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试题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理解练习,带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一、填空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和()。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3、代词分为()、()、()。
4、兼语短语是由一个()短语和一个()短语套叠构成的。
5、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作谓语的句子。
6、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7、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和词的()。
8、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和()两大类9、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0、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1)他说()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3)我们按规定作()处理。
(4)高兴()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5)你别说()太过分了。
11、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和()四种;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2、“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13、“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14、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B、兼语句C、双宾句D、主谓谓语句E、主谓短语作宾语(1)他让我骑自行车。
()(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
()(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15、“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和()16、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二、单项选择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A、动词B、形容词C、副词D、区别词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华版(含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华版(含答案解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版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
”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
(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
”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
(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
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3、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
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
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
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
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 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
中考试题汉语语法题分类解析

( 1 ) 组成反 义词的一对词必须属 于同一意 义范畴 , 如: 长
一
短( 长度 ) ( 2 ) 不 是任 何 一 个 词 都 有 反 义词 。反 义 词 以
短 暂的语音停顿 , 书面上 用逗号或 分号表示 分句之 间
饰 语 。答 案 是 c。 四、 划分 句 子 结 构 关 系
有反义词 , 比如“ 飞” 没有反 义词 ; “ 鸟” 没有反义词。 了 解 了上面的所述 , 答案 D 不完全相 同。盛馔一残 羹; 销
声匿迹一招摇过 市、 名声 大噪 、 远近 闻名。
六、 句 子 主 干提 取 :
渚
Z U O W E N D A O D U
【 解析】 本题 考查句子成分的划分 。在 A选项 中,
“ 贝聿铭” 是 宾语 “ 杰 出建筑 师贝聿铭 ” 的中心语 。在 B
选 项 中, “ 贝聿铭” 是宾语部 分“ 1 9 7 9年是 ‘ 贝聿铭年 ” ’ 里“ 贝聿铭年” 这个偏 正短语 中“ 年” 的修 饰语 。在 c选 项 中, “ 贝聿铭” 作 句子的主语。在 D选项 中, “ 贝聿铭 ” 是 宾语部 分“ 贝聿铭心 中” 这个偏正短语 里“ 心 中” 的修
系
c . 忸怩一 大方 咫尺一天涯 比比皆是一寥寥无几 D . 盛馔一简餐 奢侈一 节俭 销声 匿迹一崭露 头角
【 解析】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包括: 绝对
反 义 词 和 相 对反 叉词 。 分 为成 对 的 意 义 相 反 、 互 相 对 立
的词 。 如: 真 一假 , 动 一静 , 拥 护 一反 对 。 这 类反 义 词 所
高三语文语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语文语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8处)(4分)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答案】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析】此段文字加标点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人名,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
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讲的是三方面的情况,是三个层次;而“能竭其力”“能致其身”“言而有信”则分别与“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一一对应,了解这些信息,正确断句就很容易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参考译文】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2.下列各句中“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旬乃还第。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B【解析】A项,却;C项,才;D项,竟然。
3.下列各项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唯才是举。
D.籍何以至此?【答案】B【解析】A项,沛公在安;C项,唯举才;D项,以何。
4.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特点与“而今安在哉”相同的一项是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答案】 D【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判断句,B定语后置句,C状语后置句。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现代汉语重难点部分之语法操作分析题(一)

