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007年史纲试题(理工科)
2017年南开大学保险硕士考研+2007年考试真题+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研重点

2017年南开大学保险硕士考研+2007年考试真题+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研重点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消费者偏好及其对需求的影响。
2.请以斯勒茨基方程说明什么是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的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3.请举例说明逆向选择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4.请运用IS-LM 和AS-AD 模型,简述石油价格上涨对一国产出、物价、利率水平的影响机制。
5.请运用宏观经济模型,解释国内净值储蓄与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差额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能否验证这一关系?6.阐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之间的异同。
二、计算题(共40分)1.小明时期1的收入为1000元,时期2的收入为1200元,他的跨时期效用函数为U(C 1,C 2)=0.220.8121C C C C )(,,利率为25%,请回答以下问题(满分20分)(1)画出小明的预算线,并标出其斜率值和收入禀赋点。
(6分)(2)求小明两个时期的最优消费,并标注在上一图中。
(6分)(3)如果政府加征20%的利息收入税,请重新计算小明的预算线以及跨期最优消费,并标注在同一图中。
(8分)2.一国的菲利浦斯曲线为Π=Πe -3(U-Un),自然失业率Un 为5%,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适应性预期,中央银行对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为2%。
(1)如果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中央银行为实现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目标,能够引起的失业率是多少?(2)如果中央银行在次年继续保持2%的通货膨胀目标,那么失业率将是多少?(3)根据奥肯定律,计算降低通货膨胀的产出牺牲率。
(4)如果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理性预期,那么产出牺牲率为多少?三、论述题(共50分)1.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型加速向集约型转变。
请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论述加大教育投入和企业研发投资的必要性。
2.阐述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对偶性。
重庆南开中学2007级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重庆南开中学2007级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注意:凡同一题号下注有“课改实验区考生作”的题目供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注有“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题目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没有注明的题目供所有考生做。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把你选择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写在题后括号中。
1、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原始农耕文明的遗存()①干栏式房屋想象图②刻画猪纹黑陶钵③碳化稻谷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编钟D、唐三彩3、商鞅变法时期,“某平民辛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
按照法令,他可以()A、授予爵位B、免除徭役C、授予田宅D、免除赋税4、下列货币中,哪一种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5、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谁吗?()A、张仲景B、华佗C、扁鹊D、李时珍6、“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①东周②东汉③三国时的魏④北魏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④7、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人输送汩汩清流。
”请你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8、中国近代史之所以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殖民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非课改实验考生做】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学习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9、【课改实验考生做】“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
南开历年真题

南开大学历年真题1994年中国通史1.春秋争霸的具体情况如何?它说明了什么问题?2.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文化交流3.论述明、元两朝对西藏的管辖4.清代考据学述评5.简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建立经过及影响6.谭嗣同《仁学》的历史评判7.林纾其人8.简述东北“易帜”的经过及其影响9.评述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中国现代史《向导》周报百色起义史迪威民主建国会1.论述“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2.简述建国初期反腐败斗争3.论述中共克服抗战中期解放区极端困难局面的政策及其意义4.概述1946年旧政治协商会议并分析“宪法草案”案1995年中国通史1.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观点,并比较两者之异同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哪些资料?并介绍其史学价值3.南朝时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其原因是什么?4.叙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及其缓慢发展的原因5.简述洋务运动时期在教育领域的更新6.评述邹容所著《革命军》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7.简答北洋时期“府院之争”的历史经过8.曹锟是怎样当上总统的?9.评述塘沽协定对华北政局的影响10.评述建国初期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中国现代史觉悟社联省自治邓演达共同纲领1.1924年北京政变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2.新民会的性质及主要活动3.论述抗战时期国统区“战时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及评价4.北平国共谈判同重庆谈判比较,在内容上有哪些变化?为什么?1996年中国通史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2.简述汉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分析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3.简述宋元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并做出评价4.简述东林党的政治活动,并对此做出评价5.请介绍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并概括其文化特征6.简述郑观应及其《盛世危言》7.试述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颁布的《南京临时约法》8.简答民国初年的护国运动9.简答郭松龄反奉事件的原因及其影响10.简述百团大战的意义10分1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哪些主要方针中国近现代史《应诏统筹全局折》“北周南张”资本集团《向导》东北易帜1.评述甲午战后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改良运动2.全面评析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的原因3.简述同治年间清政府遣使出访欧美诸国的活动4.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5.评述中共八大的内容6.评析1946年1月政协会议“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决议案”中国现代史新民学会反直三角同盟新县制胡世合事件南北朝论抬头见岗楼,迈步向公路,无村不带孝,四处见狼烟中原突围国难会议1.论述十年内战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及其危害2.试述抗战时期中间集团的政治态度3.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迅速崩溃的原因1997年中国通史1.介绍商代铜器的种类,并举例说明其制造技术与艺术价值2.简述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评价3.简述唐代三省与宰相制度的内容并做出评价4.简述魏晋与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及原因5.明末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状况,并对其活动做出评价6.简述近代有关香港问题的三个条约7.太平天国永安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8.评述陈天华其人其事9.简述《塘沽协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11.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五.二0”事件。
2007年考研试题及答案A

