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蒙田:要学会写意地生活
《蒙田随笔集》读后感

《蒙田随笔集》读后感
《蒙田随笔集》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思考的作品,读完后有以下一些感受:
- 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蒙田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
- 对人性的洞察: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 对知识的追求:蒙田在书中广泛涉猎各种话题,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鼓励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 对自我的认识:通过阅读他的随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 对文字的欣赏:蒙田的文字优美流畅,富有感染力,让我们领略到文学的魅力。
蒙田的文字风格独具特色,他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又不失深度和哲理。
他善于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蒙田的文字还充满了幽默和讽刺,他常常以轻松的口吻谈论严肃的话题,让读者在欢笑中思考。
他的文章富有节奏感,句子长短适中,行文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舒适的阅读体验。
蒙田:世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懂得让自己属于自己

蒙田:世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懂得让自己属于自己隐退和逃避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加悠闲、自在。
但是,人们并不能够很好地探求做到这一点的途径。
有的人往往自以为已经抛开了各种事务,其实他只是舍此取彼而已。
管理家政的麻烦并不会比管理整个国家少。
人的心思不管放在哪里,都会全力以赴地工作。
管理家政事情虽然小,但是麻烦却不会小。
再说,虽然他们不再做官和经商,但他们还是摆脱不了生活中的一些烦恼。
能够驱散我们烦恼的是智慧和理性,而不是远离人世的海角天涯。
因为野心、贪财、踌躇、恐惧及淫欲并不会因为我们换了地方而离开我们。
就像恼怒总是骑在鞍后跟随着骑士一样,它们往往会一直跟随着我们进入隐修院和哲学讲堂。
即使是我们在沙漠、岩洞、玩牌、斋戒都不能够使我们摆脱它们。
有一个人告诉苏格拉底,说某个人在他旅行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变好。
“我相信”苏格拉底说道,“他是带着自己的毛病出发的。
”去异国他乡求的是什么呢?不是逃避自我又何必背井离乡?如果不除去心灵的负担,轻装上阵,那么这些负担就会使心灵遭受到更大的压迫。
这就像是在一条船上,当装载的东西静止不动的时候,行走就会比较自如。
如果我们带着锁链离去,那么就不会有完全的自由。
我们依然要回首眺望一下抛下的东西,心中也就会念念不忘。
我们的毛病总是牢牢地扎在我们的心里。
然而,我们的心却不能够自己净化自己。
所以就必须让它回归自我,让它自己来照管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清净,在城市和王宫都可以做到,但是如果还有其他的地方则会更好。
现在,我们既然准备闭门谢客并独自生活,那么我们的喜怒哀乐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把握。
我们要摆脱同其他人的一切联系,自觉自愿地做到真正自由自在地独自生活。
当然,对于哲人来说,只要他自己还在,那么也就没有损失可言。
当蛮族毁掉了诺拉城的时候,波利努就是城里的主教,他失去了一切,成了俘虏。
他是这样向上帝祷告的:“主啊,请让我不要为了这些损失而感到惋惜吧,因为你知道的,他们丝毫没有触动那些属于我的东西。
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禁书:我们不能不看的经典

【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禁书:我们不能不看的经典最近,凤凰台评书人梁文道连续向人们介绍了不少禁书,其中有介绍手淫的《孤独的性史:手淫》,还有被认为人类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性变态者萨德的《卧房里的哲学》。
据介绍,他是历史上恶名昭彰的人,三次被判死刑,而终未被执行。
有过无数次强奸、鸡奸等性犯罪记录,他的后半辈子都是在牢狱和精神病院中渡过。
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曾根据他的作品拍成电影《索多玛》,其中就有挖眼睛、肛交、鸡奸、吃粪便等令人无法接受的东西,因此,他的作品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变态狂,到了现代,却被认为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人物,受到世界尤其是法国思想界的推崇,像著名哲学家沙特、波伏娃都非常赞赏他,把他捧为现代哲学的开山之祖。
据介绍,他的《卧房里的哲学》,讲一对乱伦的姐弟,还有一个双性恋者。
三个人合计好,一起去诱惑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让她变成一个淫荡、邪恶的女人。
果然,这个女孩不但自己堕落,还亲自用性虐待的方法虐杀了自己的母亲。
亲爱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女人无论已婚或者是寡妇,都不能够用别的任何事情当目标,她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让自己从早到晚被淫,这是大自然创造女人的唯一目的。
这就是书中人物对少女实施引诱时说的话。
所以,现代女权主义者都很崇拜他,就是因为他在不断强调女性的性欲自主性,性欲的解放。
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更是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他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否定传统道德伦理的行为,都成了盲目崇尚的对象。
可以说,没有萨德,就没有萨特和波伏娃,就没有现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产生。
从这个意义来看,即使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堪入目的禁书,都可以堂而皇之地阅读,并且可以从中汲取思想的精华,而那些我们认为是坏书、禁书的书籍,就更要看了。
其实,当我们回首历史,现在我们视为经典的许多书籍,都曾经被当成禁书、淫书,加以禁止。
当我们考察西方禁书目录时,就发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宣言》赫然其中。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因为这本向资本主义宣战的宣言书,曾经长期被列为禁书,共产主义思想被视为可怕的幽灵。
蒙田的生活哲学

