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湖北省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三校联考高一期中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生物试卷命题学校:钟祥一中命题教师:黄大军审题教师:陈艳华考试时间:2012年4月25日下午4:20-5:50 满分90分第Ⅰ卷(本卷共42小题,52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32题每小题1分,33-42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名称的归类,正确的是()①血小板②植物的导管③胃蛋白酶④花粉⑤木纤维⑥甲状腺素⑦酵母菌⑧抗体⑨精子⑩噬菌体A.属于活细胞的是①②④⑦⑨B.属于细胞产物的是①③⑥⑧C.属于死细胞的是⑤⑩D.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①④⑦⑨2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3.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4.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大量元素有6种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最多的无机物是水C.婴儿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比成人多一种组氨酸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C.组成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C.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D.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8.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当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D.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9.ATP的结构简式是()A.A—P~P~P B.A—P—P~P C.A~P—P—P D.A—P—P—P 10、下列关于酶的表述,错误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酶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C.酶的作用是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D.能够水解麦芽糖酶的酶是蛋白酶11.有关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B.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C.凡是不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生物都是异养生物D.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一分子ATP水解释放能量的38倍12.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C.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D.分列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13.下列不属于衰老细胞特征的是A.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B.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多种酶的活性降低14.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刚出生的婴儿体内也有衰老细胞B.人体所有正常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细胞不能继续分化是细胞衰老的特征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均可形成ATPB.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降解被吞噬的物质C.动物细胞的形状主要由细胞骨架维持D.细胞液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16.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M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有N条环状肽链,其完全水解共需M个水分子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C.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D.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17.欲测定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人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 A.其它条件最适,改变温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B.其它条件最适,改变反应物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C.其它条件最适,改变酶的浓度,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D.其它条件最适,改变反应时间,观察反应生成物的量18.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不相等的时期有()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末期和间期19.下图表示某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B. 蓝藻的遗传物质是B,主要存在于其拟核的染色体上C.A的多样性决定B的多样性D.B的种类在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A的种类则不同20.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B.经健那绿(Janus green 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C.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21.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富兰克林拍摄的DNA分子结晶的X射线衍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所用方法相同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噬菌体时,是把噬菌体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中D.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22.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23.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控制不同的性状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2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自杂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25.下列与减数分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B.玉米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C.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产生4个成熟生殖细胞D.人的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23条,染色单体46、0条26.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C.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27.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3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1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糖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3000个和300个B.6000个和1800个C.6000个和900个D.3000个和1800个28.一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那么,一个四分体含有() A.4个双链DNA分子B.2个双链DNA分子C.8个双链DNA分子D.4个单链DNA分子2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同基因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B.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0.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B.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能自由组合C.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而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D.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3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10小题,8-10题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错选不得分,总分40分。