一、填空题(30分):1. (6分)由晶闸管构成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当输入交流电压为t u ωsin 3112=,纯阻性负载且其值为10R =Ω,当控制角45α=时,输出平均电压为 ,输出的功率因数是 。
2.(6分)由晶闸管构成的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当输入交流电压为t u ωsin 1412=,负载为反电动势且直流侧串联平波电抗器,已知60V, L=2E R =∞=Ω,,当控制角30α=时,输出平均电压为 ,输出平均电流为 。
3.(3分)缓冲电路( Snubber Circuit ) 的作用是 。
4.(3分)在交流供电系统中,当基波电流为140A I =,各次谐波电流分别为35792A, 1A, 0.5A, 0.2A I I I I ====, 则电流谐波总畸变THD 为 。
5.(3分)在逆变电路中,对于同一桥臂的开关管要采取“先断后通”的方法,也就是死区时间的设定,其目的是 。
6.(6分)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180导通角,d 560V U =,则输出电压的基波有效值是 ,当只考虑10次以内的谐波电压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是 。
7.(3分)在SPWM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控制的三相逆变电路中,设定的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是20KHz ,逆变电路输出交流电压的频率为400Hz ,那么SPWM 控制电路中载波频率和调制波频率应分别设置为 和 。
二、简答题(60分):1. (7分)IGBT 在过流及短路过程中,系统如何检测并实施保护的?2. (7分)为什么晶闸管的触发信号通常不使用直流信号? 3. (7分)试说明有关晶闸管和电力晶体管的关断过程?4. (7分)请叙述电力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在高频开关电路中,应选择什么型号的二极管?5. (8分)利用晶闸管SCR 构成的简易照明延时开关电路如图1所示,HL 是灯泡,SB 是开关,试分析此电路的工作原理。
重庆南开中学高2007级高考复习理综测试题(冲刺卷)(4)(附答案)范文

重庆南开中学高2007级高考总复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4)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选择题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6分,共10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答案:C 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其动力是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当细胞呼吸强度为零时,无能量提供,就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随着呼吸强度的增强,提供的能量也随之增多,根对离子的吸收也增多,当呼吸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受细胞膜上离子载体数量的限制,离子的吸收不再增多而达到平衡。
2.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
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A.外显子B.编码区C. 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D.非编码区答案:B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基因的编码区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因为基因的突变已经使氨基酸的序列发生改变,所以,突变的位置应该位于编码区。
3.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有几处不A.0B.1C.2D.3答案:A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区别。
植物细胞融合之前,必须去除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动物细胞培养之前,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动物细胞分离,细胞融合需要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诱导措施比植物细胞多了生物诱导方法即用灭活病毒诱导,植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有差别,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了动物血清。
表中内容全部正确。
4.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答案:B 本题以物种形成为核心作为考查点,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2020082790257)

