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车型前风挡倾角的分析
前轮外倾角左右差50分

前轮外倾角左右差50分前轮外倾角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影响车辆的稳定性、转向性和操控性。
如果前轮外倾角左右差50分,那么就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一、前轮外倾角的定义和作用前轮外倾角是指前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通常用度数或分钟来表示。
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车辆的悬挂系统,使其更加稳定和舒适。
2.改善车辆的转向性能,提高操控感和驾驶乐趣。
3.减少轮胎磨损和燃油消耗,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二、前轮外倾角左右差50分的原因前轮外倾角左右差50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悬挂系统失调:如果汽车悬挂系统中的弹簧、减震器或其他零部件出现问题,会导致前轮外倾角左右差异。
2.碰撞或事故:如果汽车发生碰撞或事故,可能会导致前轮位置偏移或变形,从而影响前轮外倾角。
3.轮胎磨损不均:如果汽车的轮胎磨损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前轮外倾角左右差异。
三、如何调整前轮外倾角左右差50分调整前轮外倾角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一般需要到汽车维修厂进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使用水平仪或其他专业工具测量前轮外倾角,并记录测量结果。
2.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悬挂系统中的弹簧、减震器或其他零部件,使前轮外倾角达到标准值。
3.检查车辆的轮胎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轮胎。
4.重新测量前轮外倾角,并进行必要的微调,以确保左右差异小于标准值。
四、注意事项1.调整前轮外倾角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在没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情况下,请勿私自操作。
2.在进行前轮外倾角调整之前,请先检查悬挂系统中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如弹簧断裂、减震器漏油等。
3.在调整过程中,请注意安全,确保汽车稳定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并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
4.调整完成后,请进行路试,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转向性和操控性达到标准要求。
总之,前轮外倾角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车辆的稳定性、转向性和操控性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前轮外倾角左右差50分,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联合前倾角的概念

联合前倾角的概念联合前倾角是指车辆的前轮之间的夹角,也可以理解为前轮内倾或外倾的程度。
前倾角是衡量车辆悬挂系统调整的重要参数之一,对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前倾角一般分为正前倾和负前倾两种情况。
正前倾是指前轮内倾的情况,也就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轮朝向车身中心倾斜。
正前倾可以增加车辆的侧倾角,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增加车辆的抓地力,有利于提高转向的操控性。
负前倾是指前轮外倾的情况,也就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轮远离车身中心。
负前倾可以降低车辆的侧倾角,提高车辆的悬挂刚度,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前倾角的调整可以通过悬挂系统进行,一般可以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弹簧、减震器和防侧滚杆等部件来实现。
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过大的侧倾角,可以通过增大前轮的正前倾角来减小侧倾角,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前倾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但是过大的正前倾角会降低车辆的过弯稳定性,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行驶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前倾角对于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前倾可以提高车辆的抓地力和悬挂的稳定性,使得车辆在转弯和急刹车时更加稳定。
