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的弯曲成型

合集下载

弯曲调整值-箍筋

弯曲调整值-箍筋

关于箍筋长度的计算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对于单根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是不同的,预算长度是按照钢筋的外皮计算,下料长度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计算。

例如一根预算长度为1米长的钢筋,其下料长度不需要1米,是小于1米的,因为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会变长,如果按照1米下料,肯定会长出一些。

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差值也就是钢筋的弯曲调整值,也称为量度差值。

它实际上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是由于量度的不同,例如下面这根钢筋,预算的长度是100+300=400mm,而实际上在下料时只需要截取100-d/2+300-d/2长的一段钢筋即可弯制成下面的形式。

二是由于钢筋在弯曲的过程中长度会变化:外皮伸长、内皮缩短、中轴线不变。

二、弯曲调整值的计算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 3、135度弯钩的计算见下图,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三、弯钩长度的计算1、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

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

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
钢筋箍筋是建筑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构造件,用于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它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

1.手工制作法
手工制作法是最为传统的钢筋箍筋制作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工人手工将钢筋弯曲成需要的形状,再用钢丝绑扎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

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钢筋箍筋成本低廉,但是由于工人技术水平不同,可能会存在尺寸和强度不一致的情况。

2.机械制作法
机械制作法是利用专门的钢筋弯曲机来将钢筋进行弯曲,形成需要的形状。

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钢筋箍筋尺寸和强度较为一致,但是制造成本较高。

3.预制法
预制法是将钢筋在工厂里提前制作好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钢筋箍筋的制作效率,保证制作质量,但是需要提前规划好尺寸和数量,否则可能会造成浪费。

无论采取哪种制作方法,钢筋箍筋的制作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需要,确定钢筋箍筋的尺寸和形状。

2.将钢筋放入弯曲机中进行弯曲,或者手工进行弯曲。

3.将弯曲后的钢筋进行切割,保证长度合适。

4.根据需要将多个钢筋箍筋绑扎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构造件。

5.对制作好的钢筋箍筋进行检查,确保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6.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固定,保证钢筋箍筋与混凝土结构紧密连接。

钢筋箍筋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但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制作和安装,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梁的箍筋构造要求

梁的箍筋构造要求

梁的箍筋构造要求以梁的箍筋构造要求为标题,本文将讨论梁的箍筋构造所需满足的要求。

箍筋作为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加梁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的作用。

因此,在梁的设计和施工中,箍筋的构造要求必须得到严格遵守。

一、箍筋的布置要求箍筋是沿梁的纵向布置的钢筋,其主要作用是限制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增加梁的抗弯承载力。

箍筋的布置要求如下:1. 箍筋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

一般来说,箍筋的间距不宜大于梁截面高度的1/6,也不宜小于25mm。

2. 箍筋的截面面积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根据梁的受力状况和设计要求,可以通过计算确定箍筋的截面面积。

3. 箍筋的直径应满足规范要求。

一般来说,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6mm,也不宜大于梁的截面高度的1/8。

4. 箍筋的弯曲半径应满足规范要求。

一般来说,箍筋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4倍箍筋的直径。

二、箍筋的连接要求箍筋的连接是保证梁整体承载力的重要环节。

箍筋的连接要求如下:1. 箍筋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连接箍筋的钢筋必须与箍筋完全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不得出现脱离或滑移的情况。

2. 箍筋的连接点应避开梁的节点。

连接箍筋的点应尽量远离梁的节点,以免影响梁的受力性能。

3. 箍筋的连接点应具备足够的间隔。

连接箍筋的点应具备足够的间隔,以保证箍筋的受力均匀分布。

4. 箍筋的连接点应满足规范要求。

连接箍筋的点应满足规范对于连接长度和连接方式的要求。

三、箍筋的保护要求箍筋的保护是保证梁长期使用的重要条件。

箍筋的保护要求如下:1. 箍筋应与混凝土充分保持粘结。

箍筋应正确放置在梁的混凝土内,与混凝土充分保持粘结,以保证受力传递的可靠性。

2. 箍筋应与外界环境隔离。

在梁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隔离箍筋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以避免箍筋锈蚀。