)
1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
摩擦。 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
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
室温( 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 a 态变化到 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
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体在 3 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
A 、 v1
B 、 v2
C、 v3
D 、 v4
19 .用大量具有一定能力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线。调高电子的能力在此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
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 5 条。用△ n 表示两侧
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 n 之差, E 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
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 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 金属球将于再次碰
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
450。
25.两屏幕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去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
x 和 y 轴,
交点 O 为原点,如图所示。在 y>0, 0<x<a 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在
断,△ n 和 E 的可能值为(
)
A 、△ n=1, 13.22 eV < E<13.32 eV
B、△ n=2, 13.22 eV < E<13.32 eV
C、△ n=1, 12.75 eV < E<13.06 eV
D、△ n=2, 12.75 eV < E<13.06 Ev
20.a、b、c、d 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
2007年南开大学考研试题及答案(1)

南开大学商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管理综合专业:企业管理管理学部分(共100分)一、简答题(40分。
共5题,每题8分)1.对于管理的概念,为什么不存在惟一的定义?你对管理是怎么理解的?2.工作效率与组织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为什么说组织是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4.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5.比较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缺点。
二、由于管理理论体系比较庞杂,人们往往按照不同的思路梳理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梳理的做法比较常见,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10分)三、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对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现实意义。
(15分)四、分析题(20分)交替排序法假设要评价20位雇员。
首先,把所有雇员的姓名都列举出来。
将工作绩效评价最高的雇员姓名列在第1行的位置上,将评价最低的雇员姓名列在第20行的位置上;然后,将次最好的雇员姓名列在第2行的位置上;将次最差的雇员姓名列在第19行的位置上……将这请问:1.交替评价法属于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方法?2.与顺序排序(即按1、2、3、4……20顺序排列)相比,交替排序方法有什么优缺点?3.交替排序方法适合对哪些员工进行绩效评价?五、以下一些情境中,哪一项最适合从伦理的角度予以思考解决?为什么?(15分)A.学校明文规定,不允许考试作弊,并对作弊行为做了具体解释。
某学员在考场上还是抄袭别人的试卷。
B.公司规定,管理人员不允许直接聘用直系亲属到公司工作。
张先生将他的女儿介绍到与公司有业务关系的某供应商那里工作,这家供应商的经理认为张先生的女儿条件很好,并愿意录用。
C.某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一位摊贩,感觉顾客是外地人时,对客人购买的商品以次充好。
D.某公司的采购人员经常性地从供应商那里拿回扣。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50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什么是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3.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007-2016年南开大学企业管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推免 学费 学制