负前倾则可以提高车辆的过弯稳定性和悬挂的刚度,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和激烈驾驶时更加稳定。
因此,在进行悬挂调整时,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和个人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前倾角。
另外,前倾角还会对车辆的行驶舒适性产生影响。
较大的正前倾角可以减轻车辆通过凸起和坑洼路面时的颠簸感,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而较大的负前倾角则会增加车辆通过凸起和坑洼路面时的颠簸感,降低乘坐的舒适性。
因此,在调整前倾角时,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行驶环境和乘坐舒适性的平衡。
总之,联合前倾角是衡量车辆悬挂调整的重要参数,对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调整前倾角,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抓地力,使得车辆的操控更加舒适和稳定。
同时,还需要注意前倾角调整的合理范围,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前倾角导致不良影响。
前轮倾角误差标准

前轮倾角误差标准
前轮倾角是指车辆前轮与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也称为车轮的倾斜角度。
前轮倾角误差标准是指车辆前轮倾角与理想值之间的允许误差范围。
具体的前轮倾角误差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类型、使用环境和制造标准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车辆制造商会在车辆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设定前轮倾角的标准,并确保在生产线上符合这些标准。
在一些汽车制造标准和规范中,可以找到前轮倾角误差的具体要求。
例如,ISO 8855 标准中规定了乘用车的前轮倾角误差范围为正负0.5度。
这意味着车辆的前轮倾角可以在理想值的正负0.5度范围内有所偏差,而仍然被认为是符合标准的。
然而,请注意每个汽车制造商可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因此最准确的前轮倾角误差标准应该来自于特定车辆制造商的技术手册、维修手册或相关文件。
如果您对特定车辆的前轮倾角误差标准有疑问,建议咨询该车辆制造商或经销商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车辆前束角的作用

车辆前束角的作用车辆前束角是指车辆前轮中心线和车辆正面向前的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它是车辆动态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车辆设计和制造中,合理设置前束角,能有效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行驶稳定性和刹车性能。
首先,合理设置前束角能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由于前束角能够使车辆的前轮产生向内的力矩,从而使车辆的方向稳定性得到提高。
当车辆在高速运动或进行高速转弯时,合理的前束角能够使车辆保持稳定,避免侧滑或失控,提高行驶安全性。
此外,前束角还能够减少车辆的倾斜角度,从而减小侧倾翻滚的倾向,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其次,合理设置前束角能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前束角大小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对路面的接地性能。
当车辆在起步、制动和转向时,前束角能够使车辆的前轮对路面的接触面积最大化,从而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减小侧滑和打滑的风险,增强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在高速行驶时,车辆的前束角越大,车辆的稳定性越好,能够保持车辆的直线行驶和行驶舒适性。
最后,合理设置前束角能提高车辆的刹车性能。
前束角大小会影响车辆在刹车时的制动力分配,使前轮和后轮的制动力达到最佳状态。
当前束角适当时,能够使车辆的制动距离更短,提高车辆安全性。
综上所述,车辆前束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车辆设计和制造中必须要考虑到。
合理设置前束角,在保证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行驶稳定性和刹车性能。
因此,在汽车制造的过程中,前束角一定要设置得合理科学,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行驶性能的最佳效果。
前轮外倾角的作用