3. 箍筋应具备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箍筋应具备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保证箍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四、箍筋的施工要求箍筋的施工是保证梁构造质量的重要环节。

箍筋的施工要求如下:1. 箍筋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弯曲成型工艺流程浅析

箍筋弯曲成型工艺流程浅析

箍筋弯曲成型工艺流程浅析摘要: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及弯曲成型方式、方法有多种,本文以最新规范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以手摇板手工弯制箍筋为例,阐述箍筋完成型时的下料、画点、弯曲成型、质量检验等工艺流程,为箍筋弯曲成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箍筋下料;手工弯制箍筋;弯曲成型;箍筋下料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广联达软件中嵌入了箍筋长度的计算、很多教科书也给出了计算公式、施工手册给出了箍筋调整值的计算方法、大部分工地也有自己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计算得到箍筋的下料长度,但弯制箍筋精确画线时却无具体的各段尺寸,本文以最新规范为依据,结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阐述利用手摇板进行箍筋弯曲成型的工艺流程。

一下料随着高强钢筋在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采用光圆钢筋(300Mpa)制作箍筋越来越少;采用三级钢(400Mpa级带肋钢筋)制作箍筋已经是现在设计的首选,设置还有采用四级钢(500Mpa级带肋钢筋)制作箍筋。

根据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2]要求,光圆钢筋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小于等于25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大于 25时弯弧内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弯弧内直径与弯弧段长度有关,即钢筋等级与钢筋下料长度有关。

为便于计算,特将箍筋进行分解,分解成两个方向的直线段、三个90o弯钩、两个135o 弯钩以及弯钩平直段,如图1所示。

其中B、H为设计平面尺寸,c为保护层,b、h为箍筋标注尺寸,d为钢筋直径,D为弯弧内直径,b1和h1为两个方向的直线段尺寸。

箍筋长度(中心线长度)可按下列公式(1)进行。

箍筋的下料长度=直线段尺寸+3×90o弯钩弧长+2×135o弯钩弧长+2×弯钩平直段长度(1)其中:直线段长度(中心线长度)计算见图1:直线段尺寸=2×(b1+h1)=2×[(B-2C-2d-D/2×2)+(B-2C-2d-D/2×2)]90o弯钩弧长(中心线长度)计算见图2:90o弯钩弧长=2×π(D/2+d/2)×(90/360)三弯曲成型方法一:箍筋的弯曲成型步骤分为五步,见图6。

3肢箍制作方法

3肢箍制作方法

三肢箍制作方法
三肢箍是一种常见的箍筋形式,它由三个立边组成。

下面是三肢箍的制作方法:
1. 准备箍筋:首先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箍筋,一般情况下,三肢箍需要三根直径相同的箍筋。

2. 确定箍筋长度:根据梁的尺寸和箍筋的规格,确定箍筋的长度。

一般来说,箍筋长度应该比梁的高度长出一定的余量。

3. 切割箍筋:根据箍筋长度,使用切割工具将箍筋切割成相应的长度。

4. 弯曲箍筋:将切割好的箍筋按照设计要求弯曲成三肢箍的形状。

一般情况下,三肢箍的三个立边应该保持平行,并且箍筋的弯曲角度应该符合设计要求。

5. 焊接箍筋:将弯曲好的三肢箍箍筋与梁的钢筋焊接在一起,确保箍筋与钢筋牢固连接。

6. 检查箍筋:在制作完成后,需要检查箍筋的长度、形状和焊接质量,确保三肢箍箍筋符合设计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三肢箍箍筋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箍筋的质量和安全性。

光圆钢筋、400mpa级带肋钢筋、箍筋的弯曲和弯折要求

光圆钢筋、400mpa级带肋钢筋、箍筋的弯曲和弯折要求

光圆钢筋、400mpa级带肋钢筋、箍筋的弯曲和弯折要求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讨论光圆钢筋、400mpa级带肋钢筋和箍筋在弯曲和弯折方面的要求。