现代汉语重难点部分之语法专项训练之操作分析题(一)丹丹老师Q:一九一五三三六四一二八、操作分析题1、比较“北京大学”和“北京的大学”、“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一斤鱼”和“一斤的鱼”、“买菜”和“买菜的”、“中国医学的研究”和“中国的医学研究”,说明“的”字用与不用的不同。
2、比较“三天来一次”和“一次来三天”、“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说明语序的作用。
3、比较“他在北京住了三年”和“他在北京住了三年了”,说明句尾有无“了”的不同。
4、下列各组词语都是名词,但每组内部名词之间的语法特点有差别,请比较每组内部名词之间语法特点的不同:A:a、山、水、鸟儿、人家、钢铁、书;b、朋友、老师、青年、乡亲、同志B:a、衣物、书籍、车辆、人口、树木;b、感情、火气、境界、作风、气氛C:a、山、书、鸟儿、朋友、同志;b、衣物、书籍、感情、树木、作风5、按名量词、动量词、时量词的区分,给下列量词归类:个、天、日、下、对、点、阵、年、克、股、季、张、本、小时、次、斤、分钟、夜、里、遍、回、秒、条。
6、分别指出下列量词或量词短语重叠的语法意义:封封信都饱含真情、饭应当一口一口的吃、马路上奔驶着一辆一辆的新式汽车、我说的句句是实话、条条大路同罗马、字应当一个一个的写、一阵阵春风吹向祖国大地、天一天天热起来了、孩子们一个个都很要强、幅幅画儿都凝聚着画家的真情、事情应该一件一件的做。
7、在括号里填适当的量词:两()桌子、一()鞭炮、一()新闻、三()小时、一()队伍、五()黄牛、三()草坪、一()新月、一()风景、一()交易、一()斜阳、一()善意、一()云彩、一()心事、一()邪气、一()胡子、一()大楼、一()台灯、一()炊烟、一()情思、一()清水。
8、指出下列动词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服务、咳嗽、营业、加以、来、懂得、休息、实现、瞌睡、制造、结婚、胜诉、以为、给以、拼命、等于、搏斗、玩耍、死、成为、交际、觉得、显得、开幕、离婚、失踪、逃跑、是、像、在于、睡觉、从事、游行、旅行、具有、值、进行、展望、展览、播音、断定、道歉、居住、散步、请假、牺牲、喜欢、怕、思念、打架、玩命、送行、漫步、担任、指派、指挥、乐于、鼓掌、欢迎、纯洁、鼓励、走、进、出、会面、拜会、访问、往来、认识、认为、知道、闭幕、胜利、洗澡、出访、当作、逃亡、定居、恋爱。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法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语法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分析下列歧义结构。
1.不知道怎么办好正确答案:“不知道该怎么办”和“不知道怎么做比较好”。
2.小红一早上就写了三封信正确答案:“小红一早上写了三封信,很多”和“小红一早上就写了三封信,什么别的也没干,很少”。
A用简易加线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主谓之间用‖隔开,主语中心语用表示,谓语中心语用______表示,宾语中心语用﹏表示,定语用( )表示,状语用[ ]表示,补语用表示。
插入语用小△表示,兼语用波浪线下加双横线表示,分析到成分为止。
3.我们可以一分钟内下载完这首歌曲。
正确答案:4.据分析,饮酒过量将使肝脏的负担加重。
正确答案:B分析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词性。
5.这件事我不会跟任何人说。
正确答案:跟: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6.三下两下就把房间给收拾好了。
正确答案:给:介词,表被动。
7.在学习上要高标准要求自己。
正确答案:上:助词,用在动词后。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边的复杂词组8.不幸的家庭会使子女变得忧郁和沉思正确答案:9.连里很少有人知道我因瘸歇过两天正确答案:10.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正确答案:用划线法分析下边的多重复句11.居民均占有这种便宜,不但在官地上建造房屋,而且以河堤作为后墙。
故从前面看去,俨然如一排土楼,从后面看去,则只能看见一排茅檐。
正确答案:(一)居民均占有这种便宜,(二)不但在官地上建造房屋,(三)而且以河堤作为后墙,(四)故而从前面看去,俨然如一排土楼,(五)从后面看去,则只能看见一排茅檐。
12.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的骄傲。
正确答案:㈠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㈡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㈢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问修了一条万里屏障,㈣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的骄傲。
现代汉语语法试题库带答案

第四章语法一、填空题1、语法这一术语可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2、分析语句的构造和功能的目的在于〔区别异同、辨明意义〕。
3、语法分析有两种根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另一是〔把整体切为局部〕。
4、对现代汉语的词进展语法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5、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
6、词的分类是逐级进展的,首先根据能否作句法构造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7、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8、现代汉语特殊的词类有两类,一是〔叹词〕,另一是拟声词。
9、量词包括名量词、〔动量词〕、时量词。
10、不能带宾语的和只能带施事宾语或处所宾语的动词一般叫〔不及物动词〕。
11、加词包括〔副词〕和区别词两类。
12、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只能充当〔状语〕。
13、〔代替〕功能就是代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14、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15、助词包括构造助词、〔动态助词〕以及"所、似的〞等其他助词。
16、词与词的组合包括实词与实词、实词与虚词的组合,可统称为〔短语〕,也有叫词组的。
17、在句法构造中承担构造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构造成分,简称〔句法成分〕。
18、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它和词或短语构成介词短语,主要作〔动词和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的修饰语。
19、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关涉主语。
20、在偏正短语中,起限制或描写作用的成分叫修饰语,修饰语主要指〔定语和状语〕两种句法成分,被修饰的成分是中心语。
21、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
22、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复说语〕和插说语两种。
23、复说语有称代式复说语和〔总分式复说语〕两种。
24、根据构造关系,单句首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句型。
25、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和叹词拟声词句四种。
现代汉语语法解释及练习题(答案)

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语素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练习:思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思考:两个汉字肯定是两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汉字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是书写基本单元,传说是仓颉所创造的。
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
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瓜是一个象形字。
“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
“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
“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
“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
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
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