1. D 【详解】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因此合力一定变化,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力与运动方向不同向,但所受合力可能不变,比如平抛运动,A 错误;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 错误,牛顿没有测出比例系数G ;而是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100多年,后来卡文迪许利用扭称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G 的大小,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的人”。
故C 错误;故D 正确;故选D 。
2. B 【详解】设斜面的底边长为x ,斜面的倾角为θ,则任一斜面的长度为cos xL θ=,故物体在斜面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cos f mg µθ=,摩擦力做功为:cos cos xW fL mg mgx µθµθ=−=−⋅=−,与倾角无关,故123W W W ==,故B 正确 3. C 【详解】A.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克服重力做功10J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了10J ,故B 错误,物体的机械能和动能变化不能确定,故AD 错误;C 正确;故选C 。
4.C 【详解】AC .各位学生以整齐的步伐通过圆形弯道时,因每一排的连线是一条直线,且与跑道垂直,相当于共轴转动,所以全班同学的角速度相同,由于同一列的学生的线速度方向不同,所以线速度不同,故A 错误,C 正确.B .根据v=ωr 知,同一排的学生的半径不同,则线速度不同,故B 错误.D .根据F=mω2r 知,同一列的学生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向心力方向也不同,所以向心力不同,D 错误. 5.D 【详解】A .无人机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需向心力水平方向,则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斜向上方,大于重力,故A 错误;B .由几何关系可得,无人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0r =则无人机所需的向心力为n F =B 错误;C .无人机飞行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C 错误;D .无人机绕行一周的周期为02r T v π==D 正确。
湖北武汉部分学校2024年高一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一年级期中调研考试物理试卷本试题卷共6页,15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招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了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5枚金牌,展现了国球的风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要将运动员看做质点B.研究运动员挥拍击球动作时,要将球拍看做质点C.研究运动员打出不同弧圈球时,可将乒乓球看做质点D.描述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轨迹时,可将乒乓球看做质点2.中秋节期间,一旅客乘坐某无人驾驶出租车从汉阳古琴台出发用时36min到达天河机场,总里程约为30km。
古琴台到天河机场的直线距离约为25km(如图)。
在整个行程中,该旅客()A.位移大小约为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42km/hB.位移大小约为25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50km/hC.位移大小约为3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42km/hD.位移大小约为30km,平均速度大小约为50km/h3.2024年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湖北姑娘郑钦文战胜克罗地亚选手,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选手获得的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
如图所示,比赛中运动员挥拍击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拍对网球的作用力与网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球拍对网球的作用力与球拍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与球拍对网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与网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中国举重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5枚金牌。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4分)1.关于地球的运动,正确的说法有()A.对于自转,地表各点的角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B.对于自转,地表各点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C.对于自转,地表各点的向心加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D.公转周期等于24小时2.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60 kW,汽车的质量为2×103kg,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
若汽车从静止出发,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出发12s时,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功率P;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g取10 m/s2) ( ) A.P=60 Kw, =12m/s B.P=48 kW, =15m/sC.P=60 kW, =15m/s D.P=72 kW, =12m/s3.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20mB.0~6s内拉力做功为100J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ND.0~6s内滑动摩擦力做功为﹣50J4.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和D上,质量为m a的a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 b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
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90°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C.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小于90°的某值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D.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大于90°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5.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从环月圆轨道上的P 点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再由近月点Q开始进行动力下降,最后于2018年12月16日成功落月。
假设嫦娥四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部分中学11-12届高一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武汉市江夏区部分中学2011-2012届高一期中联考物理试题总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而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
时间 B.路程C。
速度 D.加速度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是质点 B. 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是质点C.质点一定代表一个小球D。
物体大小远小于运动的距离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3。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4。
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A.900m/s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C。
54km/h是平均速度ACDBD。
54km/h是瞬时速度5。
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O B。
2r,向东;πr C.r,向东;πr D.2r,向东;2r6. 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7。
在直线运动中,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速度的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C.物体的速度改变快,加速度就大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8. 下列各种运动中,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一定相等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D。
变速直线运动9.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10s内的位移是10m,则1min内的位移为A。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物理试题