蒙田的生活哲学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他的生活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独立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蒙田的生活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
他认为,人应该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社会的压力,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种自由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自由。
其次,蒙田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他认为,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传统的观念和权威的观点。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探索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
此外,蒙田还强调对生活的热爱。
他认为,生命是宝贵而有限的,人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
他鼓励人们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与亲朋好友分享快乐,以及欣赏自然和艺术之美。
总的来说,蒙田的生活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幸福和精神成长的哲学。
它鼓励人们在自由、独立思考和热爱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真实、丰富和有意义的人生。
这种生活哲学对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赏析《要生活得写意 蒙田》

赏析《要生活得写意蒙田》作者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的过程。
天性使我们按常规去安排衣食住行,而不去思考如何扩大领地或如何致富。
人们总认为这样无所作为,但实际上谁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
本文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认为,一味的享受并不可取,有付出才有回报,但我们也不应整日紧张地学习工作,要做到劳逸结合。
作者的观点是建立在他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但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在文中强调:“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
”这样的谦虚谨慎让人肃然起敬。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真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领悟呢?我依然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
追求的过程也是享受到过程。
追求后的成功使人快乐,人们从中享受幸福;追求的过程使人兴奋,享受愉悦。
事实上,我们在追求中享受,在享受中追求,不知不觉中,就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普通人亦是如此。
于是,生活得以幸福,社会得以发展。
但如果要使人类得到一个崭新的跨越,就必须追求更高的境界。
18~19世纪,全球掀起了革命浪潮,基本脱离了封建时代。
同时,19世纪末开始,新科技层出不穷,工业革命加速进行。
这样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在不断地追求与进取中,人类跨越到了一个又一个新阶段。
在追求中,人们享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有付出才有回报。
一个人如果不去追求、不去奉献,那么他的一生必将索然无味,一事无成。
追求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然因素,追求也是万事之根本。
若没有了追求,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宇宙间将一片沉寂。
将追求所得分享给大家,这便是奉献。
巴金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没有了奉献的基础,追求也将不复存在。
如果说,追求是事物之内涵的话,奉献便是事物的基础。
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将爱撒满人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何乐而不为?享受则是奉献的回报,同样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而必不可少。
蒙田:要生活得写意

蒙田:要生活得写意睡觉的时候我就实实在在睡觉,跳舞的时候我便快快乐乐跳舞;倘若我的思绪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时分散了,我也很快会将思绪收回,仔细观赏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再反思我自己。
我们有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天性。
这种需要的满足即带来了愉悦。
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
它是推动我们满足理性与欲望的缘由,它不可抗拒。
恺撒与亚力山大在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生活乐趣。
这是必需又正当的需求。
它非但不会使精神松懈、反而使之增强。
因为要让艰苦的思索、激烈的活动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
他们认为,正常的是享受生活的活动,不正常的才是战争。
他们持这种看法是明智的。
相比之下我们倒是些大傻瓜。
我们说:“我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做。
”或者说:“他一辈子一事无成。
”怎么?!您难道不就是这样过的吗?这不仅是最基本的活动,而且也是我们的诸活动中最有光彩的。
“如果有机会,我本可以在处理重大事情中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您懂得考虑自己的生活,懂得如何去安排它吗?如果是,那您就做了最重要的事情了。
天性的表露与发挥作用,无需异常的境遇。
它在各个方面甚至黑暗中都表现出来,这无异于在不设幕的舞台上一样。
我们的责任是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去编书;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致,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
生活得写意、才是人生的最值得自豪的事业。
其他一切事情,什么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我很高兴地得知有这么一位将军,他在自己即将进攻的城墙口下一心一意、非常洒脱地与友人一起进餐,聊家常。
布鲁图斯也一样,他在天地都不利于他本人而且罗马的自由正受威胁之际,却利用巡夜的时间,偷偷花上几个小时,安心地阅读波吕比乌斯的著作并为之作批注。
心灵不豁达的人,当其陷于沉重的事物堆里的时候,就不知道彻底摆脱出来,他们不知道要拿得起,放得下。
噢,患难与共的勇敢的友人,今天且请尽饮,好消愁解闷,明天咱们就进茫茫海域航行。
读蒙田随笔有感

