察向上的点数,则事件“点数之积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____. 【答案】9.【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数学】已知集合,.在集合中随机取一个数,则的概率是_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知集合表示函数的定义域,由,解得,即;集合表示该函数的值域,则由,得.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原理,得的概率是.10.【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数学】在区间内任取两个数分别记为,则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的概率为___________.【答案】。

专题06 导数的几何意义-2019年高考数学(理)母题题源系列(全国Ⅲ专版)(原卷版)

专题06 导数的几何意义-2019年高考数学(理)母题题源系列(全国Ⅲ专版)(原卷版)

【母题原题1】【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6】已知曲线e ln xy a x x =+在点(1,a e )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b ,则 A .e 1a b ==-, B .a=e ,b =1 C .1e 1a b -==, D .1e a -=,1b =-【答案】D【解析】e ln 1,xy a x '=++1|e 12x k y a ='==+=,1e a -∴=将(1,1)代入2y x b =+得21,1b b +==-,故选D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得到含有a ,b 的等式,利用导数几何意义和点在曲线上得到方程关系.【母题原题2】【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14】曲线()1e x y ax =+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a =________. 【答案】3-【解析】()e 1e x x y a ax =++',则()012f a =+=-',所以3a =-,故答案为:3-.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计算和导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命题意图】本类题通常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方程的不同形式的求解.【命题规律】导数的几何意义最常见的是求切线方程和已知切线方程求参数值,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出现在解答题的第一问,难度中等. 【答题模板】1.求曲线y=f (x )的切线方程若已知曲线y=f (x )过点P (x 0,y 0),求曲线过点P 的切线方程. (1)当点P (x 0,y 0)是切点时,切线方程为y–y 0=f'(x 0)(x–x 0). (2)当点P (x 0,y 0)不是切点时,可分以下几步完成: 第一步:设出切点坐标P'(x 1,f (x 1));第二步:写出过点P'(x 1,f (x 1))的切线方程y–f (x 1)=f'(x 1)(x–x 1); 第三步:将点P 的坐标(x 0,y 0)代入切线方程求出x 1;第四步:将x 1的值代入方程y–f (x 1)=f'(x 1)(x–x 1)可得过点P (x 0,y 0)的切线方程. 2.根据切线的性质求倾斜角或参数值由已知曲线上一点P (x 0,y 0)处的切线与已知直线的关系(平行或垂直),确定该切线的斜率k ,然后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k=f'(x 0)=tan θ,其中倾斜角θ∈[0,π),进一步求得倾斜角θ或有关参数的值.3.已知切线的斜率求切点已知斜率k ,求切点(x 1,f (x 1)),应先解方程f'(x 1)=k 得出x 1,然后求出f (x 1)即可.【经验分享】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抓住切点,首先要分清题目所求的是“在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方程”还是“过某点的切线方程”.(1)求曲线y =f (x )在0x x 处的切线方程可先求0()f 'x ,再利用点斜式写出所求切线方程;(2)求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方程要先设切点坐标,求出切点坐标后再求切线方程.总之,求解切线问题的关键是切点坐标,无论是已知切线斜率还是切线经过某一点,切点坐标都是化解难点的关键所在. 【方法总结】导数的几何意义蕴含着“逼近”和“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对后面即将学习的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即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曲线的切线方程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切线方程的问题有以下四类题型: 类型一:已知切点,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此类题较为简单,只须求出曲线的导数()f 'x ,并代入点斜式方程即可. 类型二:已知斜率,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此类题可利用斜率求出切点,再用点斜式方程加以解决. 类型三:已知过曲线上一点,求切线方程,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该点未必是切点,故应先设切点,再求切点,即用待定切点法.类型四:已知过曲线外一点,求切线方程,此类题可先设切点,再求切点,即用待定切点法来求解.1.【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设曲线(e 1)xy a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则a = A .0 B .1 C .2D .32.【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数学】函数()ex xf x =在2x =处的切线方程为 A .2234e e y x =- B .2238e e y x =- C .2214e ey x =-+D .21ey x =-3.【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1月)诊断性考试数学】若函数()2ln 21f x x x bx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均大于0,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A .(-∞,4) B .(-∞,4]C .(4,+∞)D .(0,4)4.【四川省内江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若函数()3=ln f x x x x +-,则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是A .π6B .π3 C .2π3D .5π65.【四川省华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数学】已知函数()()ln 1cos f x x x ax =+⋅-在()()0,0f 处的切线倾斜角为45o,则a =A .2-B .1-C .0D .36.【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三数学】曲线ln 2(0)y a x a =->在1x =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则a 的值为A B .2 C .4D .87.