(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周会兵审题人:汉铁高中宋树强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守恒C.做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D.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2.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A.运动时间相同B.运动中的加速度相同C.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C.物体的向心力是弹力提供的D.物体的向心力是摩擦力提供的4.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汽车车厢顶部悬挂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汽车以某一速率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弹簧长度为L1;当汽车以同一速度匀速率通过一个桥面为圆弧形凸形桥的最高点时,弹簧长度为L2,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A.L1=L2B.L1>L2C.L1<L2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6.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一段距离后到竖直放置下端固定的轻弹簧上,从小球接触弹簧开始至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机械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一直减小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一直增大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7.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 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 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8.人造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时有: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C.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9.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为止。
湖北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4年秋季普通高中11月份高三年级阶段性联考物理(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6页,1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惯性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辆相同的汽车,速度大的惯性大,速度小的惯性小B.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只有在物体都静止的时候大小才相等C.大人拉动小孩的时候,自己不动,是因为大人拉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拉大人的力D.乒乓球可以被轻易扣杀,铅球却很难被掷得更远,是因为铅球的惯性比乒乓球惯性大【答案】D【解析】【详解】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则两辆相同的汽车,惯性一样大,故A错误;B.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在任何时候大小均相等,故B错误;C.大人拉动小孩的时候,自己不动,但大人拉小孩的力等于小孩拉大人的力,它们互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错误;D.乒乓球可以被轻易扣杀,铅球却很难被掷得更远,是因为铅球的惯性比乒乓球惯性大,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快速行驶,突然前方有一条小狗从公路边上冲上公路,为避免撞上小狗,汽车司机急刹车直到汽车停止,汽车减速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PDF版,含解析)

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历经36 h、航行约8 330 km,护送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巢湖”舰属于903A型大型综合补给舰,舰长178.5 m,宽24.8 m,满载时排水量达20 000多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 330 km”指的是护航舰队全程的位移B.此次护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231.4 km/hC.求平均速度时可将“巢湖”舰视为质点D.以“巢湖”舰为参考系,13艘货轮全程任何时刻都是静止的2.质量为m的列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突然以大小为F的制动力刹车直到列车停止,过程中受到大小为f的恒定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速运动中加速度大小Fam= B. 刹车距离为22()mvF f+3.牛顿认为物体落地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可能与天体间(如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且都满足F∝Mmr2。
已知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半径R的60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的猜想,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A.120π√60Rg B.30π√gRC.30π√RgD.120π√gR4.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2连接,甲球用绝缘细线1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沿水平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且有qE=mg,g为重力加速度,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直.则平衡时的可能位置是( )5.MN 为足够大的不带电的金属板,在其右侧距离为 d 的位置放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O ,金属板右侧空间的电场分布如图甲所示,P 是金属板表面上与点电荷O 距离为r 的一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是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其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 ,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对图甲P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作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2kqdr3B .方向沿P 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大小为2kq r 2-d2r3C .方向沿P 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大小为2kqdr3D .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2kq r 2-d2r3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一个绝缘支杆,支杆上的带电小球A 位于光滑小定滑轮O 的正下方,绝缘细线绕过定滑轮与带电小球B 相连,在拉力F 的作用下,小球B 静止,此时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有三大题18小题,总分共11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中规定:g=10m/s2, G=6.67x10-11N.m2/kg2 sin37○=0.6 Cos37○=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可能有一个答案,也可能有多个答案,全对的得4分,答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答案的得0分)1.对万有引力认识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是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时突然想到的。
它的发现说明了牛顿非常聪明。
同时也说明,人类只要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努力思考,是可以得出一切物理规律的。
B.万有引力是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思考和推导而发现的。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物质间的一种普适的基本作用。
D.万有引力理论虽然贡献很大,但仍然有很多理论问题没有突破。
在研究宇宙大尺度问题时,如银河系以外的诸多星系间的精细问题时,一般不使用这个理论。
因而,牛顿的这个引力理论并不是万能的,是有缺陷的。
2.对质点做圆周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有的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有的是匀速运动。
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所有的圆周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B.由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角速度是相等的,所以,角速度这个物理量是一个标量。