前轮外倾角的作用前轮外倾角是指车辆前轮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也称为“负迎角”。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前轮外倾角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还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前轮外倾角的作用1.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前轮外倾角能够增加车辆的侧向稳定性,提高车辆的操控性。
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或急转弯时,前轮外倾角可以使车辆的侧向倾斜角度更小,从而减少侧向力的作用,使车辆更加稳定。
2.减少轮胎磨损前轮外倾角还可以减少轮胎的磨损。
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外倾角可以使轮胎的角度更加合适,减少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侧向滑动,从而减少轮胎的磨损。
3.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前轮外倾角还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外倾角可以使车辆的重心位置更低,从而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侧倾,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4.减少车辆的翻滚风险前轮外倾角还可以减少车辆的翻滚风险。
当车辆在高速行驶或急转弯时,前轮外倾角可以使车辆的侧向倾斜角度更小,从而减少车辆翻滚的风险。
二、前轮外倾角的调整方法1.调整前轮的角度调整前轮的角度是调整前轮外倾角的最基本方法。
在调整前轮的角度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调整工具,将前轮的角度调整到合适的角度。
2.调整车辆的悬挂系统调整车辆的悬挂系统也是调整前轮外倾角的一种方法。
在调整车辆的悬挂系统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类型和使用环境来进行调整,从而使车辆的前轮外倾角达到最佳效果。
3.调整车辆的重心位置调整车辆的重心位置也可以改变车辆的前轮外倾角。
在调整车辆的重心位置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类型和使用环境来进行调整,从而使车辆的前轮外倾角达到最佳效果。
三、前轮外倾角的注意事项1.调整前轮外倾角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调整工具,否则容易出现调整不准确的情况。
2.调整前轮外倾角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类型和使用环境来进行调整,否则容易出现调整不合适的情况。
3.调整前轮外倾角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4.调整前轮外倾角后需要进行测试,检查调整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前束外倾角正常驾驶感受

前束外倾角正常驾驶感受在以前的汽车设计中,束外倾角是一项重要的参数,它对车辆的操控性和驾驶感受有着显著的影响。
束外倾角是指车轮在垂直方向上与路面的夹角,也叫做负矩角。
在正常情况下,车轮的束外倾角会给驾驶者带来一种稳定感,使车辆更易于操控和转向。
束外倾角的设置不仅与车辆的操控性有关,还与车辆的稳定性息息相关。
适当的束外倾角可以提高车辆的侧倾刚度,减小车身侧倾,增加车辆的稳定性,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感。
而如果束外倾角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车辆的操控性产生不利影响。
在正常驾驶中,束外倾角的设置让驾驶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车辆的操控性。
当车辆转向时,束外倾角会引导车轮向内倾斜,增加车辆的侧向抓地力,提高转向的稳定性。
这种设计使驾驶者更容易掌控车辆的行驶方向,减小了转向的力度,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感。
束外倾角的合理设置还可以有效减小车辆的转向半径。
当车辆转弯时,束外倾角会使车辆的内外轮差异化,内轮向外倾斜,外轮向内倾斜,增加内轮的负载,减小外轮的负载。
这种差异化的负载分配可以使车辆更容易转弯,减小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驾驶感受。
在以前的汽车设计中,束外倾角的合理设置也是为了适应不同路况的需求。
在高速行驶中,束外倾角的设置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使车辆更加稳定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而在城市道路行驶中,束外倾角的设置可以提高车辆的灵活性和转向的敏感度,使驾驶者更容易应对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
然而,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束外倾角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现代汽车设计中,采用了更多的电子控制技术和主动悬挂系统,使车辆的操控性和驾驶感受更加精准和可调节。
束外倾角只是操控性的一个方面,现代汽车已经可以通过调整悬挂系统和动力系统来实现更好的操控性能。