【西藏拉萨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若曲线3222y x x =-+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46y x =-,且点A 在直线10mx ny +-=(其中0m >,0n >)上,则12m n+的最小值为A .B .3+C .6+D .8.【四川省百校2019届高三模拟冲刺卷数学】已知函数()2ln f x x a x b =++在点1x =处的切线方程为42y x =-,则a b +=__________.9.【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数学】曲线()2af x x x=+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直线20x y +-=垂直,则实数a =__________.10.【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学】若函数()()311f x x t x =+--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平行于x 轴,则t =__________.11.【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数学】已知函数()31f x x ax =++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过点()1,1-,则a =__________.12.【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曲线2e 24x y x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13.【贵州省2019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数学】曲线3113y x x =++在点()01,处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14.【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曲线2ln(1)y x =+在点(1,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

2018全国高考数学统计与概率专题(附答案解析)

2018全国高考数学统计与概率专题(附答案解析)

2018全国高考真题数学统计与概率专题(附答案解析)1.(全国卷I,文数、理数第3题.5分)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答案:A2.(全国卷I,文数19题.12分)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m3)和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日用水量[)00.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频数 1 3 2 4 9 26 5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日用水量[)00.1,[)0.10.2,[)0.20.3,[)0.30.4,[)0.40.5,[)0.50.6,频数 1 5 13 10 16 5 (1)在答题卡上作出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日用水量小于0.35 m3的概率;(3)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能节省多少水?(一年按365天计算,同一组中的数据以这组数据所在区间中点的值作代表.)【答案解析】解:(1)(2)根据以上数据,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50天日用水量小于0.35m3的频率为0.2×0.1+1×0.1+2.6×0.1+2×0.05=0.48,因此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日用水量小于0.35m 3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48. (3)该家庭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日用水量的平均数为11(0.0510.1530.2520.3540.4590.55260.655)0.4850x =⨯+⨯+⨯+⨯+⨯+⨯+⨯=. 该家庭使用了节水龙头后50天日用水量的平均数为21(0.0510.1550.25130.35100.45160.555)0.3550x =⨯+⨯+⨯+⨯+⨯+⨯=. 估计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可节省水3(0.480.35)36547.45(m )-⨯=. 3.(全国卷I ,理数20题12分)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01p p <<,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1)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f p ,求()f p 的最大值点0p ; (2)现对一箱产品检验了20件,结果恰有2件不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0p 作为p 的值.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2元,若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要对每件不合格品支付25元的赔偿费用.(i )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检验,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X ,求EX ;(ii )以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和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是否该对这箱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答案解析】(1)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221820()C (1)f p p p =-.因此 2182172172020()C [2(1)18(1)]2C (1)(110)f p p p p p p p p '=---=--.令()0f p '=,得0.1p =.当(0,0.1)p ∈时,()0f p '>;当(0.1,1)p ∈时,()0f p '<. 所以()f p 的最大值点为00.1p =. (2)由(1)知,0.1p =.(i )令Y 表示余下的180件产品中的不合格品件数,依题意知(180,0.1)YB ,=+.X Y=⨯+,即402520225X Y所以(4025)4025490=+=+=.EX E Y EY(ii)如果对余下的产品作检验,则这一箱产品所需要的检验费为400元.由于400EX>,故应该对余下的产品作检验.4.(全国卷Ⅱ,文数5题.5分)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A.0.6 B.0.5C.0.4D.0.3【答案】D5.(全国卷Ⅱ,文数、理数18题.12分)下图是某地区2000年至2016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y(单位:亿元)的折线图.为了预测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建立了y与时间变量t的两个线性回归模型.根据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t的值依次为1,2,,17)建立模型①:ˆ30.413.5y t=-+;根据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t的值依次为1,2,,7)建立模型②:ˆ9917.5=+.y t(1)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求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预测值;(2)你认为用哪个模型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并说明理由.