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
C.做圆周运动的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就是其向心力。
D.设质点以速率V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任意半个周期内,其速度改变量大小为2V。
3.在圆轨道上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A.B.卫星的运行周期为4πC.卫星的加速度为1 2 gD.卫星的动能为14 mgR4.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µm到10m的尘埃,岩石。
它们类似于卫星。
它们于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km延伸到1.4⨯105km.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引力常量G为6.67⨯10-11N.m2/kg2,则土星的质量约为多少?(不考虑颗粒间的相互作用)()A.9.0⨯1016kgB.6.4⨯1017kgC.9.0⨯1025kgD.6.4⨯1026kg5.对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上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B.卫星实际绕行的速率大于7.9km/sC.从卫星上相对卫星无初速度释放一个物体,该物体相对地面做平抛运动D.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周期6.48 103s)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要小。
6.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速率图像如图,则()A . 图线1表示水平分运动的速率图线。
B. 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速率图线。
C.t1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45·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
速度逐渐减小。
如图所示。
A,B,C,D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的合力F的四种方向,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在绕中心轴OO′转动的圆筒内,有一个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
在圆筒的角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中,物体相对圆筒始终未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体所受弹力不变B.物体所受弹力逐渐增大C.物体所受的摩檫力方向向上D.物体所受的摩檫力大小不变。
9.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曾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长沙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
家住公园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家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毁损的惨案。
经公安部门和交警部门协力调查,画出了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
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在做离心运动。
B.由图可知汽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在做向心运动。
C.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D.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10.如图所示,小物体位于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顶端。
若给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V0=)A.立即做平抛运动B.C.落地速度大小为2 D.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地面成45。
角。
11.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 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0,则t 为( )A. V gB. 2V gC. 2V gD. g1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中心O 点分别以水平速度V 1,V 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 点和B 点,已知O A ⊥OB ,且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大小之比值12V V 为( ) A.tan αB.Cos αC.tanαD.Cosα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2分)二、实验探究题(18分)13.(10分)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小槽等器材研究平抛运动。
让钢球从斜槽上滚下,经过水平槽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某一位置。
若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通过多次试验,在竖直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连起来就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 某同学在安装实验装置和进行其余的操作时都准确无误,他在分析数据时所建立的坐标系如图所示。
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该同学在描出的平抛运动轨迹图上任取一点(x,y ).运用公式————————————————求小球的初速度时,这样测得的平抛初速度值与真是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14.(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试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又在轨迹上上取初a,b,c,d 四个点(轨迹已檫去)。
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为L=2. 5cm,g=10m/s 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1)小球从 a →b,b →c,c →d 所经历的时间————————————(填“相等”或“不相等”)。
(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小球从a →b,b →c,c →d 的竖直方向位移差,求出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时间为——————————————。
(3)再根据水平位移,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4)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三、计算分析题(44分)15.(10分)如图所示,一质点从距离地面高度h=20m的高度处以V0=20m/s水平抛出,不计一切阻力,g=10m/s2.求:质点落地瞬间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可以带根号)16.(10分)美国于2005年1月12日升空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2005年7月4日与“坦普耳一号”彗星相撞,产生4.5吨TNT当量爆炸威力。
这是美国独自搞的科学实验,可谓前所未有。
我国也有自己的“深度撞击”计划,这一计划已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
在探月成功后,便将付诸实施。
假设“坦普耳一号”彗星上用弹簧秤称得质量为m的砝码重力为G0,撞击器在靠近彗星表面运行时,测得其环绕周期是T0.试根据上述数据求“坦普耳一号”彗星的质量。
17.(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4000kg的汽车在过半径R=10m的拱形桥桥顶时的速度为V=5m/s.汽车可视为质点。
求:此时它对桥顶压力的大小为多少?18.(14分)在空中某点同时以相同的速率球(可视为质点)。
不计一切阻力,求t=10s时两球相距多远?(两球均未着地)2012年春湖北省部分高中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 BCD2.D3.BD4.D5.D6.ABC7.C 8.BCD 9.AC 10.ACD 11.A 12.C二:实验探究题。
(共18分)13.(1)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处 (4分)(2)V 0=x (3分),偏大 (3分) 14. (1)相等 (2分)(2)0.05s (2分)(3)1m/s (2分)(4)0.075s (2分)16.解:设“坦普耳一号”质量为M ,探测器质量为m 1则:砝码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G 0=G 2Mm R① (4分) 探测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有:G 12Mm R =m 1R 2204T π ② (4分) 联立①②解得:M= 34003416G T Gm π (2分)17.解:在最高点,对汽车受力分析知:其合外力等于向心力。
有mg-N=m2vR(N为支持力)(6分)N=30000N (2分)所以:汽车对路面压力N,=-N=-30000N (负号为方向)(2分)18.解法一:以抛出点建立直角坐标系。
求出t=10s时各自的位置,再求距离s=40m。
评分标准各位老师自行掌握。
解法二:两球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
(2分)相对速度u= (10分)两球距离s=ut=40m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