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时期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与发展

新时期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与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气象预报服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气象预报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旅游等方面,更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人们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与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于提升气象预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需求分析1.1 农业生产气象条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期,农民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他们需要知晓未来天气情况,以便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气象预报对于灾害预警也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农民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1.2 交通运输气象条件对于交通运输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工具对天气情况的要求非常高,恶劣天气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和运输延误。
交通运输部门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他们需要及时获得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以便合理安排交通运输活动,保障出行安全和运输效率。
1.3 旅游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方式之一。
而天气状况对于旅游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天气条件可能会影响旅游体验和旅游活动的安全性。
旅游行业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他们需要及时获得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以便合理安排旅游活动,提高旅游体验和旅游安全。
1.4 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气象条件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出行、户外活动和衣物搭配等方面。
人们对于气象预报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他们希望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气象预报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发展趋势2.1 数据化和精准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预报服务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气象预报服务将趋向于数据化和精准化,利用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信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气象预报的智能化,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气象数据,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是气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气象预报与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提高农业种植和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1.人才短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气象预报、病虫害预报、灾害预警等,但目前气象部门的人才储备不足,尤其缺乏农业专业知识的气象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导致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
2.技术不足气象为农服务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模拟等,但目前气象部门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难以达到为农服务的标准。
3.服务意识不够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如气象预测准确性、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灵活性等。
但目前,有些气象部门在这些方面的服务意识不够,服务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影响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效果。
二、对策建议1.加强气象人才的培养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需要培养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气象人才,应重视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储备。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选择农业气象专业、为气象人才提供奖励措施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气象人才投身于农业气象服务行业。
2.提高技术水平气象为农服务需要依赖现代化科技手段,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气象部门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应加强与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使气象为农服务可以更加全面、高效且科学。
3.提高服务质量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气象部门需要始终把服务放在首位,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
服务人员应快速、准确地响应用户的需求,及时提供服务和咨询,并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
4.加强宣传气象为农服务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应建立健全的宣传体系,加强对服务能力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用户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向社会传达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和意义。
三、结论综上所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是重要的一项任务,但当前存在着人才短缺、技术不足和服务意识不够的问题。
农业气象服务专题调研报告

农业气象服务专题调研报告农业气象服务专题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气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的气象预报和科学的气象服务可以帮助农民做好农业生产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为了探究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业气象服务主要是通过气象预警系统和农业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提供的。
但是,由于气象预测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2. 农民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对农业气象服务有明确的需求。
他们希望能够获得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趋势分析,以便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农业生产计划。
3. 农业气象服务的问题和挑战专家访谈结果显示,农业气象服务在数据采集、预测算法、技术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尤其是在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长期气候趋势分析的可靠性上还有待提升。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改进农业气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技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加强农业气象预测算法的研究和改进,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建立农业气象服务的统一平台,提供一站式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4. 加强农民的气象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农业气象服务做出科学的决策。
5. 支持农业气象服务的政策和资金保障,为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调研的局限性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但样本数量较小,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此外,调研的地域范围也有限,只涵盖了某个特定区域。
六、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未来,我们期待农业气象服务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帮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气象服务是指利用气象科学原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进程,农业气象服务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农业气象服务现状1. 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的建设不断完善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对气象信息需求的增加,各地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得到了不断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已经覆盖了城乡各地,可以对农业生产所需的气象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测。
2.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日趋完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通过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可以实时获取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各级气象部门也建立了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
3. 农业气象预测技术不断提升随着气象预测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业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气象部门可以通过模型预测、数值预报等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测和气候变化趋势,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活动。
4. 农业气象服务在农民中的认知度逐渐提高随着农业气象服务的推广和宣传,农民对气象信息的认知度和利用率也在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重视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气象服务也将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和预警服务。
2. 农业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未来,农业气象服务将更加深度地与农业生产进行融合,不仅提供气象信息,还将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支持。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前言:农业气象部门是一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农业服务。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现行的农业气象工作无论是在内容、方法、途径上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可以说,农业气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保证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对农业气象服务的概述、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与趋势等四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一、对农业气象服务的概述农业气象部门是一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农业服务。