【答案解析】解:(1)利用模型①,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预测值为y=–30.4+13.5×19=226.1(亿元).利用模型②,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预测值为y=99+17.5×9=256.5(亿元).(2)利用模型②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理由如下:(i)从折线图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对应的点没有随机散布在直线y=–30.4+13.5t上下,这说明利用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建立的线性模型①不能很好地描述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变化趋势.2010年相对2009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有明显增加,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对应的点位于一条直线的附近,这说明从2010年开始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变化规律呈线性增长趋势,利用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建立的线性模型y=99+17.5t 可以较好地描述2010年以后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变化趋势,因此利用模型②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ii)从计算结果看,相对于2016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220亿元,由模型①得到的预测值226.1亿元的增幅明显偏低,而利用模型②得到的预测值的增幅比较合理,说明利用模型②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以上给出了2种理由,考生答出其中任意一种或其他合理理由均可得分.6.(全国卷Ⅱ,理数5题.5分)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A.0.6 B.0.5 C.0.4 D.0.3【答案】A7.(全国卷Ⅲ,文数5题.5分)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A.0.3 B.0.4 C.0.6 D.0.7【答案】B8.(全国卷Ⅲ,文数、理数18题.12分)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绘制了如下茎叶图:(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说明理由;(2)求40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m,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m 和不超过m的工人数填入下面的列联表:超过m不超过m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种生产方式(3)根据(2)中的列联表,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2()0.0500.0100.0013.8416.63510.828P K kk≥.【答案解析】解:(1)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理由如下:(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至少80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至多79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i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85.5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73.5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ii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时间高于80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时间低于80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iv)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8上的最多,关于茎8大致呈对称分布;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7上的最多,关于茎7大致呈对称分布,又用两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的区间相同,故可以认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比用第一种生产方式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更少,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学科%网以上给出了4种理由,考生答出其中任意一种或其他合理理由均可得分. (2)由茎叶图知7981802m +==. 列联表如下:超过m 不超过m第一种生产方式 15 5 第二种生产方式515(3)由于2240(151555)10 6.63520202020K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9.(北京卷,文数17题,13分)电影公司随机收集了电影的有关数据,经分类整理得到下表: 电影类型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 电影部数 140 50 300 200 800 510 好评率0.40.20.150.250.20.1好评率是指:一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部数与该类电影的部数的比值.(Ⅰ)从电影公司收集的电影中随机选取1部,求这部电影是获得好评的第四类电影的概率;(Ⅱ)随机选取1部电影,估计这部电影没有获得好评的概率;学科*网(Ⅲ)电影公司为增加投资回报,拟改变投资策略,这将导致不同类型电影的好评率发生变化.假设表格中只有两类电影的好评率数据发生变化,那么哪类电影的好评率增加0.1,哪类电影的好评率减少0.1,使得获得好评的电影总部数与样本中的电影总部数的比值达到最大?(只需写出结论)【答案解析】(Ⅰ)由题意知,样本中电影的总部数是140+50+300+200+800+510=2000. 第四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电影部数是200×0.25=50, 故所求概率为500.0252000=. (Ⅱ)方法一:由题意知,样本中获得好评的电影部数是 140×0.4+50×0.2+300×0.15+200×0.25+800×0.2+510×0.1 =56+10+45+50+160+51=372.故所求概率估计为37210.8142000-=. 方法二:设“随机选取1部电影,这部电影没有获得好评”为事件B .没有获得好评的电影共有140×0.6+50×0.8+300×0.85+200×0.75+800×0.8+510×0.9=1628部.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16280.8142)00(0P B ==. (Ⅲ)增加第五类电影的好评率, 减少第二类电影的好评率. 