总的来说,以前束外倾角对于正常驾驶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束外倾角设计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使驾驶者更容易掌控车辆的行驶方向和转向操作。
然而,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束外倾角的重要性逐渐减弱,现代汽车已经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更好的操控性能。
四驱车基础知识讲座——前侧导轮下倾角的重要性和调整

四驱车基础知识讲座——前侧导轮下倾⾓的重要性和调整⼤部分爱好者在买了套装四驱车后,按说明书所标次序和⽅法组装,也能使四驱车跑动,如果进⼀步改造,只要更换⾼速电动机,其车速会明显提⾼。
但是常常使爱好者头痛的是车速提⾼后,在转弯时很易飞车出轨,这是什么原因?⼤家⼀定很想知道。
主要原因是前侧导轮没有下倾⾓,甚⾄装成上倾⾓所致,前侧导轮⼀定要装成下倾⾓,其道理是车⼦转弯时,具有下倾⾓的侧导轮能使车头下压,防⽌翻车。
上倾⾓的前导轮还会引导车⼦上扬翻车。
故应⾼度重视前倾导轮的下倾⾓度⼤⼩的调整,⼀般以10度左右为适当,根据跑道和车辆情况可稍为上下调整。
四驱车所有底盘的车头两侧都是做成导轮零度安装⾓的⼩平头,新的SUPER FM和TZ底盘虽有⼀点⼩⾓度,但也不够。
如不加改造肯定都没有倾⾓,⼀定会⾼速翻车。
只有SUPER-1(超⼀型)底盘做成有10度⼩平台。
但是如果不事先另装龙头,⽽直接在⼩平台上装,下倾⾓也很⼩,甚⾄没有。
这是因为注塑模具的按孔都是垂直的,只有加装龙头并且⽤螺丝钉将固定在最前的⼩孔,10度下倾⾓才会形成。
没有10度⼩平台的底盘,统统都要⽤⼩⼑切出10度左右斜⾓,这是防翻最有效的改造措施。
下倾⾓的⼤⼩也不是⼀成不变,它的变化要根据跑道特性和车速来综合考虑。
车速越快下倾越⼤,过⼤的下倾⾓实质是增加下压⼒,迫使车辆低头减速来防⽌翻车。
如果转弯很多,车速已经不快,此叫反⽽要略减少倾⾓,以免车速过低。
下倾⾓的⼤⼩和导轮材质也有直接关系,塑料导轮对塑料跑道壁的磨擦⼒很⼩,下压作⽤很⼩,故不适宜⾼速车使⽤。
⾼速车⼀定要采⽤铝合⾦导轮,如有条件最好使⽤带滚珠轴承的导轮。
⾦属导轮都有橡胶圈。
这是⽤来保护跑道壁的。
所以规则规定⾦属导轮⼀定要套上胶圈,否则不准参加⽐赛。
因为没有胶圈的导轮其防翻作⽤更⼤但是很易划坏跑道,为了增强胶圈防翻作⽤和保护跑道,最好是新装时⽤502胶粘死。
⼀部四驱车起码要装四个倾导轮,有时为了增强效果多加⼀层,故出现8个。
前轮倾角差0.8

前轮倾角差0.8
前轮倾角差0.8通常意味着前轮的定位参数与理想或标准值存在偏差,这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轮胎的磨损情况。
前轮倾角是指车轮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
如果车轮顶部向车外侧倾斜,称为正外倾角;相反,如果顶部向车内侧倾斜,则称为负外倾角。
正确的前轮倾角对于确保汽车稳定性、减少轮胎不正常磨损以及提供良好的操控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汽车制造商会为车辆设定一个标准的前轮倾角,并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公差。
例如,一些车型的前轮倾角公差可能在±0.45左右。
如果您的车辆前轮倾角差0.8,这可能意味着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不同车型和悬挂结构,调整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对于某些麦弗逊悬挂结构的车辆,可能需要移动副车架来进行微调,或者在角度偏差较大时更换相关配件进行大调。
建议您查阅车辆维修手册或咨询专业的汽车维修技师,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调整。
如果车辆的前轮倾角超
出了正常范围,及时进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驾驶安全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为确定新车型概念开发阶段前风挡倾角的角度范围,该文基于积累的SUV车型数据,研究前风挡倾角与整车外型的关 系。
主要研究了整车的车身形式以及C点与前轮中心相对位置的关系,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新车型开发时前风挡倾角的角度 范围。
结果表明,SUV车型的前风挡倾角一般在30〜60。
的范围内。
为新车型开发时前风挡倾角的确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S U V;前风挡倾角;分析Analysis of Front Windshield Inclination of SUVA b s tra c 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ngle range of the front windshield inclination in the conceptual development stage of newvehicle type,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ont windshield inclination and the vehicle appearance based on the accumulated benchmark data of SUV,by studing the body structure,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C point and the front wheel center.The angle range of the front windshield inclination is given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ont windshield inclination of SUV is generally in the range of30〜60。