尽情享受生活之乐趣--读蒙田随笔有感近来正值冬季,现在又是过年放假,对于我这个过年不怎么走亲戚,又不出去旅游的人来说,有很充裕的时间“无所事事”,于是我捧起了《人一生要读的经典大全集》细细读来,一是充实一下自己的头脑,二是消磨一下无聊的时光,三是给自己增加点文学知识,及时“补点货、添点墨”。
对于蒙田这个人,在读他的文章之前,我并不了解他,但读了他的文章之后,却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在心中不禁为他点赞。
他对于生命价值的独特思考,细化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让我觉得更加新颖、深刻。
由此,我写下了这篇读书心得。
感悟其一:热爱生命。
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赐,人类、动物、花草,皆有生命,生命既是平等的也是值得称颂的。
但你可曾想过自己热爱生命吗?想过为什么要热爱生命吗?想过热爱生命的重要性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那就说明你没有重视生命,没有理解生命的意义何在。
换句话说你可能活得有些“糊涂”。
“糊涂”人的一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白白虚度此生。
常言说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活法,因为文化是多元的,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选择有意义的活法。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
这样的人生,不仅是有意义的,而且是无后顾之忧的,安全的。
不是吗?我们看过了多少风云一时不可一世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何等的悲哀,纠其原因就因曾有的一时糊涂。
同样,我们也看到了多少已过耄耋之年的人,仍精神矍铄,意气风发。
就因为他们热爱生命中的每一天。
是这样的历程把他们的生命滋养的如此绚烂,如此光芒四射。
生的本质在于死,再伟大的生命也终究有消逝的一天。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只有在完全对活着没有什么遗憾快快乐乐的过完一生的人,才死的心安理得。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尽力打造生命的宽度。
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便不会虚度年华!感悟其二:要生活的写意。
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哲学的慰藉第四章中蒙田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第四章中蒙田读后感在阅读第四章中关于蒙田的部分时,我仿佛被卷入了一场奇妙的思维之旅。
蒙田这位哲学大家,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让我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蒙田告诉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无知。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知识竞赛。
赛前,我可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准备得相当充分,什么天文地理、历史文化,都觉得不在话下。
可当比赛真正开始,那些题目却像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总是跳出我的认知范围。
看着一道道陌生的题目,我心里那个着急呀,额头都开始冒汗了。
比赛结束后,我灰溜溜地走出赛场,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我不停地责怪自己:怎么这么笨,怎么就没多准备一些呢?就在我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时,我突然想起了蒙田的那句话——接受自己的无知。
是啊,我怎么可能知道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呢?这次竞赛中暴露出来的无知,不正是我未来学习和进步的方向吗?这么一想,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
蒙田还强调了对死亡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爷爷病重的时候,全家都笼罩在一片悲伤和恐惧之中。
我那时候特别害怕,不敢去面对爷爷即将离开的事实。
我甚至天真地想,如果我不去想这件事,也许它就不会发生。
但蒙田的观点让我明白了,逃避是没有用的。
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死亡,因为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爷爷在最后的日子里,反倒显得格外平静。
他会和我们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
他没有对死亡表现出丝毫的恐惧,而是带着一种坦然和安详。
从爷爷身上,我似乎明白了蒙田所说的,当我们能够正视死亡,那么在活着的时候,就能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另外,蒙田对于人性的观察也让我深有感触。
他说,人是复杂多变的,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标准去衡量。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工作中的一次经历。
当时,我和一个同事共同负责一个项目。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出现了一些分歧。
我觉得他太固执,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遍古今世事,体验百态人生】蒙田:要学会写意地生活
写意,本来是指中国传统画法之一,就是通过简练而放纵的笔触,着重表现对象的意象神韵。
它不依傍具体物象的表面形似,不拘泥于细枝末节,而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思,通过立意定位、造境夺人、开掘造化,来体现自然万物的内蕴。
这种东方式的精神取向,不但为传统绘画艺术奠定了基础,也昭示了人生深邃的哲理,因此,言之曰:写意人生。