10.(北京卷,理数17题,12分)电影公司随机收集了电影的有关数据,经分类整理得到下表:好评率是指:一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部数与该类电影的部数的比值. 假设所有电影是否获得好评相互独立.(Ⅰ)从电影公司收集的电影中随机选取1部,求这部电影是获得好评的第四类电影的概率;(Ⅱ)从第四类电影和第五类电影中各随机选取1部,估计恰有1部获得好评的概率; (Ⅲ)假设每类电影得到人们喜欢的概率与表格中该类电影的好评率相等,用“1k ξ=”表示第k 类电影得到人们喜欢,“0k ξ=”表示第k 类电影没有得到人们喜欢(k =1,2,3,4,5,6).写出方差1D ξ,2D ξ,3D ξ,4D ξ,5D ξ,6D ξ的大小关系.【答案解析】解:(Ⅰ)由题意知,样本中电影的总部数是140+50+300+200+800+510=2000, 第四类电影中获得好评的电影部数是200×0.25=50. 故所求概率为500.0252000=. (Ⅱ)设事件A 为“从第四类电影中随机选出的电影获得好评”, 事件B 为“从第五类电影中随机选出的电影获得好评”. 故所求概率为P (AB AB +)=P (AB )+P (AB )=P (A )(1–P (B ))+(1–P (A ))P (B ). 由题意知:P (A )估计为0.25,P (B )估计为0.2. 故所求概率估计为0.25×0.8+0.75×0.2=0.35. (Ⅲ)1D ξ>4D ξ>2D ξ=5D ξ>3D ξ>6D ξ. 11.(天津卷,文数,15题,13分)已知某校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分别为240,160,160.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去某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Ⅰ)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多少人?(Ⅱ)设抽出的7名同学分别用A ,B ,C ,D ,E ,F ,G 表示,现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承担敬老院的卫生工作.(i )试用所给字母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抽取结果;(ii )设M 为事件“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求事件M 发生的概率.【答案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随机抽样、用列举法计算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3分. (Ⅰ)解:由已知,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人数之比为3∶2∶2,由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名同学,因此应从甲、乙、丙三个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Ⅱ)(i )解: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 ,B },{A ,C },{A ,D },{A ,E },{A ,F },{A ,G },{B ,C },{B ,D },{B ,E },{B ,F },{B ,G },{C ,D },{C ,E },{C ,F },{C ,G },{D ,E },{D ,F },{D ,G },{E ,F },{E ,G },{F ,G },共21种.(ii )解:由(Ⅰ),不妨设抽出的7名同学中,来自甲年级的是A ,B ,C ,来自乙年级的是D ,E ,来自丙年级的是F ,G ,则从抽出的7名同学中随机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年级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 ,B },{A ,C },{B ,C },{D ,E },{F ,G },共5种. 所以,事件M 发生的概率为P (M )=521. 12.(天津卷,理数,16题,13分)已知某单位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4,16,16. 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人,进行睡眠时间的调查.(I )应从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中分别抽取多少人?(II)若抽出的7人中有4人睡眠不足,3人睡眠充足,现从这7人中随机抽取3人做进一步的身体检查.(i)用X表示抽取的3人中睡眠不足的员工人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ii)设A为事件“抽取的3人中,既有睡眠充足的员工,也有睡眠不足的员工”,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答案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随机抽样、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用概率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3分.学.科网(Ⅰ)解:由已知,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人数之比为3∶2∶2,由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人,因此应从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Ⅱ)(i)解: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P(X=k)=34337C CCk k-⋅(k=0,1,2,3).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11218412 ()0123353535357E X=⨯+⨯+⨯+⨯=.(ii)解:设事件B为“抽取的3人中,睡眠充足的员工有1人,睡眠不足的员工有2人”;事件C为“抽取的3人中,睡眠充足的员工有2人,睡眠不足的员工有1人”,则A=B∪C,且B与C互斥,由(i)知,P(B)=P(X=2),P(C)=P(X=1),故P(A)=P(B∪C)=P(X=2)+P(X=1)=67.所以,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67.13.(江苏卷,3题,5分)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90解析:8989909191905++++=14.(浙江卷,7题,4分)设0<p<1,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是ξ0 1 2P12p-122p 则当p在(0,1)内增大时,A.D(ξ)减小B.D(ξ)增大C.D(ξ)先减小后增大D.D(ξ)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第11 页共11 页。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6页)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参考公式:锥形的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是椎体的底面积,h 是椎体的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 1.已知集合{0,1,2,8}A =,{1,1,6,8}B =-,那么AB = .2.若复数z 满足i 12i z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 .3.已知5位裁判给某运动员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那么这5位裁判打出的分数的平均数为 .4.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 的值为 .5.