2007-2016年南开大学企业管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推免学费学制企业管理学制:实行以2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费:8000元/生学年南开大学商学院2016年拟接收推免生名单拟接收专业本科院校姓名备注企业管理南开大学苏航企业管理南开大学王雨林企业管理南开大学贵思博企业管理南开大学李宜芳直博企业管理南开大学段雨桐企业管理南开大学钱海燕企业管理南开大学拓乔宁企业管理南开大学于百龄企业管理南开大学程曦企业管理南开大学赵浩宇企业管理南开大学龙鑫企业管理南开大学范楷企业管理南开大学黄淑婧企业管理南开大学王佳佳企业管理南开大学孙博企业管理南开大学温汉琳企业管理南开大学吴柳依企业管理南开大学姜逸茵企业管理南开大学吕美伦企业管理南开大学廖科智企业管理南开大学党程程企业管理南开大学陈兰芳企业管理重庆大学侯席培企业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馨予企业管理重庆大学王雪萌企业管理湖南大学盛瑞企业管理四川大学姚晓飞企业管理中南大学赵文婷企业管理安徽大学刘鹏企业管理湖南大学仝鑫推免名额:总名额:84个,企业管理30个。
2007年管理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管理学部分(共100分)一.简答题(40分。
共5题,每题8分)1.对于管理的概念,为什么不存在唯一的定义?你对管理是怎么理解的?2.工作效率与组织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为什么说组织是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4.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5.比较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优缺点。
二.由于管理理论体系比较庞杂,人们往往按照不同的思路梳理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梳理的做法比较常见,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10分)三.论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对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现实意义。
(15分)四.分析题(20分)交替排序法假设要评价20为雇员。
首先把所有雇员的名字都列举出来。
将工作绩效评价最高的雇员姓名列在第1行的位置上;将评价最低的雇员姓名列在第20行的位置上。
然后将次最好的雇员姓名列在第2行的位置上;将次最差的雇员姓名列在第19行的位置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本科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期末统考试卷(A卷)[闭卷](100分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比例:30:70)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授课老师:上课时间:周第节上课地点:一 二 三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总评成绩 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将1-20题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处,共20分,每小题1分;错选、多选、漏选均无分。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君主立宪制D.宗族家长制2.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和操纵B.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不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逐步占主导地位D.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留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优势3.最早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的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孙中山4.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中体西用B.借法自强C.自强求富D.爱国救亡5.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6.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其中,作为中间势力成为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的是()。
A.官僚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7.中国人是从( )开始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A.新文化运动后 B.五四运动后C.辛亥革命后 D.俄国十月革命后8.关于国民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兴起的标志是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B.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C.彻底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革命阵营内隐藏着重大危机9.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是:(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0.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1.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最高将领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张自忠D.左权12.1938年10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中国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地域辽阔,战线长,敌后战场的开辟B.中国在经济上军事上仍相对弱小,无力开展反击C.中国国民党不积极抗战D.中国抗战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十分困难。
13.抗战胜利后,当时各民主党派中最有影响的政党是:( )。
A.中国民主建国会B.中国民主同盟C.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D.中国民主促进会14.1947年,发展成为全国性学生运动的是()。
A.“抗议美军暴行”运动B.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C.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D.争取民主,反对独裁运动1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到(),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A.1952年底B.1953年底C.1955年底D.1957年底16.下列与农业合作化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中,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C.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D.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国家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7.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A.农业革命B.工业革命C.民主革命D.社会革命18.“九一三事件”指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C.中央“文革”小组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的职能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在1956年1月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论断。
A.陈云B.陈毅C.李维汉D.周恩来20.()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A.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得 分二、多项选择题:(将1-15题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处,共30分,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漏选均无分。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其中主要有()。
A.《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南京条约》2.19世纪70年代以后,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的人有()。
A.王韬B.薛福成C.郑观应D.马建忠3.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宣传维新主张的报纸有:( )。
A.《时务报》 B.《民报》 C.《国闻报》 D.《湘报》4.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是指( )。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B.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C.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 D.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E.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5.1942年元旦,由()四国领衔,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决心互相合作,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A.美国B.英国C.法国D.苏联E.中国6.下列事件中,由蒋介石亲手制造的有(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马日事变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7.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犯“左”倾错误的多方面原因是:()。
A.八七会议后党内存在着浓重的“左”倾情绪B.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内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C.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不足D.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E.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8.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如果国民党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四项保证,包括( )。
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9.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建国明确提出了( )口号。
A.和平B.进步C.民主D.团结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1.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最早是()提出的设想。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12.毛泽东提出,处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应坚持()的方针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13.1978年以后,我国在调整对外政策、改善外部关系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A.中日建交B.中美建交C.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D.中国领导人访问日美两国14.以下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
A.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C.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5.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的目的。
A.马克思主义B.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共产党D.社会主义道路得 分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1.(本题20分)(1)“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西国富强之术”。
——摘自冯桂芬:《校邠庐抗议》(2)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326页。
(3)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他们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什么?(2)试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上述三件大事之间的异同点?2.(本题15分)“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3日)请说明以上材料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并请选择其中一方面或某一点加以论述。
3.(本题15分)(1)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表(1946年7月)项别数目比例1:358共产党方面120万人兵力国民党方面430万人共产党方面228.5800万平方公里 23.8%地区面积国民党方面731.1720万平方公里 76.2% 共产党方面464座(中小城市) 23% 城市国民党方面1545座(大中城市) 77% 共产党方面13606.7万人 28.6% 人口国民党方面33893.3万人 71.4%(2)解放战争四年国共兵力消长比较表(单位:万人)1950.6.1949.6.1946.7.1947.6.1948.6.国民党军 430 373 365 149 58人民解放军120 195 280 400 500 比例 3.58:1 1.9:1 1.3:1 0.37:1 0.11:1 (3)解放区逐年发展统计表1946年6月1947年6月1948年6月1949年6月面积(万平方229 220 236 296 公里)1.36 1.31 1.682.79人口(亿人)城市(座) 464 417 579 1016 ——选自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6册(1945—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220-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