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ront windshield incli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odels.K ey w o rd s:SUV; F ro n t w indshield in clinatio n; A nalysis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车型的周期越来越短。
因此,在新车型概念开发阶段,开发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前风挡倾角的定义就是其中一项,若更改此项定义,会严重影响项目开发周期,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且增加成本。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前风挡倾角对空气动力学、驾驶员前方视野及乘降舒适性的影响很大,如果后期发现问题,很难更改前风挡倾角的设定,只能通过其他措施进行补救,往往收效甚微。
文章基于137款 SUV车型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标的方法,主要研究 车身形式、C点[11的!向相对位置和C点到前轮心的 "向距离这3个因素的影响,为新车型开发时前风挡 倾角的设定提供参考。
1前风挡倾角概述1.1前风挡倾角定义前风挡倾角[1]68是指在整车的#=断面上,从C点 沿着前风挡向上457 mm的弦与垂向的夹角,如图1所 示。
C点是指在整车的$=断面上,过发动机罩投影线 上最高点的水平线与前风挡玻璃外表面的交点[1]11,如 图2所示。
图1汽车前风挡倾角示意图图2汽车C点位置图-45-—技术聚焦FOCUS E r4i^汽车工_师2019年1月技术看点1.2基于CATIA的前风挡倾角测量方法1.2.1数据准备测量前风挡倾角,需要发动机盖板、空气室上盖板和前风挡玻璃在整车坐标系下的数据。
三维数据可以通过3D扫描和三坐标打点等方式获得,某SUV车型的三维数模,如图3所示。
图3某SUV车型前风挡倾角的CATIA三维数据显示界面1.2.2 求做!=0断面整车断面是整车的左右对称面。
在CATIA 中,将逆向点云数据导人CATIA中,使用“切割”功能,定义并生成!=0的断面,然后保存断面数据,重新加载到product中,如图4所示。
1.2.3 求做C点将发动机盖板、空气室上盖板和前风挡玻璃在!$〇断面的数据在CATIA的草图模块中打开,过发动机盖板或空气室上盖板最高点(取二者最高点)做水平线,与前风挡玻璃的交点即为C点。
对此SUV车型过空气室上盖板最高点做水平线,与前风挡玻璃的交点即为此SUV的C点,如图5所示。
图5某s u v车型的C点位置确定过程显示界面的圆弧,进而得到圆弧与前风挡玻璃截面线的交点。
经测量,某SUV车型的前风挡倾角为52.9。
,如图6所示。
2 S U V车型前风挡倾角分析根据数据库中SUV车型对标数据的积累,文章主要分析11个品牌、48种SUV的137款车型的前风挡倾角,如表1所示。
表1s u v对标车型汇总表品牌对标车型系列路虎揽胜(基础款、加长款、运动款、极光、星脉)、神行者、卫士、发现英系奥迪Q5,Q7德系宝马X5,X6德系奔驰G500,GLS德系Jeep牧马人、大切诺基、指挥官、指南者、自由光、自由客、自由人、自由侠美系林肯M K C、M K T、领航员、M K X、飞行家、航海员美系丰田汉兰达、普拉多、兰德酷路泽、FJ-酷路泽日系长城哈弗 H5,H6,H7,H8,H9,M6国产广汽传祺 G S4,G S5,G S7,GS8国产长安C X55,C X75,CX95国产上汽荣威 R X5,R X8,W5国产汽车的前风挡倾角与整车外形、空气动力学、驾驶员前方视野、乘降舒适性等因素息息相关,需共同考虑。
文章重点分析前风挡倾角与整车外形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车身形式、C点的"向相对位置和C点到前轮心的#向距离这3个因素对前风挡倾角的影响。
C 点与前轮心的相对位置参数,如图7所示。
1.2.4求做前风挡倾角前风挡倾角是从C点沿着前风挡向上457 mm的弦与垂向的夹角。
所以,以C点为圆心,做半径为457 mm #1.C点到前轮心的#向距离;1.点到前轮心的"向距离;.轴距。
图7某s u v车型C点与前轮心的相对位置参数示意图SUV前风挡倾角一般在30〜60。
范围内。
前风挡倾BJ40LBJ80 牧马人-2019>牧马人-2017卫士800850880 900950C 点到前轮心的#向距离/m mC 点到前轮心的Z 向距离与前风挡倾角的关系750 m m < #1 <880 mm 的车型占总数的69.3%,前 风挡倾角均在50〜60。
范围内,仅第二代路虎揽胜、 Jeep 的指挥官和自由人除外;880 m m < #1 <950mm 的 车型占总数的30.7%,前风挡倾角在30〜60。
范围内都有,但前风挡倾角在30〜40。
的SUV 车型均在此范围 内,其外造型风格均属硬派越野车,具体有奔驰G 500、Jeep 的牧马人、路虎卫士、丰田FJ -酷路泽、北京BJ 80 和BJ 40L 。
由此可见,前风挡倾角小于40。
的SUV ,C 点 相对前轮心的位置都较高。
4结论文章通过分析137款SUV 对标车型的前风挡倾角得出:1)绝大多数SUV 的前风挡倾角在50〜60。
的范围内,占总数的83%;仅少数SUV 的前风挡倾角在30〜 50。