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6.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 .7.已知函数ππsin(2)()22y x ϕϕ=+-<<的图象关于直线π3x =对称,则ϕ的值是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2221(0)x y a b a b-=>>0,的右焦点(,0)F c 到一条,则其离心率的值是 .9.函数()f x 满足(4)()()f x f x x +=∈R ,且在区间(2,2]-上,()cos (2)2102x x f x x x π⎧⎪⎪=⎨⎪+⎪⎩0<≤,(-2<≤),,则((15))f f 的值为 . 10.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11.若函数32()21()f x x ax a =-+∈R 在(0,)+∞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f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为直线:2l y x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点(5,0)B ,以AB 为直径的圆C 与直线l 交于另一点D .若0AB CD =,则点A 的横坐标为 .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120ABC ∠=,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1BD =,则4a c +的最小值为 .14.已知集合{21,}A x x n n ==-∈*N ,{2,}n B x x n ==∈*N .将AB 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n a ,记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使得112n n S a +>成立的n 的最小值为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数学试卷 第3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4页(共26页)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AB =,111AB B C ⊥. 求证:(Ⅰ)AB ∥平面11A B C ; (Ⅱ)平面11ABB A ⊥平面1A BC .16.(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α,β为锐角,4tan 3α=,cos()αβ+=.(Ⅰ)求cos2α的值; (Ⅱ)求tan()αβ-的值.数学试卷 第5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6页(共26页)17.(本小题满分14分)某农场有一块农田,如图所示,它的边界由圆O 的一段圆弧MPN (P 为此圆弧的中点)和线段MN 构成,已知圆O 的半径为40米,点P 到MN 的距离为50米.现规划在此农田上修建两个温室大棚,大棚Ⅰ内的地块形状为矩形ABCD ,大棚Ⅱ内的地块形状为CDP △,要求点A ,B 均在线段MN 上,C ,D 均在圆弧上.设OC 与MN 所成的角为θ.(Ⅰ)用θ分别表示矩形ABCD 和CDP △的面积,并确定sin θ的取值范围; (Ⅱ)若大棚Ⅰ内种植甲种蔬菜,大棚Ⅱ内种植乙种蔬菜,且甲、乙两种蔬菜的单位面积年产值之比为4:3.求当θ为何值时,能使甲、乙两种蔬菜的年总产值最大.18.(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过点1)2,焦点1(F,2F ,圆O 的直径为12F F .(Ⅰ)求椭圆C 及圆O 的方程;(Ⅱ)设直线l 与圆O 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①若直线l 与椭圆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 的坐标; ②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若OAB △,求直线l 的方程.-------------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数学试卷 第7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8页(共26页)19.(本小题满分16分)记()f x ',()g x '分别为函数()f x ,()g x 的导函数.若存在0x ∈R ,满足00()()f x g x =且00()()f x g x ''=,则称0x 为函数()f x 与()g x 的一个“S 点”.(Ⅰ)证明:函数()f x x =与2()22g x x x =+-不存在“S 点”; (Ⅱ)若函数2()1f x ax =-与()ln g x x =存在“S 点”,求实数a 的值;(Ⅲ)已知函数2()f x x a =-+,e ()xb g x x=.对任意0a >,判断是否存在0b >,使函数()f x 与()g x 在区间(0,)+∞内存在“S 点”,并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n a 是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b 是首项1b ,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Ⅰ)设10a =,11b =,2q =若1||n n a b b -≤对1,2,3,4n =均成立,求d 的取值范围; (Ⅱ)若110a b =>,m ∈*N,q ∈,证明:存在d ∈R ,使得1||n n a b b -≤对2,3,1n m =+…,均成立,并求d 的取值范围(用1b ,m ,q 表示).数学试卷 第9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10页(共26页)数学Ⅱ(附加题)本试卷均为非选择题(第21题~第23题). 本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21.【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D 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题原题1】【2018江苏,理6】某兴趣小组有2名男生和3名女生,现从中任选2名学生去参加活动,则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概率为 ▲ .
分析:先确定总基本事件数,再从中确定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数,最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概率. 详解:从5名学生中抽取2名学生,共有10种方法,其中恰好选中2名女生的方法有3种,因此所求概率为3.10
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列举法.
(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
(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目具体化.
(4)排列组合法(理科):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
【母题原题2】【2017江苏,理7】记函数()f x D .在区间[4,5]-上随机取一个数x ,
则x D ∈的概率是 ▲ . 【答案】59
【考点】几何概型概率
【名师点睛】(1)当试验的结果构成的区域为长度、面积、体积等时,应考虑使用几何概型求解.
(2)利用几何概型求概率时,关键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和事件发生的区域的寻找,有时需要设出变量,在坐标系中表示所需要的区域.
(3)几何概型有两个特点:一是无限性,二是等可能性.基本事件可以抽象为点,尽管这些点是无限的,但它们所占据的区域都是有限的,因此可用“比例解法”求解几何概型的概率.