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增强材料,在施工中需要经历弯曲和弯折等工序,以适应不同结构形状和设计需求。

因此,对于这些钢筋的弯曲和弯折要求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光圆钢筋、400mpa级带肋钢筋、箍筋和结论。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每种钢筋的特点和用途;然后详细探讨它们在弯曲过程中的要求;最后总结并得出相关结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概述光圆钢筋、400mpa级带肋钢筋和箍筋在弯曲和弯折方面的要求。

通过对这些要求的详细解释,我们旨在提高读者对这些钢筋在混凝土施工中正确使用方法及其安全性能的理解。

在实际工程中,只有合理满足这些要求,方能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光圆钢筋2.1 简介光圆钢筋:光圆钢筋,又称为无肋钢筋或平面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

它通常由低碳钢丝经过冷拔、热处理等工艺制成,并具有圆形截面。

光圆钢筋在建筑结构中主要用于混凝土加固和增强。

2.2 弯曲要求:光圆钢筋的弯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弯曲半径:根据设计要求,在进行弯曲时,应满足相应的弯曲半径要求。

一般而言,光圆钢筋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直径的4倍。

b) 弯曲角度:进行弯曲时,应保证光圆钢筋不出现明显的裂纹、断裂等缺陷。

因此,在进行弯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超过90度的锐角。

c) 弯曲变形:在完成弯曲后,检查光圆钢筋是否出现明显扭转、螺旋等变形情况,并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2.3 弯折要求:光圆钢筋的弯折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弯折直径:在进行弯折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相应的弯折直径。

一般而言,光圆钢筋的最小弯折直径不宜小于6倍直径。

b) 弯折长度:进行弯折操作时,需确保弯曲部分的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并避免出现过长或过短的情况。

箍筋的下料公式,及箍筋的制作过程(内附相片)讲解

箍筋的下料公式,及箍筋的制作过程(内附相片)讲解

在实际弯箍筋时应定钉或划印控制箍筋的大小,而我在拍这些相片时,之所以没定钉或划印而是用尺来每一步、每一程序的量,是为了让读者知道弯成后箍筋的里皮和外皮是都符合规定的。

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实际工作中以里皮算公式:“{(梁宽-保护层*2)+(梁高-保护层*2)}*2+11.9*箍筋直径*2 =箍筋下料长度。

”就已足够做成料了。

箍筋的下料公式多,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但我认为,不管你采用哪种公式、只要能按图集和规范的要求做上成料,就是可取的。

下面我谈一下我对公式的理解。

茅洪斌的《钢筋翻样的方法与实例》p57页“箍筋135度弯钩下料长度的11.9d是按钢筋中心线推导,已考虑了钢筋弯曲伸延率,所以在计算箍筋下料长度时只需扣出其他三个直角的弯曲调整值即可。

”在p246页24号筋第一跨外箍的下料长度:箍筋周长+2*箍筋弯钩长度-3*弯曲调整值=(320+620)*2+2*11.9*10-3*2*10=2058mm【其中320和620是(梁宽-保护层*2+箍筋直径*2)。

11.9是箍筋135度弯钩下料长度,3*2*10箍筋下料长度时只需扣出其他三个直角的弯曲调整值】。

以外皮算1(梁宽-保护层*2+箍筋直径*2)+(梁高-保护层*2+箍筋直径*2)+2*11.9(2个弯钩下料长度)*2*箍筋直径-2*3*箍筋直径(弯曲调整值)。

举例说明:KL1 250*350 A10 100/200 保护层25 ,250-25*2=200,200+10*=220 。

350-25*2=300。

300+10*2=320 公式如下(220+320)*2+10*11.9*2-3*10*2=1258 详解{(净宽200+20两个箍筋直径)+(净高300+20两个箍筋直径)}*2(2个面)+(直径10)*(钩长11.9)*2(2个钩)-3(3个直角)*两面箍筋直径=1258(下料长度)。

实际工作中可以、以里皮为准的算法,这样方便初学者理解。

虽然比理论长度少了点,但是工作用完全可以了,也可以再短1厘米,箍筋钩小点就会便于施工,对构件的正常使用也没太大的影响,监理一般也不会在这方面太较真。

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

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

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钢筋箍筋是一种常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方法,它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

