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word全解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附答案)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
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
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
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
直观性原则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答案]:A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
每小題2分,共42分)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
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の”白板說”和完整の紳士教育理論の學者是( )A. 誇美紐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齊D.赫爾巴特2、在教育目標の分類中,美國教育學心理學家布魯姆就學生學習結果劃分の三大領域是()A. 知識,技能和技巧B. 知識,理解和應用技能C. 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D.認知、應用和評價功能3、馬克思認為,複雜勞動等於倍加の簡單勞動,這主要說明教育具有哪種功能()A. 經濟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の思想指導下,我國從清末開始試圖建立現代學制,在頒佈の諸多學制中,第一次正式實施の是()A. 壬寅學制B. 癸卯學制C. 壬子癸醜學制D.壬戌學制5、教育の本質特點是()A. 影響人の身心發展B. 促進社會發展C. 有目の地培養人D.完善人の自身生產6、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求義務教育課程實行()A. 六三分段設置B. 五四分段設置C. 九年整體設置D.多種形式設置共存7、主張課程の內容和組織應以兒童の興趣或需要為基礎,鼓勵學生”做中學”,通過手腦並用以獲得直接經驗,這反映の課程類型是()A 學科課程B活動課程C 分科課程D綜合課程8、教師進行教學の直接依據是()A.課程計畫B.課程目標C. 課程標準D.教科書9、羅老師講解”觀潮”這篇課文時,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錢塘江大潮の雄偉壯觀。
他在教學中貫徹了()A.直觀性原則B.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原則C. 循序漸進原則D.鞏固性原則10、陳老師在講”二氧化碳性質”時,講臺上放著兩瓶沒有標籤の無色氣體,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氣,怎麼區分它們呢?陳老師邊說邊將燃燒の木條分別深入兩個集氣瓶中,告訴學生使木條熄滅の是二氧化碳,使木條繼續燃燒の是空氣,這種教學方法是()A. 實驗法B. 講授法C.演示法D.談話法11、張老師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の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對學生の深切期望和真誠の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思想轉變。
2015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2】

2015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2】23.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正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
2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错。
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程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混为一谈。
25.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错。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
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
三、简单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2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一、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整合性原则4.先进性原则二、总体要求1.注重有效备课2.强化适时备课3.提倡集体备课4.教案备写实行分层要求三、备课构成1.学期备课2.单元(章节)备课3.课时备课四、教案备写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细2.学情分析要全面3.设计理念要先进4.课时安排要合理5.教学目标要明确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7.教学具准备要充分8.教学过程要有效28.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压力是人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
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心理压力源:(1)认知:信息太多或太少,目标模糊、不确定,时间紧,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等,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2)情绪:恐惧、焦虑、悲伤、愤怒,厌倦产生的动机冲突等也会导致压力。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课件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2015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

完整免费教师资格证视频题库登陆对啊网在线学习官方网址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接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其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答案】B。
“白板说”是洛克的主要观点。
2. 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领域是()。
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 认知、应用和评价技能【答案】C。
3. 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
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些功能?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答案】A。
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是由于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教育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其直接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可以生产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4.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
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学制D. 壬戌学制【答案】B。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对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5.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自的地培养人D. 完善人的自身发展【答案】C。
6.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施()。
2015年教师资格证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15年教师资格证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一、单选(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5、“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6、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A、甄别与鉴定B、选拔与淘汰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8、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与评价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9、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渔。
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强调教学应重视()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10、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冷,王军冬天迟迟不吭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A、到的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平D、道德行为水平11、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12. 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13.学生小辉由于会打羽毛球,很快就学会了打网球,这种现象为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14.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躯力1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初级中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李商隐《夜雨寄北》C.自居易《观刈麦》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缺4.学完古诗词后,教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词作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匦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篆书B.行书C.楷书D.隶书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以下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确论题B.梳理行文思路C.区分观点与材料D.把握论点及过程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B.说明条理清晰明了C.借用场景渲染气氛D.讲究语言精确并恰当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A.《骆驼祥子》(老舍)B.《童年》(高尔基)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D.《忏悔录》(卢梭)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国外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作、理论的识记情况。
“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理论都是洛克的代表性思想。
“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此外,在《教育漫话》这部作品中,洛克对绅士教育思想进行了详尽论述,他认为绅士要既有贵族的风度,能活跃于上流社会和政治舞台,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是发展资产阶级经济的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故B项正确。
A项:夸美纽斯在其代表性理论“泛智教育”思想中强调“教育是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一门艺术”,此外他还在其代表著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论证。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传统“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的识记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在其著作《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表明,经教育活动而希望引起和实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类别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目标领域。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级;辛普森把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七级。
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混淆选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对经济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马克思通过他的劳动价值论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word全解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解析】B。
“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 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解析】C。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解析】A。
教育能够培养复杂劳动,因此体现了它的经济功能。
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解析】B。
“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线代学制。
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解析】C。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 多种形式设置共存【解析】C。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解析】B。
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解析】D。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A. 直观性原则B.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性原则【解析】A。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利用广播、幻灯、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方式都是使用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 实验法B. 讲授法C. 演示法D. 谈话法【解析】C。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证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
这种德育方法是()A. 实际锻炼法B. 品德评价法C. 个人修养法D. 情感陶冶法【解析】D。
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12、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
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A. 理解性B. 选择性C. 恒常性D. 整体性【解析】A。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13、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
这种记忆现象是()A. 瞬时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内隐记忆【解析】B。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时间极短,大约为0.25—2秒。
14、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
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解析】D。
从题干可以知道,晓波已经具备了逻辑推理的能力,因此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15、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
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那种性格结构特征()A. 态度特征B. 情感特征C. 情绪特征D. 意志特征【解析】A。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16、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A. 相对功利取向B. 避罚服从取向C. 寻求认真取向D. 遵守法规取向【解析】B。
题干中所说的小辉因害怕被老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说明他的道德价值来自于对惩罚的逃避,所以还处于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17、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
这种现象属于()A. 退行B. 投射C. 升华D.文饰【解析】B。
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18、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A. 教学监控能力B. 教学操作能力C. 教学认知能力D. 教学反思能力【解析】C。
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是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1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
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A. 人际纪律阶段B. 自我服务阶段C. 自我约束阶段D. 相互协调阶段【解析】A。
人际纪律阶段的特点是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2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
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A. 建构取向B. 行为取向C. 认知取向D.人本取向【解析】D。
人本主义取向的课堂管理者认为,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主动精神,向学生提供最好的机会去发掘归属感、成就感和积极的自我认同,以此来维持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出现问题行为时,教师应更多地运用沟通技能,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后果,自己把问题解决。
21、中学生小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后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如果对小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A. 放松训练法B. 系统脱敏法C.理性情绪法D.代币强化法【解析】C。
题干中的小阳之所以烦恼,是因为他认知上的问题,因为认知的不正确而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应该采取理性情绪疗法。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考点】全面发展的含义。
【答案要点】错误。
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德智体诸方面的平均发展。
23.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考点】教学改革。
【答案要点】正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
2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考点】程序教学与合作教学的区别。
【答案要点】错。
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程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混为一谈。
25.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考点】影响迁移的因素。
【答案要点】错。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
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
三、简单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考点】教育的功能。
【答案要点】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2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考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8.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考点】压力的产生原因。
【答案要点】主要有四种类型的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
心理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
29、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考点】注意的培养。
【答案要点】(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首先,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