【母题原题3】【2016江苏,理7】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
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2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小于10的概率是 ▲ . 【答案】56
【解析】基本事件总数为36,点数之和小于10的基本事件共有30种,所以所求概率为
305.366= 【考点】古典概型
【名师点睛】概率问题的考查,侧重于对古典概型和对立事件的概率的考查,属于简单题.江苏对古典概型概率的考查,注重事件本身的理解,淡化计数方法.因此先明确所求事件本身的含义,然后一般利用枚举法、树形图解决计数问题,而当正面问题比较复杂时,往往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进行求解.
【命题意图】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以能力为主,重点考查古典概型概率运算.
【命题规律】古典概型主要考查实际背景的等可能事件,通常与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考查. 几何概型主要考查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构成事件区域的长度、角度、面积、体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注重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
【答题模板】解答本类题目,以2018年试题为例,一般考虑如下两步:
第一步:确定是古典概型还是几何概型.
第二步:根据计数或测度计算概率.
【方法总结】
1.求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步骤
(1)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n .
(2)算出事件A 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m .
(3)代入公式P (A )=m n
,求出P (A ). 2.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 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P (A )=__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__. 3.几种常见的几何概型
(1)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其基本事件只与一个连续的变量有关.
(2)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其基本事件与两个连续的变量有关,若已知图形不明确,可将两个变量分别作为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这样基本就构成了平面上的一个区域,即可借助平面区域解决问题;
(3)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可借助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解答问题.
1.【江苏省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数学试题】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4只球,其中2只黑球,2只白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只球,恰有1只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答案】
点睛: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求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和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就需要正确列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列表法和树形图法,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2.【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小明随机播放A,B,C,D,E 五首歌曲中的两首,则A,B 两首歌曲至少有一首被播放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先求出基本事件总数,A、B,2首歌曲至少有1首被播放的对立事件是A、B 2首歌曲都没有被播放,由此能求出A、B ,2首歌曲至少有1首被播放的概率.
详解:小明随机播放A,B,C,D,E 五首歌曲中的两首,基本事件总数,A、B 2首歌曲都没有被
播放的概率为:,故A,B 两首歌曲至少有一首被播放的概率是1-,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等可能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合理运用.3.【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四)数学试题】书架上有5本书,其中语文书2本,数学书3本,从中任意取出2本,则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列举可得从5本书中任取2本书的所有可能结果和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的所有结果,然
后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设两本语文你书分别为,三本书学书分别为由题意得从从5本书中任取2本书的所有可能结果为,共10种.其中取出的两本书都是数学书的结果为
,共3种.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所求概率为.
点睛:解答古典概型概率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得到基本事件的所有情况和所求概率的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常用的方法有列举法、树状图法和列表法,然后根据公式求解.
4.【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已知三人分别在连续三天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那么与在相邻两天值班的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排列组合的知识,考查古典概型,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2)相邻的问题一般利用捆绑法,先把A和B捆绑在一起,有种捆法,再把捆绑在一起的A和B看成一个整体,和第三个人排列有种排法,共有=4种方法.
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数学试题】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翁的技艺之高超,若铜钱直径4厘米,中间有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____.
【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所以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意在考查概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及基本的运算能力.
6.【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卷】已知,直线
,,则直线的概率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已知,若直线与直线垂直,则,使直线的
,故直线的概率
7.【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等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测试数学(文理)试题】在长为12 cm 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C,以线段AC,BC为邻边作矩形,则该矩形的面积大于32 cm2的概率为____.
【答案】1 3
点睛:(1)当试验的结果构成的区域为长度、面积、体积等时,要考虑使用几何概型求解;
(2)利用几何概型求概率时,关键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和事件发生的区域的寻找,有时需要设出变量,在坐标系中表示所需要的区域;
(3)几何概型有两个特点:一是无限性,二是等可能性,基本事件可以抽象为点,尽管这些点是无限的,但它们所占据的的区域是有限的,因此可用“比例解法”求解几何概型的概率.
8.【江苏省淮安市等四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数学试题】连续2次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的正方体),观察向上的点数,则事件“点数之积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____.
【答案】
【解析】总事件数为,
目标事件:当第一颗骰子为1,2,4,6,具体事件有
,共8种;
当第一颗骰子为3,6,则第二颗骰子随便都可以,则有种;
所以目标事件共20中,所以。

9.【2018年5月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数学】已知集合
,.在集合中随机取一个数,则的概率是___________.【答案】
10.【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数学】在区间内任取两个数分别记为
,则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的概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函数至少有1个零点的充要条件是,即.于是函数至少有1个零点的概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