一、准备材料制作钢筋箍筋所需的材料主要有钢筋和箍筋。

钢筋一般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其直径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确定。

箍筋一般采用圆钢或带钢,其尺寸也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

二、测量和切割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测量工具测量所需的钢筋和箍筋的长度。

然后使用钢筋切割机或手动剪切工具将钢筋和箍筋切割成所需的长度。

三、弯曲和成型将切割好的钢筋放入钢筋弯曲机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弯曲。

弯曲的角度和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然后将弯曲好的钢筋成型成所需的形状,如直线形、圆形或其他特定形状。

四、焊接对于需要连接的钢筋箍筋,需要进行焊接处理。

将需要连接的钢筋放在焊接位置上,使用电焊设备进行焊接。

焊接点应均匀分布,并确保焊接牢固、无裂缝。

五、加固将制作好的钢筋箍筋放入混凝土结构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位置布置。

钢筋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六、检查和验收制作完钢筋箍筋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时需要注意焊接点是否牢固、钢筋是否符合规定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以及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布置。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程施工。

七、维护和保养钢筋箍筋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在施工期间,要防止钢筋箍筋受到损坏或积水腐蚀,定期检查和清洁钢筋箍筋,确保其正常使用。

总结:钢筋箍筋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准备材料、测量和切割、弯曲和成型、焊接、加固、检查和验收以及维护和保养。

通过以上步骤的操作,能够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箍筋,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大家在使用钢筋箍筋时要注意遵循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箍筋的弯曲成型》教案
时间:2011年3月22日周二第二节
科目:钢筋翻样及加工
班级:204班
地点:教室及实训场
授课教师:张静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手工弯曲的工具及设备的作用。

2.能力目标:熟悉箍筋弯曲成型的操作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吃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
1、重点:熟悉手工弯曲的工具及设备的作用。

2、难点:掌握箍筋弯曲成型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方式:讨论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引入:经过上周再次讲解钢筋(简支梁)的下料长度计算,相信大家对不同形状的钢筋有所了解吧;最后又绘制出钢筋下料单。

问题:为什么要绘制出钢筋下料单?
新课:根据下料单进行各钢筋的弯曲成型
(一)、安排任务
首先将计算出该箍筋的下料长度。

(二)、施工准备
1.材料:HPB235的光圆钢筋。

2.主要工具:扳手、铁锤、米尺、直角尺、粉笔等。

(三)、操作步骤讲解
流程:划线---弯曲---核对---小组自查。

1> 划线
1、由于箍筋有两种弯折角度(135°和90°),需用直角尺、米尺和粉笔配合画出相对应的角度。

2、箍筋有三个90°弯折和两个135°弯钩,所以应再切断好的直钢筋表面上画出五个点。

2>弯曲
钢筋弯曲成型的步骤(五步):
第一步:在钢筋½长处弯折90°。

第二步:弯短边90°弯折。

第三步:弯长边135°弯钩。

第四步:弯短边90°弯折。

第五步:弯短边135°弯钩。

3>核对
制作完成的箍筋,用米尺量出内皮的尺寸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需重新弯曲。

4>小组自查
自查后,评出弯曲最好和最差的箍筋。

(四)、实践操作
流程:划线---弯曲---核对---小组自查。

(五)、教师检查及点评:
六、小结:
1.弯曲点线在扳柱钢筋上的位置为:弯90°以内的角度时,弯曲点线可与扳柱外缘持平;当弯135°~180°时,弯曲点线距扳柱边缘的距离约为1d.
2.再划分弯折点时,米尺应从10cm开始量起,达到减少误差。

3.再弯曲钢筋时,手应压好另一侧钢筋;防止钢筋弹出,造成操作人员受伤。

4.由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较近,再弯曲钢筋时,应都注意周边的人员,避免碰到其他操作人员。

5.完成任务及教师检查后;应调直好钢筋,并放在钢筋区里。

工具也应及时放回原位。

七、作业:实训小结
八、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