的范围内,占总数的17%。
2)C 点的!向相对位置越靠前,即"1/越小,前风挡倾角可调的范围越大,可以依据造型风格,在30〜 60。
范围内调整;C 点的!向相对位置越靠后,即"1/ 越大,前风挡倾角可调的范围越小,很难做到(58 ± 3 )。
,一般在30〜50。
范围内调整。
3)前风挡倾角小于40。
的SUV (硬派越野车),C 点自由人揽胜第一代BJ40L--------------•----BJ80 牧马人-20191%-------•---.!00牧马人-2017—♦~•-----------卫士14 18222630C 点到前轮心!向距离与轴距的比率/%6510% < "1/^22%的车型占总数的87.6%,前风挡倾 角均在50〜60。
范围内;仅第二代路虎揽胜、丰田FJ - 酷路泽和Jeep 的指挥官除外;1/ >22%的车型占总数 的12.4%,分别为路虎揽胜第一代、卫士、奔驰G 500、牧 马人和Jeep 自由人、北京BJ 80和BJ 40L ;由此可见,C 点!向相对位置越靠后,前风挡倾角较小。
3.3前风挡倾角与C 点到前轮心的Z 向距离的关系137款车型中,C 点到前轮心的#向距离均在 750〜950 mm ,如图11所示。
图9整车车身形式与前风挡倾角的关系3.2前风挡倾角与C 点的!向相对位置的关系137款车型中,C 点到前轮心的!向距离与轴距 的比率("1/)均在10%〜30%,如图10所示。
揽胜第二彳自由人指挥官G50C Feature角在(58±3)。
范围内的车型占总数的65%;在(52±2)。
范围内的车型占总数的18%;在30〜50。
的车型占总数的 17%。
SUV 车型的前风挡倾角分析,如图8所示。
33.165 - 60£555045■58。
52。
_ 揽胜第二代40揽胜第一代 35BJ40L 30 2520自由人指挥官牧马人-2019FJBJ80G500 牧马人-2017卫士2 500 2 600 2 700 2 800 2 9003 000 3 100 3 200轴距/m m图8 SUV 对标车型前风挡倾角分布图前风挡倾角的影响要素分析前风挡倾角与整车车身形式的关系137款车型中,承载式车身占67.2%,非承载式车身占32.8%;前风挡倾角小于50。
的,绝大多数采用非 承载式车身;采用承载式车身的仅J e p 的指挥官和自 由人,如图9所示。
u揽胜第二代指挥官◊FJ第1期E n g t汽车工_师FOCUS 技术聚焦^o5050505050 6543210图10C 点到前轮心的!向距离与前风挡倾角的关系47E r4i^汽车工_师FOCUS技术聚焦技术看点摘要:为了解决在整车装配过程中存在的组合仪表罩与组合仪表匹配间隙偏差的问题,该文从整车尺寸工程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偏差结果影响因素,运用尺寸虚拟验证进行累积公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 2种优化方案。
通过打断组合仪表罩装配过程中由于基准转换导致的公差链环累积,优化组合仪表外罩定位方式,缩短影响结果尺寸链环,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组合仪表罩与组合仪表的间隙匹配问题,确保了仪表罩与组合仪表的实车匹配效果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关键词:汽车组合仪表罩;匹配;尺寸工程Dimensional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Matching Problem of Automobile InstrumentCluster Cover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gap deviation between the instrument cluster cover and the instrum ent cluster in the whole vehicle assembly process,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vehicle dimensional engineering, uses virtual verification of dimensions to carry out the cumulative tolerance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two optimization schem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By breaking the tolerance accumulation caused by the datum transformation in assembling process, optimizing the positioning mode of the instrument cluster cover, and cutting down the dimension chain, the gap matching problem is fundamentally solved and the matching effectis ensured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Automobile instrument cluster cover;Matching;Dimensional engineering尺寸工程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产品为对象进 行的定位基准分析、装配公差分析及产品内外观间隙 面差控制和评价等,及与尺寸相关的设计、分析及验证 等一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