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气象部门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渐得到发展。
农业气象部门服务的机构分为国家、省、地、县四级;服务对象以农业为主,但也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服务;服务的目的是预防灾害、农业稳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
二、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1.提供天气预报以及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为农业部门以及农民提供每天的天气状况,并对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短、中、长期的报道,从而使农民做好提前的防范。
同时根据所研究的成果,给农民提供一些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和技术,帮助农民度过灾害。
2.对农业进行气象监测,提供农业生产管理意见农业气象监测主要是通过使用卫星遥感,依据地面农业气象网数据,从而对农作物、灾情、土壤水分、气候条件等进行检测,总结预测信息并对气象条件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为农民提出农业生产管理意见。
3.实行人工降雨及防雹措施农业生产中,会时常遇见干旱或降雹天气,为了减少干旱和雹子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会进行人工增雨飞行作业以及人工防雹作业,从而将灾害降低。
4.开展森林火险检测通过利用气象卫星对森林、草原火情进行检测,从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对森林、草原等火灾进行预防。
5.改善生态环境天气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一边提供气候环境变化资料,一边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前提,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06
未来气象服务行业展望
精细化气象服务
智能化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将更加精细化与智能化
行业融合气象服务将与更多的行业进行融合, 如农业、航空、保险、物流等, 形成跨行业的气象服务生态圈。
生态圈建设
行业融合发展与生态圈建设加速
战略新兴产业随着国家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 气象服务将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推动国家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行业定义与分类
VS
前景展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 转变, 气象服务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 战。未来, 气象服务行业将继续向精细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不仅满足各 行各业和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还要为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人类安全等作出 更大的贡献。
发展历程
气象服务发展历程与前景
行业技术水平及分布
03
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气象大数据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气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深化
个性化气象服务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众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 如旅游气象、交通气象、农业气象等, 气象服务产品更加细分和专业化。
定制化服务
产品与服务个性化需求上升
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引言气象服务行业现状分析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气象服务行业面临的挑战气象服务行业优化建议未来气象服务行业展望
目录
01引言
气象服务的定义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 对气象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 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气象服务的分类根据服务对象和范围的不同, 气象服务可以分为公众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气象信息服务等。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气象信息预报、气象服务技术支持等内容,对于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种植、防范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一、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现状1. 气象灾害预警需求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气象灾害如干旱、水灾、冻害、风灾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农民急需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2. 气象信息预报需求农民需要获得气象信息预报,如降水量、温度、风速等数据,以便科学安排种植和管理农作物。
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气象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而气象信息预报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时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气象服务技术支持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越来越依赖于气象服务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和评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1. 提高气象设施设备建设水平为了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需要加大对气象设施设备的建设投入。
加强气象观测站点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力。
还需要改善农村气象服务设施,让气象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给农民。
2.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还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防范技术研究,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指导。
3. 加强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是农民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
建立健全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信息,提供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
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气象信息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农业气象的完善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业的防灾能力,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农村结构调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农业气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气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活动,生产的过程与气候、天气有着密切联系。
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掌握基本的气象知识。
同时还需要气象部门做好本身工作,及时向公众公布相关信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对服务的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气象工作部门进行内容、方法及途径的改变,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的发展。
1农业气象服务现状1.1 农业气象服务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气象体系基本构建完成,能够基本满足我国农业需求,通过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人工增雨服务、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农业气象情报和预报服务,能够为社会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气象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主要如下:1.1.1 灾难性天气预报对于一些极端天气,气象部门通过相关工具及时报给农民,例如低温、霜冻等,这样能够让农民提前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1.1.2 提供相应的数据根据气象多年的数据积累,这样能够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预防。
1.1.3 农业气象监测利用高科技为农作物的长势、灾情及土壤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能够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做到趋利避害。
1.1.4 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域划分通过气象部门对各地的气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优化农作物的种植,对一些区域的划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发展。
1.1.5 人工影响天气通过气象的分析,能够及时避免一些自然灾害,例如冰雹,通过人工防雹可以降低损失,同时在干旱的地区根据天气进行人工降雨,这样可以更好地趋利避害。
1.2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1.2.1 服务水平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结构和市场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当前一些气象部门提供的服务还是传统农业的模式,这种单一的情报服务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气象部门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种植作物提供不同的服务,这样能够更好地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服务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贺宇(陕西省宝鸡市气象局,陕西宝鸡721006)摘要:通过完善气象服务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是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分析了中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与趋势。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50(2009)02-0129-03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HE Yu(M eteorological Bureau,Baoji,Shanxi 721006,China)Abstract:Through perfecting meteorological service,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develop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adjust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re the requirement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and is the safeguard of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In the article,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ere analyzed,and the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tendency of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ere discussed.Key words:agriculture;meteorological service;present situation;tendency 收稿日期:2009-01-10作者简介:贺宇(1980-),男,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及天气、气候预报信息。