明朝徐贲有一首叫《写意》诗,诗云: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
被看成是写意人生的形象写照,表达了一种悠然的生活态度,一种潇洒的出尘超脱,一种人生难得的豁达,也道出了人世间不着痕迹的沧桑变化。
总之,写意人生,就是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生活常态。
蒙田虽然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但他的《随笔集》,却跨越400多年的漫长岁月,仍盛行不衰。
即使到了现代,每个人还都能在蒙田身上发现自己;与蒙田对话,感觉他就是与我们同行的现代人。
为什么?其中原由很简单:因为蒙田是一位真正热爱并懂得生活的人,而这种生活的感受,是永远不会衰老,也不会过时的。
《要写意地生活》,是蒙田一篇有名的随笔,他用优美流畅、简洁诗意般的语言,表达了他的生活感受。
他认为,天性让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要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性感的需要,否则就违背情理了。
他的话,让我们感悟到,写意的生活就是顺应天性的生活。
不能为了活着,而扭曲我们的心灵,而要最大程度地舒展身心;生命之火不能熄灭,而要保持燃烧的常态。
要写意地生活,就不能让身心被劳役所拘。
蒙田给我们引用了古代西方统治者恺撒与亚力山大作为示例,就是在世事缠身的繁忙时候,仍然要充分享受自然的,也就是必需的、正当的生活乐趣。
当然,这并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强。
让激烈的活动、艰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悠闲的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有极大勇气的。
作为当代人,我们总是常常被劳役所拘,被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所牵引,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甚至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因此,能够体验写意生活更不容易,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现代社会有太多的急功近利,让我们无法循着自己的本性,按照发自内心的是非判断,许多事情我们总是盲目地跟风、攀比。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几个人能把持住心中那份天性呢?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蒙田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给了我们答案。
他说,不要总是认为我们的生活一事无成,什么事也没有做;只要懂得考虑自己的生活,懂得去安排它,那您就做了最重要的事情了。
懂得生活的人,才能更懂得工作。
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于怎样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使之井然有序。
活着,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只要我们做到这一点,就能拥有写意的生活。
要写意地生活,就要无所畏惧,洒脱地生活,面对现实和天性的冲突,而有所决断。
正如蒙田说的,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就是写意地生活,而功名利禄是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点缀和附属品罢了。
所以,只有舍去名利的桎梏,不让它们压制天性,我们的生活才会是充满色彩的,舒心的,奔放,和快乐的生活。
让这样的追求,
成为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呼唤,而依从它,实践它。
同样,当现代人感受中国古代的生活哲学时,也看到类似对于生活的态度。
古人的散淡,古人的恬静,古人的辞让,就在于他们能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起来。
当一个人迷失在功名利碌之中,常常会忘记了人生本身的意义,忘记了人的天性;最后得到的,不是保持天性的自我,而是被社会名利异化了的自己。
这种背离天性的异化,正是现代人最大的悲哀。
要写意地生活,就要做到人生的趣味化、艺术化,把生活从繁琐、忧虑中解脱出来,这一点,对于现代人来说,尤其重要。
只有摆脱生活奴才的境遇,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享受生活的纯真乐趣。
诚如诸葛亮在《戒外甥》一文中所说: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也许,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人生智慧与境界。
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把自己幽闭一处,静静地捧着书本,享受安静的感觉,静得只听到自己的心跳,不知不觉,整个身心都已弥漫在那种墨香气息之中,于是紧张的神经得以深呼吸,心中重新焕发一派坦然。
疲于奔波的生活里,为自己多一笔淡淡的写意,哪怕只是一霎的感觉,触响的都是心底最深沉的快乐纯净,坦荡温馨。
或者让我们找个闲暇,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让寂寞的空白,弹出无声的追忆。
坐在老屋的角落里,凝神谛听那故园的萧疏之声。
于是,过往的一颦一笑重又涌上心头,陈旧的阴光依稀在眼前晃动。
当所有残破的片断在天籁中重叠,感觉刹那间豁然开朗,一切曾经令我们苦闷的、迷惘的难题,都有了答案。
生命之窗,在不经意间打开,也许会看到残垣断壁,亦或柳暗花明,而心中却回着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让自己过往的一切,静静地在泪水中淌过。
我们总是常常自问:如何让生命鲜活充实,而又从容自如地走完人生之旅?蒙田说,要学会写意地生活;而古人也以绘画之技,让我们触类旁通,以意为主,神采为上。
这是画论要诀,也是人生之主旨。
意高则高、意奇则奇、意远则远。
立意的选择,实在关系着生命的品位。
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立意,才能活得精彩、写意。
要求我们以达观恢廓的襟怀,除粘解缚,删繁就简;以纯净、敞亮的心灵,体悟生之真谛与韵律。
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享受生活,感受人生的乐趣。