气象部门本身就是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首要方面。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农业新技术的推进以及中国气象局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应用。
农业、农村、农民对气象服务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们现行的农气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已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
农业气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1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现状1.1农业气象服务内容目前,我国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并得到发展。
农业气象服务设在国家、省、地、县四级气象机构内,已成为气象事业基本业务。
服务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广大农民群众。
通过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人工增雨服务、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农业气象情报和预报服务,每年部创造重大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
气象部门为农业服务主要目的是防灾减灾,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服务的主要内容及途径如下。
(1)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
为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民提供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提示农民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做好防灾准备。
(2)提供防灾、减灾的农业气象决策依据。
根据所研究的成果,提供抗旱、抗低温、防霜等技术和措施,提供灾情信息。
(3)农业气象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农业气象网数据,提供作物长势、灾情、土壤水分、天气气候条件等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信息,并分析气象条件利弊,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理建议。
(4)提供作物生长及农业气象产量预报。
提供播种、施肥、发育期、收获期预报。
根据作物长势、面积及气象条件,进行农作物产量预报,定期向国家及省市提供预报结果,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5)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
每隔几年对全国各地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分区,服务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农业生产发展。
(6)人工影响天气。
每年春季进行人工增雨飞行作业及人工防雹作业,防御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在全国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森林防火服务。
开展森林、草原火险气象预报,用气第16卷第2期2009年2月现代农业科学M 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Vol.16No.2Feb.2009象卫星监测森林、草原火情。
(8)为生态建设服务。
生态环境变化与天气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气象部门可提供对生态变化的监测结果,并提供与生态有关的气候环境变化资料及气候论证,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1.2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1)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提供的常规农业气象服务,特别是单一的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要。
应及时调整目前农业气象观测的监测内容,根据当地种植的特色和需求,扩大农气观测品种,丰富情报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时效,并逐步开展精品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
(2)仪器陈旧、人员知识老化。
仪器设备陈旧,现代化程度低,观测手段和方法简单,资料处理靠手工,技术更新太慢,人员知识老化,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并且流失严重,农气服务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拓展服务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业气象和遥感业务服务领域拓展的空间广阔,但现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尚不匹配,低水平重复较多,离形成业务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和创新较少;对于综合性项目,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步子太慢,如调整农业气象观测内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等;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信息化(如农气报表)工作滞后,急需建立新一代农业气象服务现代化系统。
2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与趋势2.1发展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建立一批农业气候资源、森林与湿地气候资源、草原气候资源等开发示范基地。
加强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科研与应用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示范服务。
以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主线,研究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优化布局,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区、分类及评估;为区域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民致富增收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2.2拓宽为农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在搞好为大田农业服务的同时,要加强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名、优、特、新”农产品的服务措施。
同时,为保证气象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更广泛、直接地发挥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关键时期的重要作用,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气象信息服务的同时,开展针对县(市)、乡镇等基层服务对象的精细气象信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要发挥现代通信技术快速便2.3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与大气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农业气象仍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
目前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水平较低,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
未来将在大量科学试验基础上,进一步提示生物圈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过程、能量物质转换传输过程和农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各种过程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复杂关系,并以详细的数学模型和精湛的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再现这些过程。
生物圈在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中的作用;生物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农业气象灾害预普、评估、防御;农业气象预报的原理、技术方法等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2.4加强农业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抵御能力积极开展干旱、暴雨、冰雹、霜冻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服务,提高农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农村依法建立气象站、气象哨,自愿进行当地气象观测,并通过此渠道为广大农民及时传送气象信息;逐步在农村各乡镇建立一定数量的遥测气象雨量监测点,及时获取当地可靠的实况气象资料,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要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气候灾害风险评估,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环境评价依据;建立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增强对重大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能力;研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技术,实现对大面积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减灾控制;采用气象部门的气象监测网络与农业部门病虫害监测网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及其优化布局技术,气候变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变对策。
2.5开发应用“3S”技术科研所购进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并培训相应的技术人员,同时配备较好的便携式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可以接收处理的NOAA和FY—1卫星资料的极轨气象卫星处理系统,进一步建设EOS/M0DDIS资料处理系统(RS),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3S”技术系统。
这样,在已初步开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的基础上,使此项工作进一步深化细化下去,取得更好的服务效益。
2.6科研、业务、应用紧密衔接课题立项之初,就应考虑业务化和在实际中应用的问题,研究开发过程中,不搞闭门造车,应尽量与生产接轨。
到生产实际中去,为用户着想,面向业务实际、面向农村应用,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搞好科研与业务服务产品的应用传播,建立健全信息网,探索采用多种形式传播渠道、信息载体、把气象科技成果和业务系统的服务信息迅速广泛传播出去努力使气象为农业服务面向政府、面向生产指挥部门,面向农技人员、面向农民面向生产实际,创造出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提高气象为农业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1]郑大玮,张波.农业灾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秦大河,孙鸿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下转第148页)[3]张秀荷,郭洪杰,杨茂林,等.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气象事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41-7242.[4]党修伍,张学贤,张永芹.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119-2120.[5]胡帆,汤骏.完善都市农业的气象服务[J].江苏农村经济,2007(9):61-62.(上接第130页)缺乏合理统一规划,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程度较低。
2.2科技力量簿弱,科技推广难度大长期以来,明溪县以粮果为主的种植结构造就了一批粮果型农业科技干部,蔬菜专业科技干部严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